大馬城味:那一碗飄香肉骨茶

2020-12-17 鴨鴨愛生活

提起馬來西亞菜,首先就會想到肉骨茶(Bak Kut Teh)。說「肉骨茶」,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是一種茶品名稱,其實,此「茶」非彼「茶」,雖然肉骨茶名為"茶",不過,卻是一道豬肉藥材湯,湯料卻完全沒有茶葉的成份,反而是以豬肉和豬骨,混合中藥及香料,如當歸、枸杞、玉竹、黨參、桂皮、牛七、熟地、西洋參、甘草、川芎、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胡椒,熬煮多個小時的濃湯。「肉骨」是採用豬的肋排(俗稱排骨);而「茶」則是一道排骨藥材湯。 20世紀初,由馬來西亞福建籍華僑首創。其後,盛行於東南亞一帶。

來馬來西亞,不吃肉骨茶,就等於白來了。而吃肉骨茶的地方一般都很接地氣,並非是高大上的酒樓,反而是那些街邊的排擋。9月初的沙巴之行,充分感受了馬來西亞的熱辣風情,而每到一地,探尋美味乃是頭等大事。這肉骨茶 便是清單上的必吃之行。住在加雅街,隨處可見掛著肉骨茶的商鋪,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肉骨茶一般是早上不開門的,因此,夜幕降臨便是吃肉骨茶的好時光了。

※新記肉骨茶

一般異國他鄉,最怕的就是語言問題,但在大馬,其實這個都不要太擔心,華裔還是很多,因此會普通話的也比比皆是,尤其是餐廳,都會有一些服務員會講中文。一般看到是中國來的遊客,便會有會中文的服務員來幫你點菜了。要注意的是這種街邊排擋一般都只收現金,也就是馬幣,支付寶微信什麼的是不支持的。下午4點開始營業,我們在晚上10點多去吃,仍然生意很好。

新記的肉骨茶,分為湯鍋和乾鍋兩種,樓主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肉骨茶還有乾鍋做法。幹過的肉骨茶,就是完全沒有湯汁了,已經基本熬成了深色,因此肉非常的入味,新記的肉骨茶,覺得好像並非排骨,倒是三層肉居多。

湯鍋,裡面基本什麼都有,魚丸、豬肚等等,湯色也比較濃。

新記給我最驚喜的居然是這個椰子布丁,上來就是一整個的椰子,打開後,裡面是雪白的奶香布丁,椰漿味濃鬱,冰涼爽口,價位也很實在。

還點了一杯不知是什麼冰品,也不錯喝。到的比較晚,一些菜品都已售罄。

※佑記肉骨茶

同樣也在加雅街上,跟新記相距估計就200米左右,所以,住宿還是一定要選加雅街上,吃吃喝喝極其方便。同樣,佑記也是下午4點才開門。私想,是不是因為早上都要熬煮肉骨茶的原因?

佑記的肉骨茶,就都是小碗的形式, 不混搭,茶湯是一樣的,配料另外加,相比於新記,佑記的更清新一些,個人比較喜歡。茶湯顏色看著沒那麼深,帶著淡淡的清香。點了豬肚、肉丸、排骨。仍然是因為去得太晚,豬尾等都已售罄。每一晚肉骨茶還會給你多配一小碗茶湯。

豆腐、油條,這兩樣覺得沒有國內的好吃。

來瓶當地的虎牌啤酒,特別舒服,點了這麼多也就52馬幣。大馬在吃的方面是真心便宜,尤其最後一天的海鮮,簡直是良心到哭。

來,廈門的小夥伴跟著我一起發音:Bak-Kut-Teh,這個音譯也是現在在大馬肉骨茶的叫法,所以,其實,如果你在大馬講閩南話,可能還比國語英語好使呢!當然,這是題外話。來了大馬,肉骨茶不可不嘗!

相關焦點

  • 不喝肉骨茶,那等於白來大馬
    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較重胡椒味,福建肉骨茶較重藥材味。肉骨茶,閩南語為Bak-Kut-The,現在馬來語也用閩南語的發音叫肉骨茶。被譽為亞庇美食街的加雅街上,有著兩家名氣很響的肉骨茶室,分別是佑記茶室和新記肉骨茶,每天到這兩家茶室吃茶的食客,可以說是從不間斷。
  • 大馬肉骨茶
    推薦原因但凡去過馬來西亞旅遊的人都知道,「肉骨茶」是大馬一道極具特色的美食,以中藥、豬肉和豬雜熬成的湯濃鬱美味,深受眾人喜愛。相傳當年華人下南洋創業,苦於溼熱氣候,就有熬藥進補的習慣。後來在茶湯中加入豬骨,逐漸發展成今天的菜品。時下廣東天氣晴雨反覆,何不家作一煲營養美味的肉骨茶排溼去熱?
  • 一碗小小的潮州式的松發肉骨茶,飄香50年的傳統好滋味!
    一碗小小的潮州式的松發肉骨茶,飄香50年的傳統好滋味!不用遠赴新加坡就可以嘗試到地道的肉骨茶,真的太幸福了!今天要來介紹一家松發肉骨茶。肉骨茶在東南亞及亞洲世界流傳,其口味也隨著當地華人飲食習慣而略有不同,以新加坡為例便是風行無中藥味顏色較淺、胡椒味濃厚的潮州式肉骨茶,馬來西亞則是風行湯體較深、佐以醬油及中藥熬煮,藥材味道較濃厚的福建式肉骨茶,就看你喜歡哪種流派,是白派胡椒潮州口味呢?還是黑派中藥味濃厚的福州口味呢?
  • 這個標題黨,肉骨茶裡面根本就沒有茶
    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較重胡椒味,福建肉骨茶較重藥材味。肉骨茶,閩南語為Bak-Kut-The,現在馬來語也用閩南語的發音叫肉骨茶。被譽為亞庇美食街的加雅街上,有著兩家名氣很響的肉骨茶室,分別是佑記茶室和新記肉骨茶,每天到這兩家茶室吃茶的食客,可以說是從不間斷。
  • 如何在家做一碗沒有茶的「肉骨茶」?
    對於沒有去過新加坡跟馬來西亞的我,確實是第一次喝肉骨茶。雖然我很早已經知道,其實肉骨茶裡面並沒有茶,但是並不妨礙我對肉骨茶的濃濃興趣。心血來潮去了松發的官網,發現廣州分店是華南的第一家分店,開業沒多久本地的美食KOL品城記也去了嘗鮮,他們在拍視頻的時候也發現了有新加坡的華人特意過來這邊吃,那感覺還是很正宗。
  • 新加坡美食火了,靠一碗碗熱騰騰的肉骨茶打動了無數食客
    50年前,新加坡柔佛路上的一輛手推車靠一碗碗熱騰騰的肉骨茶打動了無數食客入口即化的龍骨、濃鬱的白胡椒味……一碗肉骨茶瞬間帶回了60年代的新加坡>對美食的愛融入每一碗肉骨茶,每個喝過的人都對它念念不忘。每一碗松發肉骨茶都是將優質豬骨、蒜頭和沙撈越白胡椒等食材放在一起,經過8-9小時的精心熬製而成。人們品嘗到的每一碗湯、粥的湯底都是龍骨湯,就連加湯也是不摻水的原湯。松發肉骨茶區別於黑湯底的福建式肉骨茶,它屬於潮州式肉骨茶,是用胡椒、大蒜、豬骨熬製而成的白湯底,完全沒有藥材的味道,微辣香濃,口感獨特。
  • 肉骨茶裡的南洋味,你對這裡了解多少
    而直到有一天,一位南洋人把肉骨頭掉進了茶湯裡,最終發現熬出來的湯水非常好喝,由此有了最早的"肉骨茶"。在聽到這樣的掌故以前,我真的很難把我面前這樣一碗簡簡單單的豬骨湯和這樣生意盎然的異鄉歷史聯繫起來,我揣想在中南半島這樣一個地區裡經久不衰的生活意志,都從我眼前這樣一碗豬骨湯的煙燻繚繞之中盤旋上升,把它的軌跡和歷代移民的身影聯繫在一起。
  •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我的腦海裡走馬燈似地閃現出一幅美好的光景——海南雞飯、肉骨茶、炒蘿蔔糕、福建炒麵、叻沙、沙嗲、椰漿飯、羅惹、黑果燜雞、咖喱魚頭、印度煎餅、辣椒螃蟹……海南雞飯、肉骨茶、肉脞面源起於中國南方;咖喱魚頭的家鄉在印度;沙叻、黑果燜雞是馬來人和華人共同創造的娘惹菜的代表。但在今天,它們的共同身份是新加坡。
  • 一碗肉骨茶吃出百般花樣,搭配3顆老闆娘做的獅子頭,太滿足了!
    肉骨茶是一種食肉兼飲茶的特殊美食。根據地區的不同,肉骨茶的味道也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分為了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派的肉骨茶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較重藥材味,不管是那種肉骨茶都是香醇美味的,讓人垂涎三尺。
  • 香濃胡椒味的肉骨茶、特色南洋...
    最近,一家地道的南洋風味餐廳開到了杭州,地道南洋味,讓不少人直呼,口味地道。在這裡,不僅能喝到正宗的南洋奶茶和咖啡,還有馬來師傅用家鄉食材製作的肉骨茶。半日文火慢燉,骨湯清靚,多汁鬆軟的大骨肉,香濃的胡椒味,淡淡的藥材清香,一碗下肚,暖心又暖胃,而且還能免費續湯哦!各式南洋風味菜也值得一試。
  • 小賣部 | 一包肉骨茶,一碗花雕雞面,拯救你厭食的夏天ヽ( ^∀^)ノ
    這麼洋氣的菜當然要交給我 (。・∀・)ノ゙江南悶熱潮溼的夏天,瘋狂趕圖加班的日子裡,一場洶湧的大姨媽之後,肉骨茶和四物湯祛溼、健脾,是必要的養生好伴侶。雖然小溪平時喜歡做菜,但是來LA 兩年還沒燒過肉骨茶和四物湯,因為想湊齊配料簡直太難。
  • 大馬肉骨茶哪家強?再跟風去吃新烽肉骨茶你就OUT了!
    人在馬來西亞,必須要去吃一頓地道的肉骨茶。新萬利肉骨茶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太子世界貿易中心附近,已經是一家有30多年歷史的老店,名聲可以說是響遍全大馬!到店已將近晚上11點,小店上座率還保持著80%以上,而且基本都是當地人在「幫襯」,可見水準不一樣啊。
  • 來一碗美味的肉骨茶,品味東南亞風土人情
    來到馬來西亞,一碗濃香撲鼻的肉骨茶一定要去嘗嘗,它不但能承包你的味蕾,還能使你滿血復活,以充足的活力接著體驗馬來西亞的風土民情。要不是親口品嘗到,我都真認為肉骨茶是新加坡的了,實際上肉骨茶源自馬來西亞巴生,而它的出現與馬來西亞的錫礦開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 天冷又乾燥,我常給家人做肉骨茶,滋補潤燥,一人一碗營養開胃
    導讀:天冷又乾燥,我常給家人做肉骨茶,滋補潤燥,一人一碗營養開胃從新加坡回來後就對松發肉骨茶的好味道念念不忘,幸好我聰明,餐畢順手買了2盒肉骨茶包回來,研究了一下盒子上的烹飪方式倒也相當簡單,這天開開心心從超市買了1公斤裝的豬肋排回家,就稍微來簡單分享一下肉骨茶在家也能輕鬆煮的過程咯
  • 什麼是肉骨茶?一碗有肉的茶紅遍了世界
    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一碗有肉的茶就紅遍了世界,它就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著名美食-肉骨茶。就這樣看似普通似茶非茶,卻包含了華人南洋謀生的艱辛,一般人眼裡都把南洋和賣豬仔劃上等號。但其實是清末時期,動蕩不安讓當時的華人前輩,想到去南洋謀生。
  • 新加坡潮州式肉骨茶【松發】落戶廣州
    「50年家喻戶曉打造潮州式肉骨茶文化1969 年的新加坡柔佛路上有一輛聞名遐邇的手推車,雖然簡陋,它給顧客端出的一碗碗熱騰騰的肉骨茶卻讓無數人在喝完後露出滿足的笑意,這是松發肉骨茶的起源。50年後它遍布中國上海、北京、印度尼西亞,泰國,如今來到中國廣州,松發所打造的潮州式肉骨茶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新加坡地道美食。從一輛手推車到世界各地古樸寬敞的門店,不變的是松發秉承的傳統口味——入口即化的龍骨、濃鬱的白胡椒味,讓顧客仿佛置身於六十年代之中,回味無窮。
  • 東南亞最火爆肉骨茶老店,一碗地道美味,竟讓當地人吃了十幾年
    東南亞最火爆肉骨茶老店,一碗地道美味,竟讓當地人吃了十幾年。在東南亞這個地方,當地有這樣一家號稱最火爆的肉骨茶老店,老闆是一個六十多歲的大爺了,店面經營歷史悠久,至今依舊火爆非常,僅僅是憑藉著一碗正宗肉骨茶湯,還是很讓人疑惑的。這種湯水在國內少有正宗,因為燉煮上的差異,讓這種美食口味有天差地別的不同。
  • 肉骨茶到底是什麼味的,胡椒還是中藥?
    肉骨茶(Bak-Kut-Teh )是1種豬骨頭兼喝茶的飲食方式,風味聞名海內外,有關肉骨茶,很多人只聞其聲,未嘗其味;第一次品嘗者,常常個別接受不了,因為它其中的中藥味太過濃厚,與很多人 想像中的有較大出入,為何肉骨茶會是中藥味的?
  • 馬來西亞檳城肉骨茶,南洋風情洋溢,品嘗下最地道的大馬滋味!
    馬來西亞檳城肉骨茶,南洋風情洋溢,品嘗下最地道的大馬滋味!如果是兩個人可以點一個火鍋,再多點一些東西一起分食,招牌就是肉骨茶,搭配自製麵條或芋頭飯,南洋風情洋溢。香菇鳳爪 10元,三根都軟爛的像豆皮這樣外表,吃下去軟綿綿的絲毫沒有鳳爪傲氣,還有一枚香菇,優秀小菜無誤。
  • 舌尖上的東南亞——祛溼又暖身的肉骨茶
    我小時候那會兒特別喜歡看香港的電視劇,感覺好洋氣、好時尚、好都市啊。那時候,男女主角下午下班,就會來到一個大排檔,對老闆說,來二份肉骨茶(請自行想像是TVB的語氣)。老闆穿著T恤,脖子上還掛著一條白毛巾,端來兩個煲說:「慢慢食啊,我們這裡的最好味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