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丨美國唯恐天下不亂,「挑唆」烏克蘭對俄羅斯強硬表態?

2020-12-16 看見港澳臺

編輯:常樂

校對:百味

近日,烏克蘭海軍總司令在接受外界採訪時,強硬表態,稱烏克蘭從來就沒有放棄克裡米亞半島,未來必將重返這一地區,並且已經做好了和俄羅斯全面對抗的準備。對此,有分析就指出,在美國不斷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的情況下,俄烏兩國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將會不斷上升。

烏方推測俄羅斯必將打響第一槍,已做好戰爭準備

內茲帕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海軍目前正在備戰之中,隨時準備應對俄羅斯打出的第一槍。據悉,自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之後,烏克蘭當局就切斷了北克裡米亞運河,這直接導致克裡米亞地區的淡水供應量嚴重不足。

也正是基於這一原因,烏克蘭方面認為,俄羅斯未來一定會採取軍事行動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從而解決克裡米亞地區的淡水供應量不足問題。對此,他表示,未來一旦俄羅斯在赫爾松地區打響第一槍,那麼烏軍就會與俄軍進行全面對抗。

雖然他並沒有透露具體的作戰計劃,但他強調,部署在烏克蘭境內的反艦飛彈,完全具備對俄黑海艦隊基地司令部進行襲擊的能力,而且烏克蘭正在制定進攻計劃。

美國暗中挑唆,還軍事援助烏克蘭

有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之所以會對俄羅斯示強,和美國近期不斷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有密切關係。

今年6月,美國政府批准了向烏克蘭出售16艘「馬克6」型巡邏艇的軍售計劃。據了解,該軍售協議是目前為止,美烏兩國達成的最大數額軍購協議,價值高達6億美元。對於此次軍售計劃,美國國務院則表示,這些巡邏艇可以幫助烏克蘭更好地維護自身海上利益。

而在這筆軍購協議達成之前,美國就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兩艘「馬克6」型巡邏艇,並且還將退役的兩艘巡邏艇也移交給烏克蘭。除此之外,美國還將繼續移交兩艘退役的巡邏艇給烏克蘭,雙方正在就此事進行協商。

毫無疑問,美國等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大大增強了該國對抗俄羅斯的信心以及決心。而對於內茲帕帕近期的強硬表態,俄方高官表示,這種言論根本就是盲目自信下的挑釁舉措,烏克蘭應該認清自己的實力,停止散布「俄羅斯侵略」這種針對性言論。此外,俄羅斯媒體也發文指出,美國不止一次火上澆油,攪亂烏克蘭局勢。烏克蘭每一次變動,背後都是美國在暗中挑唆。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美挑唆烏克蘭對俄示強
    克裡米亞公投「歸併」俄羅斯後,烏克蘭政府單方面切斷該運河對克裡米亞的淡水供應。    報導稱,烏克蘭一直認為,俄羅斯會通過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為克裡米亞獲取水源。內茲帕帕稱,烏克蘭軍隊正在為俄羅斯這種潛在行動做準備,一旦俄軍對赫爾松地區展開攻擊,打響奪取北克裡米亞運河第一槍,烏軍將與俄軍進行全面對抗。
  • 被要求對中國強硬?默克爾當眾作出重要表態,國際嗅到不尋常信號
    撰文丨考拉編輯丨月七美國自從成為全球碩果僅存的"超級大國"之後,就在世界範圍內開始其霸權行為。中國是一塊正在復甦崛起的寶地,值得更多的國家押上"籌碼",各國不應該被美國的污衊言論所誤導,對中國進行針對。默克爾執政期間已經被多次要求對華採取強硬態度,但她都用實際行動證明,德國願意與中國友好發展,相互促進,不受美國蠱惑,拒絕中國這麼一個強有力的發展國家。在她的手上,德國漸漸走上脫離美國"控制",更加獨立自主的道路。
  • 烏克蘭稱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俄強勢回應:希望烏克蘭認清現實
    據新華網消息,烏克蘭此前宣稱要與俄羅斯進行全面對抗,近日,俄羅斯方面終於做出了回應,稱希望烏方能夠認清現實。在此之前,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內茲帕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打算重返克裡米亞半島,軍隊正在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 美國又在挑撥離間,「指使」烏克蘭向俄羅斯開戰,自己卻暗中看戲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中,美國等北約國家不斷加強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以藉助烏克蘭宣洩反俄情緒。俄羅斯方面回應稱,希望烏克蘭能夠找準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的實力。北克裡米亞運河由烏克蘭控制,與第聶伯河相連,為克裡米亞提供85%的淡水。而克裡米亞公投「歸於」俄羅斯後,烏克蘭政府單方面切斷對克裡米亞的淡水供應。儘管內茲帕帕沒有透露完整的作戰計劃,但他指出,烏克蘭「海王星」岸基反艦飛彈系統射程能夠抵達俄軍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他還表示,烏克蘭正在做兩手準備,分別為「塹壕戰」和進攻做準備。
  • 俄羅斯外交部表態,強硬發聲力挺我國
    沒想到,澳大利亞總理不僅不譴責殺人兇手,反而不斷抹黑詆毀我國。除此之外,法國等西方國家也加入到指責我國的隊伍中。正當我國被眾多西方國家集體針對之時,俄羅斯強硬發聲力挺我國。不得不說,俄羅斯確實是個值得信賴的盟友。
  • 美國撐腰,烏克蘭幻想重演珍珠港事件?俄:有本事放馬過來
    但是,包括諾維·斯韋列達的觀點在內的瘋狂言論,都已經被俄羅斯強硬回擊,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德米特裡·貝利克警告稱,烏克蘭軍方清楚襲擊克裡米亞的後果,如果基輔膽敢動手,俄羅斯不僅會摧毀來襲的飛彈,而且也會把烏克蘭的決策中心一窩端。
  • 美軍強勢表態:第六艦隊保衛烏克蘭!俄羅斯上將只說了一句話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7月2日報導,美國將烏克蘭列為北約增強合作夥伴國家之一,美國歐洲海軍-非洲海軍司令詹姆斯·福格表示:"黑海安全仍然是我們共同的利益之一。這就是我們定期在黑海開展任務的原因。美國和北約部隊都在此例行公事,傳達一個信息,我們將共同努力把烏克蘭變得更好、更安全、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 烏克蘭一日打三「虎」:大亨丟官 總統姿態強硬
    原標題:烏克蘭一日打三「虎」:大亨丟官 總統姿態強硬  原標題:烏克蘭一日打三「虎」 以儆效尤展強勢   兩名烏克蘭高官因涉嫌嚴重腐敗,25日在內閣會議上當場被逮捕。當天早些時候,烏克蘭總統彼得羅·波羅申科解除了一名富豪的州長職務。
  • 拜登當選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近日俄羅斯學者發布大量關於未來俄美關係前景的評論文章,總體情緒並不樂觀,但也不至於絕望。拜登對俄態度向來強硬「拜登成為美國當選總統沒有給俄羅斯帶來任何好消息,不過也沒有完全的壞消息。」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伊萬·季莫菲耶夫日前在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網站刊出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評價拜登當選對俄羅斯的意義。之所以說沒有任何好消息,首先與拜登的經歷有關。
  • 烏克蘭客機真是被伊朗飛彈擊落?這些國家都表態了
    1月8日上午,在伊朗向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數十枚飛彈4個小時後,一架烏克蘭客機在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176人全部遇難。在川普表態「擁抱和平」之後,美伊關於蘇萊曼尼之死和軍事基地被襲擊的「恩怨」似乎暫時落幕。但與此同時,在這一敏感時刻墜毀的烏克蘭PS752航班陷入墜機「羅生門」。
  • 太悲慘了,俄羅斯被奧委會禁賽四年,普京強硬表態:這是政治陰謀
    手段強硬,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還「仁慈地網開一面」,雖然俄羅斯國家隊4年之內無法參加任何國際賽事,但俄羅斯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賽卻不被禁止,但是必須經過比其他選手更為嚴格的興奮劑檢查。之所以如此嚴厲制裁俄羅斯,據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官方消息解釋,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屢屢在國家層面參與運動員的興奮劑使用,而且已經數次被重罰。
  • 普京:我在美國所制裁銀行沒帳號 下周一定開戶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法國BFM電視臺評論稱,俄可能被逐出更多國際組織,比如G20,但不可能被逐出安理會,而「重返國際舞臺中心」或許會成為日後西方和俄討價還價的籌碼之一。德國《圖片報》21日認為,制裁名單和中止G8成員國身份對俄羅斯人來說只是笑話。
  • 靠美國有用?德國女防長強硬表態,馬克龍吐露心聲:必須學習中國
    當蘇聯解體後,美國又故意給歐洲人樹立起俄羅斯這樣一個敵對的形象,使得歐洲始終都緊緊跟隨在美國身邊。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一直寄人籬下,歐洲內部對美國的態度也有所不同。靠美國到底有沒有用,德國女防長近日做出強硬表態,而馬克龍則吐露心聲,認為必須學習中國。
  • MH17墜毀匯總|美國說被擊落 普京說烏克蘭應負責
    MH17出事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聲明稱,MH17飛機穿過的區域並未受到禁飛限制。  目前,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聲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墜毀的馬航MH17航班的黑匣子。但對於由誰來處理黑匣子,尚無定論。  巧合:襲擊目標是普京?
  • 烏克蘭局勢衝擊國際市場- 網易國際新聞策劃
    雖然英國外交大臣黑格現人在基輔,對烏現政權表示支持,美國國務卿克裡4日也赴基輔挺盟友,但美歐均未採取實際上的行動予以支持。德國外長強調要使用外交途徑解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危機。這其中除了複雜的地緣政治等因素外,便是油氣資源的考量。伴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持續,歐盟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訴訟案也正在進行。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希望獲得途經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控制權,而歐盟則欲迫使該公司放棄。
  • 不敢對俄羅斯宣戰,還以為民兵不足畏,烏克蘭總統要打內戰打到底
    可惜後繼的談判無果,但政府實際上根本無意按照《明斯克議定書》行事,原本各方認可,未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將作為自治區返回烏克蘭,其特殊地位將受到烏克蘭憲法修正案的保護。現在烏克蘭方面拒絕給予特殊的自治區的地位,甚至給予什麼樣的自治地位都不想談,也不可能舉行大赦,還想把東烏領導人送上法庭。
  • 烏克蘭混亂10年,美國盯上白俄羅斯,考驗普京時刻再次到來
    目前位於立陶宛的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參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24日在與美國副國務卿比根會談時表示,願意就和平移交權力和接受國際組織斡旋進行對話以解決白俄羅斯的政治危機 季哈諾夫斯卡婭的團隊援引她的話發布消息稱:「我們一直表示,願意展開對話,並進行和平調解。 未來減緩對話的緊張程度,我們對國際組織的斡旋持開放態度。」
  • 俄羅斯同意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向烏克蘭派出觀察員
    俄羅斯方面21日決定,同意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向烏克蘭派出觀察員,但不允許觀察員進入克裡米亞。德國外交部長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22日到訪烏克蘭,批評俄方試圖「分裂歐洲」。
  • 馬克龍發出善意表態!代表歐盟向俄拋出橄欖枝,讓美國不願看到
    自從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和俄羅斯的關係,可謂是急劇惡化。歐盟響應烏克蘭和美國的呼籲,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的制裁舉動,給俄羅斯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毫無疑問,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表態,已經能夠看出,以德國,法國為首的歐洲聯盟,已經向俄羅斯拋出了善意的橄欖枝。而之所以這麼做,卻也不奇怪。一方面,俄羅斯本身也是一個歐洲國家,同時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歐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俄羅斯和歐盟的關係持續惡化下去,對於整個歐洲的地區安全局勢,經濟穩定性,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 烏克蘭媒體:俄羅斯280輛人道救援車輛途中改變路線
    中國日報網14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3日援引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稱,一個由280輛俄羅斯卡車組成的車隊前往烏克蘭,不過在途中意外改變原定路線。莫斯科當局此前稱車上裝的是給戰區民眾的救災物資烏克蘭當局則擔心俄方的車隊是要向民間武裝輸送物資。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導,這些卡車原計劃13日抵達烏東北部哈爾科夫的一個檢查站點,但實際上車隊繞過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