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朱玫潔 每經編輯 楊歡
「嘉興高鐵新城將參照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模式,建設『站城一體』活力區……」7月28日下午,在嘉興高鐵新城站城一體概念設計方案國際徵集發布暨招商推介會(上海)上,嘉興市副市長沈曉紅表示。
目前,嘉興南站在既有滬昆高鐵的基礎上,規劃引入包括通蘇嘉甬、滬乍杭等在內的4條鐵路,形成樞紐之勢。嘉興希望據此打造「站城融合」的高鐵新城,成為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
實際上,隨著「軌道上的長三角」戰略的推進,長三角許多城市將迎來新的高鐵線路,與此同時,數座新的高鐵新城也在加速規劃建設,形成熱潮。近兩年,南通、紹興、溫州、張家港等地開始入局高鐵新城建設。
7月28日,嘉興通過多平臺向全球發出高鐵新城設計方案的邀請,包括:
(可通過以下平臺獲取報名方式、資料,提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應徵)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官網:http://www.chinasus.org/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官網:http://www.planning.org.cn/
中國建築學會官網:http://www.chinaasc.org/
ABBS建築論壇:http://www.abbs.com.cn/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官方網站:http://jxedz.jiaxing.gov.cn/
此次發布會提出了嘉興高鐵新城的設計需求,而首要關鍵詞即為「站城一體」,將借鑑國際最先進的理念,建設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樞紐、站城高度融合的示範工程。「希望早日看到國內外優秀設計機構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站城一體概念方案。」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盛付祥說。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玫潔 攝
「對標新加坡樟宜機場」「借鑑國際最先進理念」,無疑,嘉興對高鐵新城給予重視、寄予厚望。發布會上提到,高鐵新城將成為新的城市中心,與嘉興老城區形成「雙中心」發展格局。
隨著軌道交通對時空距離的壓縮,嘉興希望憑藉高鐵新城融入上海、杭州、蘇州「半小時同城圈」的樞紐效應,承接更多創新產業,定位為「長三角創新交流共享區」。
在嘉興的謀劃中,位於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鐵新城,將以高鐵南站為核心,成為嘉興市未來高水平發展、科創及公共服務能力最強的區域。在嘉興劍指長三角核心區樞紐型中心城市的過程中,亦有重要戰略地位。
今年年初,《嘉興市高鐵南站片區站城一體綜合規劃與設計(批前公告稿)》(以下簡稱《規劃》)已出爐,核心區面積約為5平方公裡,規劃範圍總面積約50平方公裡,規劃人口45-50萬人。
至於具體的產業功能,《規劃》提到TMT科技辦公、高端研發、醫療健康、聯合辦公、會議會展、數字經濟、體驗經濟等多種業態。不過《規劃》同時表示,具體業態可根據實際招商情況靈活調整。本次發布會上,嘉興也向客商推介了高鐵新城的各地塊。
在上海1小時都市圈中,把高鐵新城作為新增長極的城市並不止嘉興一座。
例如7月15日,蘇州張家港市也到上海進行以「高鐵賦能」為關鍵詞的推介會。據介紹,張家港也將高鐵新城視為城市「雙中心」之一,規劃面積與嘉興相去不遠,為44公裡,其已於去年6月向全球徵集總體城市設計方案。
隨著7月1日滬蘇通鐵路的運行,上海北部的南通市也邁入高鐵時代,未來也將至少形成「三鐵交匯」的格局。而南通的平潮高鐵新城,也定位為南通的「城市副中心」。
在浙江,紹興的嵊州高鐵新城於7月28日動工首個項目——站前廣場。據當地報導,嵊州高鐵新城綜合體項目是集「科技、產業、城市」於一體的智慧先行區,總投資186億元,為華東地區依託高鐵經濟建設的最大規模城市綜合體工程。
這些高鐵新城基於當下長三角軌道交通加速建設的背景成立,所謂「高鐵一響,黃金萬兩」,許多城市,尤其此前不通高鐵的強市強縣,希望藉由交通便利和樞紐優勢,帶動資源匯聚,為產業發展添加新動能。
站在高鐵賦能城市的同一發展邏輯下,從目前的規劃來看,多座高鐵新城的定位及功能也有著相似之處。
例如:嘉興意欲將高鐵新城打造為長三角創新共享先行區、國際化站城一體活力區、高品質現代江南宜居區、新時代智慧低碳樣板區;
張家港將高鐵新城打造成為開放引領新門戶、科創智慧領航區、港城文化彰顯地、宜居健康樂活城。
南通的則重點發展高鐵商務港、生態創智灣、活力原鄉島。
紹興嵊州也提出打造科產城融合先行區、集聚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的中心商務區、嵊新兩地城市新核心。
對比不難發現,在各種概念詞彙背後,實質均為科創、商務會展、生態宜居三方面內容,較為類似。進一步觀其相關產業布局,尚未體現明顯的區域特色,例如數字經濟、科創研發、文旅展貿等都是常見的門類,而這些門類所指範圍非常寬廣。
在新一輪高鐵新城建設熱潮中,如何找到更為清晰的定位,塑造差異化的自我優勢,或是這些年輕的高鐵新城面臨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