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停業179天,終於在7月20日迎來開業。電影院開業,我們能看到什麼?《第一次的離別》是當日唯一一部上映的新片,《尋夢環遊記》、《美人魚》、《戰狼2》、《捉妖記》、《當幸福來敲門》、《何以為家》等十幾部曾經帶給觀眾美好回憶的經典影片,也在當日回到影院再度放映。不久的將來,還會有《妙先生》、《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等多部新片,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
通過這段時間的沉澱,也許有更多的觀眾會意識到,在電影院看電影具有怎樣的不可替代性。我們也採訪了13位「影迷」,他們有的是電影行業的從業者,有的在從事其他行業。當提出問題時,我們並沒有限制他們只能挑選目前已確定的片單中的影片,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更加純粹的進行考量——哪一部是最想在當下走進影院看到的那部電影?或許這樣的回答,更能夠看到觀眾在離開電影院179天之後,面對銀幕最純粹的渴望與喜愛。
(以下回答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畢志飛(導演):
《唐人街探案3》。當時的預售成績那麼好,我非常好奇,想看一看和了解一下為什麼能吸引那麼多觀眾買票。
《唐人街探案3》劇照陳楸帆(科幻作家):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個時候應該多多關注我們的國產電影,尤其是年輕女性導演作品,非常期待這部片子能夠帶給我們疫情後的治癒和感動。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劇照陳哲藝(導演):
Bernardo Bertolucci的《末代皇帝》。 這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觀看的電影,那年我只有四歲,那個場景在那個時代,對一個小孩來說,給我帶來的衝擊太大了。之後,就沒機會在大銀幕觀看這部電影,真想在電影院裡再度重溫。
《末代皇帝》劇照電子騎士(影評人):
《信條》。諾蘭的又一個科幻大夢!同時也是當下對電影力量的堅持,一種對電影的信條!
《信條》劇照李誕(脫口秀藝人):
《奪冠》。(表現了)決心和耐力。
《奪冠》劇照路陽(導演):
《信條》和《英格力士》。因為諾蘭、陳衝和王傳君。
《英格力士》海波顧中一(營養師,微博知名健康博主):
《奪冠》,《當幸福來敲門》。1月20日那天我猶豫再三,還是戴著N95口罩去看了《奪冠》,出電影院後得知鍾南山宣布了病毒可以人傳人,從此再沒進過影院。如果可以,我想再帶著父母去看看這部充滿中國特色與時代感的電影。另外,我打算自己去看《當幸福來敲門》,當年我還只是一位大學生時,就被片中的父愛所感動,十幾年過去,我成了爸爸,生活中也多了很多心酸與不如意,希望我能在影院裡靜靜地從電影中獲得力量。
《當幸福來敲門》劇照姬少亭(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CEO):
《尋夢環遊記》。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在影院重溫的電影,影片本身就帶有舊日童話的質感,皮克斯此次創造的往生世界充滿細膩狂想,值得反覆在大銀幕細細品味。這個故事溫柔講述了人如何與逝去的親人相處,用橙黃色的溫度告訴我們,人類還可以如何面對死亡。
《尋夢環遊記》劇照辛爽(《隱秘的角落》導演):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我是「東木」粉(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理察·朱維爾的哀歌》上線的時候剛好在做《隱秘的角落》的後期,所以沒時間去電影院,後來影院就關門了。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劇照陶立夏(作家):
《繁花》。喜歡小說,也喜歡王家衛,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上一部最喜歡的華語電影是《一代宗師》。
《繁花》小說封面天下霸唱(作家):
《奪冠》。我希望影院恢復營業之後,能夠看到《奪冠》這部電影,非常喜歡體育題材。
《奪冠》劇照文牧野(導演):
只要坐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無論哪部都是開心的事情。因為置身電影院中看著大銀幕,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了。
張小北(導演):
《當幸福來敲門》。在絕境之中仍然堅持著不放棄,最終等來了夢想和希望。這樣的故事太適合我們現在的很多觀眾了。當影院重新開始營業,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去溫暖內心和鼓舞希望。
《當幸福來敲門》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