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地綠水清」 深圳的靚麗名片

2020-12-26 金羊網

「天藍地綠水清」 深圳的靚麗名片

金羊網  作者:宋王群  2020-08-26

「深圳藍」常伴深圳人,深圳空氣品質好已成了不少人才和投資者選擇深圳的一大理由。

關鍵字點睛 據生態環境部數據,深圳今年上半年空氣品質全國第四,6月份第三。深圳「天藍地綠水清」,得益於思想觀念上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將生態環境好壞作為考評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把優化生態環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工作。

深圳灣紅樹林公園市民與紅嘴鷗親密接觸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王群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 磊

「藍天白雲,繁花似錦,綠植滿城」,這是不少首次來深圳的中外友人的第一印象。40年來,深圳從一個邊陲農業縣迅速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大都市,昔日熱火朝天的「大工地」成了「國際花園城市」,「深圳藍」「深圳綠」成了這座年輕城市的代名詞。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深圳嚴守生態底線,優化發展布局,打好大氣、水、土壤「三大戰役」,立體推進生態環境建設。

多項全國首創 持續保護「深圳藍」

7月1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上半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狀況,6月深圳空氣品質排名全國第三,上半年深圳空氣品質排名全國第四。這已是深圳連續第7年排名躋身全國前十了。

「深圳藍」常伴深圳人,深圳空氣品質好已成了不少人才和投資者選擇深圳的一大理由。

2018年開始,深圳發布「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至今年已是第三個年頭。為保護好「深圳藍」,深圳有多個全國首創,如建成全國首個「一街一站」空氣品質監測網絡、在全國率先實現公交車和計程車100%電動化、船舶岸電使用率全國最高,等等。

如今,深圳成功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成為廣東唯一因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獲國務院2018年度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督查激勵的城市。

不僅如此,深圳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編制全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開展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作創建的可行性論證。深圳2018年度碳排放權交易履約工作圓滿完成。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共758家碳交易管控單位按時足額完成履約義務,履約率為99%,實現碳排放絕對量、碳排放強度雙下降。

今年是深圳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深圳將繼續深入實施2020年「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實施機動車排放控制、工業源減排、綠色施工、綠色生活等「十大工程」80個項目,實現PM2.5濃度穩定達到25μg/m3的歐盟標準、AQI達標率控制在96%以上的控制目標。

實施綠色生態 營造「深圳綠」人居環境

深圳除了「深圳藍」還有「深圳綠」。為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人居環境,深圳市實施了重點林業綠化生態工程,綠地面積和覆蓋率增長迅速。

《2019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顯示,2017年深圳市的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平方米/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深圳全市建成區面積已達到927.96平方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0%;全市綠化覆蓋面積10.18萬公頃;公園面積3.10萬公頃,增長41.0%。

與此同時,深圳的森林面積也在增加。截至2019年10月,深圳全市森林面積為797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0.21%。同時,深圳擁有各類自然保護地24個,其中自然保護區4個、溼地公園9個、森林公園9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地質公園各1個。2018年「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在深圳召開,深圳正式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近年來,深圳實施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和綠化提升工程,完善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撫育工作,到2018年,完成建設面積約12萬畝的生態景觀林帶的種植和撫育任務。改善快速鐵路、公路周邊整體城市森林景觀和生態狀況,廣泛種植適合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棲息的鄉土樹種;同時注重古樹名木保護和挖掘村莊的歷史遺蹟、民俗習慣等相關元素,支持苗木生產研究推廣應用,廣泛推廣紅樹林、簕杜鵑在溼地建設、綠化方面的應用,確保新造林的鄉土樹種種植率達80%以上。

發起治理總攻 除黑除臭實現「水清」

「水清」是深圳立體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的至關重要一環。

提起深圳對汙水的治理決心和成效,就不得不提茅洲河。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稱為深圳的母親河。在許多老深圳的記憶裡,茅洲河水曾經清得可以直接捧起來喝。然而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茅洲河流域內工業化和城鎮化突飛猛進。隨之而來的工業廢水、生活汙水以及畜禽養殖帶來的汙染,成了茅洲河的主要汙染源。

深圳治理茅洲河的決心不可謂不大。2013年3月,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成為10個省級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之一。2013年啟動長度近19公裡的茅洲河中上遊段幹流綜合整治工程,項目總概算17.49億元,1公裡花費約1億元。2016年以來,深圳共投入330億元開展茅洲河治理。

2019年11月5日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茅洲河下遊共和村國考斷面氨氮、總磷同比分別下降40.9%和42.6%,達地表水V類標準。

終於,老深圳記憶中的茅洲河「悄悄」回來了,不少幹支流河段水質清澈,河兩岸草木蔥蘢、綠道蜿蜒,人們在戶外悠然慢跑健身,一派宜人的嶺南水鄉風情。

2019年初深圳市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發布「1號令」,向水汙染治理髮起總攻。至2019年底累計建成汙水管網6274公裡,完成小區正本清源改造13793個,提升汙水處理能力至748萬噸/日,補齊近40年歷史欠帳。

通過綜合治理,深圳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五大河流全面達標,310條河流水質全面提升,飲用水源100%穩定達標。

環境改觀,候鳥歸來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數十萬隻鷺、鷗、雁等候鳥在深圳灣成群聚集,或在灘涂沐浴陽光,或在海面徘徊覓食。岸邊,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紛紛聚焦,只為捕捉到候鳥們的動人身姿。每當有鳥下潛捉魚,嘴裡銜著翻騰的大魚躍出水面時,岸邊人群中總會傳出「咔咔咔」的快門聲。去深圳灣觀賞候鳥,已成為深圳灣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最具特色的風景線。

深圳灣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軸和深港門戶區域,是深港共有、外窄內寬的半封閉型城市內灣。這裡既是深圳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帶,更是展示深圳現代濱海生態城市魅力和形象的城市名片。

深圳灣曾經歷汙染之痛,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各區各部門齊心協力,下大氣力全面系統整治深圳灣汙染,成效明顯,深圳灣入海河流水質明顯改善。每年有數十萬隻往返澳大利亞至西伯利亞的候鳥在此越冬停歇,深圳灣成為東半球候鳥重要的棲息地和南北遷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

如今,深圳灣沿岸已成為眾多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區域,每天騎車、跑步、觀光的人絡繹不絕,海岸邊魚翔淺底、萬鳥翔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畫卷日日呈現。

數看特區

深圳主要汙染物減排連續多年超額完成任務,實現資源消耗強度和汙染排放強度「雙下降」,綠色發展指數在全省排名第一。2018年單位GDP能耗、水耗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1/9,2019年全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分別較2015年減排16.7%、6.3%、50.6%、21.2%,除氨氮外均提前達到2020年度目標。

編輯: 正龍

相關焦點

  • 杜家毫等參加義務植樹: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強省
    杜家毫許達哲李微微烏蘭等參加義務植樹 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強省 今年義務植樹活動的主題是城市建設渣土地綠色重建,此次植樹點,正是過去一片傾倒城建渣土的區域。 來到這裡,杜家毫、許達哲、李微微一行稍作休整,便拿起鐵鍬快步走向植樹點。大家幾人一組,揮鍬鏟土、扶苗培土、拎桶澆水,一邊勞動,一邊交流著植樹經驗。杜家毫、許達哲等齊心協力,接連種下了3棵桂花樹。
  • 宜川縣: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環境新常態
    為全力改善水環境質量,宜川縣嚴格落實「河長制」,紮實開展河道「清四亂」、黃河採砂專項整治、水源地保護、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等專項行動,持續加強河流巡查監管和執法檢查,共清理河道垃圾60萬餘噸,整治汙染點、汙染源350餘處,累計建成無害化雙甕漏鬥式衛生廁所5030口。
  •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代表專題詢問「如何讓天藍地綠水清」
    沿江29個水源地還有9個未達標 有的地方PM2.5降了但臭氧上去了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代表專題詢問「如何讓天藍地綠水清」,9部門負責人坦誠作答   中國江蘇網6月3日訊 6月2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舉行了我省首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專題詢問會。
  • 貴州:天藍地綠水清 「四型產業」興旺
    行走貴州大地,從苗鄉侗寨到烏蒙高原,從梵淨山到萬峰林,天藍地綠水清。走進工廠企業,節能減排持續推進,工業垃圾變廢為寶,綠色工業成色更純。不負青山,方得金山。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貴州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加快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 江蘇兩會代表委員: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江蘇
    位於如皋市的長江鎮河道縱橫,風景如畫。
  • 讓城市更安全市民更滿意 深圳立足民生打造平安建設靚麗名片
    原標題:讓城市更安全市民更滿意深圳立足民生打造平安建設靚麗名片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燕 通訊員 張奎 文/圖)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伴隨著平安深圳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平安深圳」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深圳已成為全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民生導向護航特區發展一座城市的治安狀況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40年來,深圳始終準確把握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變化,立足民生,創新治理手段,不斷夯實平安深圳之基。
  • 打造科技城環境優美的靚麗名片
    原標題:打造科技城環境優美的靚麗名片   為助力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1日,市生態環境局、國網綿陽供電
  • 泰山區:聚焦聚力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美好家園
    今年以來,泰山區不斷破堵點、抓亮點、解痛點、攻難點,聚焦聚力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齊心協力保護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河北省: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河北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借鑑唐山等地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經驗,加強改進工作,爭取新的更大成效。  王東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到實處。要緊緊扭住重點領域和重大任務不放鬆,堅決打贏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攻堅戰。一要圍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 2014年度「深圳食品名片」推選結果公示
    原標題:2014年度「深圳食品名片」推選結果公示   2014年度「深圳食品名片」推選活動自開展以來,各主辦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深圳本土優秀企業積極參與,並在深圳第一新聞門戶網站—深圳新聞網開通網絡投票專區。
  •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渝北靚麗的名片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渝北靚麗的名片 2020-12-1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藍地綠實際控制人減持200萬股
    挖貝網訊 6月2日消息,天藍地綠(832641)實際控制人高文兵於2017年6月1日在股轉系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200萬股,股份減少5.43%,當前持股比例為52.72%。據了解,2017年6月1日天藍地綠實際控制人高文兵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完成200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高文兵持股58.15%。,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52.72%。
  • 天藍地綠2019半年報 營收大幅增長171.84%
    天藍地綠(832641)於今日發布(2019半年報)業績  據「新三板+」App AiLab顯示湖北天藍地綠生態科技股份
  • 林業局: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首都貢獻力量
    林業局: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首都貢獻力量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22 13:17 來源: 林業局網站張建龍在與北京市副市長林克慶座談時指出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首都貢獻力量近日,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國家林業局與北京市副市長林克慶舉行座談,雙方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都地區生態建設等進行深入交流。
  • 深圳一景區帶動全國,被稱作是深圳的「名片」,門票170元
    深圳是當之無愧的發展之都,它是一隻經濟獅子,在中國現代化的步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很多高端人才嚮往的大都市,因為有好的時間和地點,有這麼好的機會,這也是許多國家的富人和商業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長期處於人口紅利時期,深圳的自然風景也很好,但也因為它的特點,有許多人工景點
  • 打造深圳的商業名片 One Avenue卓悅中心的底氣在哪
    2018年1月14日,中共深圳六屆委員會九次會議上,深圳正式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這也意味著,深圳正在向「創新型全球城市」而努力。      作為即將邁入國際大都會城市行列的深圳,它的商業創新還將有哪些機會?未來的商業中心將在哪裡?
  • 科技治霾,推動「天藍、地綠、水淨」(圖)
    (原標題:科技治霾,推動「天藍、地綠、水淨」(圖))
  • 天藍地綠今年上半年盈利39.65萬元 同比下降45.91%
    新三板在線 · 2017-08-16 · 文/陳蒙蒙   8月15日,天藍地綠(832641)發布2017年半年度報告。   新三板在線獲悉,天藍地綠於2015年6月16日掛牌新三板,主營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   (註:本文為新三板在線原創稿件,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