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婷婷
今年的無錫學區房,雖然有經開、惠山、錫山等新生代學區分流,但主城區的老破學區房成交依舊火熱。
成交火熱的同時,因為老破小房子本身的問題導致成交不暢的情況也多了起來。
比如,買房人自己算首付明明是夠的,但到中介那裡就發現不對了,差額很大,到底是買房人算錯了,還是中介坑人?
再比如,看的房子明明在一個還算新的小區,但銀行卻說房齡過大,不能貸款,這又是怎麼回事?
針對上述問題,上周五,我走訪了無錫主城區多家中介,找了多個經驗資深的學區房經紀人諮詢,收集到了一些經驗之談,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中介經紀人告訴我,目前無錫能接受老房貸款的銀行比較少,也就建行、興業、平安、農商行等少數幾家可以操作。
「但即使可以貸款,銀行還是會設置一些條件,比如,會篩選貸款人的資質、提高利率、減少額度、拉長放款周期,光貸款時間這一項就是個門檻,很多人起步就要等3個月以上。」
放款時間一長,買房人的買房難度也加大了。
走訪中好幾個經紀人告訴我,不少房東本來是急著要拿賣房的錢去買新房的,「新房開發商給到買房人的首付周期很短,如果買家這邊貸款放款時間長了,房東短時間內拿不到錢,就不樂意賣了。
「相比較,那些可以給房東全款、或者可以給更多首付的人更容易買到房子。反之,首付款少的人就不太受歡迎。」
貸款額度降低也是一大麻煩,這意味著買房人需要準備更多的首付。
我遇到很多買房人的情況是這樣的:本來準備了60萬首付去買房,按照新房的槓桿算,大家以為可以在銀行貸到90萬,也就是能買一套總價150萬的房子。但其實根本不是!
為什麼?
因為二手房,尤其老房子的首付款和貸款額度,和新房的算法是不一樣的。
多個經紀人告訴我,新房的貸款額度是按照成交價-成交價*4成首付去算的,但二手房的貸款額度只有評估價的6成。
實操中,熱門學區房小區的評估價大約為當下最新成交價的8-9成。
比如曹張,目前評估價大概在18500元/平,而目前不少房源的實際成交價已經過2萬/平。
如果你買了一套曹張的熱門小戶型,要貸款,你的貸款額度就只能是18500*面積*60%,而不是20000*面積*60%。
剩餘貸不足的,就只能用首付去補。
我們拿一套成交價為150萬的房子來舉例:
買房人理解的首付可能是60萬,貸款是90萬,但實際按照剛剛的算法算下來,買房人需要支付的首付可能要80萬,貸款只能貸70萬,來去差20萬。
甚至,有些房子房齡過大,可貸年限很少,貸款額度會更低,或者直接拒貸。
打個比方,曹張裡面最老的房子是1980年以前建造完成的,我們暫且按1980年算,那麼可貸款的年限就是1980+45=2025。
目前距離2025年還有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最多只能貸5年。
5年能貸的額度,結合了每個人的銀行流水後,肯定比貸20年、30年的額度要低很多。
更麻煩的是,很多銀行壓根就不做周期低於10年的老房貸款。
那想買這種高齡老破房怎麼辦?
直接全款。
「可話又說回來,眼下真能一次性拿出150萬的人,又有多少人會去買二梯隊小學的老房子呢?」
如果付不起全款,但又一定要買,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
經紀人建議的方法是:
1、找施教區裡相對房齡更新的房子,儘可能拉長貸款年限;
2、也可以找面積略大一點、成交單價略低一點的房子,爭取在市場評估價範圍內成交。
崇寧路上一家中介門店的經紀人告訴我,主城區不少房子當年都是單位集資建的,同一個地塊、小區裡,集資完成的時間不同,完成的時間也不同,對應的,房齡也有差別。
「比如市中心這裡,有些小區,裡面有幾棟房子可能在80年代就完成了集資、建造、入住,但有的可能到90年代才完成集資和建造,那麼,買房人可以優先考慮90年後建造的這批房子。」
「這種房子房齡新一些,貸款時也會更容易通過、額度也會更高一些。」
「還有一種方法,如果月供能力很高,比如有較高的公積金可以月衝,也可以找單價明顯低於熱門戶型單價的房子。」
學前街上一家中介告訴我,同樣是連小的學區,一個小區裡小戶型的實際成交單價可能是4萬,同小區的大戶型成交單價可能只要2.5萬甚至更低。
而這個小區以往成交量較大的是小戶型,大戶型只是輔助,那麼,實際的評估價就會無限接近小戶型成交價。我們暫且設置為3.5萬/平。
那麼,如果你在這個評估價為3.5萬/平的小區買一套實際單價為4萬的60平的小戶型,按照我們前面介紹的,你實際能貸款的額度就是:
3.5萬*60平*60%=126萬
你實際需要支付的首付就是:
4萬*60平-126萬=114萬。
但如果你在這個小區買了一套120平的大戶型,這個大戶型的單價在2.5萬,那麼:
你實際能貸的額度就可以按3.5萬*120平*60%算,最高可以貸到250萬;
你實際需要支付的首付最低可能只要50萬。
和熱門戶型比,反而是冷門大戶型的首付更低(註:上述算法為理想狀態下的算法,實際可貸額度還要評估貸款人的月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