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小時候的汽車故事。80後的小夥伴,對汽車的啟蒙,自然是來自於街邊的那一本本印刷精美的汽車雜誌,省吃儉用一個月攢個十元八塊,留著口水把那本快要過期的雜誌抱回家,那可比娶了小媳婦還要美。
當然Z時代的網友聽到上面的故事,會不屑一顧,都啥年代了,90後新人類對汽車的認識,都是從遊戲極品飛車起步。開局一輛素車,跑贏了升級裝備,充個值還能加氮氣,看著路上那3D立體的指示箭頭,一個加速飛過去,別提多過癮了。
如今,90後已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主力,如果要談情懷,咱開車能像玩遊戲一樣嗎?你別說,隨著智能顯示技術的發展,遊戲裡的路面3D立體顯示、紅綠燈感應等等炫酷功能,都將得到實現。看看本屆廣州國際車展上的那些新的信息顯示技術,你是不是也有買車的衝動?
路標投影?大眾光荷ID.4X玩真的
沒想到吧,首先實現極品飛車式第一視覺路跑體驗的,是大眾。作為將「智能化」最近地氣應用到實車中的車企,大眾對智能產品的開發也非常接地氣。
在本屆廣州車展上,大眾展臺呈現出的滿屏是科技和活力,剛剛首發預售的ID.4X也放在了C位展臺上,讓大家零距離感受大眾的全新智能電動科技。
例如,這個ID.4X上的AR HUD增強現實抬頭功能,可以將行車信息和道路導航情況投射到前擋風玻架上,該信息在視覺上與前方道路相融合,方便駕駛員掌控行車信息的同時更具科幻感。
你看,這個不就是極品飛車裡的逃跑路線指示麼?路標投影?大眾光荷ID.4X玩真的。
當然,單憑這個投影技術還不夠刺激,ID.4X還在儀表臺前方配置了ID. Light光語系統,可在導航、來電、語音交互、警示等不同場景下發出不同顏色的燈光提醒,為人機互動增添了又一重趣味性。
坐進ID.4X的座艙,你都會有一種邁進智能時代的感受,中控沒有一個實體按鍵,i-ID信息組合儀表和12英寸懸浮式中控大屏,營造出更多科技感,而儀錶盤旁的電子換擋設計,又打破了傳統燃油車的設計常規,更具個性化特點。
別克Electra:能和紅綠燈通訊感應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別克展臺最亮眼的明星,莫過於概念車Electra,它的外觀既向60年前的經典車型致敬,而車內的智能化科技,則意味著別克即將開啟全新的電動化時代。
其中,新車配備一體化視網膜曲面屏、搭載未來一代別克eConnect智能互聯科技、支持遠程OTA升級、引入AR虛擬實境增強技術、智能AI語音助手、全新一代智能駕駛科技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可以實時與城市公共運輸信息交互及共享,快速與周邊交通信號燈基礎設施和車輛等進行通訊。
也就是說別克Electra在城市道路行駛時,能自動感應前方的紅綠燈時間,提前預判滑車距離和剎車時間,讓駕駛員提前獲知前方路況,還能避免急剎和急加速帶來的頓挫,提高駕駛感受,還能極大緩解路面交通擁堵,達到最優化的通過率。
最新消息,通用汽車已豪賭270億美元發展電動車和智能技術,所以,你別以為別克還在過去的別克,未來這個美國汽車巨頭,會在電動化競爭中處於領先。
廣汽傳祺MOCA:車頭車尾都能寫字
未來城市汽車是怎樣的?中國的品牌廣汽傳祺給大家呈現不一樣的想法,譬如展臺上的這臺MOCA概念車。
MOCA是模塊兒化,個性化,智能,場景化的概念車。它身上充滿著化繁為簡的設計,前臉正前方是一個顯示屏,輪圈是全封閉式,弧度很大的前風擋玻璃。整車很有工業風,車身側面的線條很平直,也有些稜角分明,四輪四角的設計,最大程度的給車內留空間。
據悉廣汽MOCA摩卡基於全新平臺進行打造,預計這一平臺未來的產品將主打城市短途出行。而短途出行,特別強調的就是使用場景,是平時用來接送老人,還是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使用場景的不同,讓車內的形態也都變的不一樣。
所以MOCA在車頭和車尾的設計了兩個大屏幕,這是一個顛覆性的設計理念。現在各種汽車都是針對車內,而車外使用屏幕的情況並不多。車外的屏幕,更多的是給即將上車的車主,以及行駛在道路上,給行人看的,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行駛的安全性。可以給後車提示更豐富的信息。
總結:
我們為什麼要去看車展?除了想買車,也想感受一下最新的科技魅力。汽車作為工業化時代集大成於一身的商品,它身上有很多當今科學技術的最新力量,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車企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加大,我們會不會在未來,像玩遊戲一樣開車?本屆廣州車展告訴你,未來一切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