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黨政機關肩負著黨的領導和經濟、社會的管理職能,它既是決策和領導中心,也是兩個文明建設的指揮中樞,同時又是各項社會事務的管理和協調中心。機關黨員、幹部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機關領導的工作能力、工作效能、機關建設的水平,直接關係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關係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效能型機關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一、對效率低下這種「流行性機關病」應予以高度重視
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使黨政機關的工作作風有了很大轉變,但是,黨政機關中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仍十分突出。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性機關病」,如不及時解決將會成為頑疾。比如,紀律鬆懈、考核軟化、管理粗放、吃喝卡要等等。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一個部門的整體形象,也敗壞了黨的形象,消磨了黨員幹部的意志。必須採取綜合治理的措施,加強機關規範化建設,創建效能型機關。形成權責明確的工作機制,規範有序的管理機制,協調高效的運行機制,好壞有別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速提升司法行政機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效能,提升司法行政機關的執法能力,提升司法行政機關的社會公信力。
二、創建效能型機關活動的任務和載體
以轉變機關和幹部工作作風,規範機關和幹部行為,提高機關效能為切入點,以制度建設為保證,明確工作重點,確立建設標準,建立評價體系,全面推進「十個建設」,系統地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1、推進文明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精神不夠振作,缺少工作熱情等問題。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作到語言文明、環境整潔、工作規範,亮牌服務。倡導文明辦公,樹立司法行政機關和機關幹部良好的精神風貌,提升機關整體形象。
2、推進法制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不作為」和「亂作為」等問題。系統學習黨和國家的基本法律法規和與工作相關的專項法規,開展普法教育和培訓,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嚴格查處工作中的瀆職、失職行為和各種違反制度的行為,規範執法程序,防止行政違法事件的發生。
3、推進誠信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作風不深入、缺少公信力等問題。嚴格承諾制度,有諾必踐。培養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愛崗敬業、務實求實的職業道德。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人際關係。明確規定違諾者應當承擔的責任,對違規行為及時加以糾正和處罰。
4、推進知識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知識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科室間業務知識脫節等不能適應工作需要的問題。建立以《教育培訓制度》為核心,以其他相關制度為輔助的制度保證體系。強化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管理知識、計算機知識等現代辦公知識和業務知識的更新,提高機關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具體工作能力。使每人都能「一專多面」、「一技多能」,最大限度地勝任工作。
5、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機關幹部思想道德素質、效能意識欠缺等問題。創造學習機會,加強幹部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公務員的能力素質和知識素質的提高,加強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弘揚敬業、奉獻、求實、創新精神,創建機關文化。鼓勵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體學習,形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機制。
6、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為民服務觀念不牢、習慣於做表面文章等問題。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切實改變會風、文風,簡化程序,深入基層。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服務手段,改進管理方式,逐步推行電子政務和無紙化辦公,提高機關服務質量,規範服務行為,提高工作效率。
7、推進創新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庸碌無為、得過且過、缺乏集體榮譽感等問題。注重個人的成長需要,激發公務員的內在潛能。尊重個人發展,鼓勵自我超越,鼓勵創新,人人爭做創新的實踐者。樹立無功即是有過,平庸即是恥辱的價值觀:激勵大家團結奮進,共榮共辱,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8、推進廉政型機關建設。建立以《廉政守則》為核心,以廉政考評制度、幹部任職前談話制度、兩書一卡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服務對象監督卡制度、黨風廉政監督員制度等為輔助制度的制度保證體系。建立預防、監督、查處機制,建立廉政警示教育特別課堂。嚴肅查處違反黨紀政紀及有礙發展環境的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以勤政廉潔的實際行動反腐倡廉。
9、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不計成本、不計費用,時間觀念淡漠等資金、物質、資源、人力浪費等問題。建立以《勤儉節約守則》為核心,以辦公用品管理、差旅費管理、車輛油耗管理、人員管理制度等為輔助制度的制度保證體系。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10、推進開放型機關建設。重點解決開拓意識不強、視野狹窄,因循守舊、管理封閉,工作關係不協調、工作停滯不前等問題。建立以《工作協調製度》為核心,以聯繫點制度、監督制度等為輔助的制度保證體系。不斷增強開放意識,加強上下間、橫向間、部門間的工作聯繫和交往,始終把司法行政工作置於全市、全國的大環境之中,開門推進機關建設。
通過效能機關建設,使政府機關成為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工作部門。
(作者為牡丹江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
(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