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相接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們,正對下一個潮流產品進行著積極的探索,幾乎每個重要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製造商都開始了對智能手錶的研發工作,或者至少他們已經開始考慮這個新興事物。最近的動作來自戴爾,它的個人電腦全球副總裁最近告訴Guardian,戴爾正在考慮智能手錶,雖然「研發開銷以及真正做出優質的體驗是個挑戰」。
分析師聲稱 2013 年是智能手錶年,還似乎很確定於一個全新的產品類型即將誕生。手錶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是一個每年有著 600 億美元的產業,所以勞力士以及 Seikos 將很可能直面與 PC、智慧型手機及電視相關的各類製造商的競爭 (不過,奢侈品手錶製造商表示他們並不擔心)。
下面一一盤點各家智能手錶的計劃:
宏碁
狀態: 2013 年 6 月已確認
發布: 2014 年
」 我們正著眼於可穿戴設備,我認為每個消費類產品公司都應該考慮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並不是新事物… 它只是還沒有按它應有的方式爆發而已。」 宏碁智慧型手機業務組主席 ST Liew告訴Pocket Lint。他還補充道,宏碁的智能手錶可能使用電感 (即無線) 充電來讓每天的充電工作變得簡單。
蘋果
狀態: 據傳開始於 2009 年
發布: 2014 年 (傳言)
據Bloomberg報導,蘋果有一個 100 人的設計師和工程師隊伍正致力於 iWatch 的研發,並且已經申請了 79 個和手錶相關的可穿戴技術方面的專利。此外蘋果還在申請臺灣、俄羅斯、墨西哥和日本等地的 「iWatch」 商標。
據傳 iWatch 會包含所有基本功能,包括:打電話、來電顯示、地圖服務以及健康狀態監控功能 (如計步器和心率記錄儀)。據傳 iWatch 有一個1.5英寸的顯示屏,這種尺寸還將很快成為智能手錶領域事實上的標準。像三星一樣,蘋果需要智能手錶來作為突破點,以保證未來業務的增長。
黑莓
狀態: 已於 2010 年 2 月發布 (隨後終止)
黑莓曾做出一個失敗的決定:把世界上第一臺兼容黑莓手機的智能手錶工程外包給另一家公司——Allerta。它叫做InPulse,而且自發布之後,它便幾乎沒有再次出現過。Allerta 利用從製造 Inpulse 中獲得的經驗,在眾籌平臺 Kickstarter 上發布了至今為止最為成功的一款產品:Pebble 智能手錶。該產品還將於 7 月 7 號在美國電子產品零售商城 Best Buy 上開賣,它還被譽為是可穿戴計算設備的正式開場。
鴻海科技/富士康
狀態: 已於 2013 年 6 月確認
發布: 未知
以 iPhone 的代工廠而廣為人知的富士康最近展示了一塊可以兼容iPhone的智能手錶:它可以讀取人的呼吸和心跳;顯示簡訊等通知,Facebook 提醒以及來電顯示,也許某天還會添加指紋識別功能。
狀態: 於 2013 年 3 月洩露
發布: 未知
Google 的 Android 團隊最近的計劃正變得越來越瘋狂,據多方消息報導,它目前正在研發智能手錶。事實上這款智能手錶來自負責打造智慧型手機的團隊,而不是 Google 的 X labs 實驗室 (該實驗室當前正致力於 Google Glass 的研發),這表明 Google 從智能手錶上看到了即將到來的商業前景。現已歸 Google 所有的摩託羅拉,早前公布了一款運動方面的智能手錶。Google 已經申請了跟看相關的專利,這其中包括在手錶的腕帶上嵌入一個觸摸板的專利,它使用戶無需觸摸錶盤表面便可完成與手錶的互動。
LG
狀態: 於 2013 年 3 月洩露
發布: 未知
對傳言中LG的智能手錶我們一無所知,但這家公司對打造一系列的智慧型手機去滿足各階層用戶的需求很是在行——在 2014 年底將會有多達 30 款新模型,該公司一名發言人說道——而且公司還在要求製造商做出一款手錶以便和三星看齊。LG 已經製造了用在智慧型手機上的顯示屏 (儘管都被賣給了蘋果和 Google),並且據推測,他們已經在製造用在智能手錶上的顯示屏了。
微軟
狀態: 於 2013 年 4 月透露
發布: 未知
據傳為了製造一款概念型智能手錶,微軟向亞洲供貨商訂購了零部件,這其中包括一塊 1.5 英寸的 LCD 顯示屏。該設備明顯仍處於研發階段,據相關人士透露,華爾街日報已經和跟該項目相關的微軟 R&D 團隊的成員見過面了。目前還不清楚微軟向公眾發布智能手錶的意圖,但 10 年前它曾出售過一款 」 智能手錶 「,該手錶可以通過 FM 收音機接收體育賽事得分和實時消息更新。
高通
狀態: 於 2013 年 6 月洩露
發布: 2013 年 9 月 (傳言)
高通雖在手機晶片製造產業佔據主導地位,但它與消費者最接近的聯繫仍是通過其他公司品牌對它提供的智慧型手機套件進行創造和銷售完成的。但是考慮到該公司的遠大抱負——這其中包括取代Intel成為 PC 晶片領域的霸主——或許當它想要直接向消費者出售產品時,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
如果傳言屬實,高通的智能手錶將由於搭載了自家的全彩Mirasol屏幕而成為 2013 年度更具獨特風格的產品之一。Mirasol 屏和 Kindle 電子閱讀器用到的電子墨水顯示屏的反射技術很相似,這也就意味著它能比傳統的背光 LED 顯示屏 (通常用在智慧型手機上) 節省更多電量。除了顯示屏,高通最近申請的專利表明它的 「TQQ」 智能手錶將包含同類產品通有的功能,這其中包括 」 發送、接收簡訊,數據,圖像以及音頻文件;以及作為智慧型手機的輔助設備以釋放雙手。」
三星
狀態: 於 2013 年 3 月確定
發布: 未知
三星明顯在跟蘋果及其傳言中的 iWatch 競爭。在第二季度令人失望的財報之後,比以往更加明顯的是,隨著 Android 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飽和以及日趨激烈的競爭,這家公司的業務到了增長瓶頸期。三星已經為它的智能手錶 」 準備了如此長的時間 「,三星移動部門副主席 Lee Young 說道,」 我們正在為了它的完工而拼命工作。我們正在備戰未來的產品,而手錶則絕對是其中的一員。」 他補充道。
鑑於這家公司的豐厚資源及其在極端激烈的競爭市場中顯現的有目共睹的領導力,它的手錶將很可能一鳴驚人。如果如報導所說,它將具備一臺智慧型手機所擁有的很多功能的話,它甚至可能破壞三星自家的手機業務。三星最近申請的專利名 「Gear」 表明,與它的智慧型手機戰略一致,該公司可能正準備搭建一個完備的智能手錶生態系統,這其中包括 」 可以和私人數字助手通信的手錶 「,以及 」 手錶部件及配飾;腕錶;電子時鐘及手錶;手鐲手鍊;錶帶;控制時鐘。」
索尼
狀態: 於 2012 年 3 月首次發布、2013 年 6 月重新上市。
Sony 引領智能手錶潮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即使是改進後的第 2 代智能手錶也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其中包括與 iPhone 的兼容 (它並沒支持 iPhone)。考慮到目前這個領域廣闊的發展前景,Sony 首先學到的一點是,智能穿戴設備絕不只是發布一個和智慧型手機相聯的腕帶顯示屏那麼簡單。製造商必須找到智能手錶的」殺手級應用」,但目前看來他們離這點還差的很遠。
東芝
狀態: 概念性產品於 2013 年 1 月公開亮相
發布: 未知
對于于競爭對手,東芝的概念型智能手錶讓人感覺靠譜很多。它採用了拉絲鋁和皮革材質的腕帶設計,還內置了可以檢測穿戴者脈搏特徵的傳感器,這樣一來其他任何人試圖使用它時它就會自動鎖定。目前還不確定它將來能否上市。
哪些廠商沒有開發智能手錶?
目前為止,為數不多的幾個沒宣布過、洩露過或者被傳過與智能手錶項目相關的任何信息的主要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有:惠普,HTC,聯想以及諾基亞。考慮到該領域近乎瘋狂的競爭級別,他們這麼做可能是明智的。雖然如此,但如果有一天這些廠商中的任何一個發布可穿戴計算設備的話,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特別是諾基亞,它擁有在有衝擊力的低端電子產品——比如說智能手錶和廉價手機——方面的很多專家,也許有一天它會加入競爭行列。
再加上,一群非品牌(但有競爭力)的智能手錶
縱覽許多小型公司公布的智能手錶後可以看出,很多公司就是為了專門製造智能手錶而成立的,在形式外觀和顯示技術上他們五花八門、各式各樣。幾乎所有來自果殼 Geak,盛大 Bambook,眾籌平臺的Agent以及Kreyos的智能手錶都可以和一個智慧型手機配對,其中的一些設備還提供各種各樣、不同級別的獨立功能。顯而易見地,Androidly 和 Neptune 智能手錶事實上都是手腕尺寸的智慧型手機。此外,關於運動、健康追蹤以及 GPS 智能手錶方面的其他的整個領域也都在靜待著變革者的出現。
通常情況下,一個像蘋果一樣的公司將通過打造一款優越的通用設備而一路碾壓著走來,最後獨霸整個智能手錶領域,就像他們的 iPhone 那樣。但是尺寸、電池壽命以及重量等制約因素意味著,在未來的很多年裡,智能手錶領域仍將保持百家爭鳴的狀況,各種公司將通過發掘——或者創造——特殊需求而存在下去。
很清楚的一點是,智能手錶上出現的功能遠沒有被標準化。在這一領域出現大爆發之前,我們還不清楚用戶對智能手錶有哪些需求。不過很清楚的一點是,考慮到眾籌平臺上很多智能手錶項目取得的成功,用戶似乎非常期待購買一臺智能設備安置到他們的腕上,不論它能用來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