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國的醫療器械和製藥行業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

2020-12-14 熱點我見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在醫療器械和製藥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橫向比較,我們與發達國家在以上領域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先來說醫療器械,我們去醫院看病時就會發現,高端醫療器械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進口產品,上至CT、核磁共振,下到柳葉刀、縫合針線這樣的小用品,無一例外,全部都是進口貨。

雖然我國的以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數百家,增加到2016年的近15343家;醫療器械行業的總產值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微不足道,增加到2018年的5100億元。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醫療器械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

但是,從人均醫療器械費用來看,中國目前醫療器械人均消費僅為6美元,而主要發達國家人均醫療器械費用基本都在100美元以上。

總體而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質量、數量、水平差距都比較大。醫療器械銷售在世界醫療器械銷售額中所佔比例很小,僅為2%。這種狀況,不僅遠遠不能滿足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17%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極不相稱。

目前國產醫療器械只能佔到國內市場年容量的50%-60%,藥、械人均消費比例僅為10:1。而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特別是數位化精密醫療器械,基本上被國外跨國公司所佔據。

導致我國在醫療器械領域與發達國家之間巨大差距的原因是:

一、醫療器械企業規模普遍偏小

2019年美國強生醫療公司的全球銷售額388.15億美元,而我國排名第一的新華醫療營業收入僅為12.52億美元。兩者相差30多倍。由於企業規模小,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研發,而產品的升級換代也面臨技術與資金壓力,同時市場品牌投入不足。要改變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的局面,我們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較長的時間。

二、我國已經能夠生產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總體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

目前發達國家能夠生產的醫療器械,我國基本上都能夠生產。但據有關專家評估,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在總體質量和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要趕超發達國家,還需付出巨大努力。

另一方面,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同企業之間的產品質量和性能沒有明顯差別,主要依靠打價格戰的方式來進行市場競爭。

三、研發投入比例低,原始創新能力弱

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調查,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研發投入平均只佔銷售額的2%-3%。另外,我國醫療器械公司大都規模較小,研發人員少,多數企業是在研究模仿,原始創新能力弱,自主創新產品少。而世界顯示發達國家醫療公司的研發費用佔其營業收入的6%-13%。

四、我國醫療器械產品進入醫院市場還有障礙

由於國產醫療器械與國外進口產品在技術水平上的差距,多數國產醫療器械進入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困難。

以上是醫療器械的狀況,下面再看製藥產業的情況:

在製藥產業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顯得比醫療器械領域差距更大,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中國醫療器械和製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比集成電路產業還大得多。

2016年麥肯錫發布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對全球創新貢獻率高達50%,位居榜首且獨佔第一梯隊;日本、英國、德國和瑞士等製藥強國位居第二梯隊,創新貢獻率5%-10%;中國則以低於5%的貢獻率被列入第三梯隊。

那麼為何我國的製藥行業與發達國家有著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由於歷史原因,起步較晚,技術研發創新不足

我國現代醫藥行業開始於20世紀末期,起步相對較晚,此時全球上一輪醫藥創新周期步入衰退期,國內藥企失去了模仿式創新的機會,再加上我國早期創新研發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只能從仿製藥研發上發展我國的醫藥行業,使得我國新藥研發呈現出落後的狀態。

雖然我國現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學藥劑生產國。但是醫藥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醫藥產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而且由於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一直以低技術附加值的低水平仿製為主,研發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二、早期醫藥政策的不完善,仿製藥行業競爭力不足

早期中國的醫藥監管,在對於創新藥的監管審批方面還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科學的監管體系。2013年之前國家批准的創新藥臨床申請數目還維持在每年20-30個的狀態,嚴重影響我國創新藥物研發及上市的步伐。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我國現有的藥品批准文號總數中的95%以上為仿製藥,仿製藥仍是國內醫藥消費市場的主體,但主體仿製藥產業競爭力不強。雖然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達5000億,但是行業集中度(CR8)極低,僅為18.82%,對比印度CR8佔比52.31%、美國CR8佔比52.96%,差距是巨大的。

同時,我國仿製藥產業中存在的低水平仿製和惡性競爭現象十分嚴重,而且仿製藥絕大部分品種還存在大量重複批文,導致有些仿製藥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藥存在很大差距,行業盈利能力差,毛利率等指標遠遠低於國際水平,缺乏國際競爭力。

三、臨床研究水平薄弱

臨床研究在創新藥物研發過程中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部分,我國目前在全球藥物臨床試驗研發體系中處於較為落後的位置。2017年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數據,網站登記的臨床試驗總數為209200個,由中國開展的僅有8927個,佔比為4.27%。

四、醫藥企業門檻提高

一方面,由於環境和資源的約束加強,國家對化學原料及製劑產品的質量標準和環保標準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隨著行業門檻的進一步提高,相當數量的藥企面臨淘汰,醫藥產業正在加速優勝劣汰和轉型升級。

綜上所述,造成我國在醫療器械和製藥產業與發達國家產生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儘管存在以上許多問題,但目前行醫療器械和製藥行業有利的因素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公開發行股票、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越來越多的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為技術創新、開拓市場、兼併重組和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因此,我國的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會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從而這種改變長期落後狀態的。

相關焦點

  • 報告預測我國醫療器械行業2020年銷售總額將超7000億元
    28日,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發布《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7)》。報告指出,過去幾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很快,但較國際巨頭仍有很大差距。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新醫改政策激勵,醫療器械行業未來幾年將迎來快速發展。
  •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競爭力分析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也獲得快速發展,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平均增幅一直保持在12%~15%的水平。2013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已達到4000億元。但是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在產品種類和規模等方面同發達國家還相距甚遠,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含量還不高,國產的醫療器械大部分屬於中低端產品,因國家政策、技術不足、穩定性欠佳等各方面問題而少有企業涉足高端產品領域。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二、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前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較晚,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從醫院的高端醫療器械的配備到便捷的家用醫療器械都將迎來高度的需求增長,將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二)國內消費市場需求增加在國家政策的導向和國內醫療衛生機構裝備的更新換代需求下,醫療器械將擁有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過千億元規模,年均增長率約23%。以國外醫療器械佔醫藥市場總規模42%的份額來對比,國內醫療器械份額僅僅只佔醫藥市場總規模的14%,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眼科醫療深度報告:上遊藥品和器械需求巨大,下遊醫院整合快
    眼科行業產業鏈:上遊藥品和器械需求巨大,下遊醫院整合加快上遊:眼科用藥和眼科器械&耗材眼科診療領域處於「缺醫少藥」的狀態,眼科藥物和眼科器械&耗材市場空間 巨大。青光眼一線用藥前列腺素類似物製劑 中,僅拉坦前列素已實現國產化,貝美前列素和曲伏前列素完全依靠進口;已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上市多年的新一代碳酸酐酶抑制劑布林佐胺和多佐胺也尚未 國產化。2013年,恆瑞、遠大天天明分別按化藥3.4類(新增適應症)申報貝美 前列素滴眼液,上海天偉生物製藥按化藥3.1類申報曲伏前列素,目前均處於驗 證 性臨床 階段 。
  • 日本醫療器械行業強在哪裡,差距的背後是什麼?|鈦媒體行研
    從日本國內市場來看,日本少子高齡化依然在持續發展,對於醫療器械的需求在未來會穩定持續增長;從國外市場來看,發達國家和日本相似,由於少子高齡化的發展醫療器械的市場在持續增加,發展中國家為了改善醫療環境,對於醫療器械的需求同樣也在增長。在市場擴大的背景下,日本的醫療器械行業處於一個怎樣的發展時期?
  • 從三大投資模式出發,進軍3300億元的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雖然我國醫療企業數量眾多,但是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因此加速提升中國醫藥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醫藥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成為當務之急。從全球醫療技術市場十大細分領域可以看出,IVD、心血管、影像、骨科和眼科領域是全球醫療技術行業最大的五個市場,每個領域在未來有可能出現上千億市值的公司,而山藍資本除了影像,其餘四個領域都是其重點布局的方向,尋找平臺型醫療器械企業、挖掘並投資於改變行業格局的價值型公司。
  • 醫療器械嬗變:疫情、龍頭和黃金十年
    因為核心技術長期被「卡脖子」,外資品牌多年來佔據著國內醫療器械的主要市場,佔有率超過八成。近十年來我國醫療器械對外貿易雖憑藉質優價廉持續增長,但低值耗材、中低端設備是主要方向。對原材料和勞動力等低成本要素的依賴仍然很大,在高端細分領域國產化率也較低。近幾年,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 中國VS世界,醫療器械行業排名狀況一覽!
    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歐盟醫療器械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歐盟、日本共佔據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超八成的份額。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國和消費國,消費量佔全球的40%以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扶持政策力度加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張。其中,作為骨科和心血管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消耗醫療材料,將迎來快速增長機遇。機構預計,到2018年,我國骨科植入耗材和心血管支架耗材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212億元和388億元。
  • 行業丨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利潤排行,IVD成最大贏家!
    三、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即便沒有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仍然極具潛力,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迅速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6-2022年)
    截至**,從全球範圍看,醫療器械產業已成為發達國家提升生物醫藥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劣勢和差距。市場佔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佔全國市場80%的份額,顯示了醫療器械行業較高的地域集中度。以上海、江蘇為代表的長江三角地區和以北京為代表的渤海灣地區主要是招商引資,以外資企業為主體而形成的優勢產業集群。  由於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政府的積極支持,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銷售收入增長迅速,預計**年銷售收入達到3042.1億元。從銷售收入的增長趨勢來看,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 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空間多大?《下一個黃金...
    在外圍政策催化、內部觀念覺醒,和技術迭代創新的合力下,中國醫療產業發展將迎來新的篇章。日前,每日經濟新聞重磅發布《下一個黃金十年——中國醫療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財經媒體視角出發,以製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個維度的大數據,立體呈現「中國醫療產業創新版圖」,剖析短板背後的出發方向。
  • 醫療器械行業現小、散、亂格局 消費額僅佔藥品14%
    不過,在醫療器械行業,在性價比高、服務好等優勢下,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正在逐年上升。醫療器械與藥品消費額比例畸形/醫療器械是我國近幾年發展最快的行業,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和日本後世界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然而,與國外截然不同的是,我國藥品銷售額遠遠大於醫療器械。
  • 淺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中國佔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約14%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具有價格優勢的常規產品,包括中小型器械及耗材類產品,僅有部分產品具備了和進口醫療器械分庭抗禮的實力,例如監護儀、麻醉機、血液細胞分析儀、彩超和生化分析儀等。
  • 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區域發展分析:三大區域醫療器械總產值佔比...
    隨著老齡化趨勢加劇,醫療需求缺口較大;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和生活質量要求逐步提升,進而轉化為對醫療器械的巨大需求,對高端醫療器械的接受度也逐步提高。我國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大,在多方政策的鼓勵下,行業處於快速發展期。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伴隨著行業「母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出臺,各類相應的政策也密集出臺;雷厲持久的「五整治」彰顯新任行業監管者的執法力度和執政新理念;醫療器械分類標準及行業標準的頒布,則預示著標準化時代的來臨。 全球醫藥和醫療器械的消費比例約為1:0.7,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達到1∶1.02,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佔據國際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並有擴大之勢。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2014年約為2556億元,醫藥市場總規模預計為13326億元,醫藥和醫療消費比為1:0.19。比2013年的1:0.2還略低一點。可以判斷,醫療器械仍然還有較廣闊的成長空間。
  • 翔宇醫療:大健康賽道下康復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康復醫療行業將迎來黃金十年雖然近幾年我國康復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但從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來看,行業的黃金髮展期還沒有到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上升,國家逐漸開始重視與人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的康復醫療行業水平,康復醫療行業將迎來「黃金十年」的發展期。
  • 專家解讀:集採後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應對之策
    近日,首次冠脈支架全國集採落下帷幕,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帶來巨大衝擊。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本次集採冠脈支架平均擬中選價格為692元,與2019年相比,國產支架平均降價幅度92%,進口支架的價格降幅更是高達95%。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以彩超和骨科為例,屬於 市場空間比較大的領域,市場規模在 80-100 億左右。而藥品領域的市場空間則大 不少,天士力的複方丹參滴丸單產品都能做到近 20 億。我們注意到醫療器械行業內各細分領域之間的技術原理和工業流程差異巨大,鮮有 交集。
  • 關於醫療器械行業投資,看這一篇就夠了
    他將從以下方面深入分析醫療器械行業:為什麼要投資醫療器械行業?醫療器械行業有什麼特點?什麼樣的醫療器械公司會成功?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邏輯是什麼?他個人對部分細分領域的熱點、行業機會有什麼看法?蘇震波擁有近18年醫療行業經驗,曾在強生等知名醫療外資企業擔任管理人員,從事過銷售,市場,醫學,中國區部門總經理等職務工作,並聯合創立Techlink Medical。
  • 醫療器械行業全流程梳理深度報告:追本溯源,藍海淘金
    1.3、創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略)隨著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快速發展,企業創新活力不斷提高,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也在持續推進。但總體來看,我國的醫療器械依然面臨著創新支撐不足的困境,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