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在醫療器械和製藥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橫向比較,我們與發達國家在以上領域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先來說醫療器械,我們去醫院看病時就會發現,高端醫療器械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進口產品,上至CT、核磁共振,下到柳葉刀、縫合針線這樣的小用品,無一例外,全部都是進口貨。
雖然我國的以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數百家,增加到2016年的近15343家;醫療器械行業的總產值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微不足道,增加到2018年的5100億元。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醫療器械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
但是,從人均醫療器械費用來看,中國目前醫療器械人均消費僅為6美元,而主要發達國家人均醫療器械費用基本都在100美元以上。
總體而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質量、數量、水平差距都比較大。醫療器械銷售在世界醫療器械銷售額中所佔比例很小,僅為2%。這種狀況,不僅遠遠不能滿足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17%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極不相稱。
目前國產醫療器械只能佔到國內市場年容量的50%-60%,藥、械人均消費比例僅為10:1。而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特別是數位化精密醫療器械,基本上被國外跨國公司所佔據。
導致我國在醫療器械領域與發達國家之間巨大差距的原因是:
一、醫療器械企業規模普遍偏小
2019年美國強生醫療公司的全球銷售額388.15億美元,而我國排名第一的新華醫療營業收入僅為12.52億美元。兩者相差30多倍。由於企業規模小,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研發,而產品的升級換代也面臨技術與資金壓力,同時市場品牌投入不足。要改變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的局面,我們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較長的時間。
二、我國已經能夠生產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總體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
目前發達國家能夠生產的醫療器械,我國基本上都能夠生產。但據有關專家評估,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在總體質量和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要趕超發達國家,還需付出巨大努力。
另一方面,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同企業之間的產品質量和性能沒有明顯差別,主要依靠打價格戰的方式來進行市場競爭。
三、研發投入比例低,原始創新能力弱
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調查,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研發投入平均只佔銷售額的2%-3%。另外,我國醫療器械公司大都規模較小,研發人員少,多數企業是在研究模仿,原始創新能力弱,自主創新產品少。而世界顯示發達國家醫療公司的研發費用佔其營業收入的6%-13%。
四、我國醫療器械產品進入醫院市場還有障礙
由於國產醫療器械與國外進口產品在技術水平上的差距,多數國產醫療器械進入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困難。
以上是醫療器械的狀況,下面再看製藥產業的情況:
在製藥產業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顯得比醫療器械領域差距更大,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中國醫療器械和製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比集成電路產業還大得多。
2016年麥肯錫發布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對全球創新貢獻率高達50%,位居榜首且獨佔第一梯隊;日本、英國、德國和瑞士等製藥強國位居第二梯隊,創新貢獻率5%-10%;中國則以低於5%的貢獻率被列入第三梯隊。
那麼為何我國的製藥行業與發達國家有著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由於歷史原因,起步較晚,技術研發創新不足
我國現代醫藥行業開始於20世紀末期,起步相對較晚,此時全球上一輪醫藥創新周期步入衰退期,國內藥企失去了模仿式創新的機會,再加上我國早期創新研發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只能從仿製藥研發上發展我國的醫藥行業,使得我國新藥研發呈現出落後的狀態。
雖然我國現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學藥劑生產國。但是醫藥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醫藥產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而且由於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一直以低技術附加值的低水平仿製為主,研發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二、早期醫藥政策的不完善,仿製藥行業競爭力不足
早期中國的醫藥監管,在對於創新藥的監管審批方面還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科學的監管體系。2013年之前國家批准的創新藥臨床申請數目還維持在每年20-30個的狀態,嚴重影響我國創新藥物研發及上市的步伐。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我國現有的藥品批准文號總數中的95%以上為仿製藥,仿製藥仍是國內醫藥消費市場的主體,但主體仿製藥產業競爭力不強。雖然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達5000億,但是行業集中度(CR8)極低,僅為18.82%,對比印度CR8佔比52.31%、美國CR8佔比52.96%,差距是巨大的。
同時,我國仿製藥產業中存在的低水平仿製和惡性競爭現象十分嚴重,而且仿製藥絕大部分品種還存在大量重複批文,導致有些仿製藥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藥存在很大差距,行業盈利能力差,毛利率等指標遠遠低於國際水平,缺乏國際競爭力。
三、臨床研究水平薄弱
臨床研究在創新藥物研發過程中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部分,我國目前在全球藥物臨床試驗研發體系中處於較為落後的位置。2017年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數據,網站登記的臨床試驗總數為209200個,由中國開展的僅有8927個,佔比為4.27%。
四、醫藥企業門檻提高
一方面,由於環境和資源的約束加強,國家對化學原料及製劑產品的質量標準和環保標準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隨著行業門檻的進一步提高,相當數量的藥企面臨淘汰,醫藥產業正在加速優勝劣汰和轉型升級。
綜上所述,造成我國在醫療器械和製藥產業與發達國家產生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儘管存在以上許多問題,但目前行醫療器械和製藥行業有利的因素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公開發行股票、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越來越多的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為技術創新、開拓市場、兼併重組和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因此,我國的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會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從而這種改變長期落後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