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走入法蘭西——小說《匠人》法文版在法國出版發行

2020-12-21 光明網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走入法蘭西——

  ——小說《匠人》法文版在法國出版發行

  本報駐巴黎記者 黃昊

  近日,中國知名作家申賦漁的小說作品《匠人》在巴黎阿爾班·米歇爾書店舉行了法文版的新書發布儀式及現場籤售活動。該書是作者的第七部作品,於2015年在國內出版。法文版由旅法華人作家鄭鹿年、藝術家鄧欣南、法國作家卡特琳·沙爾芒翻譯,法國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發行,首批印數1.2萬冊。

  《匠人》講述了作者家鄉一個個手工藝匠人及其家族的命運故事,有花匠、雕匠、鐵匠、裁衣匠等等,從這些故事中,展現了蘇北一個幾萬人大村的鄉土、生活變遷,追憶了作者失落的故鄉。「作品中的人物很多都是我的親人和朋友,寫下故鄉裡的人們,是為了永遠留住故鄉,留住文化的根。」申賦漁在發布儀式的講話中介紹到。

  作為法國最著名的出版社之一,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於1900年創建於巴黎,是一家獨立的出版社,出版內容包括:法國文學、外國文學、評論-文獻-證詞、人文科學、精神、實踐讀物、青年讀物、美術書籍、連環畫等,曾推出過羅曼·羅蘭、川端康成、泰戈爾等一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著作,而此次也是這家法國著名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中國作家的作品。

  出版此書的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編輯、法國作家、法蘭西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熱拉爾·德科爾唐茲表示,《匠人》的敘事方式獨特,作者通過講述一個個手工藝人的獨立故事來整體表現中國村莊的歷史變遷,傳遞在傳統與現代的衝突之間中國農民獨特的精神風貌。他認為,這本書中的故事、敘事方式對法國讀者來說都是耳目一新的,相信這本書會受到法國讀者的喜愛。他也十分期待申賦漁的下一部作品。參與該書出版工作的法國歷史學家、編輯費利克斯·託雷斯表示,《匠人》法文版翻譯精準,能夠準確向讀者傳達中國村莊生活的氛圍與傳統。

  作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法國人普遍對閱讀抱有濃厚的興趣,據法國出版協會統計,法國人用於購買書籍的支出佔家庭文化產品開支的一半以上。同時由於出版業的繁榮,法國市場對於國際文學作品也有著很高的接受度。儘管由於起步較晚,相較於已經已經在法國持續出版和推廣近100年的日本文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對於法國讀者來說仍然相對小眾,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作家及作品在國際上獲獎而引發的熱度,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也越來越受到法國讀者的關注和青睞。在發布會上,一名法國女讀者向記者表示,自己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曾多次前往中國,也嘗試過學習中文,但由於平時工作太忙所以未能堅持。此次她特意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前來參加新書發布,就是希望能夠激發孩子對於中國文化及中文的興趣,對當代中國能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本報巴黎10月21日電)

[責編:徐皓]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文學歐洲受熱捧
    今年起,改編自雨果獎獲獎作家劉慈欣所著十餘部小說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法文版將陸續在法國出版發行,令許多法國科幻迷期待不已。近年來,以《三體》系列小說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科幻文學作品憑藉其獨特的中國式「硬科幻」魅力、充滿溫度的人文情懷和鮮明的中國元素在法國乃至歐洲文學市場「圈粉」無數,引發同頻共振。以《三體》為例,自2016年法國南方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法文版第一部以來,這部小說便獲得了法國讀者以及文學評論家的廣泛好評。
  • 帕斯卡·基尼亞爾:法國文學界的當代隱士
    帕斯卡基尼亞爾,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2年,他憑藉《遊蕩的影子》一書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由此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所認識。在法國,基尼亞爾被譽為「當代隱士」,他的作品因「將歷史想像、文學虛構、藝術審美和哲學思辨融為一體的創造性寫作」,在法國乃至歐洲文學界個性鮮明,獨樹一幟。他本人甚至上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賠率名單,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 法國百年出版社首推中國當代作家
    原標題:法國百年出版社首推中國當代作家傑拉德·德·科爾唐茲、申賦漁、本書策劃費利克斯·託雷斯(從左至右)在新書發布會上。18日晚,在法國巴黎阿爾班·米歇爾書店裡,舉行了一場新書首發儀式。書店的櫥窗裡貼著活動宣傳畫,非常中國的封面和一張中國面孔。中國作家申賦漁的作品《匠人》以《Le Villege en cendres 》為譯名,由法國著名的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在全法推出,首印12000冊。申賦漁是該出版社推出的第一位中國當代作家。
  • ...小說處女作《制琴記》榮登「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半島記者  孟秀麗日前,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19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曉,青島作家阿佔的小說處女作《制琴記》榜上有名,為入榜的5篇短篇小說之一。該排行榜是國內最早、時間最長的文學作品排行榜,也是迄今國內門類最齊全的綜合性文學排行榜;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首創於1997年,迄今已經舉辦了31屆。半島記者今日連線專訪阿佔,探訪《制琴記》「煉成記」前後故事及阿佔近期創作情況。
  • 劉慈欣科幻漫畫將在法國出版,包括《流浪地球》等14部作品
    到法國近日,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歐洲大型漫畫出版集團法國代勒古集團就《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法文版授權出版事宜達成合作,相關作品預計在2020~2021年陸續在法國出版發行。目前,漫傳奇公司正在與日本、英國、西班牙、義大利、俄羅斯、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出版機構展開洽談,全力推進《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市場的出版落地。據了解,《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是由劉慈欣本人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漫畫改編,並將由中信出版集團獨家出版的一套原創漫畫。
  • 為什麼在歐美市場上日本文學比中國文學更「吃香」?
    在當代文學領域,歐美讀者熟悉的東方文學也以日本作家為主。如今,這一境況似有改變。藉助著海外出版機構的幫助,新一代中國小說家的優秀作品正在逐漸走進英語世界。據亞馬遜資料顯示,從2014年底在中國設立專門團隊負責尋找和發現優秀中文作品以來,短短一年就已經組織翻譯並出版了7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且收到了較好的反響。
  • 《新中國70年優秀文學作品文庫》系列圖書出版發行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學伴隨著共和國也走過了70周年的風雨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學始終和時代緊密呼應,始終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湧現出了大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每一部優秀作品裡,都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展現著新中國日新月異的面貌,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自信。
  • 貴州民族大學體育學院一學生出版文學作品集
    家住貴州農村的大學生潘雨龍,是貴州民族大學「90後」在校體育學子,因深愛文學,並不懈努力,創作的12萬字文學作品《向陽花》獲準公開出版發行。6月15日,貴州民族大學為潘雨龍舉行新書發布儀式。潘雨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的這部文學作品,不僅是對自身賦予的一份寄託,更是一個個小故事的凝聚。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潘雨龍有些靦腆,他稱就讀大學後,用了一年時間,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收集並創作新作,完成了這部文學作品。潘雨龍擔任貴州民族大學秋韻文學社社長。作品散見《中國愛情詩刊》、《貴州作家》、《烏蒙新報》、《威寧日報》等國內大小刊物。
  • 濟南籍作家張悅然小說《繭》法文版入圍2019年法國最佳外國圖書獎
    圖片來源@悅然由法國zulma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張悅然小說《繭》法語版,日前入圍2019年法國最佳外國圖書獎。法國最佳外國圖書獎由一群文學評論家和出版商於1948年創立,是對外國文學感興趣的首批法國獎項之一,每年評選一部外國小說和一部外國散文作品。
  • 為何日本讀者追捧本土小說 中國讀者卻不看好當代文學
    村上春樹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日本當代作家,此外大約還有東野圭吾。他們是享有盛名的暢銷天王,中日皆然。不過,這些年來,我們還漸漸熟悉了一些其他的名字:吉田修一、三浦紫苑、湊佳苗、角田光代、石田衣良、伊坂幸太郎……他們比村上和東野年輕,大多出生於六七十年代,也是日本暢銷榜上的常客,且有各類文學獎加身。譯成中文的書,少的五六本,多的達二十多種。就當代外國文學的出版而言,日本小說備受重視。
  • 華師大昨舉辦「鏡中之鏡:中國當代文學及其譯介研討會」
    作家們都知道,儘管在法國他們都有作品翻譯出版,但讀者群體卻很小。中國文學走出去?似乎在出版界和部分作家那裡有很大的期待,比如麥家小說《解密》英文版出版並登上西方媒體報端,就給中國媒體帶來很大振奮。但真相是,正如美國漢學家葛浩文昨天說的,「中國小說如同韓國小說,在西方並不特別受歡迎。日本的,印度的,乃至越南的,要稍好一些。」
  • 趙麗宏詩集《疼痛》被翻譯成波斯語出版,中國當代詩歌首次走進伊朗
    (朱寧/攝)  在4月24日德黑蘭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系列活動中,中國詩人趙麗宏的詩集《疼痛》作為中伊出版合作第一期成果隆重揭幕,這是中國當代詩歌第一次被翻譯成波斯語並出版,伊朗這個詩人輩出的國度第一次走進了一位當代中國詩人。
  • 多部中國文學作品將翻譯成馬來文在馬來西亞出版
    多部中國文學作品將翻譯成馬來文在馬來西亞出版 發布時間:2017-04-18 22:18:41.0新華網       新華社吉隆坡4月18日電中國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馬來西亞國家翻譯與書籍局、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18日在吉隆坡籤署聯合協議,多部中國文學作品將被翻譯成馬來文在馬來西亞出版發行
  • 莫娜·奧祖夫「革命·女性·文學」三部曲中文本首發
    (記者 應妮)由法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莫娜·奧祖夫專門為中文讀者精心編選的「革命·女性·文學」三部曲——《革命節日》《女性的話語》《小說鑑史》——新書對談會21日在涵芬樓書店舉行。這套書代表了她在法國大革命研究、女性研究和文學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三部曲」已於近期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為三部曲中譯本的策劃者和翻譯者之一,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北成對歐洲近現代思想文化研究造詣精深。他指出,對於莫娜·奧祖夫這個名字,中國讀者或許還比較陌生,但在群星璀璨的法國歷史學界,她無疑是一顆閃耀的明星。
  • 24部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協推介
    (新華網 郭小天 攝)  新華網北京1月23日電(記者 王瑩 王志豔 劉佳佳)23日下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發布2017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復興之路》、《岐黃》、《擇天記》、《華簪錄》等24部作品入選。該活動是繼2015年和2016年後第三次舉辦,2017年共有380部作品參選,申報數量創三屆之最。
  • 中國文學國際影響力提升
    作家格非的小說《隱身衣》(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最近獲美國蘇珊·桑格塔翻譯獎。如今,中國作家越來越多地在國際上獲獎。一些中國文學作品在國外的銷量也非常可觀,比如《三體》英文版全球銷售超過25萬冊,《解密》英文版和西文版銷售均超過5萬冊,英文版進入美國亞馬遜總銷售排行榜前100名,西文版名列西班牙文學銷售總榜第二。
  • 米蘭·昆德拉:用法語寫作 不崇拜法國文學
    每個人都有濃重的外國口音,包括他本人,也有明顯的捷克音,所以他介紹我時開玩笑說我很「可怕」:來自遙遠的中國,卻是一口的巴黎腔,而且對法國文學的全面了解要超過他們。我正感臉紅之時,他突然語調一沉,改變了他的玩笑口吻,說了一句我將終身難忘的話:「有一天你會發現不能太崇拜法國文學。」
  • 最值得一讀的13部中國當代小說 你看過幾部?
    2、阿萊《塵埃落定》《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98年。3、路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如何進入中國
    白冰所在的作家出版社第三編輯部,負責文化類作品出版,當時除了出版銷量火爆的瓊瑤、岑凱倫的言情小說之外,還在出一套「作家參考叢書」,介紹各種流派的代表著作,作為透視世界思潮和文學潮流的一個窗口。昆德拉的作品也被安排在這個叢書之列。但昆德拉身為捷克的異見者,被東歐學術界貼上「反共」的標籤,引進他的作品,畢竟具有一定的政治風險。
  •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他把半壁法蘭西文學「扛」到了中國
    來源:一財網翻譯家鄭克魯的微信名叫「紅衣主教」,足見他對法國文學的摯愛。《悲慘世界》《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巴黎聖母院》《紅與黑》《九三年》《海底兩萬裡》……在他翻譯的1700萬字法國名著中,幾乎每位文學愛好者都讀過其中的譯著,被譽為以一己之力,把半個法蘭西文學「扛」到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