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昆明7月25日(記者陳鴻燕):今天是2020年雲南省中考第一天。上午11點,語文考試結束鐘聲敲響;11點20左右,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記者隨機採訪,學生普遍感覺語文考題相對簡單,發揮不錯,尤其作文不算難;多位資深初中語文老師表示,這次省考作文題出得相當好。
今年雲南省中考的語文作文題目是命題作文:肩膀
雲南省名師工作坊坊主、昆明市語文學科帶頭人、雲南省財大附中副校長趙玲老師表示,自己是上午11點多和若干同事一起看到題目的。大家覺得這個題目出得非常好!首先題目不難。今年雲南省60多萬學生參考,題目要兼顧各地的學生。無論農村、偏遠山區的孩子,還是城市的孩子,對「肩膀」這個詞都會有自己的感悟,能夠寫出屬於自己的文章。農村孩子在田間小道可以看到肩膀上擔擔子的人,這樣的畫面不陌生,因此他們可以寫出自己特有的情感,寫出好文章;城市的孩子,對於肩膀也可以從本意上來寫。比如說看到老師在寫黑板字的時候,肩膀上落了粉筆灰;或者因為老師常常寫黑板字,左邊的肩膀都有點微微往下傾......通過把肩膀作為一個線索,表現出不同的情感,這一類寫法比較容易寫出真情實感;另外一類寫法就是字典裡面「肩膀」的引申含義,就是承擔的責任。趙玲老師說,有一些孩子的立意可能會更高一點,比如說可能有一些孩子會寫到疫情期間不同的人肩膀上承擔的責任,讓他們感受責任的重大。再有一個他可能會從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感受到自己的肩膀多了一份壓力、一份責任。總體來說,是想讓孩子們感受到「責任」這個詞。
她認為,這個題目如果要得高分的話,得要通過真情實感、通過描寫來打動人。平常描寫常常是一些學生的弱項,他們可能僅僅是平鋪直敘。一類學生也可能把立意提升到「責任」,通過選材、通過語言的表達使分數更高,以特別的選材打動人。有的甚至可以回眸歷史,鐵肩擔道義。語言的表達上,要特別能夠把「肩膀」的含義把它寫出來。初中階段強調的是寫人記事,所以可能只有少數孩子會去寫議論文。即便寫議論文也是不難寫的,論點很容易歸納,而且論據也不少,包括教材裡的課文、內容,或者說是名著閱讀裡的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論據,所以如果有一些孩子寫成議論文也是非常好的。
雲大附中星耀校區張利老師表示,「肩膀」讓人想到「責任」,而「責任」一詞容易讓人想到今年疫情下站出來為國家、為人民撐起一片天的醫學專家、一線醫務工作者、志願者等人。對於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大事的初中生來說,可以寫成一篇立意高遠,極具家國情懷的「大」文章。
同時,「肩膀」還可以是一個意蘊豐厚的喻體,可以用身邊的人、身邊事來詮釋「肩膀」的內涵。「肩膀」也可以是愛的承載。優秀的作文可以由責任升華到愛,一切責任的背後是親人,老師深切的愛;「肩膀」應自然地貫穿全文,成為全文的行文線索,鮮明地亮出「肩膀」,從事件中的必要因素的淺層性出現,循序漸進,到象徵意義主旨的深層次點明。如果孤立單獨在文章某一個部分出現「肩膀」,雖不偏題,但在文思合理流暢性上略顯單調生硬,也必將帶來主旨淺層的問題。
總之,這個作文題目既應了今年疫情大背景,也沒脫離學生具體生活,學生可寫大也可寫小,發揮空間很大,是一篇非常棒的作文題目。
昆十中段凝老師表示,這個題目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自己初看題目,覺得淺、窄、俗;細品發現,絕、妙、善! 「肩膀」這一題目可寫各個時代各種角色,大大小小的責任和擔當。每個人——醫務工作者、軍人、社區工作人員……家裡的每一個成員,每一位學生、老師……人們都用自己大大小小的肩膀,扛起了時代變局中的各種困難。題目有別於之前各地各次模擬考的題目,又緊扣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既有豐富的內涵,又有廣闊的外延。
段凝老師感嘆,感謝這道作文題,讓我們每個人思考:在大道如虹的今天,怎樣用「肩膀」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趙玲老師提醒所有的初中學生,中考作文要求學生寫寫人記事的文章,寫真情實感。但如果生活太缺乏儀式感,太缺乏愛去傳遞一些形式,孩子沒有機會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生活的美,關鍵時候沒有素材可寫,現編肯定很難寫出真情實感。家長和老師都有責任,通過日常提升初中生的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