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幾家主要 PC 廠商在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下風光不如從前,表現也各不相同。聯想實現逆襲成為行業老大,並通過大宗收購積極轉型,惠普戴爾動作不大內憂不斷,VAIO 被索尼賣掉,寶島雙 A 在 PC 行業滑落之際的轉型動作也尤為值得關注。
今年在 CES 上,華碩的新品發布會就讓人感覺到這家傳統 PC 廠商大舉進軍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決心。除了一貫堅持的變形戰略,Windows+Android 超極本戰略之外,還發布了低價 Android 智慧型手機 Zenfone 系列。
除了在平板和手機這些傳統移動終端上發力之外,智能手錶將會是華碩推出的下一個產品大類。目前許多主流手機廠商都未駛進這個看起來廣闊但是暗礁密布的海域,華碩的激進戰略顯得他們轉型之心十分迫切。
在今年 1 月底的華碩企業年會上,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就暗示即將進軍穿戴式設備的消息。他表示,華碩的穿戴式設備今年一定看得到,也預告大家 「要把手錶換掉」,這或許表示華碩的第一款可穿戴設備會是智能手錶。
鑑於目前國內外智能手錶行業都處在起步階段,大部分的產品都算不上成熟。三星 Galaxy Gear 先走一步,但差評居多,國內的一些創業公司很多因為沒有經驗,發貨延遲,Bug 不斷。在大眾用戶還未完全接受這類產品,用戶教育還未完成的時候,華碩進軍智能手錶行業也有著自己的一些思考。
施崇棠表示:
「華碩智能手錶會有更多的自然用戶界面,如語音和體感操控,儘管在這些領域需要更多的突破。」
語音操控在智慧型手機中已經有所嘗試,三星在其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手錶中均有支持 S Voice 的機型,語音交互也被認為是一個趨勢,至於體感操控,目前能夠實現的功能還不多,華碩能夠做到何種程度還有待真機證明。
另一個制約智能手錶發展的因素就是續航,沒有人願意去買一個像 iPhone 那樣續航能力的手錶。因此,施崇棠也表示將會在電力續航上下工夫,將旗下的可穿戴設備功率降到他們智慧型手機的十分之一。鑑於一般智能手錶的電池容量僅為智能手錶的十分之一,但使用頻率要比智慧型手機低許多,倒是可以對其智能手錶的續航能力期待一下。
鑑於 Google 前不久發布了可穿戴設備的 Android SDK 文件,這也是華碩能夠拿來就用的平臺。
至於價格,施崇棠的計劃是 「有吸引力的價格」,鑑於之前華碩為了大舉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把旗下的 Zenfone 系列定位於中配低價一檔,其中最低的 Zenfone 4 僅售 99 美元。加之目前三星旗下產品溢價較高,智能手錶也不例外,蘋果未出的 iWatch 如無意外會維持高端售價,如果在解決了交互和續航問題,並且價格較低的話,也會有一定競爭力。
當然,我最希望解決的還是美觀度問題。
題圖來自:Android head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