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著名的小吃,徽菜的代表菜品,還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13 小小西瓜c

提到安徽旅遊,眾所周知的黃山風景區、徽派建築,以及徽州的古村落,這些都是安徽最具代表性的旅遊點,但除了名勝風景區之外,安徽的美食也是獨樹一幟,完全可以這麼說,無人不知徽菜,但真的每個人都了解徽菜嗎?當然了,並不是,大家只知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菜。

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有了廣泛的影響力,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真正對徽菜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徽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就地取材,每一個到安徽旅遊的人也都品嘗過:徽州毛豆腐、紅燒臭鱖魚、醃鮮鱖魚、黃山燉鴿等等這些有代表的菜品,那麼今日便了解一下徽州毛豆腐這道菜。

毛豆腐是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所以被稱「毛豆腐」。可能對它不了解的人會以為是臭豆腐,臭豆腐與毛豆腐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美食,毛豆腐上面的這層茸毛實際上是一種食用菌,它類似於香菇木耳等這些天然發酵而來的,它不添加任何佐料和防腐劑,且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而臭豆腐是後天調製一鍋滷水侵泡而來,臭豆腐聞著有一股濃濃的臭味,而毛豆腐是沒有的。

毛豆腐是在央視CCTV1《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開始慢慢的被大家所了解,一度成為很多大型媒體青睞的宣傳對象,如CCTV4《走遍中國》、旅遊衛視《文明中華行》、海峽衛視《時代好味道》、安徽衛視《幫女郎》、四川衛視《遠方的味道》等等都拍攝了徽州地區的毛豆腐。

其實毛豆腐的來歷是有一個傳說的,如果有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毛豆腐的吃法多樣,香煎是最能體現出原味的一種純樸吃法。

而這次我們是體驗了一次較為風趣、幽默的香煎毛豆腐過程,在披雲徽菜館內,小二挑著擔子為每一位食客現場製作毛豆腐,而且還特別說明了,毛豆腐必須要用茶籽油進行原汁原味的煎制,待油溫升至8成熱,放入毛豆腐煎至上下二面金黃色,然後再配以自制辣椒醬等佐食,即可起鍋。

到徽州旅遊,不吃毛豆腐,就白來徽州了,走在徽州的任何一處,都能見到毛豆腐的身影,毛豆腐不僅僅是一道名菜,也是著名的小吃,建議到此旅遊,都可品嘗品嘗。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徽味:必嘗的安徽民間小吃,沒吃過就白去安徽了!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這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吃過許多地方的美食,最愛的卻還是家鄉的小吃。安徽,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位於中國華東。在中國菜中,徽菜一直有色澤濃厚,味道濃鬱的特點。
  • 舌尖上的安徽:輕度腐敗、鹽重好色,每道菜卻都有故事!
    安徽菜是以徽州地區的菜係為代表,而徽菜則是以各種發酵的食物、重油、重調色的基本特徵被形象地稱之為輕度腐敗、鹽重好色。徽菜是徽州人文化、思想與生活的縮影,每道菜品都有故事可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央電視臺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欄目中有關於徽菜方面花費不少的心思去整理、探訪以及挖掘,才把徽州文化展現的是如此的淋漓盡致。這樣一來,徽菜的精神文化層面才變得那麼的有趣而不乏味。臭鱖魚是發酵過的菜品,有著徽菜輕度腐敗的最典型特徵,是徽菜招牌菜。關於臭鱖魚也是有一段佳話典故呢。
  • 金種子·馥合香《中國徽菜大師》開機,徽酒攜手徽菜帶你領略驚喜
    金種子·馥合香《中國徽菜大師》開機,徽酒攜手徽菜帶你領略舌尖上的驚喜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漫長歲月中由於各地風土人情的不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其中作為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佔有重要地位。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古徽州,由於徽商的崛起,逐漸進入市肆。美食當配佳釀,當徽酒遇到徽菜,當金種子·馥合香遇到《中國徽菜大師》,舌尖上的驚喜還會遠嗎?《中國徽菜大師》是由金種子·馥合香獨家冠名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安徽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的一項大型文化傳播活動。
  • 舌尖上的安徽,安徽25市各地最具代表性特色美食,你吃過哪幾種?
    之所以叫安徽,是取當時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成。安徽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發源地,徽菜的形成與江南古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飲食習俗密切相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安徽省25市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來到安徽一定不要錯過。
  • 徽菜的代表,黃山臭鱖魚,舌尖上的美食不是浪得虛名
    黃山臭鱖魚是徽州地區傳統的民間菜,也是徽菜中最鼎鼎有名的一道名菜,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學過唐朝詩人張志和的名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桂魚肥」。這裡說的鱖魚就是咱們今天所說的黃山臭鱖魚的原材料。想要了解這道菜,就必須要了解一下徽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徽州指的是皖南山區一帶,如黃山,休寧,歙縣,黟縣,績溪等地區,以上地區是整個安徽風景最美,氣候最宜人的世外桃源,正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才孕育出了各種美食以及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毛峰等中國名茶。說起這道菜,就必須說一個典故。
  • 舌尖上的蕪湖:這些有名的蕪湖美食小吃,帶你品嘗地道的徽菜味道
    蕪湖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江城,大街小巷中有著許許多多特色的美食小吃,我稱之為蕪湖最初的味道。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外地的小吃都進駐蕪湖,或許它們也很好吃,但是相信大家還是忘不了那蕪湖最初的味道。這就來看舌尖上的蕪湖:這些有名的蕪湖美食小吃,帶你品嘗地道的徽菜味道!
  • 徽菜的代表,「臭」與「香」的完美結合--黃山臭桂魚
    不久前,小吃貨家附近開了一家徽菜館,小迷妹的很多親人也都在安徽,小吃貨對於徽菜還是非常有感情的,不過吃過的徽菜也是非常有限的,小吃貨進去後一看菜單,在特色菜一欄,寫著「黃山臭桂魚」,小編剛開始是拒絕的,小吃貨前幾天發了一篇關於「鯡魚罐頭」的文章,那種似臭非臭的氣味,還是非常讓小吃貨擔心的,但是經不住服務員的推薦
  • 《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那些小吃大盤點!
    歡迎來到今天的懂吃噠吃,我是你們最愛的懂懂。相信每一個吃貨都不會放過《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裡面各種各樣充滿特色的美食一直都是小懂想去嘗試的美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出現在「舌尖」裡的小吃吧!1.山東煎餅山東煎餅,傳統特色麵食。源於山東泰安 [1]。
  • 中國首個民辦菜品文化研究院在安徽成立
    全國政協委員,原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王鶴齡,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和安徽省餐飲研究會會長郭晉升、省烹飪協會副會長周剛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餐飲、烹飪文化專家、中國烹飪大師、知名餐飲企業家和媒體代表200餘位來賓出席了成立儀式。中國烹飪協會、世界廚師聯合會為研究院的成立發來了賀信。
  • 為何是香櫞和江邊辣上《舌尖上的中國》?央視導演和當...
    終於終於,咱麗江的美食也上「舌尖」了!   昨晚,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五集播出,最讓麗江人民雞凍的是,麗江美食終於登場了—登場了—登場了!因為能上「舌尖」這樣中國最頂級的飲食節目,是對一個地方、一個民族餐飲的肯定。
  • 5道安徽肉菜,沒吃過3道,你敢說自己是安徽人?
    我是你們最喜歡的美食小編,很高興今天又能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和大家去品嘗品嘗安徽菜,吃之前先把我認為好吃的5道安徽菜分享出來,看看有沒有吃過的?沒吃過3道,你敢說自己是安徽人?第一道安徽菜:紅扒野鴨紅扒野鴨是安徽這邊的名菜之一,這道菜能充分的體現安徽菜重色重火攻。
  • 食在安徽,帶你領略舌尖上的六安6大美食小吃,個個都是經典
    作為地地道道的吃貨,不得不說安徽的美食了,安徽不僅是一個很美的城市,同時它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讓你垂涎三尺,欲罷不能!今天小編帶你領略一下安徽六安這座城市中的美食小吃,個個都是經典,若是有機會來到六安,記得一定要嘗嘗呀,保準讓你愛不釋口。
  • 徽菜十大名菜,你吃過哪幾個!
    很開心和大家在這裡見面,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安徽人今天我想來寫寫我的家鄉,安徽都有哪些好吃的十大名菜?安徽菜又叫徽菜系,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由沿江、皖南、沿淮三種地方風味菜構成,以皖南徽菜為主要代表,是徽菜的發祥地。1.徽菜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 2014國慶品嘗舌尖上的合肥 尋找合肥值得一嘗的特色美食
    今天,小編精心為您推薦合肥最經典的特色美食,讓你輕鬆吃到過癮。考慮到大家多是以遊玩為主,就以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為中心,將附近有特色的、人氣最旺的合肥特色美食介紹給大家。讓大家可以邊逛邊吃,從舌尖感受廬州城的非凡魅力。一、邊走邊吃的美味小吃
  • 餐飲品牌|聚焦徽菜系列,合肥都有哪些地道美食?
    徽菜作為中餐代表菜系,在這裡獲得了更廣泛關注。同時,近年來伴隨龍蝦產業的飛速發展,讓這個因龍蝦而享負盛名且素來有「中國淡水龍蝦之都」稱號的合肥,再次展露在全國餐飲業的聚光燈下。本期盤點,天財商龍為大家呈現最具安徽地方特色的徽菜品牌,並且帶您走進安徽最大、最具本土特色的惠民夜市——罍街,看看那裡深藏著哪些安徽地道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拉麵
    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麵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主角。    舌尖上的中國 拉麵受到廣泛歡迎    清末陝西人薛寶展著的《素食說略》中說,在陝西、山西一帶流行的一種「楨麵條」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陝西朝邑、同州為最。其薄如韭菜,細似掛麵,可以成三稜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這種楨條面就是現在山西的拉麵。
  • 舌尖上的中國——20家駐京辦餐廳地方特色菜招牌菜最全收藏
    這些辦事處大多都設有代表本地飲食風格的餐廳堂館,各地政府不遺餘力選拔本鄉本土最優秀的廚子,提供本地特色食材和最正宗的調料,精心製作家鄉的特色菜餚,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美食資源啊,為首都豐富的餐飲生活,抹上了五彩的色彩。各地駐京辦餐廳,猶如美食的藏龍臥虎之地,吸引了無數資深饕客探店尋味大快朵頤,真可謂是身在北京,吃遍全國。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傳承餐飲文化 推動徽菜發展 中國烹飪大師張繼舜先生收徒傳技
    2019年12月4日,安徽淮北,中國烹飪大師張繼舜先生收徒儀式在口子國際大酒店舉行。張繼舜先生,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安徽省飲食服務學校烹飪專業,在校期間深受徽菜泰鬥方乃根、烹飪理論專家李家祥和中國烹飪大師王振聲、崔健等人言傳身教。
  • 汪曾祺31年前回老家時:徽菜不是安徽菜!還提到鎮海橋與浣衣景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他的文字和為人一樣,既有著鮮活濃鬱的人間煙火氣,又洗鍊活潑、平和淡靜,引人入勝。汪曾祺祖籍歙縣,他說:「我站在歙縣的老街上,想:這是我的老家,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慎終追遠,是中國人抹不掉的一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