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刺激自由職業發展 數據統計、網購崗位大增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新冠疫情奪走了很多人的工作,然而也給自由職業者帶來了商機。Freelancer網站對第二季度的調查報告顯示,自由職業者的職位相比第一季度增加了25%,同比增加了41%。數學建模、統計、家庭娛樂、網購相關的職位也出現了大幅增長。

Photo by Paige Cody on Unsplash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has wreaked havoc on the global jobs market, leaving many unemployed, furloughed or working reduced hours as employers implemented sweeping cost-cutting measures.

新冠疫情已經對全球就業市場造成了嚴重破壞,僱主們實施大規模降低成本的措施,導致許多人被解僱、臨時停職或減少工作時間。

sweeping [swip]: adj. 影響廣泛的;籠統的;規模大的

furlough[frlo]: vt. 暫時解僱

Yet, one workforce that has weathered the storm better than most is the freelance market. That segment of the workforce has seen a surge in demand — even as full-time work has collapsed, according to a new report from online freelance market place Freelancer.

然而,有一支勞動力隊伍在一片頹勢中逆勢上揚,那就是自由職業者。根據在線自由職業市場Freelancer網站的一份新報告,就在全職工作衰減的同時,自由職業勞動力的需求卻見漲。

Freelance job openings increased over 25% during the April to June quarter of 2020 — compared to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the year, Freelancer’s report found. The quarterly study tracks movements from the top 50 fastest growing and declining jobs on the site’s global marketplace which spans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sia.

Freelancer的報告發現,2020年第二季度,自由職業的工作機會相比第一季度增加了超25%。這項季度調查追蹤了該網站跨越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全球市場中增長和衰減最快的50種職業。

The uptick reflects a shift in the post-Covid-19 global jobs landscape, as employers reevaluate budgets and opt for a more flexible workforce. But it also indicates a growing interest among employees to move toward independent work, Freelancer’s CEO Matt Barrie told CNBC.

Freelancer 的執行長馬特·巴裡告訴CNBC說,隨著僱主們重新評估預算和選擇更靈活的勞動力,自由職業崗位的增加反映出後疫情時代全球就業格局的變化,但也顯示出就業人員對於向獨立工作模式轉變的興趣日增。

"While Covid-19 has been the trigger of the already upward trending freelancer movement, this exponential growth can also be attributed to the strong demand for individuals to finally start their own freelance enterprise, work on their own terms and supplement their income,」 said Barrie.

巴裡說:「儘管新冠疫情刺激了本就在上升階段的自由職業發展,這種快速增長也可以歸因於個人終於開始了自己的自由職業生涯、按照自己的意願工作和貼補收入的強烈需求。」

exponential [ekspnenl]: adj. 指數的;快速增長的

Freelance job postings rose 41% to 605,000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0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in 2019,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這份報告指出,2020年第二季度自由職業的崗位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41%,達到了60.5萬個。

Meanwhile, last week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estimated that the number of working hours lost in the second quarter this year could be the equivalent of 400 million full-time jobs.

與此同時,上周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估計,今年第二季度損失的勞動時間相當於4億份全職工作。

"I do foresee that this crisis will extend well into 2021, and there will be a permanent step-change in both working from home and the use of freelancers by businesses,」 Barrie added.

巴裡補充道:「我預見這次危機將持續到2021年,而且在居家辦公和企業僱傭自由職業者這兩方面都會有永久性的徹底改變。」

step-change: 突變;巨變;徹底的改變

The jobs that saw the greatest surge in demand from employers in the second quarter tended to be those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pandemic,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根據該報告,第二季度僱主需求量增長最大的崗位通常是和疫情直接相關的那些工作。

Jobs related to mathematical modeling — including mathematics, Matlab and algorithm projects — saw the greatest increase over the quarter, as they surged 99.6% to 16,501 jobs.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positions also saw a major uptick, rising 75% to 7,397 jobs.

和數學建模相關的崗位——包括數學、數字圖像處理和算法項目——在這一季度迎來了最大增長,飆升了99.6%,達到了16501個。統計和統計分析崗位也出現了較大增長,增加了75%,達到了7397個。

Much of that demand came from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media organizations, which increasingly require number crunchers to 「interpret, analyze and report」 data on cases, hospitalizations, mortality rates, testing,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the report noted.

報告指出,這些崗位的許多需求來自醫療機構、政府、企業和媒體組織,他們越來越多地需要統計人員們「解讀、分析和報告」關於病例、住院、死亡率、檢測和疫情影響的數據。

Elsewhere, near-global lockdowns sparked demand for home entertainment and online shopping and, consequently, workers with applicable skills. Demand for game designers and game developers surged 68% and 64% respectively in the second quarter, while job postings for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rose 54.4%.

另一方面,全球各地近乎普遍封鎖的情況激發了人們對家庭娛樂和網上購物以及有相關應用能力的勞動人員的需求。第二季度,遊戲設計師和遊戲開發者的需求量分別上升了68%和64%,而電商專業人士的崗位則增加了54.4%。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listings for face-to-face jobs unsurprisingly saw the biggest declines over the period, dropping 35.6%.

與此相對,這一期間面對面工作的崗位毫不意外地出現了最大降幅,減少了35.6%。

英文來源:CNBC

翻譯&編輯:丹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善賺| 未來三年,ToB的自由職業發展將如何?
    錢無善賺根據《2020年中國就業報告》的數據:從官方數據看,2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飆升至6.2%,外出農民工減少超5000萬,3月失業率數據回落至5.9%、但仍處高位,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下滑29%,一季度全國居民收入同比僅0.8%。
  • 新冠疫情下的發展援助:基於IATI的數據分析
    新冠疫情的危機已波及全球,而發展中國家在危機的應對上尤為脆弱。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新冠疫情將使2020年新增極貧人口8800萬-1.15億人,且大量新窮人都集中在貧困率已經很高的發展中國家。除了減貧方面的成果可能會付諸東流,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健康、教育、性別等方面的發展進程也將出現倒退。
  • 疫情期間的網購,飯盒銷量卻大增
    購物訂單截圖電動自行車、飯盒銷量大增林鵬並不是唯一熱衷直播購物的人。有網友表示,這兩天把在家待一個月的錢都花出去了。而數據顯示,直播帶動的銷量同比大漲264%,最高的一天帶動成交量增長了650%。據某電商平臺大數據顯示,2月3日至2月25日,電動自行車銷量環比增長了638%,電動車銷量環比增長了430%,成人平衡車、自行車銷量環比增長了147%、179%。此外,自熱火鍋、自熱盒飯、保鮮盒、電熱飯盒銷量都有所增加。記者在電商平臺看到,銷量最高的電動自行車一個月賣出4000多輛,飯盒一個月賣出6萬多個。
  • 「新冠疫情分析管控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總結
    對於疫情的決策者與監管者來說,通過數據可視化大屏來掌握疫情發展狀況,能夠更為直觀了解全局信息,有效節省決策時間。此刻,疫情仍然在蔓延,如何利用全面、有效,及時的數據和可視化技術準確感知疫情態勢,為決策者、管理人員提供宏觀數據依據,節省決策時間,讓數據可視化成為管理者和時間賽跑的幫手,是快速打贏這場「戰疫」的關鍵。在家為祖國做貢獻期間,設計了該NCP疫情數據可視化大屏,並總結了一些關於數據可視化大屏設計的思考。
  • 新冠疫情下中國家具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新冠疫情衝擊家具行業:一方面外國木材進不了中國,造成木材漲價,另一方,房地產市場疲軟,國內家具陷入消量低谷。疫情會淘汰一些實力弱的小企業,但2020年家具行業的市場存量應該不會變化,所以能存活下來的大企業、品牌企業就有了更多的機會。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以及疫情居家對於家居生活需求的提升,下半年預計將有一輪爆發式的增長,未來中國家具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 統計發布美國疫情數據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什麼來頭?
    3月30日早上的最新消息顯示,美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再創新高。截至美東時間3月29日下午6時,美國已經至少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39675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2436例。相信大家已經注意到了,目前包括美國本土媒體在內的全球媒體,在報導美國新冠疫情時,大多引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網站公布的實時數據。
  • 疫情過後武漢在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去世的認定,需要客觀真實的統計
    疫情過後,武漢對在疫情中因患新冠病毒感染去世者的認定,需要客觀真實地統計突如其來來勢兇猛的新冠病毒疫情,給武漢人民帶來了一場猝不及防的災難,讓好多無辜者沒有等到春天的到來。對於因為種種原因,也不排除有沒有來得及到醫院確診治療而患新冠病毒肺炎去世的,我們該如何確定這一部分人,需要我們尊重客觀事實。如果確因患新冠病毒肺炎感染,因為當初醫院對新冠病毒肺炎不認識,或者疫情爆發後面臨醫療資源缺乏,一床難求的難題,沒有來得及到醫院檢查確診就去世的,應該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統計之列。
  • 應對新冠疫情,女性主義經濟學不能缺席
    原標題:應對新冠疫情,女性主義經濟學不能缺席編者按近日,國際女性主義經濟學家協會召開了一次線上研討會,邀請著名學者從女性主義經濟學視角對新冠疫情進行了解讀。在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經濟影響的政策中,首要的是社會救助,其次是社會保障和提供就業機會。
  • 刺激消費要把握這個新動向
    ,儘量在金融、物流、稅收等方面進一步給予中小企業便利,甚至可以嘗試一些制度創新●居家隔離帶動網上零售增長較快,很多消費者已經適應了線上消費,這實際上是對消費市場格局的進一步重塑,刺激消費要把握這個動向□本報記者 羅之颺  4月20日召開的一季度四川經濟形勢發布會上,關於消費數據,「一降一增」均在意料之中。
  • 新冠疫情國際日報(0419):俄羅斯日增確診逾6千 非洲報告數據與實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4月19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的第38天,距離1月13日泰國報告中國以外首個確診病例過去97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接近225萬例,中國以外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16萬例。
  • 日本網購迎來春天?信用卡公司數據顯示疫情令老年網購大幅增多
    疫情下人們都宅在家裡,不能出去買東西,所以網購跟叫外賣就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在中國早期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時候,大家都是靠著外賣小哥或者快遞員送貨上門。我們的鄰國日本也遭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這使他們一個靠實體店銷售為主的國家也慢慢愛上了網購,甚至爺爺奶奶們都開始學習網購了。
  • 新冠疫情重塑美國假日購物季
    新冠疫情期間,傳統消費習慣被迫改變,這些場景無法再現。美國各大商家把27日,即今年「黑五」的開門時間從零時推遲到清早。不少人戲稱:「黑五」遲到了。  美國假日購物季始於感恩節後。感恩節在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此後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五」,是實體零售店銷售的一大高潮。  不過,新冠疫情期間,不少民眾對前往人流密集的商店有所顧忌。
  • 如果數據沒作假,那麼就是新冠疫情刺激了大家買房
    如果數據沒作假,那麼就是新冠疫情刺激了大家買房!如果數據沒作假, 那麼2020年的房企將創造一個奇蹟!新冠肺炎疫情暫停了一個季度,為什麼都很少看到房企銷售額大降呢?這也說明新冠肺炎疫情,讓部分人看到沒有房子沒有家,連在家隔離都做不到,完全沒有去處,沒有避風港,沒有安全感,這種情況反倒刺激了人們買房。
  • 新冠疫情,相比1918年全球大流感數據對比,抗疫創新要算經濟帳!
    【相比1918年「全球大流感」,新冠疫情今日數據與之對比】其實1918年全球流行的大流感,是從美國出現和流傳開的,現在都叫西班牙大流感,是不正確的,那次持續三年的疫情,保守估計全球5億人感染,5000萬人死亡。
  • 歐洲多國新冠疫情反彈 高峰期死亡人口同比增16萬
    中新網8月5日電 綜合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歐洲多國新冠疫情出現反彈。有來自德國、比利時的專家稱,其所在國已進入第二波新冠疫情;統計稱歐洲疫情高峰期死亡人口同比增加16萬;義大利官方一項推演顯示,該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或接近150萬。
  • 英房專題 | 新冠疫情與諸多疫情之區別
    由於當時的新冠數據還不太多,處於研究初期(文章發布於2020年2月18日),因此新冠在這個坐標軸內的致死率(Y軸)和傳播難度(X軸)僅僅是一個範圍。從這個範圍來看,新冠的致死率遠不如非典,最多為其一半,但傳染速度可能小於非典。同時,新冠的致死率大概率超過此前的H1N1(即豬流感Swine Flu),傳染速度也可能更快。
  • 煙臺「營改增」帶來真實惠 或增8萬就業崗位
    □就業    軟體和外包或成就業「大戶」    據國家稅務總局測算,如果在全國全面推行「營改增」,可帶來新增就業崗位約70萬個。而從第一個「營改增」吃螃蟹的城市———上海來看,僅實施「營改增」一項因素,該市新增就業14萬人。
  • 白宮將要求民眾忍受新冠病毒 川普稱美國已挺過疫情
    目前,美國是肺炎疫情的「震中」。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28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接近13萬例。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媒體報導稱,白宮將要求民眾忍受新冠病毒,因為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報導稱,白宮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就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採用新的計劃,主要目的是勸說民眾不管新冠病毒什時候結束,經濟和生活都必須向前發展。但讓人震驚的是,美國疫情嚴重,總統川普竟然表示,該國已挺過疫情「回來了」。事實上,數據在啪啪打臉川普。
  • 【泰國最新疫情消息】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
    【泰國最新疫情消息】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12月21日7時21分,泰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4907例。累計死亡60例,累計治癒病例4041例。
  • 美國第二輪新冠刺激會怎麼發錢?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北美站 劉碩 發自紐約新浪財經訊 美國東部時間7月20日,美國國會議員們全部返回華盛頓,為8月即將到期的新冠經濟刺激計劃進行新一輪討論。作為談判最核心的人物之一,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認為下一輪的病毒救援工作將集中在讓兒童重返學校、讓工人重返工作崗位,以及研發一種疫苗來遏制疫情的蔓延。姆努欽認為,共和黨的法案將包括多項稅收抵免,以幫助那些在長期關閉後重新開業的公司,其中包括對企業保留員工提供稅收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