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駕照後怎麼學習倒庫和側方?老師傅說了幾點,新手快看看吧!
倒車入庫是駕照考試科目二的必考項,那倒車入庫怎麼倒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以下。倒車入庫上車準備:
一、上車首先調整座位和左右兩個後視鏡:根據自己的習慣調整座位,一般是左腳能輕鬆地將離合器踩到底即可;調左右兩個後視鏡,在左右方向上使車身佔鏡面的1/4~1/3,上下把鏡面調整到最低後再回調一點,使鏡中只能看見前門把手,看不見後門把手。(調整過高會看見前後兩個門把手)
2017最新駕照考試科目二倒車入庫技巧:
慣例:系安全帶;踩離合掛一檔;看內和外後視鏡;鬆手剎。
1、從庫左側駛入考試區域,打輪調整使「左後視鏡最外角」對準「左邊黃線外沿」,緩慢駛近右區,當左前玻璃窗前直角過黃色虛線時(或「左後視鏡下沿」駛過黃色虛線50CM時),踩停。(期間由於動輪使左燈自動回位,應立即再打左燈,否則可能扣10分)。
2、第一倒(牢記「三把輪」打法,最關鍵的第一把輪如點位找準,第二、三把輪就省做了,最簡單)
掛倒擋直線向後倒車,看右後玻璃窗後直角附近,當看見「庫角」時(個矮的身體一定要儘量向上提,不然可能會看不見庫角),第一把輪:右打滿。看右後視鏡,「庫角」會從後視鏡裡的右上方出現,注意車身和庫角的「距離」,「標準距離是30CM」,如小於30CM,第二把輪:回輪半圈或一圈調整(根據距離的大小,回輪角度不同),當調整到標準距離30CM時,第三把輪:再次右打滿。繼續倒,當庫右邊線和車身平行時,以最快的速度回正輪(即回輪一圈半)。
(重要提示:如果在第二把輪迴輪過程中,庫右邊線和車身就已經平行了,第三把輪就省了,立即繼續回輪到正輪即可。這種情況新手的輪很容易亂,一定要牢記第二把輪已經回了半圈或一圈了,到線和車身平行時,再繼續回一圈或半圈就是正輪。多數新手因記不住回輪多少,結果多餘去做第三把輪 或繼續回輪過多,前功盡棄,線和車身平行,立即正輪)
正輪後,再看左邊線和車身是否還平行,如果不平行,向有「開口」的一邊打輪90度調整,直到左邊線和車身平行時,迅速回正輪。(以上過程不能停車,打輪要快,車速絕對要慢)。繼續倒,看「左後視鏡下沿」剛好壓上庫線上沿,踩停。(此時左後視鏡裡面的「門把手前端點尖尖」應剛好壓在庫底的「庫線內沿」上,如不是剛好,那左後視鏡的鏡面未調整好。實際倒車時,可同時瞄準左後視鏡的這兩個點位,兩個點位都剛好壓庫線,絕對標準!)踩停後,立即打左燈準備出庫向左(打燈容易忘喲)。
3、第一出,再次檢查是否打左燈,掛一檔出庫,適當打輪調整(一般打輪90度),使車身離兩邊線的距離相等。調整後要立即回正輪。看前面庫線,車頭剛看不見線時左打滿,到車身斜(約45°),車頭過紅外探頭線時,踩停。此時不要回輪,讓輪處於左打滿狀態。
4、第二倒,掛倒擋,保持左滿輪,沿第一出時的原路返回庫,操作方法跟第一倒大致相同。到庫踩停後,打右燈準備出庫向右(打燈容易忘喲!)。
5、第二出,再次檢查是否打右燈,掛一檔出庫,操作方法如第一出。到車頭剛看不見庫線,延遲一秒(考試時不延遲),右打滿,車身正時回正輪駛出考試區域。沒駛出考試區停車冤死!
停車後:先拉手剎,後掛空檔,再抬離合。切記先後順序。
網友建議:
網友1:
簡單,忘掉考試那一套規矩就行了。生活中哪有考場那麼規範的車位,要是按教練找點的那套東西倒,你根本連起始點都找不到。最關鍵的是要搞清楚倒車的原理以及你想讓車怎麼倒進去,只有知道思路了才能知道接下來該怎么正確操控車輛,而不是各種左右亂打一氣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輪子在哪個方向。
網友2:
駕校跟考試的倒庫側方簡直不要太簡單……上路之後你會發現,你可能再也遇不到這麼舒服的情況了……最簡單的就是看視頻,然後找一個工作日的公園停車場練練……我們這工作日公園停車場基本是空的,可以盡情的練。
網友3:
我是想說,科二那種是最簡單了,很多教你怎麼停車的視頻裡也是最理想的位置。現實生活能遇到這樣的車位純屬緣分。所以還是多開,遇到難的位置別慫,考試和現實最大的區別就是,現實裡你壓線了是沒問題的,只要你能把車停進去就行了。蹭了人家的車,就賠錢咯,就當交學費了,技術不好又慫還不想交學費,哪有這種好事。
最後的結論:
注意:第一倒時,如果標準距離大於30CM,那是看見庫角的時間點太晚,導致第一把輪「右打滿」晚 了,這種情況很難調整回來(極個別高手除外),失敗!練習時,根據個人的情況適當提前找庫角,牢記最關 鍵的第一把輪「右打滿」所在點位,特別是不會回輪調整的新手,更要第一把輪到位。
在科二考試中,考完倒車入庫後,在考側方停車前,一定要再調整左後視鏡到「剛好能完整」的看見 後門把手(此時兩個門把手都能看見)。不然考完倒車入庫後,考側方停車過程中,左後視鏡裡有可能會看不 見「底庫角」。如果在考側方停車前已經忘了再調整左後視鏡,那在看左後視鏡時,一定要儘量低頭,以免沒看見底庫角而延誤了打輪的時間點。
以上就是關於駕照考試科目二倒車入庫技巧的全部內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