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一曲,原由李宗盛在2000年,寫給歌手江蕙演唱,其中詞曲部分,皆由李宗盛請自「主刀」。卻不曾想,在近20年之後,被譚維維在某綜藝節目中再度唱紅,拋開商業化的種種因素而言,李宗盛創作的歌詞,在二十多年之後的今天, 依然能夠直擊人心,箇中原因,值得玩味和探討:
網絡翻唱版本 - 晚婚 (Live)
00:53來自素衣卿
本文就將以譚維維唱紅的這首《晚婚》以及當年趙傳的《我終於失去了你》的歌詞為例,探討這些打動人心的歌詞背後,有著怎樣的藝術技巧。
《晚婚》中的「自嘲式歌詞」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又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晚婚》
這幾句,《晚婚》中的副歌部分,想必是絕大多數人印象最深刻的幾句歌詞。那麼,這些話語,緣何能夠打動到你呢?
固然,前兩句中存在一組轉折,從未想做的事情,卻又被迫做了,無奈中流露出幾許悲楚。
但,在第二句的歌詞之中,有一個詞的存在,卻讓這歌詞更有了味道——「預感」,「卻又預感晚婚」中的「預感」一詞,告訴聽者說,其實一切都只是預料之內,因為我知道像我這樣子的人,或許註定晚婚吧。
這裡就會留下一個問題供聽者代入,像我這樣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像我這樣孤僻的人?像我這樣不懂得討好的人?像我這樣孤傲的人?像我這樣沒錢沒地位的人?……於是,一千個聽者,就會有一千種代入。當聽者完全把自己代入到這些歌詞和旋律中的時候,也就容易被打動。聽完後,感嘆一句,呵,像我這樣的人……呵,註定孤單許久……
綜上,可以看到,所謂「自嘲式的歌詞」,一方面,通常需要在歌詞中加入「我」的出現,有種述說感,同時,還需要一種「預料之內」的語氣,加以波瀾。這便是我所謂的「自嘲式歌詞」。
《我終於失去了你》中的「自嘲式歌詞」
我們再拿另一首很出名的歌曲,趙傳的《我終於失去了你》,來做一下分析。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在擁擠的人群中我終於失去了你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我終於失去了你》
首先,很明顯,在這裡有「我」的出現——「我終於失去了你」。那麼,「預料之內」的語氣在哪裡呢?
「終於」,這裡的「終於」一詞便是「預料之內」的語氣。以前年幼時候,聽這首歌,總是聽不懂,為什麼「失去你」,會是終於失去了你?其實,這裡「終於」,流露出演唱者對於這段感情失去的「預料之內」,我知道,你我總是差了些什麼,我終究會失去你,而你也終於離開了我。
因此,這裡的這句「我終於失去了你」,又有「我」的出現,也有「預料之內」的語氣,是我之所謂的非常標準的「自嘲式歌詞」。其實,在古人的作品中,也有不少這樣「自嘲式」的作品,比如「奉旨填詞柳三變」——柳永,的詞作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作品。
表「預料之內」的詞,還有如「果然」、「還是」、「終究」……你看看那些打動你的歌詞中,是否也會出現我所謂的「自嘲式歌詞」?
卿·聽:試為現代流行歌詞做傳、立言,把流行歌詞放在詩詞的長河之中、結合時代特點來評看。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