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廚房,早已不再是過去的狹小而又凌亂的廚房了,現在的廚房擁有櫥櫃與吊櫃以及各種電器,廚房已成為了一種生活的品質的象徵。
但是小戶型的面積有限,廚房的平均面積只有4-7㎡,但是廚房要用到的東西很多,但是廚房用到的電器可是不少呢:電餅鐺、微波爐、蒸鍋、炒鍋等等,這還只是小家電,還要一些要用到的食材,同時一日三餐都要在這裡解決,必備的還有水池等等,要容納這麼多東西,可是不簡單呢。
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其實只要記住這三點:1.高效的布局2.高效的櫥櫃3.高效的收納。
1、布局:一般小戶型的廚房分為四種布局分別是:I型、L型、II型、U型。90%的設計師會推薦U型的布局,是因為U型的布局更高效,那我們的臺面也應該同樣選用更高效的布局?
臺面可以分為三部分:裝盤區域、備餐區域、瀝水區域。具體怎麼做呢?備餐區是最常用到的一個區域,調料以及案板都會放在這裡,同時還要在這裡進行切菜處理,所以應該達到≥600mm。
裝盤區:裝盤區是在炒完菜後裝盤用的,只需要在旁邊放置一個盤子的面積就夠,也就是≥300mm。
瀝水區:當我們的盤子或碗筷洗完後,需要一個瀝水區域,面積雖然不需要太大,但是也要≥300mm。如果臺面達不到如此大的面積,那就先滿足備餐區域的長度。
當然影響廚房高效的還有很多,比如窗戶對廚房的影響,由於國家有規定,室內的窗戶必須採用開窗處理,考慮到光線的問題,普通的窗戶就會造成吊櫃的位置變小甚至沒有,這個時候可以將普通窗戶改成長條狀的窗戶,吊櫃就可以很好地放置在窗戶上面,將收納量提升了一大截。
影響廚房還有冰箱的位置,如果廚房的面積在5㎡以下,千萬別買雙開門大冰箱,主要原因是因為雙開門大冰箱佔地面積太大,非常佔用空間,使得廚房布局不能高效率用,可以選擇多門冰箱,多門冰箱的佔地面積不大,而且還能容納更多食物,是小戶型的首選。
2、櫥櫃:所謂櫥櫃,是指廚房中存放廚具以及做飯操作的平臺。櫥櫃一般包括:地櫃、吊櫃和臺面。地櫃分為設備櫃和儲物櫃,設備櫃包括消毒櫃、水槽櫃以及灶臺櫃。儲物櫃又分為隔板櫃、拉籃櫃和抽屜櫃。
吊櫃一般是由收納櫃與油煙機構成的。臺面是指若干個地櫃拼接而成,而形成整塊的臺面。臺面可以選擇石英石和亞克力。
當然櫥櫃的高度也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之一,一個舒適的高度是可以提高效率的:吊櫃底部的高度要在1550mm-1600mm之間,防止頭裝到吊櫃。
而吊櫃的頂部在2250mm,這個高度更方便拿取物品,不用拿凳子再墊著。最重要的高度在於操作臺,操作臺的高度不能過高或者過低,這樣做飯非常不方便。
操作臺的高度可以是身高的高度除以2再加上50毫米。在櫥櫃中使用效率最高的是抽屜的設置,由於抽屜的價格偏貴,可以適當地在備餐區用2-3個抽屜,並且在抽屜內部放上分割板可以增加儲物空間。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配置轉角拉籃,轉角拉籃一般配置在臺面的直角位置,由於轉角拉籃使用起來比較頻繁,所以對五金要求很高,所以儘量選擇五金較好的配置。
3、收納:吊櫃高效收納方法:一般吊櫃都分為上下兩側,有這樣一組數據,將兩個寬800mm,高700mm,厚300mm的吊櫃總容量在336升。儲物量竟然這麼驚人,但是使用的時候卻不覺得,那是因為吊櫃的立體空間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
所以吊櫃的最好收納方式就是儲物盒,儲物盒可以將吊櫃的上下全部佔滿,不浪費一點的空間,不像平時買回來的物品直接堆在吊櫃裡,造成了吊櫃的上半部分的空間浪費。收納盒儘量選擇較大容量且帶把手的,因為吊櫃的上層由於高度較高,選擇帶拉手的儲物盒,可以輕鬆拿下來。
而吊櫃下層的儲物盒,可以用來收納可以用來收納常用的物品,並且下層可以選擇高低兩種高度,將較低的收納盒放在前面,而將較高的收納盒放在後面,並且在每個儲物盒上都貼上便利貼,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地櫃的高效儲物:用來存放一些重量級的物品,例如米麵油,鍋具,碗盤等,所以在收納上還是要選擇抽屜式設計,拿取更加輕鬆。當然只是一味地選擇抽屜並不能做到高效,還需要這2點才行:
a.在抽屜裡安裝隔層,將一個大區域抽屜安裝成若干個小區域空間,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抽屜。b.物品儘量豎放比橫放要節省空間,同時如果是盤子的話,豎放更方便拿取。
想了解更多關於定製家具信心,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