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4日17時48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醫藥、能源、建築、環衛、通信……物聯網正在給我們的產業和生活帶來深刻變革。今(24)日,「物聯重慶 共創未來」2020物聯重慶融合發展論壇暨會員大會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重慶市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2020年重慶市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十大應用案例。哪些案例入選?他們的亮點在哪裡?
現場舉行授牌儀式。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場景一:醫藥供應鏈平臺可將疫苗情況追溯到底
一臺自動發藥機,讓藥劑師的效率大為提高,並將患者等待拿藥的時間從原來的10-15分鐘縮短到3分鐘左右,節約了三分之二。
這是入選十大案例的「醫藥供應鏈物聯網平臺」在醫院中的真實應用場景。
不僅僅是發藥,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藥集團」)副總經理劉偉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採訪時介紹道,早在七八年前,集團就開始搭建供應鏈網際網路平臺,運用物聯網技術、智能化設備、信息化系統,將所有藥品和耗材的流通整合到平臺中,實現了整個供應鏈全流程貫通,並實現可視化。
尤其是一些重點品種,比如麻醉藥品、血液製品、疫苗等,可進行全流程追蹤。「有的疫苗需要低溫儲存流通,我們的平臺接入了所有的物流車輛、冷鏈箱,以及倉庫的每個環節,所有溫度、溼度的數據都可以實時監控,並和政府監管部門打通,實現實時監管,追溯到底。」
據悉,這一平臺目前不只是在重藥集團內部使用,還延伸到其整個供應鏈,往上覆蓋數千家藥廠,往下延伸到醫療機構、零售連鎖門店、社區診所甚至家庭上萬家。目前,該平臺已經在重慶市急救中心、重醫附一院、西南醫院、婦幼保健院等30多家醫院中得到運用,為醫藥企業和醫院提高管理效率,節約運營成本。
2020年重慶市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場景二:區縣電網壞了,在主城就可以升級改造
以往,城口的電網出現了問題,需要對它進行升級改造,就需要技術人員到現場去解決。如今,通過「重慶智慧能源物聯管理平臺」,技術人員在主城,就能通過手機APP進行遠程升級,並對終端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重慶智慧能源物聯管理平臺」也是本次入選的十大應用案例之一。據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網際網路部專責鍾加勇介紹,這個平臺就像電網的「神經系統」,能解決數據多源導致使用複雜的問題,實現了設備快速接入、統一物聯管理、數據同源共享等。目前可支撐輸電、變電、配電等多個專業場景的建設,具備百萬級設備的接入能力。通過匯聚各類能源信息以及政府、行業統計數據,分析能源、經濟、環境、民生的關聯關係,為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同時也能為能源企業提供運營監測,支撐「能源節約型智慧城市」建設。
2020年重慶市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十大應用案例。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重慶已形成良好物聯網產業生態
上述案例只是重慶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
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社會治理服務水平有重要支撐作用。
「從實時感知長江嘉陵江水質變化到智慧監控交通狀況,從大幅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到推動產業鏈創新重構,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在重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近年來,重慶已成為全國物聯網產業重點區域之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忠介紹道,重慶已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基礎、大規模物聯網運營平臺為支撐、產業鏈大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景根元表示,按照《重慶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要求,我市集中力量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民生服務、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產業融合和生態宜居五類應用場景,為物聯網技術提供了廣泛的發展空間,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能安防等領域湧現了一大批典型示範。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市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4400多億,增速17.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