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傍晚6時,中山東二路的人流開始密集起來,道路一側是外灘將盡未盡的黃昏景色,江對岸的高樓投下絕美的天際線。車行至楓涇路,一條全新的步行市集亮起燈火。
一座城市濱水岸線的魅力,在於不斷生發出新業態,注入有活力的新內涵,讓人與城市對話。在黃浦濱江,璀璨的夜市,文藝範兒的美術館和書店,與江畔的自然風景交相輝映,這些新空間在繁華了城市商業的同時,也為多元文化交融、展現城市煙火氣提供了舞臺。
魔幻的大樓與「芝麻街」的卡通雕塑引來遊人拍照。本文圖片均 黃尖尖 攝
是美食街,也是人情街
楓涇路是一條150米長的小路,東西向連接中山東二路和人民路。在楓涇路靠近外灘的市集入口,遠遠地看到一座6米高的巨型「大鳥」,這是出自「芝麻街」的角色。BFC外灘金融中心(以下簡稱BFC)與卡通IP「芝麻街」合作舉辦了限時3個月的藝術體驗街區,呆萌的卡通角色雕塑與BFC魔幻的大樓形成強烈的反差,引來遊人圍觀拍照。
「外灘楓徑」,取自諧音「外灘風景」,意為上海市民來到楓涇路,既能觀賞外灘美景,也能體驗風尚小徑。每周六、周日,「外灘楓徑」市集從上午10:00經營到晚上10:00,110家品牌商戶沿街分布,戶外景觀酒吧區、世界美食大賞、遊戲嘉年華、全天候表演、時尚文創商品、空中露臺派對等輪番上演。
越往裡走,煙火氣漸濃。夜市集少不了美食,「外灘楓徑」的美食商戶佔全部商戶的一半,從上海的本土特色到來自西班牙、墨西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地的風味美食,從海鮮燒烤、小龍蝦到網紅漢堡、分子冰激凌……堪稱一場世界美食大賞。
馬克的娘惹糕點攤位前排著長隊。爐子上正烤著一種叫「Rempah Udang」的糕點。「在馬來語中,rempah是一種醬料,而udang是蝦。」馬克說。糕點外面包裹著芭蕉葉,裡面是糯米、蝦米、椰絲,加上十幾種材料,經過炭火烘烤以後,糕點從正方形變成圓筒形。
馬克從新加坡來上海15年了,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最近,妹妹學敏也來到了上海,兄妹一起開了「娘惹囡」這家娘惹特色菜館。「我媽媽、外婆和妹妹都是娘惹,外婆教媽媽,媽媽教妹妹,娘惹糕點的手藝一代代傳承下來。」馬克說,娘惹糕點做成後不能放太久,因此都是現做現賣。
如今,每個周末來「外灘楓徑」擺攤12個小時,成了馬克的生活樂趣。「我覺得這裡不僅是一個市集,更是各國文化交融的一個舞臺,隔壁是西班牙的美食店、香港的茶餐廳檔、日本的章魚燒……一站式什麼都有。我老婆每次從街頭走到巷尾都會買很多東西。」每周末,「外灘楓徑」的攤位都在發生變化,娘惹小攤的菜式也一直在改變。
「玩具大王」與藝術大師同臺
美食攤位逐漸散去,新奇有趣的文創攤位開始映入眼帘。Saint John的鐵皮玩具攤位最受孩子們的歡迎。鐵皮小車、鐵皮房子、鐵皮跳跳蛙等,應有盡有。店主老爺爺把玩著手中的玩具,一隻鐵皮猴子克服地心引力順著繩子往上爬,引來小朋友們的一陣陣驚呼。
「這是上世紀30年代的『爆款』,上海康元制罐廠的升線猴,玩具裡面有複雜的發條和機芯,通過拉扯繩子,猴子會上上下下地做雜技表演。」老爺爺說。鐵皮跳蛙是很多「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1935年,上海康元制罐廠參考德國產品,設計出了第一代國產跳蛙。每一個鐵皮玩具背後,都有一段歷史。
Saint John的創始人陳國泰自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收藏玩具。他尋訪世界各地舊貨市場、拍賣會和古董店,最開始什麼都收藏,直到偶然撥通中國鐵皮玩具先驅康元廠的電話……2005年他在新加坡開了世界上第一家上海玩具博物館,2008年開始設計自己的玩具品牌Saint John,人們稱陳國泰為「玩具大王」。
在文創區域,這樣隱藏的「明星攤位」還有很多。位於BFC的「京都之家」是日本京都府指定的全球首家海外推廣平臺。從8月15日開始直到年底,「京都之家」利用門前向外灘方向延伸的廣場空間,打造了一條沉浸式的日本風情體驗街。
和風市集共有20個品牌,攤位按照京都深夜街頭的「屋臺」造型設計。所售賣之物從小吃、啤酒到和風小物、日式美妝。為了讓體驗更完整,「京都之家」還特別準備了夏日浴衣換裝,男女款皆有。仲夏之夜換上京都服裝,遊玩和風市集,仿佛置身異國。
音樂聲不盡,煙火氣不散
聽音樂、看演出,是享受夜市必不可少的項目。外灘源,位於圓明園路步行街上,這裡被稱為外灘最美的「后街」。9月的第一個周末,一場熱辣的拉美風情主題派對在外灘源上演,當身穿安第斯民族服裝的人們跳起莎莎,遊客仿佛來到了熱情似火的拉丁美洲。最近的周末,走在圓明園路上,隨處可見特色鮮明的拉丁美洲元素。戴著寬邊草帽的人們三三兩兩圍坐在酒吧的桌旁,愜意地品嘗著來自拉美的清爽啤酒,用漢語、英語、西班牙語暢談著人生。來自世界各國的街頭藝人身著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在街道上穿梭舞動。在外灘源文化廣場的主舞臺,人們不分國籍,不分年齡,完全用音樂和舞蹈來表達心中的激情。莎莎、桑巴、探戈、倫巴……來自拉丁美洲的舞者帶領全場一起跳起各種舞蹈,整條圓明園路包裹在激情之中。拉丁美洲具有悠久的藝術傳統,古老而神秘的阿茲臺克藝術和瑪雅藝術一直流傳至今。現場的藝術創作者們還用手中的畫筆和顏料,在模特的臉頰和手臂上彩繪出屬於拉丁美洲的獨特花朵和圖案,不少遊人躍躍欲試。
音樂聲不盡,煙火氣不散
夜市集以其獨特的創意和韻味
見證著屬於這座城市的
包容、情懷和獨特記憶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黃尖尖
微信編輯:查睿
校對: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