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中國豬的歷史,從鄉下黑豬到進口的白豬,我們經歷了什麼?

2020-12-20 三農趨勢

往前數四十年,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養幾頭豬,等到過年時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大肉了,八九十年代走親戚串門拎著一串豬肉也是很有面子的。可是自從2018年爆發非洲豬瘟之後,我國普通人民吃豬肉的壓力驟然增加,尤其是去年豬肉的價格已經逼近牛肉!然而老百姓日常吃的最多的還是豬肉,據數據分析:我國每年消耗掉的豬肉已經超出5000萬噸,佔據全球市場的一半以上。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中國豬的歷史,為什麼現在吃不到經典的土豬肉了?

歲數稍大一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慨,不管怎麼烹飪現在的豬肉都比不上上世紀80年代的口感。其實這不僅僅是飼養方式不同造成的結果,更是因為豬肉的品種已經發生改變。在那個年代我國農村所養的大部分都是黑豬,而現在鄉下和養豬場養殖的都是從歐洲進口的白豬品種。豬作為人類馴化比較早的動物之一,可以說伴隨著我們農業生產的全過程。

以前農村養殖的黑豬需要飼養一整年才能宰殺吃肉,大部分豬在宰殺時才只有110公斤左右,豬肉的味道十分獨特,香濃可口回味無窮。而現在進口的白豬品種半年就能出欄,體重就能達到150公斤左右。雖然白豬生長迅速可以滿足更多人口的需求,但是豬肉品質卻不斷下降,吃起來只有蛋白質沒有很好的口感,吃過黑豬肉的人都會不自覺地嫌棄白豬肉。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黑豬作為中國豬的代表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生長速度緩慢、生育繁殖能力較弱等缺點也註定了它要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淘汰。其實深扒一下,白皮豬被引進中國也才不過百年,而黑豬已經在中國繁衍養殖了幾千年。白豬最早被引進國內是丹麥的長白豬以及英國的約克夏豬,有一部分豬因為水土不服而消失,不過活下來的逐漸與本土的黑豬結合所生的下一代已經可以完美適應環境,在這之後黑豬就逐漸被淘汰了。

筆者總結:如今社會是市場經濟佔主導的,我們普通的農民在選擇吃豬肉或者養豬的時候都應該去考慮一下實際情況。過去的黑豬肉雖然美味可口,但是十幾億國民想要吃上源源不斷的豬肉還是離不開白皮豬的貢獻,您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中國豬的歷史變革,從農村的黑豬到歐洲的白豬,我們失去了什麼?
    中國是人口大國,我們國家的豬肉消耗,一年可以達到5500噸。在全球各個國家裡面,我們國家消耗豬肉量,也佔據了全球的一半,就連出欄的生豬量也達到了7億多頭。就這樣的規模,也讓豬肉在我們國家供不應求。黑豬長得比較慢,在之前,如果養上一頭黑豬,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到宰割的機會,而重量也差不多有120公斤左右。因為餵養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再加上餵養的東西也都是農村田野裡的野味,那時的豬肉吃起來真是一個香。但現在家裡餵養的和飼養場裡飼養的,基本上都是白豬,也很少看到黑豬。而白豬的出欄時間大概只需要在4—6個月就可以完全宰割了,而且吃的東西都是飼料。
  • 中國豬的歷史演變,從農村黑豬到白皮紅豬,得不償失嗎
    簡介:80後的童年,豬圈裡跑的黑豬很多,但對於90後和00後來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黑豬。以四川為例,很多人都在感嘆許多其他地方的人來四川只是為了吃一口正宗再生豬肉。豬在中國近千年沒有被馴化的主要原因是「家」沒有被馴化。
  • 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一直被誤會多年,其實作者早已說明
    這與劇中八戒的形象塑造也是分不開的,回想一下,幾乎所有的影視劇中,八戒都是豬頭人身的形象,而且是白豬,不是黑豬的形象。民間有句俗語,一白遮百醜,即使是豬這樣的一個醜陋的形象,變白了以後就成了可愛的形象了。
  • 養黑豬和白豬哪個掙錢?黑豬比白豬好嗎?——閻溝黑黑豬
    養黑豬和白豬哪個掙錢?黑豬比白豬好嗎?養殖黑豬和白豬哪個賺錢呢?在懂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充分的了解黑豬與白豬才能分辨出哪個最適合我們。黑豬與白豬都是屬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豬肉,但是相對來說,現在市場上白豬肉要比黑豬肉多得多。從市場豬肉就可以反映壓制白豬的人還是比養殖黑豬的人多得多的。首先我們看黑豬與白豬有什麼不同。黑豬的生長周期是12-18個月左右,才能長到150斤左右,而白豬的生長周期只有4-6個月,就可以長到200-300斤。
  • 黑豬、白豬差的不僅僅是顏色!
    黑豬在我國已經馴養了近5,000年,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不同地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黑豬品種,我們熟悉的品種有:萊蕪黑豬,東北民豬,陽新黑豬,豫西黑豬,裡岔黑豬,雅南黑豬,皖北黑豬等等。黑豬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在野外生存,耐粗飼料,肉質好, 但是,它們生長緩慢,屠宰率低,瘦肉率低,黑豬的「一慢兩低」特性使養殖成本非常高,直接影響其經濟效益,隨著上世紀我國從國外引進了生長速度快,周期短,瘦肉率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的白豬品種,黑豬的養殖規模就開始不斷縮小,到現在,黑豬只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有少數的養殖。
  • 養本地黑豬好還是養雜交白豬好?
    過去我們農村養豬一般都是傳統黑豬,從抓來小豬到出欄一般都是一年多,一年生的黑豬體重僅能達到150斤左右,而仔豬養殖一年能長到200斤就算大豬了。過去養豬主要是為了積肥,不太重視產肉性能,所以一直沒有更新換代。但是,上世紀後期,養殖從積肥轉向產肉,期生長期長、育肥性差成為致命弱點,所以在西方白豬大舉進入中國後,迅速被育肥快、產肉性能好的雜交白豬替代。
  • 黑豬與白豬的不同特點和特性
    在放養狀態飼養黑豬的生長周期一般為18-22個月,黑豬毛色油黑、抗病性能與繁殖力強、耐寒冷,不怕陽光照曬,但生長緩慢,而且黑豬肉皮上面的毛根會殘留在豬皮上面非常顯眼,讓人看見會有些擔憂和顧慮,影響購買慾,白豬同樣有殘留的毛根,但因白毛和豬皮顏色接近,肉眼根本看不出來。
  • 黑豬進去白豬出來,豬還沒反應過來毛就沒了!
    黑豬進去白豬出來,豬還沒反應過來毛就沒了!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食材,很多人都說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見過殺豬宰豬的場面,將一頭活豬殺掉,然後把他的肉分成一塊塊的。這全程下來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通常需要5~8個人合力才可以把一頭大豬給拿下。脫毛神器!
  • 關於散養黑豬和圈養白豬,你知道他們的區別嗎?
    尤其是豬肉,儘管它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是人們對豬肉還是知之甚少,雖說黑豬和白豬同屬於豬,但是「豬」和「豬」之間畢竟還是有區別的。目前豬按照地域可劃分為以下品種華北類型:民豬、黃淮海黑豬、裡岔黑豬、八眉豬等;華南類型:滇南小耳豬、藍塘豬、陸川豬等;華中類型:寧鄉豬、金華豬、監利豬、大花白豬等;華東類型:皖南黑豬、楊山黑豬;
  • 黑白PK|黑豬和白豬,誰是生娃達人?
    對養殖散戶來說,養白豬真的很賺錢。白豬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資金回籠快!(6個月就能達到200多斤)白豬飼料吸收及轉化率高,長再肥也能瘦肉多過肥肉母豬繁殖性能好,8個月就可以配種,一次產仔10-11隻而黑豬嘛,養殖散戶們表示真心不想養...
  • 如果你想養豬,養過黑豬嗎?它們和普通的白豬可不一樣
    現在很多的農民朋友,都開始養起了豬,雖然現在豬肉很便宜,但是在豬成規模之後,還是能賺到很多錢的。但是現在養普通白豬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在很多的超市裡,我們會看到有專門的黑豬肉出售,而且它們的價格要高上一些,人們也是十分的喜愛,那麼同樣是豬,黑豬肉和白豬肉有什麼區別呢?
  • 中國哪個黑豬品種最好——閻溝黑土豬
    中國本土黑豬的市場在經過長白豬市場很長一段時間的衝擊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上升期,因為有越來越多人的人明白。健康比錢更重要!最近看到好多飼養員再問,哪個品種的黑豬最好。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其實中國本土黑豬有十大品種!分別是:萊蕪黑豬、皖北黑豬、雅南黑豬、贛東黑豬、八眉豬、藏豬、裡岔黑豬、香豬、河北黑豬、徒河黑豬。
  • 你知道豬八戒是白豬還是黑豬嗎?
    我想大家對《西遊記》並不陌生,師徒四人裡面,要說最醜的那個,你肯定會聯想到豬八戒。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當中,他都是肥頭大耳的大白豬。但其實真正的豬八戒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要說這都八戒的前身,那可是威風凌凌的天蓬元帥。奈何在酒後耍了小性子,調戲了高潔傲岸的嫦娥,所以被貶下凡間,投胎做了豬剛鬣。在史書中有記載:「臀肥則毛鬣剛大也」。
  • 湖北白豬是在湖北省武昌、漢口一帶選育的豬種
    湖北白豬是在湖北省武昌、漢口一帶選育的豬種,適應湖北地區高溫、溼冷的環境條件,並具有瘦肉率高、肉質好、生長發育快、繁殖性能優良等特點。湖北白豬是以長白公豬與地方通城母豬雜交,得到一代雜種母豬,再用大白公豬雜交,得到「大長通」雜種公母豬,選擇其中的優秀雜種後代進行橫交,組成Ⅱ、Ⅲ系品系群,通過群體繼代選育方法進行系統選育,於1986年基本育成。湖北白豬全身被毛全白,頭稍輕、直長,兩耳前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軀較長,腹小,腿臂豐滿,肢蹄結實,有效乳頭12個以上。
  • 姐妹花養黑豬,一頭豬能賣出6000元,你也去了解一下吧
    姐姐辭掉城市的工作回農村老家養黑豬,妹妹大學畢業後也毅然回農村老家養黑豬,這對姐妹花養豬的模式,更是稀奇。別人養豬都希望把豬儘快養肥出欄,她們卻偏要給豬減肥!為了拓展銷路,把豬賣個好價錢,姐妹倆的經營思路,竟然惹得有十年養豬經驗的父親勃然大怒!姐妹倆養的豬賣到了市場價的3倍多,還供不應求。看90後姐妹花,如何出奇制勝,從行業中找到新商機,年銷售額突破400萬元。
  • 帶你了解黑豬的成長曆程
    我國的家豬,都是從野豬馴化來的,家豬是古代先民們重要的肉食來源之一,直到今天,豬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出土的豬紋陶缽上有著漂亮的花紋,花紋中的豬有著鬃毛和長長的嘴巴,可能是野豬向家豬的過渡形態,和現代的家豬看起來不太一樣,現在的家豬已經被人類馴化了,而且現代的家豬多為國外引進的白豬,而我國馴養而來的家豬其實是黑豬,其祖先野豬的前軀發達,中後軀短小,適於防禦,攻擊和奔跑,成語「豕突狼奔」中的「豕突」形容的便是野豬的威猛。
  • 散養黑豬到底為什麼這麼好吃?
    禁止出口的國寶「黑毛豬」其實是一個總稱,在中國所有的豬種裡,長黑毛的黑豬佔多數,大名鼎鼎的梅山豬、二花臉豬、楓涇豬、嘉興黑豬等都是黝黑黝黑的(它們因地域分布關係也經常被叫作太湖豬),其他品種諸如東北古老的品種民豬,在成都平原上生活了1800年的成華豬等,也都長著黑毛。
  • 民間資本湧進黑豬養殖 老闆豪擲千萬養豬(圖)
    9月底,本報記者深入膠州市裡岔鎮、膠州市鋪集鎮、平度市店子鎮等黑豬繁養區,對高價黑豬究竟餵什麼 、價格緣何「高貴」、營養價值幾何等探了個究竟,摸出了一條從源頭至市場的產業鏈條。10月以來,記者對黑豬產業再度調查 ,結果發現,作為原始豬種,近兩年黑豬養殖正在發生悄然改變,小規模的散養戶淡出市場,動輒千萬元的民間資本開始湧進,甚至腰纏萬貫的大企業家也自甘脫下西裝當起了「豬倌兒」。   成本PK 養頭黑豬錢能養仨白豬   在平度市店子鎮的黑豬繁育基地,養殖場負責人黃林波照顧著2000頭黑豬,他把黑豬從出生到屠宰的花銷算了一筆帳。
  • 從白到黑,黑土豬如何從百姓餐桌消失了
    豬是黑的?沒錯,豬的確是黑色的,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白的呢?豬由黑變成白色不過幾十年的時間而已,讓我們來看看豬由黑到白的「進化史」。豬的古稱,有「烏金」「黑面郎」「烏將軍」,又有「烏鴉站在豬身上——誰也別嫌誰黑」之類俗語,所以古代豬是黑色的毋庸置疑。另外豬屆大明星豬八戒的早期影視形象也是黑皮,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白胖白胖的豬八戒,二師兄「脫非入歐」的經歷還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
  • 牛肩脊扒、豬肩柳扒時蔬、薈香雞扒……一鍵解鎖精緻高檔西餐!
    、豬肩柳扒時蔬、薈香雞扒...01·精緻西餐 顏高味美 ·碳烤澳洲牛肩脊扒選用優質鮮美的牛肩肉匠心製作,肉質鮮嫩,肉香馥鬱,切下一小塊送進嘴裡豬肩柳扒時蔬金黃酥脆的豬肩柳扒,外皮焦香十足,不油不膩,裡面的肉質細膩香滑,沿著紋路慢慢切開,油汁滲開,口口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