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揭秘《熱鍋上的家庭》:家庭三角關係是社會和諧之基

2020-12-23 蘭得一見愛讀書

01

20年前,我同學阿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後來被學校勸退了。阿卯退學在家休整沒幾年便因病去世,去世時不到30歲,白髮人送黑髮人,令人唏噓不已。聽阿卯同鄉提起這事,在扼腕痛惜的同時,不禁想起他患病前的一些異常情況。

阿卯與我同住一間8人宿舍,我們兩個睡在相鄰的上鋪。一天半夜,阿卯突然從他的床跳到我的床上,緊挨著我睡下。我從睡夢中被驚醒,問他幹什麼,他說窗外有人說話。因為床太小,兩人擠在一起,我能夠感受得到他皮膚冰冷,渾身顫抖……

一次,阿卯和另一位室友發生了一些口角,那位室友剛好拿著一把裁紙刀在手上玩,阿卯非說那個室友要殺他,叫來幾個同鄉為他助威。他的同鄉們了解阿卯小題大作的情況後,在宿舍跟大家聊聊天,就回去了。

那時候,我們打心眼裡瞧不起五大三粗的阿卯,覺得你一個大老爺們,一個人睡覺還害怕,遇到點小矛盾就叫老鄉,跟小孩子一樣,沒想到幻聽、被害妄想等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從此,我知道了,人除了身體上會患病,心理上也會患病,而且心理疾病更加難以發現和治療,弄不好會出人命的。

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樣,一直以為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一樣,主要是個人原因引起,即「內因」,跟外界沒有太大的關係。

直到前幾天,在幸看到《熱鍋上的家庭》一書,我才明白,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更多的是外在環境引發的,即「外因」,而個人的自我調適和抗壓能力,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

02

有數據顯示,在戰爭時期、強權社會和特殊政治環境下,得精神分裂症的人數會明顯增多。

特別是一個不良的家庭環境,更是精神分裂症的直接誘因。生活在其中的家庭成員,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很難跳出原生家庭帶來的精神危機。這樣的家庭也猶如「熱鍋上的家庭」,問題表象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問題的實質通常不是一個人生病了,而是一家人都生病了。

《熱鍋上的家庭》這本40年長銷不衰的原生家庭經典著作,在樊登讀書會收聽收看量突破1300萬,該書作者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和美國雪城大學醫學博士卡爾·惠特克,他們是合作開展家庭治療的一對搭檔。

卡爾·惠特克,這個「瘋狂」的心理治療師,開啟了心理治療的「外部視角」,即:面對一個心理疾病患者,他完全脫離了以往僅局限於病人本身的「內部視角」進行藥物治療或心理諮詢和幹預的模式,而是將患者的一家人集中在一起面談,找出並矯正家庭關係中的隱患問題,從根本上消除精神疾病的治病機制,他也因此成為家庭治療學派的創始人。

對他來說,治療就是「玩」,精神疾病的本質是了幽默和放鬆的能力,家庭需要重新學會讓生活變得好玩。

奧古斯都·納皮爾曾經是他的學生之一,後來成為了他的輔助治療師。

在家庭治療中,如果將惠特克比喻成探尋家庭問題的「福爾摩斯」的話,那麼納皮爾就是家庭治療的華生醫生,他們相互配合,讓家庭問題在面談中無所遁形並逐步得到療愈。

該書的譯者是臺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李瑞玲,知名心理學家李松蔚傾情作序推薦,稱惠特克是夢幻般的大師——全家人同時坐在一個房間裡,共同接受心理治療,家庭改變了,病人往往會不藥而愈。

03

《熱鍋上的家庭》只寫了一個經典案例,寫了一個熱鍋上的5口之家:爸爸大衛·布萊斯、媽媽卡羅琳、大女兒克勞迪婭、二兒子丹、小女兒蘿拉,書中穿插了部分精闢的理論分析,逐步還原了這個家庭從有人生病到發現並解決家庭問題的全過程。

看完全書,我最大的體會是:有多少家庭也像布萊斯家庭一樣,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明明是夫妻關係存在問題,卻讓子女陷入奇特的家庭「三角關係」中,成為「第三者」,成為「替罪羊」,難以自拔,甚至以生病、離家出走、自殺等極端形式進行抗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怕的是,有的家庭問題隱藏得很深,家庭成員深陷其中,難以自查,或者不願改變這種用幾十年時間沉澱下來的家庭結構,結果家庭「生病」了,卻以某個家庭成員「生病」的形式表現出來,甚至為了家庭犧牲個人。

布萊斯家庭就是這樣的典型案例。

16歲的大女兒克勞迪婭經常和媽媽吵架,以致於離家出走,夜不歸宿,和不同的男人發生關係,甚至在自己寫的詩中流露出自殺傾向,經長時間的個別心理治療無效後,才開始尋求家庭治療。

治療過程中,「問題女孩」克勞迪婭的情況有較大改觀後,布萊斯家庭11歲的二兒子丹卻出現了嚴重問題,認為自己力量無窮,可以和大人較量,瞧不起同齡的小朋友……

看到丹一副全知全能的模樣,卡爾非常擔心,以他的治療經驗,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都有一段很長的妄想史,口中常常念念有詞:「我是上帝!」如果不將丹從危險的邊緣拉回來,這個小傢伙的未來不堪設想。

經過面談才知道,丹常常陷入父母給自己製造的兩難選擇中,媽媽支持的爸爸反對,爸爸支持的媽媽反對,他為此感覺到「快瘋了」。

實際上,不管是以前的克勞迪婭,還是後來出問題的丹,都只是布萊斯夫妻關係的「替罪羊」,因夫妻不願面對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於是子女便及時替補成了家庭關係中的「夾心餅乾」,子女也想通過「生病」的形式,引發父母關注,轉移或延緩家庭危機。

04

專家指出,好的家庭關係,應該是一個倒三角關係,即:夫妻處於家庭結構的最上方,平等和睦,相親相愛,子女在父母的關愛和庇護下,孝老愛親,快樂成長!

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家庭,子女的位置往往被不恰當地抬高,被奉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種不正常的正三角關係,往往是孕育敗家子和「小祖宗」的溫床。

有的家庭沒有將子女的地位抬那麼高,卻有意無意地讓子女介入自己的婚姻關係,或者子女在潛意識裡想討好父母,就可能形成前文所述的「夾心餅乾」關係,子女處於父母之間左右為難,成為「問題少年」,家庭結構並不會因此而有所改善。

總之,家庭就好比一個小宇宙,家庭關係並不比複雜的社會關係簡單。當家庭問題、心理問題出現時,人們不必也不應孤軍奮戰,而要和每一位家人在一起解決問題。

一個人或許無法突破「原生家庭」,但一家人可以。

出於幸福目的組建起來的家庭,除了應該有福同享,還應該有難同當。而恢復正常的家庭結構,即家庭「倒三角關係」,是恢復家庭生態系統的關鍵,也非常重要。因為家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了,社會也就和諧了,你說呢?

相關焦點

  • 家庭矛盾愈演愈烈?《熱鍋上的家庭》拯救你的水火之家
    如今的你在家庭關係中是否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卻又於事無補。在家庭關係中,不論你的身份是是丈夫、妻子、父親、母親或是兒子女兒、或是哥哥妹妹……讀完《熱鍋上的家庭》,必定會讓你受益終生。《熱鍋上的家庭》豆瓣評分8.7,樊登讀書會收聽收看量破1300萬,是一部長銷40年不衰的原生家庭經典著作。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的核心是每個成員,而不是個人
    一個家庭中,肯定也有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主動也好,被動也罷,家庭的經營,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過度的放大自己的付出,忽略他人的付出,是問題和矛盾的沿襲。火了一陣子的名詞——原生家庭。好像所有的問題癥結都可以歸類原生家庭。不可排除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多的是改變。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每個家庭有差異,每個家庭都處在水深火熱中,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 有多少家庭,像生活在熱鍋上的螞蟻|40年長銷不衰的書裡有答案
    到底是什麼破壞了我們原本的家庭關係,讓本該親密無間的家人演變為惡語相向的仇人呢?《熱鍋上的家庭》幫助我們找出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這本暢銷40年經久不衰的家庭治療經典著作由家庭治療師卡爾.惠特克醫生和他的助手奧古斯都.納皮爾醫生結合臨床治療的案例,整理、記錄,集結成了這本《熱鍋上的家庭》,該書被稱為是家庭教育入門書。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治療的關鍵是有難同當,而不再孤軍奮戰
    家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近年來屢屢搬上螢屏,愛情、親情,家庭、婚姻,都是千古不變的永恆話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對於家庭問題的討論和探究也在逐步深入。而有幸讀到一本叫做《熱鍋上的家庭》的書,這本書說來是亦舊亦新,舊在已經出版40周年,我讀到的是2020年北京聯合出版社的第二版。
  • 《熱鍋上的家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一起不斷成長的修行
    有人說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但又何嘗不是一起不斷成長的修行。父母體會著養育生命的酸甜苦辣鹹,最後優雅體面的退出,而孩子享受家庭的溫暖,成為更好的自己,認真反哺,努力生活。茶餘飯後,拿起這本暢銷40年不衰的原生家庭經典著作---《熱鍋上的家庭》在家庭故事中感受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 暢銷40年心理學經典《熱鍋上的家庭》:家庭衝突的背後是愛的牽絆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The Family Crucible: The Intense Experience of Family Therapy)是一本暢銷40餘年的心理學家庭治療領域經典著作,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家庭治療領域的著名諮詢師:奧古斯都·納皮爾(Augustus Y. Napier)和卡爾·惠特克(Carl A.
  • 熱鍋上的家庭:讓愛歸位,尋找家庭裡「迷失」之愛的真相
    從書裡可知,一些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突出、屢教不改,大多與孩子的本質並無關係,而與孩子所在的家庭結構、關係以及父母的個性、行為模式關係更密切。《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是說心理不健康者,他們往往來自不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這本書告訴你,不要做熱鍋上的螞蟻,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 《熱鍋上的家庭》:暢銷40年,收聽破1300萬,3招解救你的家庭危機
    近年來,我國離婚率上漲,家庭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與衝突,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家庭生活怎會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煎熬?有沒有切實有效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改變,療愈,重新找到家庭的力量與溫暖?最近我看了《熱鍋上的家庭》,文如其名,幫助熱鍋上家庭的心理學科普讀物,作者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 和卡爾·惠特克。本書在國外暢銷40年,樊登讀書會收聽收看量破1300萬!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你家庭經得起挑戰嗎
    《熱鍋上的家庭》:許多人因太早結婚而失去了那種從孤獨中淨化自我,及尋求更多自信的機會。他們只草草瞄了眼外在的世界,就十萬火急地抓住一個伴侶,借婚姻逃離孤獨。他們並不清楚,這麼快從一個家庭逃到另一個家庭,很容易將他們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的挫折也轉移到新的婚姻裡。
  • 夯實民族復興的家庭之基
    原標題:夯實民族復興的家庭之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家國同構的社會治理模式,以及在此基礎上凝結而成的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的寶貴資源。進入新時代,面對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桎梏,是愛也是砥礪
    《熱鍋上的家庭》作為一本寫作於20世紀70年代的心理治療書籍,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及卡爾.惠特克以生動活潑的故事為案例,給我們講述了家庭中遇到的種種困擾,清晰介紹了家庭治療理念和技術,解析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開拓了一條改變日常生活方式的新道路,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家庭治療的存在。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奇怪的家庭
    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系統,才能培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熱鍋上的家庭》或者能幫我們撥開迷霧,更加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成長軌跡,讓我們找到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深刻的影響,並且實現自我救贖。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成於斯,毀於斯
    「熱鍋上的家庭」這個書名實在有趣,當看到這個書名時我們基本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熱鍋上的螞蟻」,我們知道「熱鍋上的螞蟻」是用於形容人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我想這也是將本書命名為「熱鍋上的家庭」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生病」了的家庭,又何嘗不會讓人著急呢?
  • 有多少家庭,像生活在熱鍋上的螞蟻|家庭治療經典案例(上)
    也許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憋著、依靠自己過去的經驗、思維習慣解決問題,從沒有人會想把整個家庭當成一個系統,去對待、去治療,讓整個家變得溫馨、和諧起來。可是,這不正是我們組建一個家庭的初心和目的嗎?你在結婚、生子的時候,不正是為了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嗎?
  • 《熱鍋上的家庭》:每個原生家庭裡,都有一個「復刻」的孩子
    這樣的親子關係,可以說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父母不分場合的強制教育,孩子理解不了父母的用意。在《熱鍋上的家庭》一書就提到:「大人的力量不是靠厲聲嚴斥來表現的,是可以一種人性化和靈活的方式表達。」認為她不懂事,親子關係的矛盾就是從互不理解開始。一、不快樂的人來自充滿壓力的家庭。《熱鍋上的家庭》裡就有一個讓人頭痛欲裂的孩子。主人公布萊斯的大女兒克勞迪婭16歲正值青春期,與母親卡羅琳之間嚴重的矛盾衝突,導致克勞迪婭有了想要輕生的念頭。
  • 《熱鍋上的家庭》:我好像一直被原生家庭絆住了腳
    後來,我陸陸續續了解過不少家庭,發現我的同齡人們或多或少地遭遇過家庭中的溝通問題。要麼,一直被「以愛之名」施壓;要麼,一直被視為「小孩」不被認可。《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恰好從一個案例入手,講述了兩位心理治療師如何幫助家庭從「硝煙」走向「和解」的。
  • 《熱鍋上的家庭》:一個故事一個真相一個方案,讓家庭走出危機
    我們往往怪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殊不知,孩子的問題只是婚姻家庭問題的冰山一角,孩子出了問題,更多情況下是整個婚姻家庭存在嚴重問題。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度過,像處在熱鍋裡。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戰。 很多家庭 ,就像處在熱鍋上一樣焦灼。
  • 《熱鍋上的家庭》: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的一切,都是原生的?
    一段婚姻的維持不僅有關於一個家庭的成員的努力,還是幾代人之間緊密聯繫的紐帶。在《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裡,以一個家庭的治療案例為主,鋪開通往原生家庭傷痛的治癒之路。作者提出,大多數家庭解決衝突的方法,是用一個特殊的三角或一連串的三角,大衛夫婦之間正是利用這種方法去做的。其實,大衛的做法,也確實是有跡可循。他的父母,是很會找「替罪羔羊」的人。
  • 《熱鍋上的家庭》之感想
    之前讀的一本書,感覺很好,今天介紹給大家,有空可以讀一讀,尤其是想改善家庭關係的親,也許會受到啟發哦!有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在矛盾和爭吵中,就像處在熱鍋裡一樣。有很多家庭,為了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上的和平。他們都以特定的方式,互撕或著暗戰,上演著相愛相殺。人人都有愛,但是愛的技巧卻需要學習!我們該如何解決家庭紛爭,重塑親密關係呢?
  • 《熱鍋上的家庭》暢銷40年:「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自律」
    組合一個家庭不容易,深思熟慮才能開花結果。盲目衝動,往往在一開始,就孕育了悲劇的胚胎。相愛容易相處難,如果沒有融洽和諧,沒有趣味愉快,那麼一生實在太漫長了,甚至可以說度日如年,一日三秋。《熱鍋上的家庭》是怎樣一本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