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懸疑劇看的比較多,閒來無事買了本《向破案高手學推理》。作者原來是個職業主婦,只因家裡房客的可疑行為讓她懷疑他是一樁殺人案的兇手,她收集了一些證據希望警方引起重視,但是結果可想而知,誰會在意一個主婦的話,就好像相信一個孩子的分析一樣,這種歧視讓她很不高興,警方都沒有把她的房客列為此案的嫌疑人,直到許多年以後,警方才回過頭來向她了解情況,因為年代久遠,也僅僅是把他列為嫌疑人而已,對於冤死的姑娘和家人來說,真相大白似乎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這是本書開頭的第一個案子,也是一樁懸案,至今未破。
圖片來源網絡。
罪犯的心理是與常人不一樣的,要逆向思維,反過來推斷。
小編因工作關係也能偶爾接觸丟失東西等雞毛蒜皮的小事,當面確認過的往往是罪犯處理好的現場,你根本看不到真正的事實,只有打亂了,逆向思維,找蛛絲馬跡,回頭推翻前面的,才有可能看出真相。
所有做賊的都是心虛的,不管是小偷小摸還是江洋大盜,除非是心智特別成熟的,一般都露餡的。這就是推理。
現場是不是第一現場還是被加工過的,還是第二現場,被害人與罪犯是否認識,這些書裡都有很多分析。
同類型的書還有《比小說還離奇的12堂犯罪解剖課》,這本書還沒有買到。估計也是很精彩的。
一個人正常的走路是不會東張西望的,除非他找人,或者認路,如果排除以上兩種,那這個人就有些可疑了。當然逛街是不算在其中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