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現在的價格走勢真的是大快人心,突破了一元錢一GB的防線,變得越來越便宜,因而在TB以下的硬碟市場上,機械硬碟似乎已經毫無優勢可言,整體的銷售數據也是連年下跌,看起來機械硬碟是一片唱衰聲,大有被固態硬碟取而代之的傾向。
而硬碟廠商們為了挽回機械硬碟的這種頹勢,唯有在容量上不斷突破,因為比速度的話,機械硬碟是硬傷,即使再有先進的技術加持,有望達到SATA固態硬碟的速度已是極限,可是固態硬碟的速度還在不停的進化之中,而且得益於96層堆棧的技術應用和QLC顆粒的應用,固態硬碟的價格應該還有下行的空間,這簡直讓機械硬碟更加不具可比性,忽略固態硬碟數據的使用壽命和難以恢復性,普通用戶會選擇誰已經不言而喻。
但是機械硬碟的未來也許並不是一片暗淡,畢竟企業的伺服器市場還是以機械硬碟為主體,而且硬碟的價格決定不了數據的價值,對於有些用戶來說,格外看重數據的安全性,這一點才是他們最關注的。
現在的市場細分已經越來越普及,機械硬碟未來的市場空間仍舊大有可為並不是一句空話,SAN、DAS以及NAS的應用都使機械硬碟大放光彩,甚至具有固態硬碟無可比擬的優勢,不僅僅限於企業用戶,個人或者家庭也可以通過這種網絡存儲或者直連式存儲來安放自己自己日漸龐大的資料庫,即使不採取這種方式,也有不少人選擇大容量的機械硬碟來作為倉庫盤使用。
只能說,當下在500GB左右的消費級市場,機械硬碟正在進一步失去吸引力,而1TB的市場也將隨著固態硬碟價格的進一步下滑而繼續被蠶食,可是在動輒十幾GB以及幾十GB容量的機械硬碟面前,這種大容量的絕對優勢也不是固態硬碟一時半會兒能夠戰勝的,更別提伺服器用戶是機械硬碟的忠實擁躉,性價比這個因素當然是企業用戶首先要考慮的,何況機械硬碟的數據安全性更勝一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