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些人出生在羅馬。」一個人出身時的家庭背景,經常是大眾熱衷討論的話題。家財萬貫、錦衣玉食,名媛貴公子的童話故事,現實生活裡總在上演。
可對於出生在紐約的Gloria Vanderbilt葛羅莉亞·范德比爾特來說,貴族姓氏帶來財富和名氣的同時,也成了她生命自始至終需要面對的標籤與掙扎。
三天前,這位身價超過2億美元的上東區名媛,在紐約走完了自己95年的漫長人生。據報導,去世前,她早已立好遺囑,一分錢都不留給身後的三個兒子和他們的家人。
葛羅莉亞曾在採訪裡說,遺產留下的錢就像詛咒一樣,讓自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名利場掙扎。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也不想再用巨款去「禍害」自己的孩子們。
那麼,被億萬家財「禍害」了一生的葛羅莉亞,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生在「羅馬」的億萬富豪孫女
範德比爾特家族,百年前曾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19世紀,Cornelius Vanderbilt康內留斯·范德比爾特,依靠航運和鐵路發家致富,為家族的壯大奠定了基礎。
移居美國東部後,家族日益壯大,他和兩任妻子一共生育了13個孩子,去世時,身價已經超過1億美元。按照今天的通脹率來算,康內留斯的財富超過千億美元。
死後,他將大部分財產分給了四個兒子和孫子。這其中,和他同名,也叫康內留斯的兒子,以及小孫子Reginald瑞吉諾德一起分到了500萬美元(在今天也超過上億美元)。
這個瑞吉諾德,便是葛羅莉亞的父親。7歲時接下爺爺遺產的他,幾乎「完美呈現」了一個墮落富三代的人生套路。酗酒抽菸愛賭博,提前從耶魯大學輟學後,他在紐約的社交圈四處廝混。
第二次婚姻,他又匆忙娶了一位名叫Gloria Mercedes Morgan,比他小24歲,當時只有19歲的名媛。
1924年,兩人唯一的女兒葛羅莉亞出生。但在所有人的意料中,常年酗酒的瑞吉諾德,在羅德島的度假別墅中暴斃而亡,當時,葛羅莉亞只有18個月大。
瑞吉諾德死後,葛羅莉亞的母親為丈夫背負了巨額的債務,賣掉所有房產之外,連女兒的嬰兒車都成了拍賣的物件。20歲出頭的金絲雀,一下成了社交圈裡被人議論嘲笑的焦點。
但丈夫的死,也不全是「壞處」。
葛羅莉亞的爺爺,對兒子反覆無常的健康狀況和混亂社交早有準備,1899年時就為兒子設立了高達50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還留了一堆房產,保他和後代衣食無憂。
他死後,這筆信託基金,自然落到了女兒的頭上。這筆巨款,成了母親的救命稻草。每個月收到4000美元的零花錢後,她再度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帶著女兒搬到歐洲,在巴黎、倫敦、蒙地卡羅四處遊蕩。
可葛羅莉亞的媽媽可不是什麼親力親為的好母親。葛羅莉亞在後來的採訪裡說:「她自己根本沒有當媽媽的準備,第一次見到我時嚇傻了,生完就把我丟給了保姆,和父親去歐洲玩了整整一個月。」
丈夫的死,更是讓母親有了逃離的藉口。她和葛羅莉亞的姨媽,自己的雙胞胎姐妹在歐洲瘋狂玩樂。這個姨媽Thelma Morgan,還是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的情婦。
億萬富豪繼承人的遺孀,愛德華八世情婦的姐姐,葛羅莉亞的童年,長時間處在一個真空卻又無比混亂的環境中。她經常被母親丟在家裡,生命裡唯一的母親角色,只有保姆。
Poor little rich girl可憐的富家小姐
花著女兒的信託基金,葛羅莉亞母親的壞名聲,很快傳回了紐約的範德比爾特家族。
葛羅莉亞的姑姑Gertrude,尤其不爽弟媳花錢如流水的做派。同時,她在歐洲四處鬼混,甚至還鬧出了同性之愛的「醜聞」。保守的20世紀30年代,這樣的事情,無疑讓讓範德比爾特家族顏面無存。
姑姑生出一計,提議把葛羅莉亞送回紐約,讓她來撫養。葛羅莉亞的母親對這個提議簡直求之不得,甩掉女兒自己就可以獨自快樂了,她很快將孩子送了回去。
但沒想到,接到葛羅莉亞後不久,姑姑從中作梗,以她和女兒已經不再一起生活為藉口,將每個月的零花錢砍掉了一大半。葛羅莉亞的媽媽,慌了。為了錢,她請了律師,準備打官司要回女兒。
正值蕭條年代,億萬巨富遺孀和婆家之間扯皮拉筋的新聞,成了數百萬美國人關注的娛樂新聞。一場被稱作「trial of the century世紀官司」的審判,拉開了序幕。
只有13歲的葛羅莉亞,就像現在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巨星一般,因為自己名下的信託基金,成了攝影記者們圍追堵截的對象。
「他們全都圍著我,對我大聲嚷嚷,讓我不要拋棄自己的母親。」可誰能知道,在這場關於錢的審判裡,最開始被拋棄的,恰恰就是葛羅莉亞自己。
最開始,葛羅莉亞母親的辯護佔了上風,楚楚可憐的模樣,和女兒相依為命的故事,打動了法官和觀眾。但13歲的葛羅莉亞出席了聽證會,哭著對法官說出了母親對自己不管不顧的童年回憶。
與此同時,姑姑砸下了重磅炸彈,說母親道德有問題,和女人有染。品行的「不端」,最終讓葛羅莉亞從法律意義上失去了母親。她的監護權,轉給了姑姑。
「我當時想,反正姑姑和我也不親近,媽媽也對我不管不問,至少保姆還在我身邊,那就夠了。」但事實上,因為懷疑保姆和奶奶一起構陷,想讓葛羅莉亞選擇母親,孩子的姑姑在審判後不久,立刻解僱了保姆。
「保姆走那天,是我人生裡最悲劇的時刻之一。對一個孩子來說,那一天我同時失去了兩個母親。」
17歲的婚姻,性與暴力
「我和姑姑一直不親近,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她,她也沒有試圖靠近過我。」孤獨的少女,在奢華的豪宅裡獨自長大,葛羅莉亞本就內向的性格,變得更加沉默。
這時,母親從歐洲回到美國,搬到了洛杉磯居住,開始在好萊塢的名流圈活動。儘管她失去了女兒的撫養權,但按照協議,每年七月,她都可以和葛羅莉亞一起度假。
17歲那年,葛羅莉亞第一次去好萊塢看望母親。在聚會上,她遇到了第一段愛情,年長自己15歲的電影製作人Pat DiCicco,這個男人,也是當地黑幫的成員。
「現在回想起來,我挺責怪母親的。她給了我太多自由,讓我過早地開始戀愛,從來不限制我,也不教導我兩性間的事情。我很小,就體驗了這些東西。」
在與男人的關係中,從來沒有被母親和姑姑重視過的葛羅莉亞,找到了沒有體驗過的存在感。遇到Pat後,這樣的感覺更加強烈。為了不回姑姑家,也不想待在母親身邊,17歲的她決定以嫁給對方的方式,逃離自己的生活。
記者問她:「可你是上億美元的繼承人,為什麼會想靠男人解脫?」
葛羅莉亞說:「我現在八十多歲了,肯定可以說『我可以拯救自己』,但在當時,沒有任何辦法。富家千金除了嫁人,沒有任何獨立的方式。而且,我只有17歲。」
實際上,切婚禮蛋糕的那一刻,葛羅莉亞就已經知道自己做了最錯的決定。這段只存在了四年的婚姻,充滿了暴力。黑幫成員出身的Pat,脾氣十分暴躁,經常無緣無故地生氣,將葛羅莉亞按在牆上打。
「離婚後我才知道,Pat的妻子死於非命,很可能就是他幹的,可是警方沒有證據。」
掙扎著離婚後幾周,葛羅莉亞和一位名叫Leopold Stokowski的指揮家閃婚,就像尋找著一個又一個父親的角色一樣,對方比她大22歲。
十年的婚姻,讓葛羅莉亞終於有了一段穩定有愛的生活。她生育了兩個兒子,搞藝術的丈夫也非常支持她的繪畫和寫作。與此同時,舞臺劇、電影、創作,年少無知的名媛,漸漸有了從來沒有過的夢想,她當起了演員。
但四處巡演的丈夫,需要一個在家帶孩子的太太,不甘於如此的葛羅莉亞,和丈夫的婚姻漸漸有了裂痕。最終,31歲那年,葛羅莉亞提出了離婚。
永失所愛,兩場死亡
離異後一年,她嫁給了同齡的導演Sidney Lumet,但兩人最終在七年後和平分手。對於這段感情,她沒有太多發言,只是說:「有時候你和一個人分開,並不是不愛彼此了,只是不再適合了。」
不再合適,就再找新的。離異後四個月,葛羅莉亞嫁給了自己的最後一任丈夫,比自己小三歲的劇作家Wyatt Emory Cooper。
「Wyatt是我的今生摯愛。他無條件地支持我,我做什麼都鼓勵我,信任我。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懂我,愛護我。」默契十足的兩人,成了紐約社交圈的一道風景。人們紛紛都說,那個可憐的富家千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也是這個時期,已經創作了一大批繪畫的葛羅莉亞,作品被時尚圈看到,一批設計師紛紛聯絡她,想要用她的繪畫圖案生產一批圍巾和布料裝飾品。葛羅莉亞也親自上陣,設計了自己的天鵝圖案的產品logo。
裙子、香水、首飾,她設計的緊身牛仔褲,更是成為了數次賣斷貨的超火時尚單品。70年代的美國時尚圈,葛羅莉亞·范德比爾特的名字,無人不曉。
葛羅莉亞在後來的採訪裡說:「人們都說我只是利用遺產致富的,但沒人知道,我賺的錢是遺產的好幾倍。」
但順利的婚姻,掙錢的生意,卻並沒能迎來人們期盼的童話結局。1978年,一場心臟病手術,奪走了Wyatt的生命,去世時,他只有50歲。
「我丈夫就像家裡的膠水一樣,把我和兩個兒子緊密連在一起。他一走,我的世界塌掉了一半。」
糟糕的還在後頭,丈夫突然去世後,備受打擊的葛羅莉亞又錯信了律師,在稅務問題上被騙了幾百萬美元。為了還債,她一邊做起了單親媽媽,一邊拋售自己在紐約州的數套房產。
葛羅莉亞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孤獨時光,因為錢財,在名利場被人牽著鼻子走。但好在這一次,她有四個兒子在身邊陪伴,不再獨自一人面對所有的悲劇。
可是,第二段婚姻生育的兩個兒子,已經成年,能夠在外獨當一面。最後一段婚姻的兩個兒子,卻都不滿15歲。青春期的兒子經歷喪父之痛,這樣的打擊,讓兩個孩子始終無法釋懷。
1988年7月,患有多年抑鬱症的大兒子Carter,爬上葛羅莉亞紐約家中的窗臺,不顧她的苦苦哀求,從14樓的高空跳了下去。親眼目睹兒子自殺的葛羅莉亞,又一次成了媒體追逐的對象。
「看吶,果然是豪門的詛咒。」
葛羅莉亞·范德比爾特
「Carter走後的那個聖誕節,我和Anderson(小兒子)一起吃了飯,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慶祝過新年。」
有很長一段時間,葛羅莉亞在黑暗裡掙扎,無數次地想了結自己的生命,但又因為小兒子放棄了這個念頭。她將痛苦,全部寫進了自己的回憶錄和小說裡發洩,又靠著繪畫,慢慢恢復了創作的熱情。
擁有這樣傳奇的母親,葛羅莉亞的小兒子Anderson Cooper,也成了一位成功的新聞記者,常年活躍在美國的新聞圈子裡。
喪子後的這麼多年裡,葛羅莉亞沒有再婚,和小兒子關係變得越來越親近,兩人不僅一起寫書,還拍攝了紀錄片《知無不言》,一起回顧了人生和母子相處的時光。
生命的最後幾年,她還開了社交媒體,親自上傳自己的人生感悟,發表自己的畫作。甚至在去世前幾天,在病床上,都和兒子開玩笑樂的咯咯大笑。
Anderson在母親的訃告裡說:「媽媽是我見過最強悍的人,但她並不帶刺,反而從來沒有對傷害生出防禦的皮囊。她想感受一切,感受生命所有的美好,和生命所有的痛苦。」
「她容易相信人,也經歷過常人難以想像的悲傷,但她永遠都挺了過去,永遠努力,永遠相信好的東西都會來。」
葛羅莉亞的一生,始終相信愛和被愛的力量。她在90歲接受採訪時都說:「我相信愛情就在轉角處等著我。」甚至開玩笑說:「我睡不著的時候,別人靠數綿羊催眠,我都是數自己交往過多少個男人入睡。」
她因為數百萬美金的信託基金,成了全美國人追逐的對象;又因為數段婚姻,成了八卦桃色新聞裡的報導人物。經歷被拋棄、暴力、利用、欺騙,她在時尚藝術圈找到了自己的可能。
將財富帶來的厄運,一一接受,轉身找尋自己人生的意義。被錢「禍害」一生的poor little rich girl,仍然寫下了自己的傳奇故事。
RIP, Gloria Vanderb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