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從抱薪赴雪的寒冬,到勇士凱旋的暖春,一場艱苦卓越而又盪氣迴腸的全民戰「疫」在2020年的伊始打響。
大疫之下,每一個努力散發微光的「我」,用星星點點聚成璀璨星河,共同寫就了屬於「我們」的了不起。
生活逐步重啟。當我們回望起那段不由分說迎難而上的日子,很多倉皇雜亂的思緒得以被悉心整理,很多熱淚盈眶的人和事更值得被反覆銘記。所有的經歷,都將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鼓舞我們去擁抱未來更多的未知與挑戰。
為了傳遞這份感動與力量,優酷與東方衛視、北京衛視聯合呈現,新華社「聲在中國」、新華視頻聯合主辦的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這是我們這是光》於4月25日晚正式上線。
兩個多小時的節目,通過「舉火者」「何為英雄」「四海一家」三個層層遞進的篇章,一路拾撿光芒。它用強敘事、精文藝、真情感的濃烈表達,回溯抗疫奮鬥者的高光時刻,匯聚億萬小人物的感動瞬間,傳遞「讓世界充滿愛」的公益擔當,以此致敬所有平凡中迸發的不平凡,為全球戰疫時刻注入中國力量!
一場致敬「我們」的集體儀式
為什麼選擇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推出這檔特別節目?
據阿里文娛優酷副總裁、《這是我們這是光》抗擊疫情特別節目總製片人藺志強介紹,整個項目其實源起於2月底,也就是戰「疫」最膠著、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當時,我們所有人都被中國普通的老百姓所展現出的那種堅定、執著、樂觀所打動,從一線的醫護人員到每個宅在家裡的人,從老年人到小孩子,大家都是了不起的『戰士』。這一次疫情,讓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有了新的詮釋角度,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臺晚會,去記錄普通人的挺身而出和堅韌有力,致敬每一個發出微光的『我』,致敬我們共同在2020年的特殊時刻展現的民族力量。」
願世界變好,不是因為救世主,而是因為追光者。在好萊塢文化中,拯救地球的都是超級英雄,而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眾志成城凝聚的強大合力,是我們最堅不可摧的武器。也許,這個春天所發生的一切,是比一年前的《流浪地球》更加震撼人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宣言:唯有團結,才能守護家園和希望。
當下,國內疫情基本控制,全球戰疫仍在繼續。當世界向中國投來關切的目光,希望從中獲得更多的參照時,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的努力、中國人的思考以及中國人的善意和擔當,莫不是一份恰逢其時的答案。
《這是我們這是光》三大篇章遞進縱橫,將此次氣壯山河的抗疫歷程娓娓道來:從除夕前夕封城到逐步復工復產,從大國脊梁到堅韌小民,從硬核建設者到城市擺渡人,從疫情初發到共克時艱,從心痛的犧牲到希望的新生,從家國情懷到人間煙火……它系統講述了在疫情來臨時那些堅守者的微光,在疫情暴發時那些引領者的火光,在疫情膠著時那些奮鬥者組成的銀河,還有疫情穩定後同呼吸、共命運,四海一家的無限榮光。
無論是主題的系統性,還是內容的豐富性,《這是我們這是光》都可以視為一個極具節點意義的全民致敬儀式。
集光成芒,聚火成炬。全景式、多視角生動重溫戰疫期間的關鍵節點和英雄人物,既是銘記中國人的心路歷程,也從中提煉屬於全人類的價值理念,為世界打氣加油!
強敘事、精文藝、真情感串聯恢弘主題
為配合抗疫工作、保障人員安全,此次戰「疫」特別節目以雙會場、雲錄製的方式展開,設置了無線下觀眾參與的北京、上海兩大會場,兩大會場的舞美設計大氣簡約,以星光與銀河為主題,環扣「光芒」元素呈現:微光無處不在,散是漫天星芒,聚是璀璨星河。
在表現形式上,除了文藝表演、演講等形式外,大量採用視頻連線、直播、VCR等「雲互動」形態,在氣質上追求莊重而不失活潑、大氣而不失靈氣,用聚人心、暖人心、強信心的語態,將那些愛與堅守的抗疫故事,親切地講與觀眾聆聽。
總體來說,本次特別節目有以下三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強敘事。
在「情」與「景」的交融中,凝練而有力地帶領觀眾重溫全民戰「疫」的氛圍,致敬那些不容忘卻的記憶,是本次抗擊疫情特別節目的題中要義。濃烈的紀實色彩,自然成了節目的一大特色。
開場就讓人肅然起敬,張國立、張鐵林、劉芸、牛駿峰接力講述烈士彭銀華、劉智明、夏思思、樊樹鋒的感人事跡。
隨後,屏幕上如星辰閃爍般出現了所有在戰疫期間不幸犧牲的英雄們的名字,為了守護我們,他們把自己永遠留在了春天。
當微光若隱若現,當舉火者奮力向前,萬眾尋光相隨,堅定逆行。
整場節目在回望戰士開拔、雙山建設、武漢解封等關鍵節點的過程中,連線了被廣大網友稱作醫護「天團」的李蘭娟院士、童朝暉副院長、張伯禮院士、張定宇院長等戰「疫」一線中堅力量,還聆聽了外賣小哥趙彬、醫護專車志願者成冬、義務送藥人吳悠等一線守護者的故事,最後通過武漢人的記錄畫面,傳遞復工復產之後久違的繁華和幸福。
可以說,這次特別節目高度濃縮了全民戰「疫」的高光時刻,讓我們一次性回顧了那段共同寫就的沉甸甸的歷史,更重要的是記住那份勇敢、擔當、堅韌和團結。
第二、精文藝。
鮮明有別於傳統的文藝節目,《這是我們這是光》儘管不乏文藝明星的參與,但是格外強調讓戰「疫」人員作為表達主體,集中凸顯人性光芒,因此一切的文藝表演都是鮮明圍繞主題服務的,數量上求精簡,內容上求精緻。
也正是因為秉持了這樣的創作宗旨,每一個文藝節目都淳樸、自然、真切,讓人過目不忘:
來自全國各地的41名醫療人員,用十來種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獻上詩歌雲朗誦《武漢,我們來了!》。
武漢話RAP炸裂講述「雷火速度」是如何煉成的。
易烊千璽加入「抗疫舞蹈天團」,在一線醫護小姐姐的指導下,體驗穿著防護服在方艙跳廣場舞是怎樣一種艱難的感覺。
韓雪、鄭雲龍經過一番勤學苦練,用原汁原味的武漢方言演唱療愈人心的《漢陽門花園》。
高曉鬆開講《曉說》,詮釋為什麼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樂觀、堅韌、鉚起搞的精神氣兒又是緣何而來。
當NEXT畢雯珺、丁澤仁、李權哲、黃新淳再唱1986年的群星公益名曲《讓世界充滿愛》,那明明是新一代人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心聲吶喊……
第三、真情感。
國難當前,那些義無反顧的人,收藏起自己的小愛,共同鑄就了抵抗疫情的銅牆鐵壁。節目以家國情深為著力點,細膩呈現萬家燈火處的親情、友情、愛情,給了「大愛」之下的「小愛」一個徹底釋放和表達的空間。
「如果她是你的奶奶,你會非常擔心,因為她毅然出徵時,常常忘了自己已經73歲」,聽到這段解說詞,李蘭娟院士滿臉口罩壓痕卻不減美麗的笑容瞬間讓人淚目。
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終於摘下口罩,讓觀眾看清了他和藹可親的樣子,在時間戰場上爭分奪秒的院長坦言,他的心願就是等退休以後,可以當妻子「一個人的院長」。
看不見硝煙的戰火,淬鍊了堅不可摧的愛情,曾以一張和男友「隔著玻璃門親吻」的照片感動網友的浙大四院護士陳穎和男友黃千瑞在接受現場連線時,上演甜蜜的求婚時刻。
武漢醫護人員李雅婷一家七口始終奔波在戰「疫」一線,一場特殊的「雲團聚」,見證了他們一家的雨過天晴、久別重逢……
正而不老、濃而不濫、頌而不媚,是這場抗擊疫情特別節目帶給觀眾的突出感受。
不管醫護人員還是普通民眾,每一個挺身而出的英雄,都是如你我一般擁有七情六慾、眷戀人間煙火的凡人。如此展現人性弧光的講述方式,讓觀眾們看清了他們的臉,讀懂了他們的心,感受到了他們卸下鎧甲之後的鮮活模樣,讓我們更加欽佩那些無畏與犧牲,也備加懂得珍惜與感恩,致意在戰「疫」中付出努力的每一個我,和每一群我們。
踐行責任擔當,凝聚戰「疫」力量
作為網絡視聽平臺聯手地方衛視強強聯動的一場大型活動,《這是我們這是光》通過輻射多領域受眾,傳播社會正能量。優酷的加入尤其是承擔的角色之重,的確讓人眼前一亮,畢竟,此類主題文藝匯演向來是電視臺為主戰場。
疫情期間,優酷先後推出過《餘生一日》《第一線》《冬去春歸》等戰疫佳作,深刻紀錄值得銘記的時代故事,這次以特別節目形式發起這樣一場活動,既進一步體現了優酷在戰疫時刻的責任與擔當,也不難看出主流視頻平臺正通過強大的資源整合優勢、技術實現優勢以及生態能量優勢,表現出更大的作為。
整場節目除了鼓舞人心的精神價值,還特別開設公益助農環節,為復工復產凝聚更多力量,發起全民號召。節目更是邀來當紅主播薇婭進行了一場「很有味道」的特別直播,用「美食之誼」講述八方支援湖北人民的盛況。
隨後,聚划算愛心助農倡議人黃渤出鏡,倡議大家關注因為疫情遭遇滯銷的農戶,不讓蔬菜水果爛在地裡,伸出援手,為愛接力。
從微光閃爍中探索無垠星際,從平凡個體中發現大愛無邊。為了擴容活動的互動性和影響力,《這是我們這是光》聯合新浪微博開展「點亮心光故事」徵集,號召網友參與我的抗疫故事、我的抗疫家書、我的春天祝福、我的抗疫畫四大版塊。
連日來,眾多網友踴躍參與,這些又反哺了節目本身,例如在「何為英雄」章節前展示的一組孩子們的作品,稚嫩的畫筆下,是逆行者、口罩超人、守護天使的英雄模樣。
有網友感慨:「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進來的地方,今天你是追光者,在某一天你就會成為光,照亮更多的人」……
手捧星光,淚別悲壯。挺起胸膛,徵程漫長。
那麼多的溫暖與力量,那麼多的信念與希望,一併播種在了這個特別的春天,只望來日繁花碩果,不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