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創意產業在全球已不僅僅是一個新概念、新模式,它成為富含巨大經濟效益的直接現實。在發達國家創意產業已經崛起為高速發展的新興行業,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向小康邁進,人們對旅遊的消費逐年增加,提出了高層次的以休閒體驗為主的多元化消費需求,而農業觀光旅遊成為越來越多人選擇的新時尚和新愛好。今天我們盤點一下,我國臺灣地區的超火爆的七個創意農場,僅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一、金勇DIY休閒農場
金勇DIY休閒農場位於新竹縣,屬農場主彭金勇的私人所有,面積約26000平米,農場種植的農作物主要為番茄,這看似平常無奇的番茄農場經過創意開發,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番茄特色農場,也被稱為「番茄聯合國」。
農場主要栽培不同品種的番茄,引種世界30多個品種,如日本桃佳番茄、桃太郎番茄、仙桃番茄、波霸番茄、金黃番茄、韓國番茄、以色列番茄、荷蘭番茄、奇異果番茄、燈泡番茄等,顏色有紅、綠、橙、黃等。採用水耕法、智能化溫室等先進的栽培技術,確保番茄的產量和健康營養。農場設置有關番茄的食用價值、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科普牌,並提供導覽解說服務,豐富遊客的農業知識。此外還種植有機蔬菜、草莓、黃瓜等,為遊客提供採摘體驗,農場的餐廳出售料理,此外提供DIY活動,如DIY番茄拼盤,彩繪番茄寶寶等。如今農場是全臺灣番茄品種最多的番茄主題農場。
二、花泉農場
花泉農場位於宜蘭縣員山鄉,面積約19980平米,屬農場主楊森山家族所有。農場名稱「泉」指農場地下的湧泉,農場地處蘭陽溪的古河床,1921年為防洪將蘭陽溪地上水引走,但地下伏流仍在流動形成大量湧泉。農場名稱「花」就是指農場特色的作物——野薑花。野薑花是宜蘭地區鄉間無人問津的野花,2003年,楊森山和家人因農場土地瘠且含水量高,一般的農作物不易種植的缺陷,嘗試種植野薑花,並開發野薑花產業。
花泉農場成為臺灣唯一以野薑花為種植產業的農場,也成為頗具特色的創意農業項目。目前野薑花的種植面積有4000平米,農場野薑花景觀以及野薑花系列產品受到了遊客的喜愛,農場每日遊客量非假日可達100人,假日可達500人,遊客停留時間約1-3小時左右。客源不僅以宜蘭市為主,還包括臺灣各地旅行團。
三、金雞蛋休閒農場
金雞蛋休閒農場位於新竹縣,面積約145500平米,屬於私人經營的農場,由生產實用雞蛋的農場轉型而成。此農場的創意特色在於對雞蛋的藝術加工創意,主要體現於兩方面:一是農場的「蛋之藝博物館,館內收集了各類型的蛋殼,如雞蛋、鴕鳥蛋、壁虎蛋、孔雀蛋、鸚鵡蛋等,並展示各種以蛋為素材的藝術表現,如蛋雕藝術、彩繪蛋殼等,把蛋殼變成了工藝藝術品。二是遊客彩繪雞蛋DIY的創意,農場自行研發、生產「彩繪專利雞蛋殼」,遊客可以自己動手雞蛋彩繪,體驗藝術塗鴉的樂趣。
四、高雄旗山香蕉城
高雄縣的旗山鎮,屬亞熱帶氣候,四季氣溫較高,再加上土壤肥沃,這裡的農業很發達,曾經是生產蔗糖的重要地區,而現在則成了臺灣主要的香蕉產地,香蕉是當地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每年的五月到十月香蕉的盛產期。旗山的香蕉產業從「香蕉文化」創意,推出「蕉」點伴手禮:香蕉酥、香蕉片、香蕉條、香蕉派、香蕉奶、香蕉酒、香蕉蛋糕、香蕉雪糕等多樣化產品,其伴手禮的「蕉點」無不充滿「蕉」元素,除其形狀與香蕉有關外,如香蕉毛巾、香蕉雪糕,還有各種各樣的與「蕉」有關的名稱,如「蕉」好運、「蕉」朋友、成「蕉」等。
五、頭城農場
頭城農場位於宜蘭縣頭城鎮,面積超過1000平米,是家庭經營的農場,主要以對農業生產、生態、生活的「三生」體驗為特色,在經營十多年來,農場憑藉豐富的農業體驗創意,在農場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農場設有水稻文化區、農村動物區、果園區、釣魚池、昆蟲教室、農場運動場、菜園區等,並設置了多名導覽解說員,讓遊客充分體驗農村生產、生活和文化。2011年,農場被臺灣當局評定為中小學生「農村生活體驗與生態探索」的戶外教學基地,知名度與美譽度覆蓋到香港、新加坡等地,農場每年都要接待新加坡的學生團體來進行體驗教學。
六、廣興農場
廣興農場位於宜蘭縣東山鄉,面積約29畝。農場原先是養豬的豬場,豬場經營失敗後,保留豬場整體環境特色,以重現傳統宜蘭農村的生活、生產、生態為主題,轉型為富有文化創意的體驗農場。農場景觀簡單粗礦,但極富農村風味。其豐富的體驗活動深受遊客的喜愛,遊客類型主要以臺北市的家庭、公司團體、學生團體為主。農場遊客量非假日每天200人以上,假日每天400-600人,遊客停留時間半天至一天。
七、大溪花海農場
大溪花海農場位於桃園縣大溪鎮,總佔地面積約17.9公頃,是臺灣北部最大的花卉農場,其花卉種植面積達11公頃,約佔總面積的61%。農場利用優良的花卉產業基礎重新對場地進行景觀規劃設計,打造以休閒觀光旅遊為主的經營模式。農場以各色花海為主要景觀特色,景觀設計緊扣「浪漫」的主題特色,主要觀光景點愛麗絲香草園、紫色夢幻、彩虹花田、風情萬種、金色年代。
農場除花海外,其他景觀小品、設施、構築物、建築的外觀也體現藝術創意,並在顏色、樣式上都突出「浪漫」主題。農場中建築「童玩屋」外形設計塗鴉成可愛的童話小木屋,農場瀝青道路上彩繪藝術圖案,可愛小黃鴨標牌與花田組成的藝術景觀,花海中精緻的小矮人雕塑和迷你樹屋打造童話世界。此外,農場景觀在材料應用上多就地取材、低碳環保。如利用樹枝做欄杆、標牌等設施,一些小型構築物用貨櫃改造製成,農用拖拉機改造成農場特色觀光車,用廢舊的花盆、塑料瓶、麻繩製成景觀小品等。這些創意既使景觀趣味性增加,又體現了低碳環保的思想,還降低了農場投資建設成本。
總體而言,臺灣近十年來農業生產總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帶來了巨大了經濟效益,並使臺灣農業和農產品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和讚賞。休閒觀光每年吸引遊客接近3000萬人次,創造近150多億新臺幣,完全統計,目前臺灣地區獲得登記許可證的休閒農場400多家, 未取得登記許可證的休閒農場至少還有2000多家,就收入而言,從事休閒農業的臺灣農民年人均收入約30萬新臺幣,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