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著各地紛紛發布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不少人都開始為扔垃圾感到「腦闊痛」。
答案:都是其他垃圾
噢!我太難了,每次垃圾分類都要苦苦糾結了一番。不過不用擔心,百變垃圾分類,創意小發明上場,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些有意思的小發明,以後終於不用為扔垃圾發愁了!
01
來自合肥工業大學的大二學生崔翔赫與團隊發明了一款家用智能分類垃圾桶。
扔垃圾時,只需先說出垃圾名稱,再將垃圾丟進這款垃圾桶,系統就會自動進行分類。
你:「礦泉水瓶?」
垃圾桶:「可回收垃圾。」
你:「廢紙團?」
垃圾桶:「其他垃圾。」
該發明目前能自動識別60多種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這項發明還榮獲了2019年金磚國家青年創客大賽一等獎。製作團隊稱,在家庭生活中,其語音識別準確率可達100%,但目前只能識別普通話。
02
花都區駿威小學三個小學生發明的智能垃圾分類機器人。
市面上的智能垃圾桶
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1、單桶設計,所有垃圾都丟到一個桶裡,不能實現垃圾分類,如果進行垃圾分類,必須買三個桶。
2、高度固定且不能移動,人在廚房做菜或者洗碗的過程中,經常要多次走動和彎腰,把垃圾丟入不同的垃圾桶,非常不方便。
而他們設計的智能垃圾分類機器人則完美解決了這些問題
這個機器人實際上是三個垃圾桶,分別對應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表面有一個控制面板,上面有很多對應家庭日常垃圾的按鍵,包括「電池」、「廢棄紙張」、「火機火柴」、「過期藥品」、「廢棄燈泡」等12種類別。按下按鈕,對應的垃圾桶蓋就會自動打開。
除此以外,智慧機器人還能進行人手感應升降和開合,把手放置在垃圾桶蓋上,桶蓋就會自動打開。手往上往下,機器人也會自動跟隨升降。
該機器人還能利用雷射傳感器測距監測垃圾裝載狀態,綠燈表示可以繼續投放,紅燈表示垃圾桶垃圾已滿。如果嵌入萬向輪,機器人還可以移動。
侯振楠介紹,他們用了大概半年的時間,設計並製作出該作品,讓人們丟垃圾更環保,丟得更輕鬆自在。
03
國外垃圾處理髮明
1. 城市垃圾自動回收系統
便攜感應付費!真空管道運輸!芬蘭人把這些高大上的科技,用去全民倒垃圾!
這是科技公司MariMatic發明的超級先進的垃圾自動回收系統——Metro Taifun。
在使用前要刷卡支付,就像我們乘公交地鐵滴卡一樣,然後,按照垃圾分類方法,把生活垃圾分開投放到相應的桶中。
丟進去的垃圾瞬間就被吸走,變得無影無蹤。
原來,垃圾一進入系統就會立即反應,抽走管道內空氣,製造管道真空並形成氣壓差,讓垃圾沿著管道瞬間被移走!
時速高達每小時80公裡,「咻」的一聲直飛幾公裡外的收集站,之後通過管道連接的大垃圾箱,自動分類裝好。
為了可以裝更多的垃圾,垃圾箱還會自動把垃圾壓縮。在裝滿之後,就會把它們運到垃圾處理廠。
這種黑科技不只是個創意,也不只是一座城市的良心,這是未來!
2. 廚餘垃圾處理器
垃圾處理器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在國外流行,進入中國也有些年了,但一直沒有得到普及。近期隨著「上海垃圾分類」推進,終於火了。
垃圾處理器其實就是一個電機帶動圓形刀盤,將廚餘垃圾粉碎後排入下水道的機器。
市面上的垃圾處理器根據大小不同重量大多在5~10kg左右,不管是臺上式還是臺下式水槽都是可以安裝的,需通電使用。
只需簡單三步,就能解決廚餘垃圾:把廚餘垃圾倒入水槽下水口→打開水龍頭→打開垃圾處理器的開關。不用擔心半夜扔垃圾被罰款,就是這麼輕鬆愉快呀!
3. 能壓縮垃圾的垃圾桶
垃圾往大了說,是全世界的通病,往小了說,關係到家裡的衛生,而這個能壓縮垃圾的垃圾桶可以把家裡的廚房垃圾變為肥料!!!
嚴格意義講,這並不是一個垃圾桶,而是一款擁有生化處理模式與乾燥處理模式的家用垃圾處理機。
生化處理式會營造出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酸化分解有機物,使其變成有機肥。乾燥處理模式就是加熱風乾,蒸發垃圾的水分,不讓微生物存活。
只需要100分鐘,垃圾就會減少到原來的七分之一。
隱藏在地下的」大肚子「
在以乾淨文明著稱的瑞士,垃圾分類「小發明」也凸顯出高大上的特點哦。
普通的垃圾桶是下面這樣的。這樣的垃圾桶不僅容量小,還沒拆幾個快遞呢,快遞盒就把它填滿了。
而且一到夏天,一旦裝進了食物,那腐敗的味道可真是難聞。
而瑞士的垃圾桶可是幾周才清理一次噢。難道不會垃圾堆滿山,蚊蟲分滿天嗎?
其實,這多虧一種叫Villiger的垃圾桶。
瑞士人是怎麼玩的垃圾桶呢?這款垃圾桶由地上垃圾入口和地下收集容器急隱藏式控制器組成。
使用時,用戶需要先刷卡支付垃圾處理費用,然後垃圾桶入口就會被打開。注意,它不需要進行複雜的垃圾分類,幾乎所有的垃圾都能被扔進去。
隨後垃圾會進入到地下收集容器,密閉式的封蓋設計,可是一點異味都沒有。
到地面的容器蓋被填滿以後,清潔工人只需將隱藏在地下的控制器取出來,按一下上升鍵,像貨櫃式的地下收集器就露出地面了。
再由垃圾車統一收取和更換。Villiger有小型的適合社區用的,也有大型的適合企業用的。
盛垃圾的「大肚子」都被隱藏到了地下,真是別具一格。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