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獲客風控一體化模式是保險業風險管理策略新趨勢

2020-12-15 同花順財經

【實習記者胡楊】

日前,普華永道在其發布的《戰略轉型中的險企如何御『風』前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指出,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新的發展機遇,整個保險業都在摸索採用新的業務模式和實施變革管理,希望實現轉型與增長。

以風險管理策略為例,《報告》建議,保險行業風險管理的新策略應沿著前臺產品與客戶決策、中臺數據與分析的賦能、以及後臺敏態的人力資源與系統支持等三個環節進行分析。

首先是風控前置決策。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可以與前端的產品設計及客戶選擇決策深度綁定,將風控第二道防線前移與前臺第一道防線更緊密結合,讓風控決策者和指揮官在「聽得見炮火」的地方作業,實現獲客風控一體化的模式,是風險管理策略上的新趨勢。在這種策略下,保險公司將風險管理環節嵌入業務前端流程中,基於風險分析來創新產品設計,發現並甄別商業機會,快速做出業務決策。

其次是風控中臺賦能。通過內部資源的整合與協同,建立具有強大分析與決策能力的中臺,可以快速響應前端業務的需求和反饋關鍵的決策信息,是當前金融行業突圍致勝的重要策略。普華永道認為,金融企業風控中臺由四個核心平臺組成:數據湖平臺、模型實驗室、數據管控平臺、數據服務和應用。

最後是敏態組織與平臺支持。《報告》指出,敏態是相對於穩態存在的,傳統金融機構都是傾向於穩態模式,但隨著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快速變化,金融機構需要更敏捷的做出響應,需要支撐前述兩大風險管理策略的「敏態」組織與平臺策略,允許公司內部「敏態+穩態」的雙態並存狀態,平衡公司的穩定性與創造力,其中,「敏態」用於探索和創新,有更高的容錯度,成熟後可以轉化為「穩態」。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伙人周瑾認為:「過去,國內大多數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圍繞償二代監管合規要求開展的,與行業趨勢、公司戰略與業務發展結合併不夠,還沒有充分發揮主動風險管理的價值。未來,可以藉助戰略視角的風險管理分析框架,進行重新審視與思考,探索保險行業風險管理工作,跳出固有思維和路徑,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工作上的痛點與困惑。」

來源: 中國保險報

相關焦點

  • 期權特色資產管理:策略與風控
    銀華基金(博客,微博)場內期權負責人劉攀、上海雷根資產管理總經理李金龍、融固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基金經理敖學會、華軟新動力(310328)衍生品投資總監李文兵、融升基金總經理侯茂林、曠本科技合伙人劉潤聰、臺灣期權教父王俊超圍繞「期權特色資產管理:策略與風控」主題展開討論,該場專題討論由期權交易者學會理事長王勇主持。
  • 普華永道中國發布《公益組織風險控制管理體系》
    &nbsp&nbsp&nbsp&nbsp11月9日,普華永道中國在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舉辦的「2019北京公益慈善匯展」 上,發布了面向中國公益組織的《公益組織風險控制管理體系》。
  • 普華永道:金融從業者今年必須加速轉型 以免被淘汰
    監管體系改革、擴大開放措施出臺、系統性風險防範、科技創新深入等事件,讓金融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展望2019年,各種新舊因素將如何影響金融業?普華永道將從十個方面,暢想發展新局面。1.新監管體系逐漸發揮作用,系統性風險防範可期。
  • 大童公估《中國保險業風險管理高級研修班》圓滿結束 百餘位保險...
    2020年10月15日-16日,由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舉辦的《2020中國保險業風險管理高級研修班》順利結業。受大童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邀請,來自國內外數十家保險公司一百餘位企業高管、理賠及運營部門精英翹楚濟濟一堂。
  • 風控策略產品經理:金融風控的業務規則、策略模型(認知)
    這要求風控策略要不斷的更新升級,而且監控、回顧和分析歷史規則是一項基本的風控工作,那麼,PM必須要及時地更新策略以及策略的玩法,保證你所負責產品範圍的風控策略的靈活性。1:A卡(貸前信用風險模型)1、PM要分析會遇到的風險問題2、模型舉例分析(4)重要金融風控策略模型2:B卡(貸中反欺詐模型)(5)新穎金融風控策略模型:社交網絡在風控模型中的應用四、沒有小結的總結一、先說下風控金融的基本業務和風控規則1.
  • 香港擬修訂保險業條例,提升全球風險管理中心地位,來看...
    香港近日公布兩項保險業條例修訂草案,旨在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風險管理中心及區域保險樞紐的地位。保監局主席鄭慕智說,新框架採用原則為本、成果為重的模式,讓香港與國際標準和常規接軌,直接提升香港在環球保險市場的競爭力,鞏固其作為區域保險樞紐的地位。  訂立保險相連證券制度,促香港成為巨災債券發行地  從修訂內容上看,《2020年保險業(修訂)條例草案》擬訂立保險相連證券業務的新規管制度,為透過成立特定目的保險公司發行保險相連證券,提供特定和簡化的規管框架。
  • 印章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企業風控啟用智能印章減少風險
    印章管理也是企業風險管理當中的一部分,作為企業對外身份代表的有效憑證一旦被違規使用,就很可能導致企業陷入經濟、法律風險當中。因印章管理問題給企業帶來法律訴訟和經濟損失的事件屢屢發生,這種現象的發生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公司的風險管理做得不好,然而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印章管理,印章管理規範與否直接體現了一個公司風險管控的水平,因此印章管理不僅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而且公司法律風險管控首先應從印章管理開始。
  • 保險業發力深耕小額長尾消費場景 保險公司風控能力成發展融資性信...
    該報告稱,我國大量人群的消費信貸需求未能得到滿足,保險業深耕小額、長尾消費場景成必然趨勢。   保險業正在發力深耕小額長尾消費場景   《報告》稱,2020年保險機構各自發揮了資源稟賦優勢,持續深耕具有小額、長尾特點的白色家電、通信產品、汽車市場等消費場景,一定程度帶動了經濟內生性增長,也讓消費信貸觸達至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
  • 安徽銀保監局談銀行保險業支持科創:目前增速不差、風險不大
    11月14日,安徽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俞林在銀保監會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安徽銀行業保險業支持產業創新、科技創新這一塊,目前的狀況是增速不差,即增長速度超過各項貸款速度;風險不大,總體沒有超出安徽銀保監局設定的容忍度。
  • 以風控為立行之本,微眾銀行探索風險管理之路
    以金融科技變革風控體系 解決風控痛點民營銀行在擔任金融改革「排頭兵」的同時,這種新的業態往往伴隨著未知的風險領域和大量不可預知的金融風險。隨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革新技術的高速發展,將傳統風控手段與科技有機融合,不失為解決風控痛點的一種途徑。作為民營銀行,微眾銀行一開始就必然需要選擇一條獨特的經營道路。
  • 捷信、中銀、中郵消費金融高管發聲,破解利率、獲客、風控難題
    撰文 | 木音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接近年關,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開始對2020年進行復盤,近期頭部持牌消金的高管頻頻對外發聲,表達在展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析消費金融未來在場景、獲客、融資、風控、利率等方面的趨勢。
  • 企業合規、內控、風險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構建
    對央、國企來說,在合規管理方面,標誌性的指引文件是2018年頒發的《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試行)》;在內部控制方面,權威文件是2008年頒發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在風險管理方面,標誌性的指引文件是2006年頒發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這三份文件,出臺的時間和背景,各不相同,給企業風控等工作帶來不同的視角。但同時,對企業風控等工作從不同角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 普華永道:未來科技企業總市值過半規模為T2B2C模式企業
    財經作者 楊夢潔6月26日,普華永道發布《科技賦能B端新趨勢》白皮書,研究顯示,中國科技企業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迎來爆發期。普華永道預計,到2025年,中國科技企業整體市值規模將達到40-50萬億元人民幣,T2B2C模式的代表性企業所佔市值將達到未來科技企業全市場一半以上規模。白皮書指出,科技企業(以下統稱「T端」)賦能企業端(以下統稱「B端」)、服務消費者端(以下統稱「C端」)的T2B2C模式將成為未來主流商業模式,以阿里巴巴、騰訊、螞蟻金服、百度、平安、小米等為代表的平臺生態體系已初具格局。
  • 「天鴿」到「山竹」廣東保險業充分發揮風險管理作用
    此次災害的迅速應對和受災情況的相對可控,與廣東保險業提前部署、迅速響應,充分發揮商業保險機制在風險防範、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有著重要的關係。    不僅是車險領域,保險的風險管理服務前置也已經是保險業應對災害風險的常態性做法。
  • 頻涉消金業務風控風險在加大
    而傳統的信託行業風險特點是」雙低「,即單筆放款回報相對較低,融資不良率也較低。」也因此信託公司對待消費金融信託的風控策略應有所不同。前述信託業資深風控人士表示:「信託公司傳統的風控模式難以適應消費金融業務。新的業務模式下,風控理念需相應調整。信託公司一向將風險管理作為展業的重要基礎。
  • 360數科黃建庭:以風控技術實現千人千面的定製化風險流程
    Argus是由數字資產+AI技術+專家經驗+工程技術組成的有機結合體,憑藉反欺詐、信用評估和風險預警三大核心功能,Argus已成功攔截新型風險人數超過100萬,保護現有資產超800億,日挽資產損失率超過1000萬。「我們期望把Argus打造成AI時代領先的風控引擎」,黃建庭表示。
  • 工商銀行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提升
    完善頂層設計 做實風控布局謀篇工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制定進一步完善風險治理體系、提升風險治理能力指引,確立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風險管理的方向和要求,明確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同時,不斷完善全面風險管理規定,深入研究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風險管理策略,制定全面風險管理職責實施細則,使全面風險管理頂層設計更加完備、體系更加健全。
  • 普華永道「雲籤約」優必選科技,推智慧機器人掌控疫情危機
    受訪者供圖 3月12日,普華永道籤約優必選科技,以普華永道專業的風險管理諮詢服務的實踐經驗,融合優必選科技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產品,共同推出風險管理智能服務機器人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建設完善風控機制、規劃長遠發展、保障穩健的經營狀態。
  • 前百度副總裁創業為何看準從0開始的底層風控搭建? |一個好項目
    一個問題是,標準化的產品難以滿足金融機構多樣化的風控需求,由此,融慧金科上線了結合客戶業務場景為其建模的服務。  王勁介紹,建模既可以用於風控的某一環節,如精準獲客,也可以成為一項業務,如包含多個決策模型的消費信貸和企業風控產品。
  • 法海風控熱烈祝賀上海銀行推出「魔鏡」風控新品牌!
    「魔鏡」風控新品牌!本次活動以「智慧金融·專業服務」為主題,是上海銀行面對金融科技新趨勢,積極擁抱金融科技,踐行科技創新應用,探索數位化轉型,積極傳承城市精神,打造精品銀行,創新求變,不斷升級智慧金融的水平,所進行的一系列科技創新的重要成果展示。上海銀行行方領導及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領域專家出席了本次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