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春運票是否緊張的問題,鐵路方面表示:隨著高鐵運力持續提升,列車開行結構不斷優化,以及旅客出行習慣的改變,旅客發送量大增,更多人能回家過年了。相對國慶假期,春運已不再是火車票最搶手的時段。(12月23日《人民日報》)
有人說,2017年春運是「最難搶票季」。春運火車票靠「搶」的輿論氛圍之積累,呈線性地增加了旅客出行的焦慮感,但其本身需要加以實際的佐證,才能看出成色和水分幾許。
筆者23日登陸12306網站,選擇熱門車票線路來查詢。這天可買到1月21日的車票,那時,離除夕夜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已進入一些搶票軟體所謂的「最難搶的時間範圍」。
1月21日車票銷售的熱門車票線路中,廣東到武漢、合肥、南昌方向,上海到長沙方向,都有餘票;北京到哈爾濱餘票還有一等座和特等座。隨著時間分分秒秒推移,餘票數量肯定會減少,且總體上可感到春運火車票較為緊張的趨勢,但也沒到搶票軟體所說的「靠搶」般你爭我奪。畢竟,臨時列車還沒有開始釋放運力,而節前部分被囤積的車票屆時也要回吐,撿漏的可能性也非小概率。
不過,往成渝方向的車票確實是炙手可熱。這和該地區高鐵列車均需通過武漢來通達也有關係。作為鐵路運力快速提升的「主引擎」,高鐵豐富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直接改變了春運的出行方式。而成渝方向的春運狀況,在未來西安至成都高鐵、貴陽至重慶高鐵開通後將得到緩解。
高鐵成網釋放新運力,網絡購票的普及,甚至加上私家車的普及,這些看起來並不相互聯繫的「新常態」,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春運狀況,以至於讓人產生「春運潮都湧哪去了」的感慨。從去年春運開始,可以很明顯感到各大火車站不再是摩肩接踵,各個汽運站更是難見人頭攢動。因為春運少了人擠人的以往記憶,有人甚至發出「年味少了」的唏噓。
事實上,真正運力高峰早就開始轉移。從2013年開始,國慶黃金周國人出行密度就已超過春運規模。2015年國慶黃金周首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253.7萬人次,當時就創了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之後,平均每天的運量幾乎都達到春運時最緊張的數量。
人們之所以沒有在黃金周感到火車票要靠搶的焦慮,一是和春運主打的家人之守望團聚相比,國慶更注重遊玩愜意,兩者心情不同;二則是前者沒有春運買票難的「灰色記憶」加持。心情、境遇的不同,導致更搶手的國慶買票反而是風輕雲淡了。就此想來,這個春運買票,真不必太過焦慮。
文/謝偉鋒
來源:紅網
作者:謝偉鋒
編輯:夏熊飛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6/12/24/466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