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帶貨反思 誰來扛起千億流量市場背後的責任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誰來扛起千億流量市場背後的責任

黃啟哲

這幾天,某位網紅再次因「賣貨」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原因是其推薦的「陽澄湖大閘蟹」被消費者質疑「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號稱陽澄湖的大閘蟹卻在客服口中成為其他地區的湖蟹;「23年老品牌」的公司註冊信息卻是2015年。

這不是該網紅主播第一次在直播中因「貨不對板」而遭遇「翻車」失誤。三個星期前,他和助理直播售賣不粘鍋的過程中,眼見著煎蛋「粘鍋」,網紅主播嘴裡卻一再重複「它其實不粘」,令人大跌眼鏡。面對質疑爭議,他先是以「操作不當」來解釋不粘鍋粘鍋事故,又在昨天用「解讀商家提供的信息時出現偏差」來解釋「陽澄湖大閘蟹不來自陽澄湖」的問題。被網友調侃為繞口令賣貨事故的背後,引發輿論對網紅因為「賺快錢」而忽視產品質量甄別調查以及誇張營銷的隱憂。泥沙俱下,如平臺不加遏制與監管任由畸形生態發展,或也將觸及法律的「紅線」。

網購產業的飛速發展,催生了網紅直播賣貨這一新生事物。網紅的人氣是否可以變現?當然可以。導購模式向線上遷移的過渡期,消費者因喜愛信任而爽快下單,屢屢成就網紅銷售神話。但需明白的是,相對應的,網紅與所在平臺要承擔起流量背後的責任,避免誤導消費與畸形營銷,才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正途。

能量越大,責任越大。直播推銷正在快速成長,責任意識是否已經落後行業成長的速度和市場能級?

一場直播觀看人數高達數百萬,幾個小時的成交額就以千萬元乃至億元計。據《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加入淘寶直播的主播人數同比增長180%,帶貨超千億元,同比增速近400%,每月帶貨規模超過100萬元的直播間超過400個。而相比於拿代言費的明星而言,直播賣貨的網紅更像是「抽傭分成」的銷售,有業內人士透露,影響力大的網紅佣金可高達銷售額的20%。而產品要想在「頂流(頂級流量)」網紅的直播間露臉百十秒,單是「入場費」就動輒數十萬元。

賣貨、帶貨的模式也進一步向其他平臺滲透。在不少用戶自主上傳視頻、圖文的社交分享平臺,擁有一定基數粉絲、觀眾的博主也開始接洽商業合作,在自己的「愛用物」「新品開箱」的分享中,加入一兩個收取廣告費的產品。由此甚至還衍生出一個術語——恰飯。恰飯是「吃飯」的方言讀音,指代博主也是要餬口吃飯的,不能全憑著一腔熱血「用愛發電」,如同影視劇中的插播廣告一樣,商業合作成為推動原創內容生產的重要支撐。

相比於早年間「談廣告色變」的態度,如今的觀眾對待網紅賣貨、博主恰飯更加寬容和理解。在原創內容收益模式尚不成熟的當下,單靠點擊量或者與網站籤約分成所獲得的收入,與製作、創作視頻的投入不能成正比。而此次陷入爭議的網紅的「賣貨」口頭禪「買它買它買它」「也太好用(看)了吧」更成為網絡流行語,足見其受眾面之廣。

高額的利益誘惑下,能否嚴格甄選合作品牌、長時間用心體驗產品質量,只能全憑博主網紅的自覺?

此次陷入爭議的網紅,儘管一再宣稱對於自己銷售的商品嚴格把控選品、對售後負責到底,但眼見著其從「口紅一哥」升級成為全品類導購,涉獵的商品從過去擅長了解的化妝品,一步步延伸至廚具、食品等各種消費品。一天叫賣十幾款不同品類商品,這背後且不說是否有專業人士為品質「背書」,能夠分給每樣產品體驗使用的時間也值得推敲。就拿「不粘鍋粘鍋」來說,如果真是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由此可見其對產品了解使用少得可憐,更談不上他自己辯稱的「之前一直使用」「嚴格把控」。

在直播賣貨亂象中,還有更無底線的網紅。一些因手續質量不過關,擠不進正規廣告的「三無產品」,卻堂而皇之成為他們巧舌如簧下效果驚豔、不為人知的「小眾產品」。廣告法規中不允許出現的「最棒」「最高級」等絕對化用語,在直播間更是不絕於耳,更不用說保健品「嬰兒可以喝」這樣缺少常識、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的誤導消費。

須知,粉絲也好,消費者也罷,其最初的購買行為或許是因為網紅的個人魅力和精彩話術,但長期的信任與理解仍是建立在誠信經營與過硬品質的基礎之上。回頭看,在深夜螢屏叫賣著「八星八箭南非真鑽只要998」「勞斯丹頓,手錶中的勞斯萊斯」的侯總,如今早已銷聲匿跡,可這些劣質產品對「電視購物」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逆轉。面對前車之鑑,網紅博主與平臺皆應警惕——切莫貪圖「快錢」而罔顧消費者利益,讓正高速發展的網購產業蒙上「信任危機」的陰影。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網紅也有「馬太效應」 直播帶貨能走多遠?
    2018年淘寶直播帶貨規模超千億,同比增速達350%。抖音和快手除了擁有孵化網紅的流量優勢外,自身帶貨規模的成績也不錯。 2018年4月,快手小範圍內測「我的小店」,6月與有贊合作推出「短視頻電商導購」,並新增「快手小店」,同時推出「魔筷 TV」小程序,引導用戶一鍵跳轉完成購買。
  • 「燕窩」造假事件的背後:帶貨需要找好網紅
    據悉,其公司所在地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該公司立案調查。辛巴涉案金額巨大,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其參與投資的兩家A股公司股價跳水。該事件甚至引發了社會對燕窩市場亂象的揭露和對整個燕窩行業的質疑。而這些發酵現象的背後,是對整個食品行業的啟示,那就是網絡銷售應該找對帶貨人。要說這個名為有志的辛巴,也著實有幾分冤枉。
  • 網紅直播帶貨「翻車」,水軍泛濫真假難辨,直播背後引人深思
    據江蘇經濟報前不久公布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信息,近六成消費者選購緣故是訪問時見到的;次之,對消費者選購決策危害佔比較高的是網紅強烈推薦,佔有率。另據《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資料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服務平臺帶貨超出10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率近400%,造就了一個全新升級的千億元級增減銷售市場。
  • 網紅直播「翻車」 網紅直播帶貨也逐漸去除泡沫
    網紅直播帶貨給商家帶來了一定的價值,其互動性強、場景更多元化也成為吸引電商的重要砝碼。拐點:網紅直播帶貨逐漸回歸理性隨著一些網紅直播「翻車」,網紅直播帶貨也逐漸去除泡沫,回歸理性。業內分析認為,從用戶角度來看,衝動消費的熱情似乎已經開始降低,用戶對於直播帶貨的說辭逐漸脫敏、對頭部網紅也極有可能出現審美疲勞。
  • 直播帶貨,缺的是直播網紅還是優質貨源?
    在這場帶貨江湖中,主持人的下場,是否能夠擊敗網紅,或者說,與網紅共舞,獲得一樣的佳績?如果要我投票,我會審慎地把否定票投給已經下場或者將要下場的廣電主持人。和電商直播相比,廣電主持人堪稱正規軍,他們大多從事主持或者播音工作多年,普通話標準,吐字清晰,聲音圓潤。
  • 迷信網紅帶貨是一種病 得治
    今年不搞網紅直播帶貨,你已經被時代打折甩賣了。有趣的是,雖然網紅直播帶貨的模式和當年的電視購物,形式上沒有任何區別,但就是被鼓吹成了新事物和新風口。人類真的是不思進取。所以其實,還是有點點利潤空間的,尤其是很多網紅品牌背後其實都是一個供應商,能把成本壓到你想不到的地步,還有很多甲方籤網紅也是一籤一攬子,成本沒有那麼高。其次,即使本身這些貨物不是很賺錢,甲方也未必沒有收益。
  • 網紅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11月19號,央視網發布了文章:直播帶貨亂象調查,究竟誰在渾水摸魚?文章中提到,中消協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賣不動商品,退貨率高,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辛巴賣假燕窩等情況。中消協表示直播帶貨雖然火爆,但相當一部分只顧著聚流量擴銷量的商家,其實並沒有相應的售後服務體系,同時,商家主播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後問題時相互踢皮球。中國消費者協會親自點名,這些知名主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名氣大,自然引起消費者吃瓜群眾的圍觀吐槽。
  • 《了不起的郝大小》:「網紅帶貨」的是與非,在文學中如何書寫?
    伴隨著帶貨直播聲勢越來越浩大,網絡消費裹挾著新的「網紅」經濟再次回歸我們的生活。如今,大有人人都希望成為「網紅」的趨勢。「網紅」不再是一個名詞或一類人,而是成為了一個算法、一種智能和一個內卷的系統。《了不起的郝大小》中,兩位主角都是「網紅」,從探討兩個「網紅」的發家史出發,周婉京試圖去揭示網紅背後的算法與資本系統的邏輯。
  • 迷信網紅帶貨是一種病,得治
    今年不搞網紅直播帶貨,你已經被時代打折甩賣了。有趣的是,雖然網紅直播帶貨的模式和當年的電視購物,形式上沒有任何區別,但就是被鼓吹成了新事物和新風口。人類真的是不思進取。所以其實,還是有點點利潤空間的,尤其是很多網紅品牌背後其實都是一個供應商,能把成本壓到你想不到的地步,還有很多甲方籤網紅也是一籤一攬子,成本沒有那麼高。其次,即使本身這些貨物不是很賺錢,甲方也未必沒有收益。
  • 抖音正在限制網紅帶貨行為,這是必然的選擇
    過去幾個月,抖音正在對網紅帶貨行為(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帶貨)施加更多限制,大致包括:從 2020 年 1 月開始,限制一切帳號發布「帶購物車視頻」的條數,最小的帳號每天只能發布一條,最大的網紅帳號每天也只能發布十條。
  • 網紅帶貨什麼意思?比之前方式好多少?
    網紅帶貨什麼意思?「網紅帶貨」逐漸出現在人的視野中,而且一度被推上了熱潮。也有很多人固化思維,不知道是否該接受,或者是否該相信,甚至不知道網紅帶貨是做什麼的。其實從字面理解就可以看出,作用是帶貨,誰帶貨?網紅。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草根走播與網紅主播的帶貨江湖
    △ 9月25日,廣州ARAapM服裝批發市場一家檔口前,前來蹭流量的「走播」們圍著兩名網紅主播做直播。廣州火車站旁的ARAapM服裝批發市場裡,一家檔口前立著一排排三腳架,插著充電寶的手機錯落有致地被擺在架子上,這裡圍著近50名前來「蹭」流量的「走播」。人群中間,檔口請來的網紅主播開嗓,直播帶貨開始。
  • 達人推:618直播帶貨井噴,微小網紅如何抓住賺錢好時機
    京東618剛推出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和百億消費券三擋優惠活動補貼平臺用戶;天貓就開啟618大促活動,聯動政府、派發100億元現金券直補用戶。上達人推搶佔618賺錢時機,三部曲助力微小網紅帶貨未來將有300+明星參與直播帶貨,今年的618無疑是平臺搶資源,明星撈金,企業家破圈的一場狂歡。明星能夠帶貨是因為其有一定的知名度、影響力,那微小網紅、腰部腿部網紅在透明期如何抓住618這個時機帶貨賺錢呢?註冊帶貨帳號微小網紅前期建立帳號可以選擇有流量優勢的平臺。有帶貨帳號的網紅可以繞過這一步。平臺選擇快手、抖音、淘寶都可。
  • 網紅產品真的值得買嗎?
    擁有超2億用戶、提倡年輕生活方式分享的小紅書,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帶貨種草」類社交平臺之一,小紅書的發展情況也是整個網紅帶貨市場的縮影。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蹟」背後的行業亂象。    網紅帶貨   職業網紅的粉絲變現  現在火遍全網的頂級網紅有誰?
  • 網紅帶貨不該成為旅遊監管「禁區」
    【品橙旅遊】伴隨線上化和數位化龐大需求爆發,市場湧現大批自帶流量的「網紅」,但在眾星捧月的表象之下,這個誕生於網際網路大爆發時代的產物,正滋生著大量行業亂象。
  • 實錘網紅帶貨禁區,別讓你的直播生涯斷送在雙十一!
    網紅主播帶貨亂象2019年進入收尾,網紅直播帶貨越來越火。伴隨雙十一大戰的全線爆發,網紅直播帶貨的熱度持續上升,各種問題也迅速爆露。其中談到,網紅產品的真假優劣,正在接受消費者和市場的檢驗;網紅帶貨的套路,也在被用戶和監管平臺逐漸摸清;網紅的品牌形象,在經歷流量變現的衝洗後越來越露出真實面目。
  • 網紅穆雅斕帶貨翻車,談「諾貝爾化妝學獎」?網友:說話不過腦子
    2019年最火的一個詞莫過於「網紅帶貨」了。就連上市公司都在蹭網紅帶貨的流量,近期資本市場上只要蹭上網紅帶貨的概念,股價便噌噌上漲。上市公司金字火腿攜手超級網紅李佳琦直播賣火腿,不僅銷量驚人,公司股價還收穫了漲停。可謂「帶貨5分鐘,市值漲5億」,「網紅帶貨」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 網紅飄了帶貨翻了 攝像頭、電容麥為何翻車事故頻發?
    羅永浩、董明珠、張大奕、李佳琦……今年網紅特別多,直播帶貨已成為電商平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特別在今年疫情期間,隨著電商的逆勢增長,更讓存在多年的直播帶貨二次爆發,迅速站上了風口。直播電商、達人帶貨、網紅爆款正在「二次爆發」成為新增長點。
  • 法律解讀:網紅主播帶貨翻車,主播及平臺都可能承擔賠償責任
    該視頻發布後不少評論者表示,自己也買到了同樣的貨,紛紛為發布視頻的網友發聲。如今「直播帶貨」如火如荼,問題也呈爆發式增長。帶貨商品出現質量問題,責任到底由誰承擔?一、網紅主播帶貨,其法律地位為「廣告代言人」,特定情形下為「廣告發布者」或「廣告經營者」《廣告法》規定,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網紅產品真的值得買嗎?依法治理,加強辨識
    擁有超2億用戶、提倡年輕生活方式分享的小紅書,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帶貨種草」類社交平臺之一,小紅書的發展情況也是整個網紅帶貨市場的縮影。在帶貨網紅聚集巨大流量、帶動巨額銷量的同時,參差不齊的網紅產品也逐漸暴露出「銷量奇蹟」背後的行業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