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喜馬拉雅天梯》: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難拍的紀錄片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難拍的紀錄片」

  昨晚,紀錄電影《喜馬拉雅天梯》的製片人雷建軍、出品人路偉在南京新城市廣場上影影城舉行觀眾見面會,路偉也是《大聖歸來》的出品人,他表示,這是首部紀錄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極限紀實電影,可能是世界上最難拍的紀錄片了,希望影院能多給一些排片或黃金時間排片。該片今天將全國上映。

  蕭寒、梁君健是資深紀錄片導演,該片拍攝製作歷時4年,講述的是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將鏡頭對準西藏年輕的登山嚮導,完整記錄了珠峰北坡登頂全過程。影片的名字來自於藏民們畫在青藏高原巖壁上的白色小梯子,當地人稱之為「天梯」,並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靈魂通往聖地,而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們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將8848當成旅行的終點,但對他們而言,這只是起點與成年禮。

  製片人雷建軍表示,作為首部紀錄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極限紀實電影,在影片的拍攝過程實現了多個紀錄片拍攝的「第一次」:第一次將攝影腳架帶上珠峰峰頂;第一次在珠峰海拔七千米以上高度進行特殊攝影;第一次將飛行器帶上海拔六千五百米的前進營地完成航拍,為了在海拔6800以上完成普通人無法完成的高海拔攝影,團隊甚至花三個月時間把兩名藏族嚮導培養成了攝影師,而就在他們在珠峰北麓完成拍攝的同時,珠峰登山史上最嚴重的山難正在尼泊爾境內的南麓發生。

  據悉,該影片早在立項時就已獲得中國首屆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最具國際傳播力獎,並在法國陽光紀錄片大會亞洲展上以中國提案第一名的身份入圍國際提案單元,BBC,NHK等國際知名電視臺也已對本片提出明確的購買意向。

  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天梯》將播 這部紀錄片做到「登峰造極」
    為了真實再現人與自熱的極限之美,2015年上映的電影《喜馬拉雅天梯》的攝製團隊完成了普通人無法想像的高海拔攝影,無論從技術還是畫面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1從銀幕到螢屏電影《喜馬拉雅天梯》曾創下國內非商業紀錄片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且屢獲殊榮。
  • 豆瓣高口碑紀錄片推薦十一:冰凍地球,人間世,喜馬拉雅天梯
    紀錄片的解說員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稱,這可能是人類在地球氣 候產生劇烈變化前欣賞到這一景象的最後的機會了。豆瓣評分:9.6《人間世》是一場以醫院為拍攝原點,聚焦醫患雙方面臨病痛、生死考驗時的重大選擇、通過全景化的紀實拍攝,抓取一般觀眾無法看到的真實場景,還原真實的醫患生態,人性化展現醫患關係、全民參與、全民討論的電視新聞紀錄片。
  • 90分鐘的紀錄片拍了5年!為啥《鷺世界》的拍攝這麼難?
    聚焦蒼鷺的紀錄片《鷺世界》元旦上映了,常人可能很難理解,這部紀錄片竟然前後創作了五年,拍攝過程充滿辛酸——器材侷促、投資吃緊、創作環境不理想,電影導演孫寧為我們詳細解析了電影的創作幕後。電影裡有一個鏡頭是兩隻鳥從樹上掉下去,救與不救涉及到紀錄片的拍攝倫理。你在電影裡說過,蒼鷺的成活率可能就不到30%。
  • 世界上最珍貴的蜂蜜,來自喜馬拉雅饋贈,用生命去獵蜜
    世界上最大的蜜蜂——喜馬拉雅巨型蜜蜂,能生產出世界上最珍貴的蜂蜜。它被稱為「瘋狂蜂蜜」,它是一種帶有精神類物質的紅色甜果,在合理劑量下可以產生與大麻相似的高劑量致幻劑,吃多了這種蜂蜜,會要了你的命!喜馬拉雅巨蜂產出的蜂蜜,有毒!
  • 紀錄片《喜馬拉雅大淘金》開播
    記者 宋贇 培訓生 陳淑芝    蟲草,堪稱藥材裡的奢侈品,如今,一公斤上好的蟲草已抵得上一輛寶馬。蟲草的價格為何如此瘋狂?今起22:40,一部講述蟲草背後利益鏈的紀錄片《喜馬拉雅大淘金》在CCTV-1的《魅力紀錄》節目中播出。
  • 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講民間藝人生活 重新認識腳下土地
    從片中看到兒時戲臺   《大河唱》監製雷建軍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老師,此前曾導演過《喜馬拉雅天梯》和《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一直致力於推動紀錄片進院線的實踐。   2007年,雷建軍的學生送給他一張碟片《賢良》,這是他第一次聽蘇陽的歌。
  • 《最後的棒棒》《大三兒》票房低燒背後,紀錄片電影的跨秋之旅
    有果必有因,造成《最後的棒棒》《大三兒》失利的原因有很多,同他們一般的紀錄片電影也不少,畢竟紀錄片電影票房慘澹這一現象由來已久。2015年,紀錄電影過審34部,進入院線的共14部,這兩個數值在當時可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喜馬拉雅天梯》在眾多明星文人的站臺下收穫了1156萬元票房。當時,過千萬的票房成績已是紀錄片電影的「奇蹟」。
  • 開播上熱搜、拍出電影質感,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張曦)#當紀錄片拍出電影質感#、#中國紀錄片裡的神仙文案#、#汪涵狂野波波頭#……7日晚,紀錄片《中國》第一集播出後,迅速登上了熱搜。這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還要從頭說起。
  • 自拍杆、GoPro,越來越「輕量化」的紀錄片拍攝,你會喜歡嗎?
    我向很多人分享過這部片子,試圖通過這短短 2 分 54 秒的短片,讓他們知道,這也可視為是紀錄片,紀錄片不一定要長篇大論敘述一個社會事件,能做到紀錄就好;不一定要設備人員的專業性,實現故事的傳達就好。如此,你還認為紀錄片是枯燥乏味嗎?我們為什麼想去嘗試新形式的紀錄片?因為一次陰差陽錯的課題作業,我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了場紀錄片。
  • 世界上最貴的喜馬拉雅鹽,味道太神奇!網友:吃不起
    世界上最貴的喜馬拉雅鹽,味道太神奇!網友:吃不起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一般我們見到的鹽都是非常便宜的,但是有一種鹽是相當貴,甚至被拍到了幾百美金的價格。那便是粉紅色的喜馬拉雅鹽,首先它顏值就非常的高,而且喜馬拉雅鹽含氯化鈉98%以上,同時包含著十幾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一般我們見到的鹽都是存在海洋中,而海洋中現在因為許多垃圾和金屬汙染。導致了許多毒素不能夠被除掉,在人們吃鹽的日積月累中,慢慢的會產生相當大的危害,而這種喜馬拉雅鹽則不會?它是經過幾百萬年沉澱才形成的。
  • 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這五部紀錄片,你們一定要看看
    維爾納·赫爾佐格在赫爾佐格看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所謂的紀錄片,其實嚴格意義上都要歸類在新聞報導裡才對。「講的大都是某個社會問題,結尾一定要講出個子醜寅卯來,一定要給人希望。但是我卻不喜歡這種電影。」赫爾佐格認為,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完全不同於新聞報導。「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要實現某種詩意,必須讓觀眾對何為真相產生更為深刻的認識。」
  • 手機拍紀錄片拿了奧斯卡 教你手機+APP拍微電影
    奧獎紀錄片10%的內容是用手機拍攝的   全長86分鐘的紀錄片《尋找小糖人》,講述的是美國民謠歌手羅德裡格斯( Rodriguez)的故事。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本德讓勞爾說,自己原本使用的是8毫米膠片拍攝,但那很貴,很快製作費就花光了。
  • 把紀錄片變成劇情片?畫面精美的《鷺世界》拍出了母子情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小時候杜甫這首《絕句》讓我對鷺這種鳥類有了基本認知,在那之後並沒有深入了解。《鷺世界》吸引我走進影院,一方面是因為詩句帶來的親切感,另一方面也因為每年影院上映幾百部電影,但紀錄片屈指可數,並且又是聚焦鳥類的紀錄片,在此之前能想起來看過的也就《遷徙的鳥》了。本以為就是一部介紹鳥類生活習性的常規紀錄片,沒抱太高期望,畢竟是國內的拍攝團隊,無論是創作環境,還是技術方面都無法和國外如BBC等知名廠牌相比,結果看過之後非常意外。
  • 杜甫的紀錄片,怎麼讓外國人拍了?
    從伊文思到安東尼奧尼,西方的紀錄片大師一直沒有放棄對中國這片土地的關注,但由於很複雜的原因,中國在他們的鏡頭下似乎總有部分的失真和變焦。即使他們帶著最良善的目的來拍攝中國,但記錄下的只能是歷史的吉光片羽,無法呈現全貌,這是歷史的局限,也是紀錄片藝術的局限。
  •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這時,我想問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BBC能拍出這麼好的自然紀錄片,而我們不行?知乎上也有這麼個討論。有位網友吐了個槽:BBC的思想是「Let me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我們的臺長指導思路是「讓我來拍個片子教育你們一下」。為什麼 BBC 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 「最難拍」的電影,《大白鯊》是在什麼情況下拍出來的
    大家都還記得《大白鯊》這樣的一部非常刺激的電影,小編可以說看的是驚心動魄,但是大家知道《大白鯊》這一部非常好的電影,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拍出來的,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史匹柏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曾被問道:你覺得做導演近四十年以來,最難拍的是哪部電影?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大白鯊》。當時我在想,如果拍電影都這麼難,我就不想再幹下去了。」對於這位影壇巨擘來說,《大白鯊》是他最初的輝煌巔峰,也給他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夢魘。
  • 世界上最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 1963年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其主要部分在中國和尼泊爾交接處。喜馬拉雅山脈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是東亞大陸與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
  • 《地球脈動》拍到第二部,BBC如何像拍大片一樣拍紀錄片?
    這幾乎是一件可以預見到的事情:一方面,BBC 的紀錄片素來就保持著一流的水準,可以說「BBC 出品必屬精品」,另一方面,2006 年《地球脈動》第一季的轟動就讓人們見識到了這個系列可能會達到的高度。然而《地球脈動》第二季獲得的評價如此之高,還是有些令人稱奇:IMDb 上《地球脈動》第二季的評分達到 9.7,豆瓣上評價更是達到了 9.9。
  • 《獵捕》:被這部拍「動物世界」的紀錄片看哭
    在這之前,看過的豆瓣評分最高的影視作品是9.7分的國產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講的是關於嘉靖年間的權謀政治鬥爭,最近電影最TOP的發條張策劃「劇TOP」欄目講的第一部影視劇就是它。當時看完後,還寫了篇文章《我為什麼不願意做公務員?》
  • 7部電影滿足你的旅行欲,疫情宅家照樣「環遊世界」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7部關於旅行的電影,它們既能讓您消磨周末宅家的無聊時光,還能帶您環遊世界!Eat, Pray, Love如果有一部電影能讓您覺得您躺在沙發上就已經環遊了世界,那這部電影肯定非《Eat, Pray, Love》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