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資薪金10000元,應該交多少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交多少稅金主要取決於扣除項目金額的大小。
個人所得稅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類應稅所得為徵稅對象而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是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四項綜合所得的其中之一。
工資、薪酬所得適用的是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45%。
計算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1、計繳方式。工資、薪金所得綜合所得的計繳方式,採用月份預扣預繳、年末清繳的方式,即每個月發工資時先預扣預繳,次年3-6月完成彙算清繳,並多退少補。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扣除項目。
(1)速算扣除數5000元/月,年60000元。
(2)專項附加扣除為六項,即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在執行過程中根據地域的不同、贍養人等的差異會導致專項附加扣除有所不同。
假如,該納稅人的專項附加扣除為2000元/月。
(3)三險一金的專項扣除,即養老保險個人承擔比例8%,醫療保險個人承擔比例2%,失業保險個人承擔比例1%,住房公積金個人承擔比例上限12%,合計三險一金個人承擔比例上限專項扣除為23%。
假如,該納稅人三險一金的計繳基數為4000元,則專項扣除為4000*23%=920元
總計扣除項目金額為5000+2000+920元=7920元
3、應繳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年不超過36000元,月不超過3000元,則預扣率為3%。
則應納個人所得稅=(10000-5000-2000-920)=2080元*3%=62.40元
總之,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多少取決於扣除項目金額的大小,扣除項目金額越大,則應納稅所得額越低,預扣率也就低,則應納個人所得稅就越小;而如果扣除項目金額越小,則應納稅所得額越高,預扣率也就越高,則應納個人所得稅也就越大。
2020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