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顯示:
嶽陽經開區康王鄉烏江村楊埠片2組的楊家塘,在今年6、7月份大水期間出現潰口,我先後向組裡找組長3次,找村委會分管水利的2次,請求修復。至今已經過去將近半年時間,但始終沒有動靜。出現潰口的地方前幾年也潰過2次,每次修復時都是搞一些泥土填埋一下,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徹底修復,確保我們明年種田有水灌溉。(任友華)
任友華告訴嶽陽晚報全媒體幫辦記者,楊家塘的面積大約有2000多平方米,是下遊及周邊20多畝農田最重要的灌溉水源。今年汛期塘堤潰口之後,因為沒有蓄水,他緊挨著的兩塊農田就只能種上牧草。
「現在正是水利冬修的大好時節,如果再不儘快徹底修復,來年兩季水稻種植將成為泡影。」任友華說,最近他再次對接組裡和村裡,請求儘快修復池塘大堤,但還是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
12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任友華所說的楊家塘,只見塘堤有一個寬約2米的口子,池塘已經見底。任友華說,如果沒有出現潰口,現在塘中至少還有半塘水,來年蓄水難度也就小很多。
記者隨後電話聯繫了經開區康王鄉烏江村黨支部書記任大明,他建議記者對接該村分管水利的村幹部餘帥保。餘帥保坦承,前些年這口池塘的確也出現過潰口現象,每次都是用泥土回填夯實完事。他表示將再次向該村支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對接報告,爭取儘快予以修復。
記者再次致電任大明,希望其告知何時能夠予以修復,但他表示,村委會沒有這樣一筆資金來修復,特別是村民們要求的巖石墊底並修建駁岸,這樣至少需要2萬元錢,「需要鄉政府下撥水利冬修資金才能夠予以修復。」
康王鄉水管站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鄉範圍內有類似的水塘700多口,一般來說,這種池塘出現類似險情,都是由村委會自籌資金來修復,鄉財政沒有專項資金來修繕此類池塘,「我們主要是水利管理的技術部門,如果需要劃撥經費,須找鄉政府分管幹部。」
12月12日上午,記者電話聯繫了嶽陽經開區農村工作部部長劉慶波。劉慶波介紹說,山塘水庫根據其蓄水量的大小實行不同層級管理,小一型水庫由縣區級管理,小二型水庫則由鄉鎮管理,骨幹山塘和小池塘由村組管理。村民反映的楊家塘管理權限應在村組,所以應由村組及居民自行籌資和投工投勞進行修繕。
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區討論
來源:嶽陽晚報全媒體 記者 何志高
【來源:嶽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