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用雞精真的比吃味精好?

2020-12-15 華龍網

華龍網2018年4月30日10時訊 雞精出現的時候,商家一方面宣傳「味精有害」,另一方面鼓吹雞精的「天然」。僅僅從名字上,「雞精」就比「味精」佔了優勢。所以直到今天,相信「工業合成的味精有各種危害」而「天然的雞精有營養」的還大有人在。

    雞精是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如果僅從商業營銷的角度來說,雞精打敗味精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其實,雞精不過是變相的味精,很多被坑消費者的消費者可謂是「躺著也能中槍」啊!

    雞精出現的時候,商家一方面宣傳「味精有害」,另一方面鼓吹雞精的「天然」。僅僅從名字上,「雞精」就比「味精」佔了優勢。所以直到今天,相信「工業合成的味精有各種危害」而「天然的雞精有營養」的還大有人在。

    實際上味精不是工業合成的。最初的味精是在海帶湯中發現的,後來通過糧食發酵來生產。它跟醬油、葡萄酒、米酒等等傳統食物的生產方式沒有本質區別。它的化學結構是穀氨酸鈉,而各種蛋白質中一般都含有穀氨酸,被水解釋放出來就會形成穀氨酸鈉,典型的例子就是醬油、豆豉、奶酪等等。而有一些食物中,天然就含有一些游離的穀氨酸鹽,它們也就具有天然的「鮮味」,典型的有海帶、土豆、豌豆等等。實際上,像海帶和奶酪這樣的食物中天然含有的味精量比很多時候人們在其他菜裡放的還要多。

    「味精有害」的說法一直存在,也確實有不少人相信「吃多了味精會怎樣怎樣」,最離奇的一個說法還在1968年登上了一個非常著名的醫學雜誌。這些傳說的危害幾乎都被仔細研究過,但是都無法重現———這在科學研究中的意思就是,傳說的危害不可靠。而另一方面,學術研究中也有「大量味精對老鼠產生危害」的實驗結果,不過那裡的「大量」一般都是純吃味精或者食物中的味精含量高到百分之一二十。這跟我們通常所說的「菜裡味精放得太多」不可同日而語。

    基於這些科研結論,現在學術界和各國主管部門認為食物中的味精是無害健康的。即使是在食品安全方面非常保守的歐盟,也把味精列為最安全的一類。

    除了味精能產生「鮮味」,科學家們發現有一些核苷酸不但自己產生鮮味,和味精一起用的時候還能讓鮮味增加很多倍,它們被稱為「呈味核苷酸」,最早是從香菇和魚乾中分離得到的。雞精的關鍵成分是「味精」和「呈味核苷酸」,跟雞沒有什麼關係。至於其他的成分,則是點綴。早期的雞精會加入一些雞肉粉,從而可以心安理得地自稱「雞精」。其實雞肉粉對雞精的味道貢獻很小,到後來加入的比例越來越少,就更是「掛雞頭,賣味精」了。

    總的來說,味精和雞精實際上是同一類東西,只是雞精的味道要豐富一些罷了。如果喜歡它們的味道,用不著擔心「有害健康」;如果不喜歡,也用不著勉強自己。它們不會提供任何營養———儘管雞精的名字暗示著「雞的精華」。

(華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味精和雞精吃了真的有害嗎
    現在網上有傳言說雞精和味精吃了會致癌,我聽了這話不禁暗暗好笑,偏偏這樣幼稚的謠言也有人相信,我媽媽就被嚇住了,把家裡的雞精和味精拿出去扔了,還好我即是發現並阻止了她。首先 我要來說說雞精和味精的成分,和發展歷史。
  • 味精、雞精導致腫瘤?還能放心食用嗎?吃味精要知道這些
    說到「味精」和「雞精」,總是屬於站在風口浪尖的食物,近幾日,關於味精又有一篇名為《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的文章,不覺間又將其推向高潮,味精(雞精)真的有這麼可怕?高溫加熱之後真的會產生毒物?謹以此文,和大家聊聊關於味精的「是是非非」。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不妨了解下
    這時候多數人關於「味精有毒」、「吃味精會導致疾病」,等一些言論開始糾結存在疑惑。對於這種說法真的是正確的嗎?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不妨了想要知道味精是不是真的有毒,首先我們要了解味精的生產過程。主要是通過小麥或是玉米通過發酵和一系列的提取修飾過程而製成的。
  • 味精和雞精真的不能吃?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快看看吧!
    李師傅今天可以說是走「狗屎運」了,短短的午餐時間,竟然有三桌的客人提出不放味精不放雞精。這不,還與一桌客人發生了爭執。事情是這樣的,這一桌客人中有孕婦,於是要求菜裡不加味精和雞精,結果菜端上來一看竟然是加了很多調料了,這桌子顧客便跟服務員吵了起來,「說了不加味精不加雞精,怎麼還放這麼多」。
  • 雞精和味精不能吃,對身體有影響?具體應該怎麼吃好?
    我們做菜的時候,除了不能少各種美味的食材,也少不各種各樣的調味料,例如鹽、糖、醋、醬油等,當然雞精與味精也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調味。不過現在很多人對於飲食健康非常關注,對於吃的要求非常高,就有不少人聽說雞精和味精不能吃,對身體有影響。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具體應該怎麼吃好?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看完後,麻煩你正確對待
    無論是味精緻癌,還是味精有毒,再或者味精掉頭髮等言論,其實從科學角度分析都屬於不靠譜的。現在的年輕人看到關於胃味精不健康的說法,就會選擇不吃味精,但是老一輩的人依舊有使用味精的習慣。味精真的有毒嗎?家裡的人經常會說吃了味精之後會增加老年痴呆的風險,其實這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希望大家能夠正確對待,食物都應該適量食用。
  • 到底是吃雞精好,還是吃味精好?一文教會你如何選擇
    關於雞精以及味精,特別是長輩,似乎都有濃濃的偏見,很多人還會在網上散布謠言說吃雞精或者是味精則容易生病,這其實是無稽之談,因為到現在沒有科學證據能夠有效的證明食用味精或者是雞精會生病,所以做菜的時候可以放心的使用,但是很多人這時候會在雞精與味精之間犯了難,不知該選哪一個好。
  • 央視曝光: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雞精味精的過來看看啦!
    央視曝光: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雞精味精的過來看看啦!原來在味精界裡有一個味精大佬叫做蓮花,這是一個很知名的味精品牌,在巔峰時期他可以說是排在全世界第一的銷量,也是亞洲穩坐冠軍寶貝,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國家的味精企業進行了一次比較大的整改,有很多企業都開始裁員,再加上各種複合型調味品的出現味精的市場已經慢慢縮小了很多!
  • 雞精、味精會致癌?到底能不能吃?吃對才能吃出健康
    雞精和味精是很多家庭都備有的調味料,在食物中加上一點點,會讓食物變得更加鮮甜美味,現無論是家庭還是飯店都喜歡添加這些調味料。但是一些西方國家的人認為,平時經常在菜裡添加雞精或味精會致癌?這是真的嗎?但是,從安全性上來說,其實味精的安全性比雞精的安全性更高,因為味精是由糧食發酵提取的,而且需要規範生產,純度夠高才能形成結晶,很難存在摻假的行為,食用吃來更放心。
  • 雞精就比味精好? 專家:雞精裡的添加劑比味精多
    浙江在線03月12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導大約一年前,家住杭州大塘新村的劉女士就把味精從自家廚房裡清理出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雞精。因為,她聽一位主婦朋友說,味精是化學物質,吃多了容易口乾、掉頭髮,倒不如改吃雞精。  「雞精,顧名思義,就是從雞身上提取的鮮味吧,而且據說比味精有營養。」
  • 多吃雞精和味精,對身體是好是壞?營養師告訴你應該怎麼吃
    雞精味精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調味品了,它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加飯菜的鮮味。可大家不知道從哪來聽來的說法,在最近這幾十年裡,不管是雞精還是味精都被傳言說,吃多了會有致癌的危險。雞精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到底是謠言還是真相?
  • 雞精、味精含焦穀氨酸鈉,吃多了會致癌?關於吃雞精一次性說清楚
    總有人問我們,到底能不能放心吃雞精和味精,畢竟網上關於它們的負面新聞太多了。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使用這種調味品,不少人心中也都開始動搖。但由於兩者的提鮮效果確實很不錯,放棄掉又實在有些捨不得。其實,爆炸營養師的營養師告訴大家,不必過於糾結,想吃雞精和味精就放心用,根本不存在安全問題: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而雞精算是味精的升級版,在穀氨酸鈉又加入了食用鹽、白砂糖、雞肉粉、呈味核苷酸二鈉、食用香精等成分。所以一般來說,雞精的口感更豐富,提鮮的效果往往會更棒。
  •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在100多年前,日本人池田發明了味精,從此一些飯店廚師以及家庭主婦從菜品不好吃中解放出來,無論什麼菜烹飪的時候,加入味精一下子變得鮮美可口起來,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相當一段時間滿足了人們追求鮮美的口感。
  • 雞精和味精有啥區別?常吃味精真的會產生殺精、脫髮等危害嗎?
    一些人覺得雞精比味精好,並且味精吃多了對身體有害,真的是這樣嗎?那雞精和味精又有啥區別?味精作為一種調味品,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起源於日本。它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利用糧食發酵提純出來的。味精之所以能夠提高食品的鮮美度,就源於穀氨酸鈉的作用。
  • 雞精好還是味精好?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你看,鮮美的東西人人都愛吃,但是提鮮的味精和雞精不少人都害怕,總覺得吃了對身體不好。雞精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最早是在食物中提煉出來,再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的,是它賦予了味精鮮美的味道。雞精雞精是在味精的基礎上調配得到的。
  • 雞蛋放了雞精還能吃嗎?注意雞精不同於味精,這類人群忌食!
    很多人說雞蛋和雞精是不能一起吃的,吃了會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這是真的嗎?放了雞精的雞蛋就不能吃了嗎?下文將給你準確的解答,趕緊來看看吧。雞蛋放了雞精還能吃嗎能吃。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蛋白質、維生素、鉀、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而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其中含有的成分主要為穀氨酸鈉、多種胺基酸等,兩者同吃,在成分上並不衝突,可以搭配食用。
  • 味精、雞精,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解釋來了
    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吃過外面賣的食物,味道特別的鮮美,自己學著回家做,總是做不出一樣的味道。原因就在於在外面吃的飯菜中,廚師都很「捨得」放味精和雞精。這也是很常見的兩種增加鮮味的調味料。但是一直存在一些關於味精雞精吃多了致癌的傳言,是真的嗎?味精和雞精是一些家庭必備的調料,增加鮮味,多吃對身體無益,還有致癌風險?專家的解釋來了。味精、雞精有致癌風險?謠言!
  • 味精與雞精真的可以致癌嗎?哪個傷害更大?還能不能吃?
    我曾經問過身邊很多人是否吃味精,多數表示對於味精還是有些排斥的,表示味精是經過化工合成的,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味精是利用擅長分泌穀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澱粉,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種天然食品,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化工合成製品。穀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質。
  • 說味精雞精有毒是謠傳!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央視已曝光
    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又是關於味精和雞精的健康話題。只要您在網絡上搜索關於味精或者雞精的字眼,幾乎全都是負面的一些言論。有的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物品,如果你經常吃就會致癌;有的人說味精有毒,吃雞精會更靠譜;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雞精和味精,究竟孰好孰壞?它們到底能否放心食用?
  • 味精是化學物會致癌?怕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吧
    換種角度說,雞精中40%的物質是味精,其他的60%由剩下的物質組成。也就是說,雞精與味精相差不大,本質相同;兩者皆健康,社會中的「危害傳說」全為謠言。除了致癌、有毒等言論以外,像「吃味精會導致掉頭髮」等說法更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