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乾貨」——高層住宅設計要點

2020-10-14 建聯夜貓


現如今,高層住宅已成為普遍的住宅形式,相比於多層住宅,高層住宅涉及的內容更為多,它的功能適用性、技術合理性和規範可行性都將發生質的變化。

今天搜建築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高層住宅的一些設計要點。歡迎大家留意發表評論……


1


定 義


一類高層住宅:建築高度大於54m的住宅

二類高層住宅:建築高度大於27m,但不大於54m的住宅


註:1 表中未列入的建築,其類別應根據本表類比確定。

2 除本規範另有規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類居住建築的防火要求,應符合本規範有關公共建築的規定。

3 除本規範另有規定外,裙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本規範有關高層民用建築的規定。


2


總 體 規 劃


1

容積率


容積率決定面積,是規劃條件中的重要數據,也是影響住宅總圖設計的基礎條件。

十五分鐘生活圈:1.1~1.5

十分鐘生活圈:1.2~1.8

五分鐘生活圈:1.4~2.0

居住街坊:2.0~3.1


十五分鐘生活圈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

註:居住區用地容積率是生活圈內,住宅建築及其配套設施地上建築面積之和與居住區用地總面積的比值。


十分鐘生活圈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

註:居住區用地容積率是生活圈內,住宅建築及其配套設施地上建築面積之和與居住區用地總面積的比值。


五分鐘生活圈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

註:居住區用地容積率是生活圈內,住宅建築及其配套設施地上建築面積之和與居住區用地總面積的比值。


居住街坊的用地與建築控制指標

註:1 住宅用地容積率是居住街坊內,住宅建築及其便民服務設施地上建築面積之和與住宅用地總面積的比值;

2 建築密度是居住街坊內,住宅建築及其便民服務設施建築基底面積與該居住街用地面積的比率(%);

3 綠地率是居住街坊內綠地面積之和與該居住街坊用地面積的比率(%)。


2

日照


住宅建築的間距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對特定情況,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老年人居住建築日照標準不應低於冬至日日照時數2h;

2 在原設計建築外增加任何設施不應使相鄰住宅原有日照標準降低,既有住宅建築進行無障礙改造加裝電梯除外;

3 舊區改建項目內新建住宅建築日照標準不應低於大寒日日照時數1h;


表住宅建築日照標準

註:底層窗臺面是指距室內地坪0.9m高的外牆位置


3

防火間距


高層與高層13m;

(裙房上部的多個高層之間,仍然要滿足至少13m的防火間距)

裙房與高層9m;

裙房與裙房、裙房與多層6m


《消規》5.2.2 民用建築之間的防火間距(m)


▽圖示▽

(圖佳一)


防火間距更多內容可點擊相關文章查看:

《(新規範後)建築裙房設計——要點總結》


4

消防登高面的設置要求



5

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規定



6

救援入口


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的淨高度和淨寬度均不應小於1.0m,下沿距室內地面不宜大於1.2m,間距不宜大於20m 且每個防火分區不應少於2個,設置位置應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窗口的玻璃應易於破碎,並應設置可在室外易於識別的明顯標誌。


7

消防車道


1、高層住宅小區必須保證小區設消防車道(宜設環形消防車道)

2、消防車道必須沿建築長邊,且與消防撲救面結合

高層住宅小區消防車道示意圖


3、消防車道的淨寬度和淨空高度均不應小於4.0m;


4、消防車道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


5、消防車道與建築之間不應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


6、消防車道靠建築外牆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築外牆不宜小於5m;


7、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於8%。


8、環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於12m×12m;對於高層建築,不宜小於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於18m×18m。


9、消防登高車通行的消防車道轉彎半徑為9.0m

(即高層公建(24m<H≤100m)及高層住宅(27m<H≤100m);普通消防車通行的消防車道轉彎半徑為6.0m,即多層公建(H≤24m)及多層住宅(H≤27m);大型消防車通行的消防車道轉彎半徑為18.0m,即建築高度超過100m的)

消防車道轉彎半徑


有關消防車道更多內容可以查看:

《消防車道轉彎半徑——正確答案》

《低、多層住宅小區 ——消防車道設計要求!!》


3


安 全 疏 散


高層住宅的疏散方面,在住宅設計領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一個難點。



1

一般要求


建築的樓梯間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門或窗應向外開啟。


2

安全出口數量


1、建築高度不大於27m的建築,當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築面積大於650㎡,或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大於15m時,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 個;


2、建築高度大於27m、不大於54m的建築,當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築面積大於650㎡,或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大於10m時,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個


3、建築高度大於54m 的建築,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個


4、建築高度大於27m,但不大於54m的住宅建築,每個單元設置一座疏散樓梯時,疏散樓梯應通至屋面,且單元之間的疏散樓梯應能通過屋面連通,戶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當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過屋面連通時,應設置2個安全出口。



反之,

① h≤27m,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築面積≤650㎡,且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距離≤15m,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

② 27m<h≤54m,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築面積≤650㎡;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距離≤10m;疏散樓梯直通屋面且單元通過屋面連通(只有一個單元時,疏散樓梯需通至屋頂),戶門為乙級防火門,條件同時滿足時,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


3

安全疏散距離


1、建築內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且建築內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每個住宅單元每層相鄰兩個安全出口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m

上圖所示,安全出口距離不足5m,不符合規範


2、住宅建築直通疏散走道的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m)

註:1 開向敞開式外廊的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線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5m。

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戶門至最近敞開樓梯間的直線距離,當戶門位於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應按本表的規定減少5m;當戶門位於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應按本表的規定減少2m。

3 住宅建築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25%。

4 躍廊式住宅的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應從戶門算起,小樓梯的一段距離可按其水平投影長度的1.50 倍計算。


3、住宅建築的戶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淨寬度應經計算確定,且戶門和安全出口的淨寬度不應小於0.90m,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首層疏散外門的淨寬度不應小於1.10m


4


交 通


交通核主要有樓梯、電梯、(樓梯或電梯)前室、走廊、侯梯廳、設備管井、加壓送風井。


關於樓梯、電梯的詳細內容,可以查看之前寫過的《電梯樓梯間的布置設計要點》,在這兒就不細說了。


下面挑重點說一下。


1

樓梯間的形式


1、建築高度大於21m、不大於33m的住宅建築應採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採用乙級防火門時,可採用敞開樓梯間


2、建築高度大於33m的住宅建築應採用防煙樓梯間。戶門不宜直接開向前室,確有困難時,每層開向同一前室的戶門不應大於3樘且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3、住宅單元的疏散樓梯,當分散設置確有困難且任一戶門至最近疏散樓梯間入口的距離不大於10m時,可採用剪刀樓梯間,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採用防煙樓梯間;

2 梯段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1.00h的防火隔牆;

3 樓梯間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時,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6.0㎡;

4 樓梯間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與消防電梯的前室合用;樓梯間的共用前室與消防電梯的前室合用時,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12.0㎡,且短邊不應小於2.4m。



2

(樓梯或電梯)前室



3

加壓送風井


1、建築高度大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2、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與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電梯前室應採用自然通風系統;當不能設置自然通風系統時,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防煙系統的選擇,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獨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樓梯間可不設置防煙系統:

1)採用全敞開的陽臺或凹廊;

2)設有兩個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獨立前室兩個外窗面積分別不小於2.0㎡,合用前室兩個外窗面積分別不小於3.0㎡。

2 當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設置在前室的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牆面時,樓梯間可採用自然通風系統;當機械加壓送風口未設置在前室的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牆面時,樓梯間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3 當防煙樓梯間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採用自然通風時,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裙房的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且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送風口的設置方式應符合本條第2款的規定。


3、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100m的住宅建築,當採用獨立前室且其僅有一個門與走道或房間相通時,可僅在樓梯間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獨立前室有多個門時,樓梯間、獨立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2 當採用合用前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3 當採用剪刀樓梯時,其兩個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分別獨立設置。


4、封閉樓梯間應採用自然通風系統,不能滿足自然通風條件的封閉樓梯間,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地下、半地下建築(室)的封閉樓梯間不與地上樓梯間共用且地下僅為一層時,可不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但首層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於1.2㎡的可開啟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門。


5、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應在最高部位設置面積不小於1.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當建築高度大於10m時,尚應在樓梯間的外牆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於2.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且布置間隔不大於3層。



6、前室採用自然通風方式時,獨立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面積不應小於2.0㎡,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0㎡。

7、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採用管道送風,且不應採用土建風道。送風管道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且內壁應光滑。當送風管道內壁為金屬時,設計風速不應大於20m/s;當送風管道內壁為非金屬時,設計風速不應大於15m/s;送風管道的厚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43的規定。


8、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頂部設置不小於1㎡的固定窗。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外牆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於2㎡的固定窗。


4

電梯井等豎井


1 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敷設與電梯無關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的井壁除設置電梯門、安全逃生門和通氣孔洞外,不應設置其他開口;

2 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井道,應分別獨立設置。井壁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00h,井壁上的檢查門應採用丙級防火門;

3 建築內的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採用不低於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築內的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隙應採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建築內的垃圾道宜靠外牆設置,垃圾道的排氣口應直接開向室外,垃圾鬥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並應能自行關閉;

5 電梯層門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00h,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梯層門耐火試驗 完整性、隔熱性和熱通量測定法》GB/T 27903 規定的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


7

住宅交通核布置方式


設計師都在努力研究交通核,使平面更合理、緊湊,儘量減少公攤面積,控制成本、保證高得房率。


住宅的交通核跟建築的高度有關,高度不同交通核的配置要求不同。


一般來說,高層及中高層住宅中,層數在7-11層,應安排1部電梯、1部開敞樓梯間;當層數有12-18層,至少要設置2部電梯(其中1部為消防電梯),1部封閉樓梯間;而層數在19層及以上,至少要設置2部電梯(其中1部為消防電梯)及2部防煙樓梯間。


7-11層的住宅多以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為主;12F-18F高層住宅多以一梯三戶和一梯四戶為主;18F以上高層住宅中多以兩梯四戶和兩梯六戶為主。


塔式一梯六戶

△板式一梯四戶

左滑查看更多


疫情過後,人們更注重通風,中意南北通透的戶型。從上圖可以看出,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的中戶,不僅不能直接通風,反而存在通過交通核交叉汙染的風險,傳統的塔式住宅和一梯多戶板式住宅將遇到巨大的市場阻力。


而高層住宅若想解決通風問題,分交通核的設置將會為成主流。


△分交通核戶型1

△分交通核戶型2

(點擊圖片,可以看到更多分交通核戶型)


更多分交通核內容查看:

全世界的分交通核戶型——都在這裡!!!


更多交通相關內容查看:

《電梯樓梯間的布置設計要點》

《規範又改,圖紙作廢 —— 戶型遭「毀滅性」打擊!!!》

《困擾我們十年!擔架電梯終於有說法了!!!》

《新《建築防排煙技術標準》,對設計的影響》


5


套 內 空 間


1

套型的使用面積


套型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由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套型,其使用面積不應小於30㎡;
2 由兼起居的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最小套型,其使用面積不應小於22㎡


2

臥室、起居室(廳)


1、臥室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雙人臥室不應小於9㎡;
2. 單人臥室不應小於5㎡;
3. 兼起居的臥室不應小於12㎡。


2、起居室(廳)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10㎡。


3、套型設計時應減少直接開向起居廳的門的數量。起居室(廳)內布置家具的牆面直線長度宜大於3m。


4、無直接採光的餐廳、過廳等,其使用面積不宜大於10㎡。


3

廚房


1、廚房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由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住宅套型的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於4.0㎡;
2 由兼起居的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住宅最小套型的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於3.5㎡。

2、單排布置設備的廚房淨寬不應小於1.50m;雙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其兩排設備之間的淨距不應小於0.90m。


搜建築解讀:

①審圖機構會控制廚房面積,若廚房面積不足,可考慮以西廚方式補充;②單排廚房開間宜為1.8m,雙排宜為2.4m。

△一字型廚房布置


△L型廚房布置

△U型廚房布置


4

衛生間


1、每套住宅應設衛生間,應至少配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衛生設備或為其預留設置位置及條件。三件衛生設備集中配置的衛生間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2.50㎡。
2、衛生間可根據使用功能要求組合不同的設備。不同組合的空間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便器、洗面器時不應小於1.80㎡;
2 設便器、洗浴器時不應小於2.00㎡;
3 設洗面器、洗浴器時不應小於2.00㎡;
4 設洗面器、洗衣機時不應小於1.80㎡;
5 單設便器時不應小於1.10㎡。


3、無前室的衛生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起居室(廳)或廚房。

4、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餐廳的上層。

5、每套住宅應設置洗衣機的位置及條件。


5

層高和室內淨高


1、住宅層高宜為2.80m。
2、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40m,局部淨高不應低於2.10m,且局部淨高的室內面積不應大於室內使用面積的1/3。
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至少有1/2的使用面積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10m。
4、廚房、衛生間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20m。
5、廚房、衛生間內排水橫管下表面與樓面、地面淨距不得低於1.90m,且不得影響門、窗扇開啟。


6

陽臺


1、陽臺欄杆設計必須採用防止兒童攀登的構造,欄杆的垂直杆件間淨距不應大於0.11m,放置花盆處必須採取防墜落措施。

2、陽臺欄板或欄杆淨高,六層及六層以下不應低於1.05m;七層及七層以上不應低於1.10m。


7

過道


套內入口過道淨寬不宜小於1.20m;通往臥室、起居室(廳)的過道淨寬不應小於1.00m;通往廚房、衛生間、貯藏室的過道淨寬不應小於0.90m。


8

樓梯


1、套內樓梯當一邊臨空時,梯段淨寬不應小於0.75m;當兩側有牆時,牆面之間淨寬不應小於0.90m,並應在其中一側牆面設置扶手。

搜建築解讀:

①當一邊臨空時,樓梯寬度不應小於0.75m是指梯段淨寬,再加上扶手的寬度,所以樓梯的實際寬度不止0.75m;

②當兩側有牆時,樓梯寬度不應小於0.90m是指牆面之間的淨寬,而且還要在一側設置上扶手。


2、套內樓梯的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22m;高度不應大於0.20m,扇形踏步轉角距扶手中心0.25m處,寬度不應小於0.22m。


9

門、窗、洞


1、窗外沒有陽臺或平臺的外窗,窗臺距樓面、地面的淨高低於0.90m時,應設置防護設施。

2、當設置凸窗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窗臺高度低於或等於0.45m時,防護高度從窗臺面起算不應低於0.90m;
2 可開啟窗扇窗洞口底距窗臺面的淨高低於0.90m時,窗洞口處應有防護措施。其防護高度從窗臺面起算不應低於0.90m;
3 嚴寒和寒冷地區不宜設置凸窗。
3、底層外窗和陽臺門、下沿低於2.00m且緊鄰走廊或共用上人屋面上的窗和門,應採取防衛措施。
4、面臨走廊、共用上人屋面或凹口的窗,應避免視線幹擾,向走廊開啟的窗扇不應妨礙交通。
5、戶門應採用具備防盜、隔聲功能的防護門。向外開啟的戶門不應妨礙公共運輸及相鄰戶門開啟。
6、廚房和衛生間的門應在下部設置有效截面積不小於0.02m的固定百葉,也可距地面留出不小於30mm的縫隙。
7、各部位門洞的最小尺寸應下表的規定。

註:1 表中門洞口高度不包括門上亮子高度,寬度以平開門為準。
2 洞口兩側地面有高低差時,以高地面為起算高度。


更多相關建築規範、戶型、平面、立面、SU、案例參考

請登錄搜建築網(www.soujianzhu.cn)


本資料聲明:

1.本文為建築設計技術分析,僅供欣賞學習。
2.本資料為要約邀請,不視為要約,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來源於官方披露信息,具體以實物、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文件及買賣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為準。如有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圖文轉自搜建築,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層住宅設計要點
    現如今,高層住宅已成為普遍的住宅形式,相比於多層住宅,高層住宅涉及的內容更為多,它的功能適用性、技術合理性和規範可行性都將發生質的變化。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高層住宅的一些設計要點。歡迎大家留意發表評論!
  • 「住宅設計」回到過去,維多利亞住宅的英式風情!
    「住宅設計」英國設計工作室Peter Barber Architects在倫敦Stratford的一個中央庭院周圍對26幢維多利亞風格的住宅進行了重新的建築設計。這個住宅設計項目是對維多利亞式建築的重新詮釋。
  • 高層住宅門廳設計技術關注要點
    規劃部門在做用地規劃時,一般將城市中的住宅用地容積率控制在2.5-3。因此,目前住宅產品的主力軍是54米以上的高層住宅。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5.25.3條及住宅設計標準DGJ32/J26-2017第8.7.5.3條規定:建築高度大於54米的住宅建築,每個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個。
  • 「EDEN」綠意植栽環繞高樓住宅
    新加坡近年出現不少國際建築師的設計作品,特別是外觀充滿蓊鬱植栽的綠色建築,為這個熱帶國家帶來更多亮眼地景!近期英國建築設計鬼才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所操刀,其在亞洲的第一座高級住宅伊甸園(EDEN)也剛完工亮相,有別於一般住宅如大量方塊堆疊而起的設計,他在跳脫傳統建築外觀和格局的規劃下,為新加坡帶來新穎的設計提案!
  • 楊德苑:從終身住宅的角度看住宅「可變性」應用
    我們知道居家住宅中「設施」、「使用者」與「空間」等三大主軸的對應關係是決定終身住宅新型態生活空間的發展模式。,並對問題點提出綜合解決方向,最終期待終身住宅的「可變性設施概念」獲得更多人的推動與支持,理解與運用。
  • 北京住宅外立面的「顏值戰爭」
    那就是「住宅的顏值」。高顏值的住宅,就像愛車,漂亮衣服,鮮花,「它們總是能取悅你」。2HP.因此,幾千年來,關於住宅外立面的顏值戰爭,從未停止。下一次的住宅顏值大躍進,發生在二十世紀的工業時代。住宅的「工業崇拜」,最先體現在材料上。鋼筋,混凝土和玻璃陸續面世,逐漸量產,讓住宅的外立面,有了更多表達方式。
  • 志賀分享 | 楊德苑:從終身住宅的角度看住宅「可變性」應用
    今天給大家分享:深化分析終身住宅是如何產生「可變性」的想法。我們知道居家住宅中「設施」、「使用者」與「空間」等三大主軸的對應關係是決定終身住宅新型態生活空間的發展模式。同時個人通過重新整理找到一些終身住宅的影響因素以及改造困境,進而想藉助已經存在的設施與五金配件(含構件)的「機械動力原理」來改進原本靜態的設施或家具等設備,將其改變為動態設施的「可變性環境」,並針對空間的變化、收納、儲藏等要求做更有機能性的彈性使用,使「可變性設施」的應用更符合終身住宅空間的彈性需求,並對問題點提出綜合解決方向,最終期待終身住宅的「可變性設施概念」獲得更多人的推動與支持
  • 爆紅的垂直森林,卻被吐槽「蚊蟲太多」「物業太貴」
    >Wardian London最近幾年,世界範圍內的高層建築都開始流行「垂直森林」設計,已建成的、最著名的是位於米蘭城中心的 Bosco Verticale 雙塔公寓樓(2014 年建成)。3個月一維護,6個月一次外圍修剪,80%都是那些「飛翔的園丁」大哥完成的,這人工成本擱在國內也不小吧...
  • 福建省加強高層住宅電梯設計管理
    東南網5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宏雄)針對有些高層住宅電梯候梯時間長、遇到病人急救擔架進出不便等問題,近日,省住建廳下發《關於加強高層住宅電梯設計管理的通知》,對高層住宅電梯設計有了新規定。
  • 這個「住宅原始股」憑什麼逆市突圍
    具體來說,這個西站新開盤的項目,是由奧園商業地產集團開發的「九龍奧園城市天地」,首推的是住宅組團「悅府」。綱要中明確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
  • 高層住宅小區建築設計的方法與規劃
    在討論高層住宅小區建築設計的方法與規劃時,要時刻謹記以兩個方面為主導與核心,一是高層住宅小區建築的空間布局與結構特徵,二是高層住宅小區建築的周邊環境及配套建設。平面設計主要明確指整個高層住宅小區建築的結構劃分,要遵循樓體由北向南逐漸減少,樓體布局向兩側延伸,儘量避免傾斜布局的平面設計,科學和實踐證明,這樣的平面設計能夠最大程度保證房屋的通風採光,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各功能區的有效劃分。
  • 原來日本住宅已經發展成這樣了?Good Design 2019受賞設計發布!
    春節快到了,跟大家聊點美好的住宅設計!前不久,Good Design 頒布了2019年度最佳公寓住宅獎,通過表彰具有先進設計理念的住宅項目,對外傳達出未來建築設計發展的全新趨勢。Good Design Award是於1957年創設的日本唯一綜合類設計評價·推薦制度,通過設計將人們的生活、產業和社會變得更加富足。
  • 4樓以上住戶需注意,住宅「新標準」來了,高層住宅或將「消失」
    北京在2020年7月2日發布最新《住宅設計規範》,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有一條是電梯的設置要求,具體內容如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築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江蘇和浙江也提出了和北京類似的住宅「新標準」,江蘇省和浙江省的電梯設置要求和北京的《住宅設計規範》有些許的差別,將9米改成了10米。在我看來不管是9米還是10米,4樓以上加裝電梯在這些住宅「新標準」中是一致的。
  • 什麼是高層住宅?住宅「新規」後,高層住宅會消失嗎?
    根據國家有關民用建築高度和層數設計政策:4-6層為多層住宅;7-10層為小高層住宅(也稱中高層住宅);10層以上為高層住宅,包括高層塔樓和高層板樓。你現在居住的房子到底是不是高層建築呢?按照我國住宅設計規範,高層住宅意為10層及10層以上的建築,而4層以下算低層住宅,7-9層的屬於中高層住宅。
  • 僅11.5米寬的「超薄款」高層公寓,奢華頂層套房竟是簡約範兒
    高層公寓設計這棟樓名叫「Collins House」,位於墨爾本的中央商務區,由 Golden Age Group 開發,建築面積為 31,809㎡,共擁有 259 套公寓,分布在 60 層樓中。「Bates Smart」保留了其精美的原始復古立面,並向上延伸,最後呈現出現代與古典交織的效果。
  • 每日小乾貨 | 都是「待在家裡」,stay at home、stay home 差在哪...
    在這個表達方式中,home算是名詞的用法,就是我們熟悉的「家、住宅」的意思,這時就要搭配介系詞at,表示「在家」的意思,舉個例子: 我們再來看看stay home這個表達方式,這裡的home直接當作副詞,本身就有「在家」的意思,所以不需要另外加上介系詞喔
  • OMA 拿了高層公寓獎,這樣板房才是正統「北歐風」
    高層公寓設計」二字。」的鮮明對照。」呢?」上進行設計,還得做出更大突破。
  • 四新盤「撞車」,買市北的好時機來了
    雖然銷售們都說市北樓盤「開盤即罄」,但在「一戶家庭同時只能登記一個樓盤」的政策下,開盤時間「撞車」的樓盤還是會搶客的,特別是場上又來了綠城、濱江的項目。該項目限精裝均價37500元/㎡(含裝修標準3500元/㎡),預計9月首開高層2號樓、6號樓,戶型面積106、125㎡。該項目可售住宅房源為5幢23-27層的高層。 2、興耀·星漫裡,位於建設一路北側,東側緊鄰招商·聞博花城,該項目限精裝均價37500元/㎡(含裝修標準3500元/㎡),預計8月底首開高層1號樓、2號樓,戶型面積96、97、118㎡。
  • 高層住宅的危機 高層住宅優點有哪些
    高層住宅的危機逃生問題高層住宅在遇到火災或者地震時不好逃生一直被人詬病,只要住在15樓以上,一旦遇上基本不用跑了。1、消防安全高層住宅一旦發生火災,裡面的住戶很難進行逃生,因為實在太高了!除此之外,高層供水需要逐層加壓,這意味著水質被汙染的機率更大。高層住宅優點有哪些1、建築外立面美觀亮麗小高層住宅建築需要先進建築技術的支持,可以說是建築和結構、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 日本鄉村設計住宅「神職の文庫」!把迷你圖書館搬進家屋
    一般住宅興建主要著重於居住的隱密性,多道水泥牆圍起密不透風的生活環境,然而細膩而周全的家屋設計,更應該為居住者多設想,以打造出真正貼合需求的居住環境。位處日本內陸的長野縣鄉村中,就有一戶人家的住宅興建理念,與自身生活範疇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