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格力、美的!全球真正的空調霸主,一年進帳1400億

2020-12-12 數碼小妖精

近幾年,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外激烈,不少海外手機廠商接連敗退中國。例如:三星、索尼等。同樣家電市場也沒有閒著,在三菱、東芝等海外品牌在國內接連重挫後,美的、格力、海爾等品牌迅速吞噬市場份額。

的確,在提及家電品牌,不少國人都會想到美的、格力。但在中央空調領域,有一家外企——大金集團卻打敗格力、美的,成為全球真正的空調霸主。

據最新《中央空調市場》報告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大金集團以23.01%的市場佔有率遠超格力、美的,穩居全球第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大金集團於1924年成立於日本大阪,不同于格力、美的在家電行業的全面發展,大金集團主攻空調冰箱、液壓技術等。大金集團也是全球唯一一家集空調、冷媒以及壓縮機的研發、銷售於一體的公司。

在國內,大金的知名度的確不如格力、美的等企業,但事實上大金集團早在1995年就已經進軍中國市場,迄今為止已走過20多個年頭。彼時,國內空調行業剛剛起步,格力、美的等企業在空調技術上都略遜於大金。

而大金憑藉著安裝簡便、溫控精準、節能等優勢迅速佔領商用領域。自2006年有統計以來,大金VRV中央空調系統長期佔據中國多聯機中央空調市場佔有率第一。而作為中央空調的核心產品,多聯機在空調市場所有產品的增長率排名中位居首位。

截至目前大金空調在全球擁有300多家子公司,年營收超1400億元,其中70%均為海外營收,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空調霸主。有業內分析人士稱,大金空調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憑藉的正是其對產品研發和技術提升的重視,以及在空調領域方面有大量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早在八十年代,大金就生產出全球第一臺變頻多聯VRN空調技術。如今這種空調不僅在商場、辦公樓等大型場所被廣泛應用,同時還成為不少用戶家用空調的選擇。此外,大金還擁有十分完善的產業鏈。

據相關數據顯示,大金85%的零件均是由內部生產,在全球擁有90多個生產基地和10大研發基地。也正因如此,大金的利潤率和市場競爭力遠超其他同類型品牌。

據官方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在2018年大金集團的年營收超過2138億日元,其中在中國市場的年營收更是超過千億元。與此同時,大金仍然在不斷投入大量資金提升技術,以保持產品優勢和市場地位。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的空調集團:一年入帳1400億,它成功將美的格力甩在身後
    然而,誕生之初的空調,主要是為機器「服務」。直到20世紀20年代,家用空調才成功問世,而家用空調走進千家萬戶則是20世紀50年代之後的事情。雖然美國人在空調的誕生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真正將空調行業逐漸發揚光大的,則是一些日韓企業:推進新型燃氣空調、運用變頻空調技術、研製直流變頻技術,等等。
  • 空調銷量曾是世界第一,營收1400億超越格力美的,國內竟無人識?
    說起空調,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格力、美的這些國產品牌,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格力等家電行業確實是越做越好。在2019上海家電展AWE上,世界都為之驚嘆中國家電的發展。但是,我國品牌依舊有目標要去追趕,這家企業的空調暢銷世界各國,它就是大金企業。
  • 年收入1400億,銷量曾位居全球第一!國內卻比不過格力美的!
    很多人都記得美的空調的宣傳語。那提到空調,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格力、美的或者海爾。近些年,中國的國產空調發展的越來越好,把很多國際知名品牌都趕出了中國市場。有一個空調,雖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不如格力和美的,但卻坐上了全球空調銷量第一的寶座,是格力和美的最大的對手。這個空調品牌就是大金空調。
  • 一年營收1400億!格力都不容小覷的空調品牌
    如果說在國內人們最熟知的空調品牌,格力、美的都應當排在前面。中國的格力、海爾和美的在家電品牌中排在前三,市值都超過了百億美元。然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經濟全球化,許多國外的品牌也紛紛進入到國內市場。大金空調成立於20世紀初,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在它發展的期間誕生了許多的新品牌,但是大金空調涉及的領域很廣,是國際生目前唯一一家集空調、冷媒以及壓縮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多項合一的公司。它的子公司遍布全球,年營收入高達1400億元。
  • 格力空調老大地位被取代,打敗它的是國內最大空調集團,日收7億
    格力它們也憑藉不屬於外資品牌的實力,外加低廉的價格迅速拿下國內的家電市場。尤其是在家用空調行業,格力和美的,是當之無愧的兩個巨頭。據相關統計機構發布的數據,在2020年上半年,美的、格力佔用的線下市場分別是35.26%、31.64%,線上空調市場,美的格力佔據了37.99%和25.05%。
  • 它是最低調的空調品牌,年入1400億超越格力和美的,成為世界第一
    文:左耳導語:它是最低調的空調品牌,年入1400億超越格力和美的,成為世界第一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早已不再局限於環境條件,而是早已實現冬天可以取暖,夏天可以納涼,而實現這一轉變的正是空調
  • 美國百年家電巨頭:全球收入1400億,在中國敗給了格力美的!
    美國百年家電巨頭:全球收入1400億,在中國敗給了格力美的中國改革開發的深入進行,引進來走出去的政策,讓國外的很多產品湧入中國,中國的大量民族品牌也開始走出國門,比如美的、海爾、格力、華為等等一系列的品牌,一方面增加了國家的淨收利潤
  • 格力最強對手出現!超越美的奧克斯,年賺1400億,董明珠措手不及
    2019年轉眼間就要過去,面對只剩半個月的19年,不少人默默打開了空調——誰說今年是暖冬的?!對於今年夏天的炎熱,相信不少網友都記憶猶新。而在炎炎夏日拯救了我們的,也是空調。無論是格力空調還是美的空調,甚至奧克斯空調等,只要外出吃飯,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家店有沒有空調。第二件事就是看這家店空調效果如何。
  • 格力24年老大地位被搶走,打敗它的是國內最大空調集團,日收7億
    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在2019年人均GNI達到1萬美元,在全球192個國家中排名第71位,而這比19年前足足提升了70名。而後各大國產空調品牌的崛起徹底讓國外空調品牌失去優勢,這其中要以美的、格力、海爾等為主力。正是有這些國產品牌的加油鼓勁,空調才能成為普通家電走入千家萬戶,而這其中格力的成長之路的確令人敬佩。當年的格力憑藉著不遜色於國外品牌的實力和更加低廉的價格迅速搶佔國內空調市場,所以現在人們在選購空調之時,首先排除的就是那些「外國貨」,率先考慮的則是美的、格力這樣的大品牌。
  • 全球第一空調品牌,一年入帳1400億,卻被消費者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伴隨著空調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以及趨於飽和之後,也使得各大空調廠商紛紛走向了對外出口的道路,包括格力,美的,海爾在內的空調巨頭基本都在海外市場上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可實際上,在偌大的中國市場上,除了格力美的及海爾等家喻戶曉的中國品牌之外,同時還存在著一個默默在中國市場撈金25年,卻被消費者誤認為是國產品牌的大金空調。
  • 中國最大的空調集團誕生!半年入帳1390億格力霸主地位被終結
    再加上格力掌門人董明珠的個人影響力,親自為自家產品代言,還為「中國製造」代言,獲得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在我國的空調市場,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巨頭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格力一直佔據著空調市場的霸主地位,領先其他追趕者。據統計,2019年格力佔據著線下空調零售市場38%的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
  • 又一大空調集團誕生,擊敗格力,半年入帳1390億
    一直以來,格力在空調行業的「霸主」地位似乎是很難撼動的,但就在今年,中國的空調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動」,格力「老大」的位置也「保不住」了。根據格力公布的半年報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年,格力實現營收695億元,相比之前下降近30%;淨利潤達到63.6億元,暴跌53%,就單看空調銷售數據,今年上半年,格力暖通空調營收為413億元,而美的暖通空調營收為640億,首次反超格力,這次格力「空調霸主」的位置沒守住,美的集團一舉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空調集團。
  • 一舉將格力斬落馬下?半年營收1390億,國內空調市場霸主易位
    695億美元。雖然空調市場不景氣眾所周知,但「霸主」格力直接損失這麼多,令人難以想像。美的上半年數據顯示,其營收僅下降10%,達到1390億元,淨利潤更是只跌了將近9%,達到了139億元,遠遠超過了格力。至此,中國空調市場霸主正式由格力轉交給了美的。一舉將格力斬落馬下?半年營收1390億,國內空調市場霸主易位。
  • 日入帳7億,終結格力"空調霸主"地位,董明珠也無奈
    中國製造業不斷發展,空調價格走低,家家戶戶都能用得起。說到中國的空調市場,格力、美的、海爾絕對佔據了空調市場的「半壁江山」。奧克斯、小米等後起之秀也是緊隨其後,緊咬市場份額,試圖分得一杯羹。有人將格力稱之為「空調霸主」,主要是因為格力在中國市場的「戰績」亮眼。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格力佔據線下空調零售市場38%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幾乎難以撼動。家家戶戶搬新家裝空調,不管是考慮到性價比還是知名度,一般都會率先想到格力。
  • 日入帳7億,終結格力"空調霸主"地位,董明珠也無奈
    「好空調、格力造」,掌門人董明珠親自代言為格力注入品牌魅力。「一晚低至一度電」,更是直戳消費者痛點,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有人將格力稱之為「空調霸主」,主要是因為格力在中國市場的「戰績」亮眼。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格力佔據線下空調零售市場38%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幾乎難以撼動。家家戶戶搬新家裝空調,不管是考慮到性價比還是知名度,一般都會率先想到格力。
  • 日本家電巨頭深藏中國42年,打敗格力、美的,一年進帳5300多億!
    家家戶戶基本上都置辦了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空調、電飯鍋、電視等等常見的家電,其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家電市場幾乎被東芝、夏普、三洋等日本幾大巨頭所佔據。如今,中國家電市場發展演變愈演愈烈,國內家電企業迅猛發展,我們耳熟能詳的便有美的、格力、海爾、小米等等家電品牌。國內家電企業強勢崛起,不斷更新換代,快速搶佔市場。
  • 一舉將格力斬落馬下?半年營收1390億,國內空調商場霸主易位
    ,僅達到了695億美元。儘管空調商場不景氣眾所周知,但「霸主」格力乾脆損失這樣多,令人難以設想。美的上半年數據顯示,其營收僅下跌10%,達到1390億元,淨利潤更是只跌了將近9%,達到了139億元,遠遠超出了格力。至此,華夏空調商場霸主鄭重由格力轉交給了美的。一舉將格力斬落馬下?半年營收1390億,國內空調商場霸主易位。
  • 格力今年難保1400億 董姐清場恐成真!
    從2015年初經銷商會議上的1600億元年營收目標,到2014年度股東大會時的調整,不再做目標承諾(年營收增長200億元),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還將2015年定為格力的休整年。  據查閱,2014年格力電器營業總收入1400.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6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1.55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22%。
  • 國內最大空調品牌誕生,日均進帳7個億,格力24年老大地位被結束
    根據一項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美的空調的線上市佔率達到35.2%,格力空調的線上市佔率達到31.6%,而海爾空調的線上市佔率達到13.1%,這三家空調巨頭一共控制了8成線上空調市場。
  • 空調巨頭強勢崛起,半年營收1390億!格力空調霸主地位被奪
    可是好景不長啊,昔日的巨頭春蘭,後面跑去做摩託車,之後又去做房地產,現在經營困難,只能是靠著變賣別墅維持生活,因為國內又出現了新的電器公司,而且還不止一家,有海爾、格力、美的等等,其中格力的空調做得最好,打敗了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