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國道G105線中山沙朗至古鶴段改建工程正在抓緊施工。
4月1日,記者來到國道G105線三鄉花壇跨線橋工地現場,只見工人們正在維護樁機。作為省市重點項目——國道G105線中山沙朗至古鶴段改建工程自2019年12月18日正式動工後,項目施工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就投入了緊張的施工中。項目經理部黨支部書記劉棟梁告訴記者,目前人員已經超過年前規模,達到220人,分布在7個點施工,公司計劃通過優化施工組織和加大人力、設備投入,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耽誤的工期趕回來。爭取今年底完成整個進度的三成,完成所有橋梁的下部結構。
■建成後通行效率可提高一倍
國道G105線中山沙朗至古鶴段改建工程工期總投資超過14億元,工期為2019-2022年,改建範圍為國道G105線西區沙朗至三鄉古鶴段,路線長32.3公裡,涉及西區、南區、沙溪、板芙、三鄉等鎮區。新建跨線橋9座、擴建跨線橋1座,地下人行通道9座、改造行車橋涵1座,全線由雙向6車道改為雙向8車道,並配套完善相關的市政配套設施。
中山市公路局基本建設科副科長何嘉琪介紹,國道G105是全市的重要幹線,交通流量大,改建工程途經多個鎮區,建成後有利於中山南部鎮區群眾出行,並將大大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何嘉琪舉例說,以往經這段路從城區到三鄉需要約1個小時,道路改建後,消除了部分節點的紅綠燈,預計約半小時即可以到達,通行效率提高了一倍。據了解,為了在施工過程中確保市民出行,施工前,代建單位、施工單位專門對施工過程中的道路組織方案進行了專題論證,通過分段建設、分通道建設的方式,儘量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今年首季完成投資超計劃進度9.7%
劉棟梁介紹,項目於2月20日復工,受疫情影響,當時人員65人。到了3月初,人員已達到180多人,達到春節前用工規模。如今,人員已經達到了220多人。目前,施工人員分布在7個點開工。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開工時間推遲了約1個月,但是公司正在想辦法搶進度。通過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加大人力和機械設備投入,儘量加快工程進度。復工後,項目完成了標準化拌合站和鋼筋場建設,拌合站建設有兩條180方生產線,每小時混凝土生產能力300方;建設標準化鋼筋加工場一座,佔地面積3000平米,日加工鋼筋能力120噸。大型臨建設施的建設完成將為項目的大幹快上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7個施工點正在有序地推進中。如沙朗立交已在進行左幅保通道路施工,計劃4月中旬完成交通疏導,開始右幅圍蔽施工;獅滘口大橋,已經進場鑽機5臺,北岸兩側樁基正緊張施工;中環路跨線橋,進場鑽機2臺,樁基施工正有序推進;工業大道跨線橋,施工場地已圍蔽,正計劃設備進場,4月上旬開始樁基施工;古鶴花壇跨線橋,北側已開始樁基施工,陸續擴大樁基施工作業面。
劉棟梁介紹,該改建工程全年計劃完成投資30000萬元,2020年第一季度計劃完成投資7500萬元,實際已完成投資8226萬元,超過計劃進度9.7%。
記者 黃啟豔 黎旭升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王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