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去了東二環的幾個售樓處。
雖然福州宜家的開業大約在冬季,但好幾個售樓處已把黃色的LOGO作為賣點,標註在電子示意圖上。
順便拐到了鼓樓東的宜家工地,建設熱火朝天。
7月30日,福州宜家的員工招聘已開始。11月,宜家廣場完成整體竣工,今年冬天就能正式開業。
《權利的遊戲》裡龍媽擁有風暴降生、卡麗熙等13個稱謂,宜家也是類似自帶N個符號的迷之存在。
美食打卡、小資勝地、家居體驗館、城市地標、大媽最愛空調房、房價拉升者。
龍媽開局帶3條龍,宜家帶5個P。
網上說,5個P湊齊之後就可開啟拉升在地房價的功能。
不信的話,你搜下網絡,看看來自全國不同城市的類似報導——
宜家確定選址,這一區域價值必定提升!
宜家落戶XX,這些樓盤不買以後高攀不起!
如今的福州東,已經是房價起步3萬元/平,土拍連出高價。
宜家所處的位置,是2號線和未來4號線匯合的區域,臨近三環靠近鼓山,加上宜家這個世界著名IP,房價到底會有多少驚喜?
按照規劃,福州宜家和青島宜家類似,是屬於綜合體模式。
所謂綜合體,就是宜家又當地主,又搞自營。
一樓為租賃場地,引進一些服裝、餐飲企業。宜家當房東。
二、三層為宜家自營的門面,很多吃貨心心念念提供1元冰激凌、5元熱狗的餐廳設在三樓,可以容納800人。
之所以要引入一些品牌,是因為宜家不那麼自信了。中國人依舊愛逛宜家,只是不怎麼喜歡在哪裡買東西了。
作為1943年的瑞典家具品牌,宜家用和無印良品類似的性冷淡風,完成了不少人的美學啟蒙。
運去英雄不自由,2016-2019財年,宜家中國區的零售額增長率已經連續四年下降。
2019財年,宜家中國區銷售額達157.7億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8.01%。增長率與2017財年相比下滑了近6%,與2015財年相比則下滑了近20%。
宜家還在自己官網上發文,稱自家餐廳已經是全球第六大連鎖餐飲。
宜家與不遠處的王莊的美食大排檔一樣,都願意成為一個有情懷的廚子。
因為家具比美食更難賣。
過去,在城市漂泊的青年通過購買宜家布置出租屋,滿足詩和遠方的夢想。
而用久之後,就會發現北歐風格,畢竟與中國的實際情況有所區別。所以宜家的產品也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
在北歐根本不用考慮防塵的家具,遇到風沙較大的城市,就容易落灰。
北歐家庭,都有獨立的儲藏室。重物都不會放在家具裡。而一旦把重物放在宜家家具裡,很少使用實木的家具就容易承載不了。
更別提所謂開放式廚房這類性冷淡的設計風格,被一個個KFS借鑑布置在城市樣板間,已經讓青年產生審美疲勞。
所謂產品質量這個鍋,有時也就是這麼來的。
富人覺得品位不夠,窮人覺得質量不行。
宜家在近日舉行的2021年財年媒體發布會上表示:繼續加碼投資中國市場,250款以上產品將有更低價格,投入2億元讓利消費者。
換句話說就是打折換量。
環境和時代發生變化,連蘋果都走下了神壇。
隨之帶來,宜家一面是不斷在全國各個城市加大開設線下門店。
今年開店的區域就包括:福州、南寧、昆明以及大灣區。
一面是改變2008年放棄電商的決定,與諸多大牌走到線上,在天貓上開設電商渠道。
當電商和打折成為常態,你就很難指望高溢價產生,也很難指望成為喜新厭舊的城市弄潮兒的長期打卡勝地。
宜家與福州的緋聞傳了很多年。
2007年,因無合適地塊項目被擱置。2014年因土地收儲難失之交臂。
2016年關部門合力攻堅4個月內找到解決辦法。
宜家落戶福州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消費門檻。福州宜家項目負責人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發現福州消費能力特別強,人均消費甚至可達3萬元左右。
二是選址門檻。「交通便利、覆蓋足夠多符合宜家定位的消費群體、能滿足購物中心建設需求的面積,才是宜家的基本選址標準。」
宜家所處的福州市福興經濟開發區位於晉安區鼓山鎮,總面積 5.5 平方公裡。周邊有三環路(機場高速)、二環路、化工路、福馬路等主幹道,地鐵 2 號線和規劃地鐵4號線。
福興經濟開發區的規劃案中提到的規劃結構「四心」之一,即為宜家商業中心。
就像當年北京老宜家從北三環搬遷到了東北四環一樣,雖然區離中心區遠了一些,但宜家最需要的是運輸便利,方便貨物運輸以降低物流成本。
當年北京、上海的居民最怕宜家搞活動,離家200米的距離,能走2個小時。一到路口就堵死,眼看著到家了,就是進不了門。
宜家促銷時類似的一幕是否還將在福州出現?
可能性不大。
首先是北京、上海的這一幕,有著時代背景。
1998年,宜家第一家商店進駐上海。正是中國商品房的時代開啟。
從原先單一的家具店到宜家的裝修風格,是突然開闊的國際視野。
如今紅星美凱龍、喜盈門等家具賣場早已經培育了不同消費者從中式、美式、北歐等不同的裝修風格。
宜家經過了10年,已經走下了神壇。
此外,福州宜家的門口已經規劃了地鐵2號線上洋站。
根據規劃圖,福州宜家附近的停車泊位已經有340個,再加上宜家自帶的地下兩層1700個車位的停車場,基本可以容納2000輛小車。
類似青島宜家今年8月開業,因為堵車,保安將女子頭骨打裂上熱搜頭條的情況,估計不會出現。
宜家入駐造成東二環版塊房價高不可攀,那隻存在一種可能,就是和富士康一樣,帶來大量的就業人口。
7月30日,大暴雨中福州宜家展開招聘。千人應聘,報錄比20比1,總計錄用了百個工作崗位。
在如今人工智慧如此發達的時代,賣場的精細化管理和無人化管理已是趨勢。
根據福興經濟開發區規劃,宜家所在的重點開發核心區域,面積 3.55 平方公裡,可容納居住人口約 1.23 萬人,就業人口約 11.45 萬人。
宜家入駐,錄用近百員工,對周邊的租金,乃至房價的衝擊都是微乎其微。
宜家對北京、上海房價的拉升現象並不適用於二線城市。
1998年,大刀闊斧的「房改」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住宅商品化的時代正式開啟,大量新房裝飾需求湧現。
宜家的入駐更是借到了北上城市房價起飛,商品房產品面世的好東風。
對比下今年8月13日開業的青島宜家。
開業前,青島宜家附近的某樓盤揚言單價每平至少拉動2千。
首次開盤推出336套122~147平米的小高層,去化率只有30%。
青島宜家開業大堵車
已經開業的杭州宜家板塊,有人做過房價曲線。
從宜家開業的時間點看,開業前後周邊小區房價絲毫不受波動影響!
G20峰會,才是宜家板塊價值的崛起點。
福州宜家附近的兩個樓盤,大景城和恆宇國際二手房掛牌價格相對保持穩定。
在後疫情時代,對於什麼是有價值的樓盤配套,新的判斷正在產生。
比如因為健康的重要性正在被提升,公園湖泊或許對房價的拉升作用更明顯。
有公園就代表著你所在的住區的平均容積率低,可以休閒鍛鍊。(當然其他配套也要過得去)
商業配套,首推東二環泰禾以及倉山萬達這樣的綜合體,可以解決你八小時之外的美食約會鍛鍊健身帶娃。
其次是沃爾瑪、山姆店、以及24小時連鎖店,單身狗胃疼可以去買點東西。
宜家這樣的商業配套,只能算是一個人造景觀,美食大排檔。
你指望一個美食大排檔去拉升房價?
更何況如今的晉安區還擁有東二環泰禾、五四北泰禾、世歐王莊等商圈。
算上福州的蘇寧廣場、鼓樓華潤萬象城、嘉裡中心,白湖亭萬達廣場。
單個賣場想造成溢價,引領話題的時代已經結束。
拉動房價,宜家只能算個P。
宜家拉動不了房價,但可以拉動晉安區和福州市的GDP,更是對福州城市定位的
肯定和認可。
這份紅利早已歸屬了福州的所有樓盤。
宜家不是東二環的宜家,而是整個福州的配套。
宜家的價值已稀釋到城市紅利當中,未來會反應到城市品牌與整個城市的房價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