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縣,理縣,理想之縣,到了理縣,理想都能實現。」
「我們理縣的高原土豆,外表平凡,但非常有內涵,就像我一樣。」
6月16日下午2點,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世偉身著羌族服飾,亮相拼多多直播間,為消費者推介理縣的高原土豆、高原車釐子等特色農產品。同時,羌族刺繡也登上直播舞臺,其精美技法讓網友大開眼界。
面對拼多多直播鏡頭,這位80後縣長泰然自若,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大獲好評。一個多小時的直播,吸引近75萬拼多多網友圍觀,幾款參與活動的特產商品上架不久就秒空。不少網友留言表示,通過直播不僅「圈粉」了理縣的高原美食,還了解了藏羌文化,更對縣長描述的美麗風景心馳神往。
理縣在2018年6月順利摘掉了貧困縣帽子,脫貧攻堅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這與理縣走上產業脫貧、電商助農之路密不可分。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衝刺之年,疫情考驗之下,理縣積極擁抱新電商平臺,以縣長直播為契機,將理縣珍寶推向全國。2019年理縣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實現14.71億元,佔阿壩州24.18%,全州排名第一。今年疫情期間實現網絡零售額5.02億元,佔全州23.42%。
此次理縣縣長直播帶貨,是四川各地積極擁抱新電商的一個縮影,此前四川已有四位區縣領導到拼多多「直播助農」。四川廣安市廣安區人民政府區長劉永明為廣安檸檬代言,不到一個小時便吸引了約130萬網友圍觀點讚;雅安市名山區區長周萬友,用四川話將蒙頂山茶帶給拼多多消費者,總計超過180萬網友參與互動;眉山丹稜縣縣長黃秀航的帶貨直播,售出丹稜「不知火」醜橘超17000斤;巴中通江縣縣長王軍為通江銀耳、巴山土雞等農副產品「代言」,銷售金額達到40萬元。
▲6月16日,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縣長王世偉(左)為高原車釐子等農特產品「代言」,羌族刺繡文創產品也亮相直播間。 王貴龍 攝
縣長賣力吆喝 百份高原車釐子秒空
「山上數車子,山下數票子。」在阿壩州理縣,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摘帽前,理縣36個貧困村都地處高山峽谷的半山上和深溝裡。縣長在直播中推介的車釐子,就產自海拔1800米—2000米的高半山上,種植車釐子等高經濟價值水果也成為當地村民們脫貧的主要收入來源。
「我們理縣地處高原地區,日照能達到2000小時左右,早晚溫差大,產出的水果口感特別好,車釐子糖分能達到19%。」王世偉介紹,由於理縣地處高原,少見病蟲害侵擾,因此理縣車釐子是無汙染、無農藥的綠色產品。縣長的賣力推介,也贏得網友的瘋狂買帳。直播期間推出「一元秒殺車釐子」活動,100份參與活動的車釐子被網友一秒買光。
「高原土豆絕對是我們理縣的特產,比平原土豆個頭小,口感更脆,濃縮的就是精華。」王世偉介紹,土豆被譽為世界第四大主糧,擁有「地下蘋果」的美譽,是理縣的傳統優勢農產品。「我們理縣的高原土豆,成長於海拔3300米以上,一年一產,不打農藥,可以說是『地下蘋果』中的『精品蘋果』。」
直播期間,縣長推介的薯仔羹等土豆食品深受網友青睞。據了解,這些土豆食品是四川龍頭食品企業「米老頭」加工製作的,規模化生產和深加工鏈條的形成,不僅為理縣帶來了GDP的增長,更帶動理縣貧困戶脫貧,40多名少數民族同胞和6戶非常貧困戶都任職於米老頭工廠。
▲6月16日,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縣長王世偉(左)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向網友推介非遺文創產品「羌繡娃娃」。 王貴龍 攝
「清華縣長」文化味帶貨 國家級非遺走進直播間
很多網友注意到,王世偉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他在直播過程中不時引經據典,喜歡分享當地的歷史文化。「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王世偉通過一首詩,講述了籌邊樓與理縣的淵源。唐文宗時期,唐朝與吐蕃邊境戰事頻繁,時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的李德裕為加強戰備、激勵士氣、籌措邊事,在理縣薛城鎮修建了籌邊樓……「文藝帶貨」讓網友感覺耳目一新,大家紛紛表示,一個小時的縣長直播時長太短,關於理縣的故事還沒聽過癮。
除了美食誘惑,理縣直播還極具民族風和高顏值。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羌繡娃娃」尤其吸睛。王世偉告訴網友,「羌繡娃娃」也叫「感恩娃娃」,當年「5·12」地震後,理縣滿目瘡痍。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理縣完成了重建,災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人們也從傳統的農業中解放出來,旅遊、文創產業逐漸繁榮。因此,文創製作者們為了表達對全國人民的感謝,把「羌繡娃娃」命名為「感恩娃娃」。
2008年,羌族刺繡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羌族民間工藝以刺繡最為出色,既不打樣,也不劃線,羌族姑娘可以全憑嫻熟的技巧,繡成絢麗多彩的紋樣或花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民族文化+直播」一直是理縣努力探索的新型展示形式。理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鯤表示,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承人也應該與時俱進,通過直播這種新形式,讓更多消費者有機會了解到理縣非遺產品的魅力。
▲6月16日,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縣長王世偉(左)走進拼直播間帶貨,川西高原特產獲得網友青睞。 直播視頻截圖
川西小縣打出「觸電」組合拳 貧困戶增收三百餘萬元
一端連著大山深處,一端連著消費市場,電商已經逐漸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農具」。阿壩州屬國家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全州13縣(市)均屬國家級貧困縣。理縣在2015年獲批商務部第二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經過幾年來的深度探索和不懈努力,理縣通過電子商務累計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8144人次,累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農產品1593.28萬元,增收總金額331.09萬元。
為了讓電商真正走進農村,讓農人真正擁抱電商,理縣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副縣長劉鯤介紹,縣政府打造了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理縣境內從事電商領域的企業和個人提供網絡營銷策劃、包裝設計製作、品牌註冊和運營等一站式電商綜合服務。同時,改建村級電商服務站,擴大電商服務半徑,覆蓋全縣13個鄉鎮和70%以上的村,為全縣農村居民提供吃穿玩樂娛遊購等綜合服務。在物流體系建設方面,建設縣級電商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目前,理縣到村日均派單量達到600件以上,是阿壩州第一個完全實現了物流通村的縣。
「對內,我們要讓理縣的產品更精緻,理縣也會培養一批本地的帶貨主播。對外,我們也將積極與拼多多等電商大平臺緊密合作,學習現在流行的銷售模式,把理縣的優質產品推向全國。」劉鯤表示,隨著新電商發展勢頭越來越高漲,未來理縣也會積極跟進電商扶貧項目,提升扶貧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