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小家住一家四口 改造後兩房變三房、榨乾每1㎡

2020-12-14 上遊新聞

這是一個56㎡的小宅,居住成員為一家四口。因為面積不大,所以每一公分都要斤斤計較,雖然一般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這個房間好像很像膠囊旅館,但在這樣坪數限制下,不失也是一種空間解套的方式。

房屋信息

坐 標:臺灣臺北

戶 型:三室兩廳

面積:56㎡

設計:蟲點子設計

費用:66w

▲公寓原始戶型圖

屋主需求&存在缺陷:

原始格局為兩房,需要在56㎡的空間中隔出三房,且兩個小孩必須有各自獨立空間,餐廳需要一個大中島。

▲空間功能配置和動線設計

設計策略:

1.將公共空間極大化,儘量讓房間在採光較好的一側,把其中一房變成兩間的小孩房,房與房之間用拉門來區隔,讓空間也變成一種回字型動線。

2.平面配置上,讓收納集中在兩邊,入口兩側為收納櫃及儲藏室,廚房用中島與餐廳整合,而房間集中在另一側。

▲平面布局圖

▲軸測圖

從透視圖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兩個小孩房變成了一個盒子,可以切成兩塊或是一大塊,空間也因為拉門變得更流動。

玄關

玄關設計了可抽拉的換鞋凳,下面也有收納功能,節省入戶鞋櫃+換鞋凳所需的空間。

內嵌式儲物櫃,彈壓式無把手櫃門,和環境融為一體。地坪由入口一路延伸到廚房,也跟客廳房間作區隔。

客廳

▲圓弧形轉角

客廳採用灰白色系,因為面積不大,這樣的色調看起來舒服且明亮,在牆面及柜子轉角用圓弧收邊,沙發後面圓洞為小孩房的窗戶(可透光又與客廳有所互動),側面下方的小圓洞裡面則是放貓砂盆。

電視背景牆右側是一排儲物櫃,收納客餐廳的各種雜物,保證空間清爽整潔。

▲從圓洞看向客廳

房間的圓洞透光又可以很有趣,簡單的進退面營造不同層次感。

餐廚區

一體開放式餐廚區,屋主想要的大中島和餐桌連接,增加操作臺面,下方還可嵌入洗碗機等電器,一舉多得。

左側為儲藏室,空間不大就是需要一個大儲藏室才行。

中島的對面是通往兒童房和主臥的門。

主臥

▲硅藻土塗料

主臥化妝桌與化妝品收納櫃整合。牆面為硅藻土塗料,搭配淺木色床頭背板,內嵌暖光燈帶,營造柔和放鬆的休憩氛圍。

床尾對面是定製衣櫃,保證儲物空間。主臥雖然面積不大,但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兒童房

小孩房的入口之一在窗邊,和沙發背景牆相連,平時打開移門,充分引入自然光。

▲可摺疊書桌

房間太小,床尾設計了可摺疊書桌,牆面為洞洞牆,可以放層板或是掛東西。

▲洞洞牆

兩間小孩房中間用拉門區隔。

牆面上的圓形窗洞增加採光,也可以變成有趣的互動裝置,有蓋子可以蓋起來,保證私密性。

▲衣櫃和書桌整合

另一個門的入口,小孩房與餐廳的連結動線。

▲兒童房另一入口

小孩房的空間變成一個大盒子,移門都打開時形成流動的「回字形」動線。

衛生間

▲乾濕分離

衛生間用兩種不同色系的瓷磚界定乾濕區,鏡子邊牆面與天花則用義大利礦物塗料處理交界。鏡櫃增加收納,下方嵌入燈帶,洗漱時不會背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56㎡住一家四口,兩房變三房、洄遊動線、大島臺……榨乾每1㎡!
    家的要素, 讓城市裡忙碌的年輕人住得更好。 說在前面 這是一個56㎡的小宅,居住成員為一家四口。因為面積不大,所以每一公分都要斤斤計較,雖然一般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這個房間好像很像膠囊旅館,但在這樣坪數限制下,不失也是一種空間解套的方式。
  • 北京夫妻40㎡小蝸居,改造後一房變四房,榨乾每1㎡空間
    今天分享的案例是90後夫妻的40㎡小窩,為了滿足一家三代人的需求,設計師將一房改成四房,榨乾每1㎡的空間。戶型:不規則空間,多邊斜角戶型亮點:一居室改造成四室一廳,兼顧一家三代人生活,空間利用到極致。圖|3D效果圖這是改造後的
  • 56㎡老學區房大改造,變身時尚溫馨的三口之家
    養個娃,需要操心的事情可不少,孩子的讀書問題就是其中一件,所以不少父母在購房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學區房或者學位房。預算足夠,能買大一點的自然更好,但經濟並不寬裕,買小房子的也不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套56㎡的二手學區房。
  • 你家的小戶型很難住?人家區區56㎡住下了一家四口
    而本案案例面積僅僅只有56平方,但是要住下一家四口:兩個大人+兩個小孩,可以說是有點擁擠。項目信息房屋面積:56㎡房屋戶型:三室兩廳設計師除了原本臥室的空間之外,還佔用了原來客餐廳的部分面積,擠出了一個小臥室,用來作為兩個兒童房。
  • 取消客廳兩件套,兩房變三房!108㎡改造後,室內簡約舒適
    不管是毛坯還是二手房,戶型格局不一定讓人滿意,裝修改造在所難免。接下來分享一套兩房變三房的案例,108㎡原有的兩房格局,無法滿足屋主生活需求,通過設計改造實現三房,還擠出衣帽間,整體裝修簡約舒適,敞亮通透。
  • 80㎡住著擠?人家56㎡輕鬆住4口,兒童房一分為二的設計真絕
    就像這個4口之家一樣,四口人住在56㎡房子內,毫無疑問肯定是比較擁擠的,正是如此,他們對房子進行了重新裝修改造。雖然是一家4口居住,但是對廚房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只要能滿足日常做飯需求就可以,因為有一男孩一女孩,所以將兒童房一分為二。
  • 56㎡硬核改造,三房一廳住下一家六口,收納功能不輸大戶型
    小戶型成了大多購房者的選擇,但裝修同樣困擾著很多人,有限的空間如何囊括日常生活全部功能區,同時兼顧美觀性。聽起來好像挺難的,其實只要設計師給力一切都水到渠成。比如接下來這套案例,改造相當的硬核,使用面積僅56㎡,不僅實現三房功能,滿足一家六口住宿。舒適合理的設計,更是烘託出高質量的生活氛圍。全屋收納也很到位,一點不輸大戶型,簡直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史上最牛的改造:12㎡三代四口之家,硬是改造成4室1廳的豪宅
    12㎡小戶型舊屋改造驚呆了眾人。如何做到12平米改造成4室1廳,這是什麼驚天操作,趕緊了解一下!改造前的舊家今天改造案例就住在上海市南京東路的一間老公房裡,三代四口人居住的老房子。可是他們家的面積只有12㎡大,而且還是非常陰暗潮溼的一樓,過道非常的狹小,進出非常的不便。
  • 36㎡住下三代五口人,一房改兩房,上海代表性小戶型大改造
    一套36㎡的小家該如何住下三代五口人?是怎樣的裝修方案,讓女兒擁有自己的天地,賈先生得以回家居住,父母偶爾來幫忙也有落腳之處了呢? 01 一間房容不下五口人
  • 80㎡兩房改三房,效果簡約大方很滿意,越住越有家的味道
    80㎡的房子,受歡迎程度還是蠻高的,空間大小合適,一家三口完全夠住,而且打掃也不累。一般80㎡都只有兩房格局,為了更符合生活習慣,兩房改三房也是比較常見的。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套改造案例,80㎡的兩房,經過格局改造不僅實現三房,還打破了原有空間沉悶感,效果簡約大方很滿意,溫馨舒適越住越有家的味道!
  • 改造56㎡小公寓,三房一廳的家可以住下六口人,全屋收納也很棒
    例如今天要分享的案例,這是一套僅56平方米的小公寓,不僅實現了三房一廳的功能,還滿足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需求,而且全屋的收納功能也很棒。下面就來一起看圖吧。設計說明原始平面圖,使用面積只有56㎡,業主要求:1.需要三個獨立的休息空間以滿足六口之家的需要2.常住人口眾多,需要有足夠的收納空間3.衛生間要求做分離,使日常生活更加方便。
  • 56㎡硬核改造,三房一廳住下一家六口,收納功能不輸大戶型!
    小戶型成了大多購房者的選擇,但裝修同樣困擾著很多人,有限的空間如何囊括日常生活全部功能區,同時兼顧美觀性。聽起來好像挺難的,其實只要設計師給力一切都水到渠成。比如接下來這套案例,改造相當的硬核,使用面積僅56㎡,不僅實現三房功能,滿足一家六口住宿。舒適合理的設計,更是烘託出高質量的生活氛圍。全屋收納也很到位,一點不輸大戶型,簡直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為女兒他捨棄客廳,5㎡廚房改兒童房,36㎡住一家三口不擁擠!
    是一套36㎡的學區房,可以說是小的可憐了,但這套房子屋主一家三口人照樣溫馨入住,到底是一套什麼樣的房子呢?一起看看吧。屋主@鄔先生當初買下這套房子,主要是為了女兒上學,學區房緊俏幾乎也沒什麼挑選的空間,所以能搶到就已經很不錯了。可是拿到房子後又非常愁人,原本的格局僅能做一室一廳。
  • 僅有71㎡的家,卻塞進了三代人,布局改造後,住五口人都不擠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90後這一代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有了孩子之後,難免會請父母照看,而只買得起中小戶型的朋友,卻面臨了一個難題:如何讓小戶型的家,能夠塞進5口人呢?或許看完杭州@林先生的這套71㎡之家,我們能有所收穫。
  • 40萬裝56㎡小兩居,42%的空間都是收納區,還憑空多出1間房,6口人住...
    但現實卻是,就算能跟父母保持一段時間的距離,擁有彼此獨立的空間,但終有一天他們還是會在你的隆重邀請下,住進你的小家,比如:當你有了孩子。但與此同時,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面臨三代同堂的局面。生活習慣、作息規律哪哪都不同,要是再遇上居住空間小,功能分區混亂,那日常「打架」更是無法避免了。比如今天房君介紹的這對夫妻,就是如此。王女士和潘先生位於北京的家,是一個只有56㎡的小兩居。夫妻倆有一對可愛女兒,但是由於工作繁忙,只能請雙方父母輪流來照顧。
  • 60㎡住一家四口,每1㎡都被安排明白,這是爽死強迫症的節奏
    畢竟一家四口呢!很多朋友這麼問她,但參觀過她的家之後,大家紛紛閉麥:這錢花的值!,都是愛跑愛動的年紀,算上贈送的陽光房和露臺,使用面積總共才60㎡的家,404卻像變魔術一樣,造了兩個兒童「遊樂場」,讓孩子能盡情玩耍。
  • 92㎡二手房改造,每平米都被榨乾,多出兩倍空間,這婚房不輸新房
    導讀:92㎡二手房改造,每平米都被榨乾,多出兩倍空間,這婚房不輸新房!和女友上大學的時候就在一起了,然後工作了3年,馬上就要到七年之癢了,之前一直承諾過,要給女友一個屬於我們的小家,但是我在單位上上班的工資並不是很高,家裡的情況又不是富裕家庭,面對高昂房價的今天,手裡的錢並不能買下一套新房來當婚房,所以我就決定買下一套二手房,看了很多個戶型,最終確定下這套92㎡的老房子,房齡不算太老,只有20多年,因為原業主家住了一家四口人,所以東西比較雜亂,而且裝修方面有些老化
  • 60㎡住一家四口,每1㎡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來源:好好住 ID:niceliving 經常有朋友在後臺吐槽:看了那麼多別人家的收納,輪到自己家還是毫無頭緒
  • 60㎡住一家四口,每1㎡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這是爽死強迫症的節奏
    畢竟一家四口呢!很多朋友這麼問她,但參觀過她的家之後,大家紛紛閉麥:這錢花的值!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四歲半,都是愛跑愛動的年紀,算上贈送的陽光房和露臺,使用面積總共才60㎡的家,404卻像變魔術一樣,造了兩個兒童「遊樂場」,讓孩子能盡情玩耍。
  • 一家三口人的16㎡家,小到可憐,連床都沒有,他們卻說住得舒坦
    今天分享一位90後小夥,與大多數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一樣,@嚴先生大學畢業後,就在北京白手起家,靠自己打拼,買了一套16㎡的小宅,屋子雖小,甚至連張床都沒有,他們一家三口人卻說住得舒服。僅有16㎡的小公寓,如何容納一家三口人,又如何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住得舒服,這是本案設計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