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邯鋼片區城市設計大賽結果揭曉!未來可期

2020-08-28 邯鄲房網


2020年7月22日,「工業遺產轉型復興」——邯鋼片區城市設計國際大師邀請賽評選會於邯鄲成功舉辦。本次評選會採用線上線下遠程連線的工作模式匯報。大賽組委會邀請到9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及城市決策者擔任評委,評委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宋春華擔任。評選會包括現場踏勘、成果展覽參觀、大師團隊匯報、評委評議等多個環節。最終,多米尼克·佩羅建築事務所的「明日之城」方案獲得一等獎,王建國院士團隊、莊惟敏院士團隊獲得二等獎。


大師邀請賽評選會現場 © UED


2020年,由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自然資源廳主辦,邯鄲人民政府承辦,邯鄲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策劃執行的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邯鄲)——「工業遺產轉型復興」邯鋼片區城市設計國際大師邀請賽於今年年初在河北省邯鄲市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大師邀請賽邀請到了包括程泰寧院士團隊、藍天組事務所、王建國院士團隊、多米尼克·佩羅建築事務所、莊惟敏院士團隊、UNStudio事務所六家國內外頂級設計大師團隊,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為邯鋼片區規劃提供新策略、新方案,為邯鄲轉型發展創作前瞻性、適宜性的規劃藍圖,實現工業文明的動態傳承及轉型復興,並結合時代特點為其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01

大師團隊及方案展示

MASTER TEAM AND PROPOSAL


多米尼克·佩羅建築事務所

- 明日之城 -

The City of Tomorrow


© 多米尼克·佩羅建築事務所


多米尼克·佩羅事務所方案宗旨是創建一個富有多樣性、適應性和宜居性的邯鄲明日之城,方案設計意圖主要圍繞四大軸線展開:水景觀資源利用(WATER)、生態聚落的開發(GREEN CITY)、遺產的保護發展(HERITAGE)以及城市客廳(HOTEL METROPOLE)的創建。其中前三大軸線是由基地現狀分析即可得出的結論,而為了確保其有機的緊密聯繫,更加有效串聯經濟結構與功能使用發展,多米尼克·佩羅為其添加了第四圖層媒介元素——城市客廳(HOTEL METROPOLE),這是由多米尼克·佩羅創造的一個城市規劃設計理論,旨在創建一個可根據世界各地城市生活變化進行調整的可適應性城市研究方法。 這四大軸線貫穿於設計策略的每一個層面,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就像渲染在宣紙上的水彩畫:相互融合, 呈現作品的完整性。


王建國院士團隊

- 邯鋼印跡 浴火重生 -

Transition · Memory · Renascence


© 王建國院士團隊


王建國院士團隊方案通過「轉型、記憶、新生」三步曲,使邯鋼片區成為國內外城市工業區功能、產業、環境升級轉型、產城融合新範本。並針對三步曲提出了六大發展策略:引入新興產業,孵化複合功能;活化工業遺產,留住城市記憶;復興邯鋼片區,帶動空間觸媒;整合交通網絡,實現快疏慢遊;打造藍綠系統,淨化生態空間和建構健康社區,營造活力場所。規劃在中央公園生態基底上,工業遺產公共建築散落其中,修復後的沁河風光帶左右襟帶;休閒服務軸向東連接城市交通樞紐;商業辦公軸向北對接復興區核心;六個不同的城市組團與鄉野生境交相輝映。一例「向世界展現中國工業遺產復興的邯鄲樣本」、一片「產業轉型與城市融合的先行示範區域」、一座「以人為本的宜居宜業樂活之城」在光榮的鋼鐵之城冉冉升起!


莊惟敏院士團隊

- 農耕魂、工業魄、創新城 -

Agriculture Spiri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nnovation City


© 莊惟敏院士團隊


莊惟敏院士團隊方案規劃願景是將邯鋼打造成一個藍綠交織的田園之城,一個宜業宜居宜遊的活力之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依託水系及綠化系統,形成疏密有致的組團式布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機生命體。一個融合千年歷史的人文之城。完整保護趙王城遺址及周邊村莊與田園風光。農耕文明、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在此交匯共融,並形成以文化和科技為引領,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及生產性服務業。建設產業支撐、職住平衡、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未來,邯鄲西部將崛起一座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交織共融的城市活力新中心,必將實現邯鋼的跨越發展,提升邯鄲的城市競爭力,樹立老工業區復興典範,煥發出新時代的燦爛與輝煌!


藍天組事務所

- 自然遺產城市 -

Nature Heritage City


© 藍天組事務所


藍天組事務所致力於修復生態自然環境、將舊的城市空地重新開放、回饋給城市及其居民,打造自然遺產城市。獨特的風能塔沿主要風向放置,主要概念是通過統一的圓錐形和螺旋形來創建標誌性,能源塔本身是能源自給自足的,塔樓產生的能量收益被用於城市中的其他活動和場所。可持續生態環境將開啟新的都市發展模式,對企業、居民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以休閒、娛樂為主題的人文文化園林將為城市及其居民打造高品質的生活,進而吸引來自國內乃至全球各地的遊客。

上述元素為工業遺址帶來全新的城市肌理,營造有機的功能布局和生態的城市空間格局。位於古邯鄲城市中心的邯鋼工業遺址將蛻變成一個自然-工業遺產共生區。綠色生態廊道、蜿蜒交織的水系網絡滲透其間,衍生為城市的生態脈絡,通過引入科技、文化園等區域理念,生機勃勃的居民區將在其間開闔生長。


程泰寧院士團隊

時光羅盤,復興引擎

Time Compass, Revival Engine


© 程泰寧院士團隊


程泰寧院士團隊方案以「時光羅盤,復興引擎」為願景,形成「一城九區兩水多脈」的空間結構,以中央活力城為核心向外放射,環抱以九大功能主題片區;以沁河、渚河兩條水系以及多條結構性綠脈為紐帶,將九大區域與老火車站、地鐵站、趙王城遺址公園等重要設施聯繫為一個整體,強調生態建設,提升空間品質。

方案選擇邯鋼歷史、文化和工藝價值最高的區域作為核心引領區,布局各類引擎性項目,打造面向未來的中央活力城;沿襲原高爐核心工藝的重要軸線,塑造核心區的脊梁,形成魚骨狀的空間體系,連結都市、生活、產業和趙王城遺址,致力於將邯鋼片區打造成全國工業遺產更新的模式樣板、邯鄲城市活力創新的未來示範和城西區域蝶變轉型的復興引領。


UN Studio 事務所

- 城市綠璧 -

The Green Jade


© UN Studio事務所


UNStudio事務所的方案專注於三個關鍵的城市支柱——技術,歷史和健康。在技術方面,建立了一個新型創新園區,該園區遍布多個社區和建築物;在歷史方面,通過創建「城市綠—— 一個促進美麗與繁榮的獨特地區,將其與邯鄲的文化和歷史連接在一起;在健康方面,創造了一個可步行,綠色和安全的環境,以人的尺度進行設計提供了家的感覺。同時為了適應當下氣候變化的時代,針對工業區提出了「升級與抹除、賦能與忘記、豐富與放棄」的適應過程來治癒場地。


總體規劃的核心——「城市綠目前承載著鋼鐵工業設施以及受汙染的土壤,取代傳統塔樓的生態塔設計能夠為當地保留雨水並提供能源。邯鄲城將從 「城市綠璧」起航,與現有邯鄲架構的多式聯運網絡的無縫連接,向未來對邯鄲最重要的事物致敬,應對雄心勃勃的邯鄲在未來發展中所遇到的挑戰。


02

評選會現場直擊

REVIEW MEETING

後疫情時代,本次評選會採用線上線下遠程連線的工作模式——國內大師團隊現場匯報,國際大師團隊以線上視頻匯報。在盛夏七月的熱浪中,最終經過反覆斟酌,由評選委員會為邯鋼轉型復興甄選最優解決方案。


本次大師邀請賽評委會成員包括評委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宋春華。評選會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崔愷,澳大利亞大雪梨委員會新中心區長官,前新南威爾斯州首席建築師彼得•保萊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新加坡WOHA建築事務所創始人黃文森,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科院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崔彤,韓國首爾首席城市規劃師金榮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劉克成,河北工程大學副校長張金江。評選會由《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主編,CBC建築中心主任彭禮孝主持,技術專家為李津莉教授。


線上與線下評委合影 © UED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邯鄲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也出席了本次評選會。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賢明和邯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杜樹傑對大師邀請賽給予了高度評價。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賢明 © UED


李賢明副廳長表示本次大賽以「工業遺產轉型復興」為主題,重點研究在後工業時代如何推進城市更新轉型升級。這勢必對促進邯鄲未來發展,以及對全省其他工業城市的轉型升級起到良好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邯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杜樹傑 © UED


杜樹傑副市長表示邯鋼作為鋼鐵企業的代表,在邯鄲的城市發展歷程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何充分利用好邯鋼片區的工業遺產,促進產業轉型,進而成為帶動邯鄲整座城市發展的活力片區,是目前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期望以本次國際大師邀請賽為契機,以「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為邯鋼工業遺產的轉型與復興出謀劃策,實現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同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增強核心競爭力,進而帶動邯鄲綠色崛起。


邯鄲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傑 © UED


邯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高建平 © UED


現場出席嘉賓 © UED


現場評委與嘉賓合影 © UED


評委會委員經過參觀模型及展覽、聆聽方案匯報、多輪投票及內部討論,最終綜合意見評選出優勝團隊並由評委會主席宣布獲獎結果。


評委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宋春華 © UED


評委會主席宋春華對此次大賽給予了高度認可,在分析了本次大師邀請賽的方案成果後,他表示評選的價值取向應該分為以下四點:首先應當尊重邯鄲的歷史遺存和工業遺產,包括城市的肌理;第二,因考慮到場地原本受汙染程度高,應適當考慮生態方面的設計;第三,應營造公共活動空間的活力;最後是落地性,應為方案能夠及時的實施提供支持。


對於城市的未來發展,他表示邯鄲應選擇「精明更新」的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解決好交通、環境汙染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問題,發揮好文化資源豐厚的優勢,增加對人才的吸引力,促使邯鄲可持續發展。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 © UED


中科院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崔彤 © UED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劉克成 © UED


河北工程大學副校長張金江 © UED


技術專家李津莉教授 © UED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主編彭禮孝 © UED


現場評委與嘉賓參觀模型及展覽 © UED


03

評委踏勘

JURIES SITE VISIT


為了邯鋼片區城市設計國際大師邀請賽最終評選會做好充分準備工作,評委會成員一行於7月21日下午在邯鋼東廠區行實地踏勘。


評委會一行邯鋼踏勘 © UED


「為美麗河北而規劃設計」

每年走進河北一座城


中國城鎮化進程已進入「下半場」,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推動城市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成為每個城市在城市建設工作中的新課題。


自2017年起,河北省政府決定以省園林博覽會為載體,在園博會承辦城市同期舉辦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將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水平作為提高城市建設水平的著力點,開創了「一會一賽」的組織模式。《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作為三屆的策劃執行單位,以城市建設發展的核心難題為題目,邀請全球頂級的設計大師進行國際諮詢,站在全球成功案例、先進理念的高點,探討出為城市定製的獨一無二的發展模式。


大師邀請賽

助力邯鋼工業遺產轉型復興


2020年,「為美麗河北而規劃設計」走進中國邯鄲。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有趙王城遺址、廣府古城等寶貴的文化歷史資源。邯鋼作為邯鄲的支柱企業,為邯鄲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位於市中心區域的廠區給當下邯鄲城市發展帶來了壓力。如何利用好這片承載著邯鄲市工業記憶和歷史積澱的邯鋼東廠區,讓其成為邯鄲發展的新動力,是本屆大賽的研究課題。


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邯鄲)——「工業遺產轉型復興」邯鋼片區城市設計國際大師邀請賽的成功舉辦,將是設計引領城市發展轉型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對積極培育河北城市規劃設計品牌、帶動提升城市規劃設計能力和水平、探索城市轉型發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示範意義和促進作用,為河北省乃至全國亟待轉型的城市樹立了一個嶄新的標杆。邯鄲市委、市政府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汲取設計成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實踐於未來的城市建設發展。


來源:《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

相關焦點

  • 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在邯鄲舉行
    9月16日,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在園博園山水邯鄲館舉行。大賽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共同主辦,以邯鋼搬遷為契機,邀請國內外一流規劃設計大師團隊和一流高等院校學生參與,對搬遷後的邯鋼片區進行規劃設計,對城市小微空間開展設計,綜合研究「後工業時代」城市轉型升級路徑,引領工業區遺址規劃設計方向,開啟河北省園博會和規劃設計大賽新篇章。
  • 河北省第四屆園林博覽會暨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開幕
    9月16日,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暨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在邯鄲市開幕。以「山水邯鄲,綠色復興」為主題,遵循「城市雙修,鄉村振興」理念,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河北一流、邯鄲特色」的標準,將「上山入水、因地用勢、博古通今、溯源啟新」的整體設計思路貫穿全園,高低起伏的地勢地貌融合「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現代元素,精耕細作、追求卓越,打造園林經典。
  • 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暨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正式開幕
    今日,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暨第三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在邯鄲市開幕。以「山水邯鄲,綠色復興」為主題,遵循「城市雙修,鄉村振興」理念,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河北一流、邯鄲特色」的標準,將「上山入水、因地用勢、博古通今、溯源啟新」的整體設計思路貫穿全園,高低起伏的地勢地貌融合「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現代元素,精耕細作、追求卓越,打造園林經典。
  • 臨渭區銀色浪漫設計大賽獎項結果發布 一二三等獎現場揭曉
    (記者:雷冰傑)近日,臨渭區銀髮友好城市高峰論壇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舉辦,會上,揭曉了今年6月5日啟動的渭南市臨渭區銀髮浪漫設計大賽的比賽結果,為銀髮生活增添更多浪漫和色彩。臨渭區政府區長李曙升,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雷曉萍,副區長曾彩萍、李少博參加活動。
  • 首屆全國木結構設計大賽結果揭曉
    相關專家為獲獎作品設計人員頒獎。盧慧穎 攝        本報訊 記者盧慧穎報導 8月19日,第四屆「聯眾」杯暨首屆全國木結構設計大賽獲獎結果在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揭曉,木結構建築設計作品《芳汀雅舍》榮獲一等獎。
  • 養眼~~麻城地標優品包裝設計大賽結果揭曉,精品雲集!
    養眼~~麻城地標優品包裝設計大賽結果揭曉,精品雲集!澎湃號·政務 12月13日,麻城地標優品包裝設計大賽作品評審會在麻城市圖書館召開
  • 第五屆江西省「天工杯」工業設計大賽結果揭曉
    第五屆江西省「天工杯」工業設計大賽結果揭曉 吳忠瓊出席相關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25 09:0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SUSAS2019 攝影展|大賽結果揭曉:影像的力量
    SUSAS2019 攝影展|大賽結果揭曉:影像的力量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昀 施佳宇 2019-12-12 15:43 來源
  • 渭南首屆文創產品及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12月29日,經過數月緊鑼密鼓的籌備、作品徵集、參評報名、專家評審和大眾投票,渭南市首屆文創產品及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評選結果正式揭曉。以「福玉滿堂」「富庶太平系列」等為代表的39件作品分獲大賽創意設計類和實物產品類金、銀、銅獎及大賽優秀組織獎。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柯昌萬,渭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玉娥等領導分別為獲獎作者頒獎。
  • 「創新e療」大賽結果在京揭曉
    「創新e療」大賽  結果在京揭曉  本報訊 (記者杜 妍)據普華永道報告顯示,到2017年,移動醫療全球市場的發展將帶來230億美元的收入,中國則有望達到25億美元。  藉此,由輝瑞中國聯合經緯中國、紅杉資本、軟銀中國、弘暉資本、貝殼社、創業邦和醫學界專家共同舉辦的「創新e療」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嘉賓圓桌會議1月31日在北京798藝術區綜合文化空間LIVE TANK舉行。
  • 晉江運動鞋創意設計大賽初評結果揭曉22件作品進決賽
    昨日,記者從大賽組委會獲悉,第九屆晉江(國際)金點獎運動鞋設計大賽初評結果揭曉,參賽的1282件作品中有22件作品進入決賽,50件作品獲入圍獎。  據了解,大賽組委會收到來自國內外60餘個院校學生及20餘家公司專業設計師共1282件作品,同比增加234件。大賽評委依據「創意性及原創性」「解決用戶痛點」「造型設計感」等標準進行打分。
  • 臨桂這秧塘片區規劃調整公布!片區未來可期
    道路規劃調整中涉及三處道路:一處城市次幹道 (秧二十四路30米)以及兩處為城市支路(秧二十一路及秧二十三路24米)。其中秧二十一路根據周邊用地權屬、交通組織及現狀情況進行調整,調整後,更具實操性;周邊地塊D12-1、 D12-2、 D12 -3用地邊界隨道路變化作相應調整。
  • 2020年未來機場全球學生設計大賽優勝者揭曉
    2020年未來機場全球學生設計大賽優勝者揭曉,獲獎項目重新構想了2100年全球20個最繁忙機場之一的機場流動性。·甘地國際機場變身為一個具有前瞻性思維、可持續發展的多式聯運樞紐,既減輕了航空旅行對環境的影響,又增強了跨印度新德裡地區的流動性——這個城市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 重磅!第21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初評揭曉
    重磅!重磅!重磅!你們盼星星盼月亮盼的初評終於來啦!(女裝)大賽初評揭曉,決賽的入圍名單新鮮出爐。李小燕今年落地的作品比較多,這也是我們服裝設計應該倡導的一個方向:「為生活而設計,能真正的落地」,我們也評出了比往年更滿意的作品,這是大賽的導向,還有大賽對設計產業的一個貢獻。
  • 江寧中心區城市設計競賽結果揭曉!第一名......
    2020年8月中旬,江寧主城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方案評選會在南京江寧舉行。會議邀請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及南京等地涉及城市設計、規劃、建築、交通領域的5位知名專家,王建國、孫一民、朱子瑜、張雷、張亮,組成評選專家組,由王建國院士擔任此次評選專家組組長。
  • 重磅!平湖未來三年城市建設計劃公布 分5個片區發展
    (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公布,《計劃》提出,要按照「南市新區、東湖新區、北部新城、中部城區、城西片區」五大城市空間協同發展總戰略,加快完善城市交通路網,促進城市有機更新,健全城市功能服務,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奮力開創金平湖新崛起城市建設嶄新篇章。
  • 集團第九屆「河鋼杯」職業技能大賽河鋼邯鋼賽區開賽
    轉爐煉鋼工、熱軋板帶軋鋼工、冷軋工、高線軋鋼工、天車工等5個工種78名選手同臺競技,河鋼邯鋼參賽選手21名8月1日下午,集團第九屆「河鋼杯」職業技能大賽河鋼邯鋼賽區預備會在公司召開,拉開了本屆賽事河鋼邯鋼賽區比賽的帷幕。當天19時30分,轉爐煉鋼工、熱軋板帶軋鋼工、冷軋工、高線軋鋼工、天車工等5個工種78名選手參加理論考試,正式開始比拼競技。
  • 重磅!漢中將建第二座吾悅廣場,這個片區未來可期!
    一、佔地500畝的商業新地標即將崛起在漢中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一個個不斷興起的商業綜合體鱗次櫛比,從單純的購物消費場所進階至滿足更高層次精神體驗需求的空間,每一座商業綜合體為城市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獨特的力量。
  • 桂林灕江東岸片區新規劃出爐,教育、醫療、文旅等發展未來可期
    無獨有偶,最近桂林市自然資源局公布了《桂林市灕江東岸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規劃範圍超過334公頃。可以預見,灕江東岸片區的發展,未來可期!約331.51公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85.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