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

2020-12-20 豫南城建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

韓語

所謂的韓國世宗創造韓語,其實就是世宗召集了一批人,以漢字為文本、結合本國的語言習慣,創造一個通用於韓國的韓國標準拼音。靠著拼音與漢字相結合,韓國將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

韓國漢字

二戰之後的幾十年中,韓國在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急於樹立文化上的自信,尤其要是擺脫來自中國的影響。因此,1970年,韓國開始禁止使用漢字,停止在學校教授漢字。之後,韓國將拼音字母(韓語)當作字體,把只有40個音的韓語當成了漢字的代替品。

這種把拼音當成字體的方法到底怎麼樣呢?客觀來說,當時還是不錯的。它既順應了韓國的民意,民眾想要提高自信,又可以在短時間內派上用場,甚至是方便了韓國人的生活。畢竟,韓國人原來還需要寫字,以後就只需要寫拼音就可以了。

讓韓國人感到可惜的是,拼音到底不是文字。這種過於簡略的表達方式,給韓國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社會乃至文化傳承問題。由於音節數量過少,韓國不僅出現了大量的重名重姓,而且出現了地理位置難以區分,甚至是阻礙閱讀的情況。bi jing,han yu zhi shi pin yin er yi。上面那句難不難讀?這就是韓國人讀韓語的真實感受。畢竟,韓語只是拼音而已。

由於拼音給韓國社會帶來的負擔越來越重,甚至已經開始阻礙韓國的正常生活。迫於無奈,韓國政府20年間連續兩次「啟用」漢字。1998年,金大中總統宣布在部分場合恢復漢字,例如身份證、路牌等。2019年,為解決閱讀方面的問題,文在寅總統部分恢復了關於漢字的教育,韓國的小學課本中又出現漢字了(用漢字來標註韓語,以解決韓語難以理解的問題)。

漢字

仔細想想,韓國廢除漢字也就不過50年而已,中間就已經連續兩次重新使用漢字。以後呢?未來呢?漢字在韓國會不會越來越常見?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一個國家的自信不在於它使用什麼樣的文字,而在於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抓住文字下功夫,實在不是什麼良策。相信,時間和現實會讓韓國越來越明白這一點。

相關焦點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韓國廢除漢字已有40年,漢字如今在韓國還有多少影響力
    漢字以「不變應萬變」,哪怕北方人和南方人說話的口音再有多麼不同,他說出一句話指代的意思還是那幾個字,所以,只要寫出那幾個字就完全能表述清楚。理解陝西人與廣東人說話指示的文字意思,理解文言文與白話文傳達的含義和意境,都不會引起隔閡。
  • 韓國全面廢除漢字,63年後韓國學者:漢字才是我們的文字
    韓國漢字書法當然,如果科技到了允許我們穿越的程度,或許我們穿越到百年之前還會在這些地區看到,原來他們也曾經一直在說我們的漢字、寫我們的漢字,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在四十年代末開始全面廢除漢字的韓國在韓國廢止漢字六十三年之後(二零一一),有韓國學者就高調宣稱:漢字才是我們的文字!乍一聽,這個韓國專家是想呼籲恢復漢字,才說漢字才是他們的文字吧?別急,他接著還說了一句話:「漢字並非中國文字,是韓國的!」聽明白了嗎?人家壓根就不是在呼籲要恢復漢字,而是在爭奪漢字的歸屬。
  •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為何戰鬥機上刻八個大字,用漢字而不用韓文?
    中華文明有5000多年的歷史,中國文化曾經影響了東亞幾千年,作為中國曾經的附屬國,韓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頗深。在近代之前,韓國使用的一直是漢語,後來隨著清朝後期中國的沒落,西方文化對韓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後來韓國廢除了漢字,使用了現在的韓文。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廢除漢字以來,漢字的使用越來越少。  以漢字在韓國法律體系中的價值為例,由於韓國國會制定的許多法律都使用到漢字(包括韓國憲法)。在法律上,法院及其法律從業人員只會採用最初寫入法律的原始漢字的含義,對詞語的精確定義可能意味著案件的勝訴。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因此,漢字在這些國家的史書中都有記載,現在也有很多漢字的歷史遺蹟。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嗎?是廢漢字?還是廢繁體和文言文?
    關於廢除漢字,他還詳細地介紹了原因,就是因為漢字學習和書寫漢字過於複雜,難度太大,而ABC這樣的文字才科學才容易傳播,所以他的主張就是徹底廢除掉漢字,全面使用ABC這樣的文字。剛才我們說了,魯迅先生是廢除漢字最為激進的人,魯迅先生也是為廢除漢字操碎了心的熱心人,他不光表態要堅定不移地廢除漢字,還曾為廢除漢字之後中國人應該寫什麼字提出過具體的方案,魯迅先生的方案就是:拼法容易學的28個字母!當然,有人說你這都是瞎說,魯迅先生可從來沒有說過。你非要說魯迅先生沒說過,只能說明你根本沒有看過魯迅先生的文章,關於廢除漢字,魯迅先生著述的相關文章可還真是不少。
  • 想要廢除漢字?日本人就日語中漢字太多問題,吵起來了
    我們都知道,日文和漢字非常的相似。日本文字的早期來源主要是中國古時候的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後,有的古文字依然保持原有的樣子,但也有部分已經發生了改變。於是,這些漢字和日文中的自創字一起組成了現在的日文,並融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去。我們即使沒有學習過日文,但在面對日本文字的時候,都不會那麼吃力。有的時候僅憑日語中的幾個漢字,我們就能推斷出這句話的意思。
  • 這些國家當初堅決廢除了漢字,但現在又得偷偷地用回來!真香
    上回說到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先後廢除了漢字、採用了自己的文字,但廢除漢字後結果如何呢?一笑就來介紹介紹。 1970年發表廢除漢字宣言的總統樸正熙,在他當選總統和逝世後報紙上發布訃告時,他的名字也都是用漢字。他自己給人題詞也是用漢字。
  • 反觀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
    反觀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漢字文化圈,影響之廣,不亞於現行世界通行語言英語。我國漢字對周邊國家乃至對世界的影響過程,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這一點不似英語的推廣過程,伴隨著殖民與血腥。作為與中國頗有淵源的日本、韓國,二者對於漢字的態度卻截然不同。日本護照封面至今使用秦朝小篆,而韓國廢除漢字卻丟了傳統。小編為何這麼說?背後的深層次文化原因又是什麼?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
  • 日本為何沒有廢除漢字
    最近,韓國憲法法院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其徽章上的漢字「憲」將換為用韓文「憲法」二字。消息一出,網絡上自不免有論者以為不智。其實,如果將視野從朝鮮半島一隅放大到整個域外「漢字文化圈」的話,真正的問題反而會是:為什麼日本沒有廢除漢字?
  • 廢除漢字後韓國人後悔了:連自家的國寶都欣賞不了,因為全是漢字
    高麗時代(距今約千年前)被日本劫掠的國寶級文物——《妙法蓮華經卷一》將於近期返回韓國。《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為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
  • 日本多次嘗試廢除漢字後:漢字簡直太好用了,真香警告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文字中夾雜著大量的漢字,事實上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是由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發展而來的。這是因為在古代,日本是沒有本族的文字的,直到漢字流傳入日本後,日本才開始使用漢字注音或直接表字記載自己的歷史。
  • 韓國歧視漢字,為何身份證上漢字還在遺留?專家:這就是韓文的缺陷!
    雖然現在朝鮮和韓國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字,但是漢字在朝鮮半島的廢除也僅僅是上個世紀的事情,所以現在漢字在朝鮮半島國家的影響還是存在的。 朝鮮半島被分裂為兩個國家之後,韓國被美國控制,從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美國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在韓國發表「漢字落後論」,讓漢字的廢除成為了必然。 在韓國獨立之後,民族情緒一直充斥在韓國群眾中,他們開始強烈地排斥漢字,希望創造自己的文字。
  • 用不用漢字,韓國應該展現民族自信
    總之像以前一樣,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分成贊成與反對的兩方,互相爭論不休。這次的「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會不會通過,很難說,因為韓國存在強大的反漢字勢力。其實在1970年代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社會不時有人發出恢復漢字教育的呼籲,但都因為反對聲浪很大,最後皆不了了之。
  • 漢字是韓國的國文,不使用漢字違反韓國憲法,這是漢字申遺的節奏嗎?
    韓國學者在恢復漢字的運動中,講得最重的一句話,就是:漢字是韓國的國文,不使用漢字違反韓國憲法。(韓國憲法法院)並且在2016年5月份的時候,韓國憲法法院還就韓國《國語基本法》是否違反韓國憲法一案展開了公開的辯論。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在世界字體文化中,漢字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夠像漢字一樣,集字形、 字音、 字義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還衍生出了絕無僅有的書法藝術,試想一下,如果漢字被廢除了,書法藝術還會存在多久?幾十幾百年後,還會有多少人懂書法?
  • 越南和韓國都廢除了漢字,為何只有日本在堅持?這是日本全民意志
    到了1896年的時候,朝鮮王朝開始限制國民再用漢字,而改用諺文。在朝鮮漸漸的獨立之後,樸正熙在1970年就發布了「廢止漢字」的律令,在受到民眾的反對後,兩年後又撤回了這條宣言,這讓漢字重新被提上朝鮮的日常生活。從此之後,關於漢字的廢止與否一直在反覆,到了現在,韓國地區已經幾乎不再使用漢字。
  • 廢除漢字狂潮真的存在?「二簡字」的失敗,體現出漢字的重要性!
    漢字作為我們民族的文化象徵,已經有著60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在中國人的心中,一直有著崇高的敬意,儘管如此,漢字曾經卻差點被廢除,之後經歷「二簡字」,更是讓漢字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最終的失敗也體現出了漢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