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肉是粵菜中極具代表性一道菜,為燒烤肉的一種,傳統的做法是經過醃製後插在特製的叉子上經電或木炭燒烤而成,考慮到有些朋友家裡沒有烤箱,怎麼做出美味的叉燒肉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只要用一個炒鍋就能做出的叉燒肉。
準備梅花肉一斤半左右,買的時候是一大塊,拿回來清洗乾淨後切成兩半。以前在別的文章中對梅花肉科普過多次,據說每隻豬身上的梅花肉只有五六斤,大約有二十釐米長,橫切面瘦肉佔90%,其間有數條細細的肥肉絲縱橫交錯,所以吃的時候特別嫩而且香,更是一點也不油膩,其肉質鮮美可口,久煮不老。
醃之前用叉子在肉上面戳幾下,以便更入味,叉燒醬裡加生抽、蠔油、料酒攪拌好成醃料,均勻的抹在肉上,用手揉搓幾下,想要更加入味可以放冰箱裡醃一晚上,如果時間緊那就料多抹一些,2個小時左右也可以,我這次就是早上買回來醃上中午做的。
平底鍋裡入少許油,因為肥的部分煎後還會滲出油脂來,肉放鍋裡前把上面的醬料用筷子捋下來,以免煎的過程中發焦,然後小火煎成兩邊呈黃色即可。
前面醃肉剩下的料和從肉上面捋下來的料都放到鍋裡,然後再加點生抽料酒,倒入水,沒過肉多一點即可,大火煮開後轉為小火。
煮的時候準備紅曲粉,科普一下哈,紅曲是用糯米蒸製後接種紅曲菌種,發酵繁殖的,產品是發酵後的暗紅色糯米,經粉碎後成為紅曲粉,著色自然,而且帶有香味,我很熟悉紅曲,因為從小就看我爸媽用它來做糯米酒,當然現在我自己也經常做。言歸正傳,紅曲粉用水化開備用。
老二喜歡吃鵪鶉蛋,所以煮肉的過程中放了幾個剝好殼的鵪鶉蛋,這步可以忽略的哈。
煮了20多分鐘後放入用水化開後的紅曲粉,放這個後不僅色好看而且香味很好,小火繼續煮,煮了約一個小時左右,大火收一下汁,不要收幹,留下一些。
在乾淨的案板上切成片或是塊,裝盤,然後在上面澆上汁。
色澤誘人、香味四溢,肉帶有光澤,肉香純正。
肉質軟嫩多汁、肌肉堅實,紋理均勻細膩,無法再怎麼形容它的美味,那就直接開始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