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是如何變成女孩--目擊性別矯正手術全過程

2020-12-20 搜狐網
  本報重慶11月22日電昨日,經過長達5個多小時的手術,當了11年「男孩」的非非(化名)改變性別,成為一個女孩,並將開始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非非這個「男孩」,實際上是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

  記者經過特許,進入手術室目擊了手術的全過程。上午8點30分,手術準時開始。兒童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旭良和助手們首先要做的,是通過活檢最後確定非非的準確性別。

  3個月前,非非就開始到該院作一系列檢查。非非和別的男孩一樣長有「小雀雀」,但非非沒有睪丸,也不能像別的男孩一樣自然、順暢地站著撒尿,總是要弄髒褲子。

  非非的染色體檢查顯示是「46XX」(註:男性為46XY,女性為46XX),B超檢查結果,體內有子宮,造影結果有陰道,而且沒有男性特徵。

  一切證據似乎都表明:非非是個女孩。

  但慎重的李旭良主任說,必須做性腺切片活檢,最終確定非非的性別。而至於非非要選擇什麼性別,還得徵求其父母的意見。

  開腹後,只用了20分鐘,李旭良就在非非還不能確定是「卵巢」或「睪丸」的性腺的上、下、左、右方各取組織切片一塊,並送病理室活檢。

  10時35分,李旭良主任讓非非父母進了辦公室,鄭重地說:「活檢結果出來了,是卵巢,最後徵求你們意見,究竟是做成女的還是男的?」

  「女的,孩子也同意。」夫婦倆異口同聲。

  11時45分左右,李旭良和助手們開始在非非的會陰部「修建」陰道口和尿道口,這項「工程」很快完成;12時15分,最後一項「工程」是切掉非非的陰莖,給他做一個陰蒂。

  5名醫生圍在手術臺旁,10餘把手術剪不停翻飛,外皮和血管被細心地一點點剝離,裡面的海綿體逐漸顯露出來。

  海綿體全部剝離開時,李旭良和助手沿著根部將其剪斷,「注意了,連根拔起。」李旭良說。

  此時是12時40分。這一刻起,非非告別「男孩」。

  12時45分,非非原來的陰莖頭被縫合成了陰蒂,此時,非非正式成為一個女孩。這時,原本睡著的非非也醒了過來,卻並不明白在自己身上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李旭良微笑著說:「這孩子,以後可以和其他女孩一樣正常地生活,生兒育女。」

  非非長著一排濃密的睫毛和一對大眼睛,顯得很秀氣,在班裡成績數一數二,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

  非非的父母說,孩子生下來就不對勁,「雀雀」只有米粒大,也沒有睪丸。40天後到兒童醫院做染色體檢查,是女性。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發現除了依然沒有睪丸外,外觀上看,非非的「小雀雀」就和男孩沒兩樣。

  於是,非非就被當成男孩來養,短髮,著男裝,最好的朋友都是男孩。但非非不調皮,可以一坐一整天,沒有爬樹等嗜好,喜歡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得整整潔潔。

  而父母心中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孩子畢竟不正常。由於只能強行站著撒尿,非非很自卑,上廁所都背著人。

  在攢了幾千元錢後,他們再次來到兒童醫院。

  李旭良主任說,孩子11歲了,已錯過了最佳手術年齡,如果再拖下去,子宮、陰道都發育正常的非非會每月來月經。而他的社會性別一直都是男性,3天前來醫院時穿一身運動裝,活脫脫一個小男孩。

  當了11年「男孩」,突然要變成女孩,昨天還在男廁所自由進出,今天就得上女廁所。一切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非非和父母都經過了痛苦的思想鬥爭,但最終年幼的非非懂事地接受了李旭良的建議,告訴父母「下半輩子當女孩」。可手術前一晚,非非獨自哭了一夜。

  李旭良說,手術非常成功,非非變成了女孩。但讓人憂慮的是,非非的社會性別的轉變,將是一個更艱難的過程。

  (特約記者陳靜)

  《江南時報》(2001年11月23日第一版)

相關焦點

  • 4小時手術 11歲「男孩」變女童
    南方網訊 11月21日,經過長達5個多小時的手術,當了11年「男孩」的非非(化名)改變性別,成為一個女孩,並將開始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非非這個「男孩」,實際上是女性假兩性畸形患者。  記者經過特許,進入手術室目擊了手術的全過程。上午8點30分,手術準時開始。兒童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旭良和助手們首先要做的,是通過活檢最後確定非非的準確性別。
  • 男孩做兩性畸形矯正手術變女孩 夢想成為運動員
    昨天,雙流縣11歲的小孩西西(化名)在中山醫院做了讓她人生命運轉變的一次兩性畸形手術,從喜歡「跑步」、夢想著成為一名運動員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小女孩。為了這一天,她和媽媽堅強挺過了11個年頭......
  • 18歲男孩做變性手術 攝影師記錄變成女孩全程(圖)
    《每日郵報》1月6日報導,美國馬塞諸塞州18歲的Emmie Smith進行了變性手術,從男孩變成女孩,並允許攝像師記錄了她的手術過程。她全家人都很支持她的決定。一般來說,變性手術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多數人不願意讓人看到,但是Emmie讓國家地理攝影師Lynn Johnson記錄下了自己的手術過程,以及自己和家人是怎麼面對變性過程的,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勇敢地接受自己。
  • 英10歲男孩患性別認同障礙 新學期開始改名變女孩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7日報導,從小就喜歡穿戴女性衣服和飾品的英國伍斯特市10歲男孩薩姆·詹姆斯被診斷患有性別焦慮症。他父母支持他在新學期開始以女孩身份示人,同時改名為利維。這一消息見諸報端不久,就引起了廣泛爭議。
  • 成都真實牙齒矯正案例,18歲男孩矯正,和26歲女孩矯正!
    成都真實牙齒矯正案例,18歲男孩矯正,和26歲女孩矯正! 國產金屬自鎖正畸病例分享; 男 18; 牙列擁擠 前突; 矯正費用:9900元;
  • 19歲男孩做手術變女孩後成網紅,網友:看不出她曾是男孩
    在泰國和越南等國家,一些男子通過手術變成女性,還成為當地的網紅或跨性別選美比賽的選手,他們都經歷過哪些困難呢? 後來,當Kim提出想變成女孩時,父母沒有反對還拿出3億越南盾(約9.1萬人民幣)給他做手術。近日,Kim因外表可愛走紅,也引來網友的熱議。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什麼是跨性別?真的可以治療嗎?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什麼是跨性別?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這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分類定義,通常用來解釋與變性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
  • 18歲男孩查出為雙性人,他暫緩選擇性別,想先生娃
    這個美國男孩名叫Mikey,18年來他對自己的性別從來沒有懷疑過,一直以來他毫不懷疑自己的男孩性別。直到一年前的一次檢查,揭示出他是一名雙性人。得知雙性身份,Mikey仔細回想,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確實有跟其他男孩不一樣的地方。Mikey的媽媽在懷他時,曾經做過嬰兒性別測試,測試結果為女孩。
  • 教寶寶認識男孩與女孩,建立性別觀念
    遊戲準備:一些彩色圖片,圖片上有男孩、女孩、穿衣、玩耍、吃飯等的畫面。遊戲目的:滿足寶寶對性別的好奇心,建立正確的性別概念。媽媽寶寶一起玩1.出示圖片,讓寶寶辨認圖片中誰是男孩,誰是女孩,誰是哥哥,誰是弟弟,誰是姐姐,誰是妹妹,注意性別的區分。
  • 4歲男孩穿裙子上學,性別教育≠給性別貼「標籤」
    性別形象認知的固化使得我們的眼光越來越狹窄,當我們去選購嬰幼兒用品時,我們常見的顏色是藍色和粉色,這兩種顏色在潛藏著不同的性別,我們會下意識地把藍色歸為男孩用品,而粉色則是女孩用品。性別形象固化——性格篇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往往忽略了下半句:「只是未到傷心處」。父母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總會要求他們要堅強,不可以哭。
  • 2歲混血男孩做童模反串成女孩,二寶媽媽擔心孩子性別意識混淆
    幼兒性別意識發展軌跡第一個關鍵期:2~3歲在兩歲到三歲時,孩子們通過觀察爸爸媽媽和周邊的人,開始意識到不同的性別,並開始分辨自己到底是一個男孩還是女孩。第2個關鍵期:青春期如果家長以為性別教育只是在小時候進行,那就錯了,其實這是一個終身教育的過程,除了二至三歲,第二個關鍵的時期就是青春期。
  • 男孩通過手術變成漂亮女生,如今稱對不起父母欠他們一個兒子
    性別和長相都是從我們出生起就確定好的,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相貌可以改變,改變性別也不是什麼難題了,不過只針對那些患有性別認知障礙的人。就像文中要到的這個男孩,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個女孩,並喜歡穿女裝,但如今已經通過手術變成了真正的女孩。
  • 比男孩女孩性別角色更重要的,是做你自己!
    3性別的刻板印象並不是先天帶來的,起初,它只是一個標籤,而後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歧視,最後積年累月被固化成了刻板印象。我們的社會文化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灌輸男孩該做什麼、女孩該做什麼的概念。比如走進服裝店,店員通常會詢問是給男孩還是女孩購買衣服,如果聽到是女孩,通常就會引導去粉色的區域。同樣在大多數玩具店,玩具也都會按照性別分類陳設,男孩的玩具以藍色等深色系居多,主打交通工具、星球大戰等格鬥類玩具;女孩的玩具以粉色係為主,主打芭比、迪斯尼公主、裝扮梳妝等玩具。
  • 12歲女孩脊柱側彎曲超過60度,手術矯正後「長高」4釐米
    04-03 17:38:16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12歲女孩婷婷(化名)患有極重度脊柱側彎,總是被同學笑話她彎腰駝背。前段時間在重醫兒童醫院經過骨科專家手術後,婷婷的背挺直了,並且恢復良好順利出院了。
  • 性別認同障礙:男女之間,我是第三種性別
    在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ICD-11(國際疾病分類-11)中,性別認同障礙/跨性別,(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ender Dysphoria),正式更名為「性別不一致」(GenderIncongruence)。
  • 「求生欲讓我明白,裝成男的是對的」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求生欲讓我明白,裝成男的是對的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朱亦今年的生日願望是,變成一個女孩子。 臨近寒假,剛滿18歲的她,下課後匆匆打車去買了一個水果蛋糕回教室。朱亦的班主任和室友在黑暗中圍著蛋糕,等待朱亦許下願望、吹熄蠟燭的那一刻。
  • 脊柱矯正手術「兩步走」,改變兩個女孩的人生
    8月10日深夜,在我院的手術室走廊,經過12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廣東湛江的陳女士終於等來了女兒小宋手術順利結束的消息。我院骨外科艾福志教授團隊為小宋完成了重度頸椎畸形矯形手術,解決了長期困擾這名10歲小女孩的頸痛、脖子歪毛病,更讓小女孩重拾自信,抬頭挺胸面對未來。
  • 男孩喜歡女孩玩具?有些孩子出現「反性別」喜好,父母應該高興
    因為,他特別愛乾淨,愛打扮,還愛買女孩玩具。男孩喜歡女孩玩具?這不是明顯的「反性別」喜好嗎?想到這裡,朋友頓時直冒冷汗,真擔心兒子跟網上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男孩一樣,長到十八歲變成一個「大姑娘」。「反性別」喜好正常嗎?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被母親送去注射、電擊、循環...
    等待她的是一段殘酷的性彆扭轉治療,包括注射、電擊、限制人身自由。跨性別,指性別認同異於原生性別的人。朱亦今年的生日願望是,變成一個女孩子。臨近寒假,剛滿18歲的她,下課後匆匆打車去買了一個水果蛋糕回教室。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被母親送去注射電擊、循環羞辱
    跨性別,指性別認同異於原生性別的人。這意味著,朱亦並不認同自己身份證上的那個「男」,而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子。就在朱亦出櫃的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性別認同障礙/性別焦慮」(中文又稱「易性症」)從「精神障礙」部分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