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是家裡使用頻次較多的地方,不過大多數家庭的衛生間面積有限,生活用品又多,讓整個衛生間看上去特別凌亂,我家也是如此。
這次十一旅遊,住在閨蜜家裡,參觀了她的新家,才知道貼心實用的設計是什麼,尤其是衛生間,太人性化了,了解後發現裡面有很多實用的細節值得學習。
衛生間乾濕分離就是把「幹區」(即洗手盆、馬桶、洗衣區)和「溼區」(淋浴間)分隔開。
這樣不但能提高衛生間使用率,還能讓衛生間長時間保持乾爽,同時也降低了淋浴積水滑倒的風險。
閨蜜家衛生間空間比較大,做了四式分離,洗漱、收納、衣帽間集合一體,而且每個獨立區域都完成了一個環形雙向的動線,充滿了便利性和舒適度。
盥洗室除了馬桶,還有儲物櫃和洗手池。其中馬桶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比如馬桶背後與牆面之間的縫隙、馬桶蓋固定處等死角,特別不容易清理。在馬桶周圍裝個噴槍,每周打開噴一噴,各個衛生死角馬上乾淨。
馬桶內部的清潔可以用可拋式馬桶刷,刷頭自帶清潔劑,遇水即溶,輕鬆將馬桶內壁汙垢一掃而光,用完直接扔掉,比傳統馬桶刷更衛生。
握把還有非常人性化的弧度設計,無需俯身彎腰就能清潔馬桶縫隙。
浴室空間不大,但五臟俱全。通過合理設計和定製,也把浴缸安排上了。
浴缸對面裝了一個長窄形鏡子,泡澡的時候可以對著鏡子敷面膜。
浴室用可摺疊玻璃門隔開,把水汽全部隔絕,不用擔心浴室的溼氣跑得到處都是,還能減少散熱,冬天洗澡也不會覺得冷。
浴室門口處放了硅藻泥腳墊,洗完澡踩上去,腳底的水立馬被吸乾,地板上也不會留下水跡。髒了用噴槍衝一衝就乾淨了,不易發黴。
洗漱臺外移,實現了乾濕分離,也提高了使用效果。小小的洗漱區還細分了不同功能區:洗漱臺的隔壁是洗衣機和烘乾機,在功能上合併掉洗衣房。
洗臉刷牙,換下來的髒衣服直接扔進洗衣機,然後洗澡,動線設計合理。雖然布局十分合理,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洗衣機清潔問題。
可以使用滾筒洗衣機專用的清潔劑,不用提前浸泡,邊正常運轉邊清洗內壁,各個死角都洗得乾乾淨淨。
看完閨蜜家的衛生間,發現裡面藏著很多生活的智慧,每一個細節都以「用著最順手」「功能為主」為裝修宗旨,這樣的居家設計非常值得學習。【滬尚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