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高,真的高!
為何被罵?
(1)首先,溝通一個數據:春節前,圈內對「囧媽」預測的上限是20億票房。實際上,從預售的數據來看,背負罵名提前上映的行為,也說明了發行方對於票房相當沒有信心。
(2)其次,為什麼院線會憤怒,在於發行方的雞賊行為:前期的宣傳和路演都是院線配合一起做的,用了電影級別的宣傳,結果放映的時候一腳把院線踢開,用網劇的形式做了收割。這就好比,你陪心愛的女孩(或男孩)跑完了愛情長跑,結婚的對象卻並不是你,你單方面被動的成為了備胎。
(3)許多人以為電影模式未來會發生更改,依據過於簡單:視頻平臺需要的是觀眾黏性,形式上更加傾向於網劇。電影在視頻平臺播放,無論是收費還是免費,近幾年內,與院線模式不是一個量級。
(4)「囧媽」賣給字節跳動,是商業行為,前期的貿然提檔已經在業內背負罵名,加上影片質量一般(已經觀看過),票房數據並不樂觀,及時賣出是一種止損的商業行為。字節跳動買下「囧媽」,是對抗快手冠名春晚最好的一次營銷,增長的粉絲和流量,只賺不賠。兩者之間是商業行為,不是公益行為。
(5)此次營銷,從行為本身和結果來說,的確是一次漂亮的營銷事件。但是,是個例,未來不可能複製。
——利益相關方:某知名影城影城經理
如何看待?
1.相對於唐探三較低的投資讓他虧得起,第一個這麼做,更可以博個好名聲。
2.其他電影很難用這種措施,徐崢給其他電影出了一個難題。投資小的沒他快,名聲不顯,投資大的虧不起。而六七部電影同時免費湧入網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3.免費,是及時止損的投資行為。作為一個春節檔的「應季」電影,因流感而不斷延期,日期不定意味著電影的預期票房逐步下降。就像一個快要跌停的股票,徐崢預判流感的影響不會很快過去,賤賣,及時止損便是合理且理性的做法。
4.借用一個電影院經理的話:「幹春節檔這麼多年,什麼東西都見過了」。檔前的大規模宣傳戰;囧媽提檔,急先鋒唐探冷嘲熱諷,輿論不佳;流感撤檔;囧媽免費。一波三折,極其精彩,「免費」直接將口碑觸底回彈,壯士斷腕,春節最佳公關。
5.感謝徐崢,讓全家人大年初一有電影看。本來都和家裡人計劃好看囧媽的,撤檔之後,真的是意外之喜。流感陰霾籠罩全國,而囧媽給了大家一個喜訊,足不出戶,惠及民生,必須點讚。
無論怎麼樣,我覺得在國民看來,字節跳動和徐崢就是大氣之舉,只要人民受益了,就是好,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的,說不好的都是格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