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軌道交通與城市美好未來 首屆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

2020-12-20 圖片中國

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決賽啟動。

2018年7月12日,來自北京、香港兩地的350餘名中學生齊聚北京,參加首屆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決賽,用自己的科學創想描繪著城市與軌道交通的美好未來。

「燃青春·創未來」首屆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面向北京、香港兩地初中、高中學生展開「設計地鐵」、「製造地鐵」、「駕駛地鐵」三項比賽,以「地鐵·城市·未來」為主題,設置封閉答辯與評審、公開展示與交流、模型操控競技等環節,展現選手的創新能力,加強青少年對城市軌道交通的認識和理解,引導其關注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

據悉,大賽自2018年4月啟動以來,獲得了北京及香港地區中學師生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大賽共收到來自京、港兩地的參賽作品146件。其中,北京市11個區75所中學申報了137件參賽作品參加市級初評,經大賽專家評審委員會研究、討論,最終93件作品入圍決賽。大賽組委會還特別邀請了香港的9支代表隊赴京參加「駕駛地鐵」項目的競賽。

京港特色模擬賽道 架設兩地青少年交流橋梁

為促進京港兩地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在「駕駛地鐵」項目比賽區域內,大賽所使用模擬賽道採用建築沙盤與賽道相結合的形式,高度還原北京香港兩地地標建築,以及京港地鐵車輛段、車站等造型,讓選手們在比賽的過程中,感受京、港兩地的城市與文化特色。

來自京、港兩地的學生們,在備賽期間,紛紛介紹展示自己的模型作品,分享參賽心得,孩子們在對話交談中建立友誼、碰撞思想與創意的火花。

聚焦城市軌道交通發展 用創意向未來獻計

在「設計地鐵」比賽項目的作品中,很多學生在作品中融入了青少年的視角、豐富的想像力和充沛的創新熱情,如北京市二十二中報送的作品,希望將列車車廂分為載客車廂(外車廂)與換乘車廂(內車廂)兩部分,其中外車廂始終運行,由內車廂實現乘客上下車的功能,提升乘客的出行速度。而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望京校區報送作品中對「如何在地鐵車廂內有效固定輪椅、嬰兒車」的設計,也展現了學生對於地鐵列車現狀的細緻觀察與調研建議。

在「製造地鐵」比賽項目中,既顯現了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也展現了學生們對生活的觀察與熱愛。在地鐵列車模型展示區,整齊地陳列著25列參賽的列車模型,雖然都是1:40比例的仿真模型,但不同的製作技法、不同的顏色、材質,讓每一個作品都大放異彩。3D列印、樂高積木、泥塑模型等作品不僅展現著或現代或傳統的技藝,更啟發著軌道交通行業創新的未來。

在「駕駛地鐵」的比賽中,來自北京、香港兩地的中學生,操控地鐵列車模型,在特色模型賽道上完成直行加速、安全過彎、定點停靠、停車入庫等指定動作,並通過各種操控手段,提升地鐵模型的「行駛」速度,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的「賽車」表演。

京港微學院 帶來地鐵科普新體驗

「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是為兩地青少年提供向地鐵以及科技教育領域專家學習的機會,是一項集知識積累、技能培養、探究性學習為一體的科技教育活動和科學普及活動。它以「賽」的形式,匯聚起城市軌道交通科普教育的新理念,為北京、香港兩地的中學生架起一座互動、交流、學習的橋梁。

活動現場,為了更好的向兩地青少年科普地鐵相關知識,京港地鐵精心設計、搭建了一個「京港微學院」展廳。學生們在現場講解人員的帶領下,了解京港兩地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歷史、地鐵列車及運營相關信息、地鐵安全文明出行理念等內容。在學習和實踐中,開拓視野,樹立城市發展創新意識。

京港地鐵公司總經理邵信明表示,在此次決賽中,來自北京、香港兩地中學生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展現了青少年的創新能力。京港地鐵作為兩地合作企業,希望通過此次與各方聯合舉辦「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以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經驗為基礎,啟發青少年才智,促進兩地青少年交流互動,並加強青少年對於城市交通、城市發展的關注和認識。未來,京港地鐵將不斷推動地鐵科技、文化領域的交流與活動,搭建青少年社會實踐平臺,並秉持交通帶動城市發展的理念,為軌道交通與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價值。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與市教委、市港澳辦、京港地鐵等多家單位合作舉辦的「科技大賽」,對於激發廣大中學生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熱情與創新激情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北京市交通委持續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工作,將科學技術與交通運輸相互結合,希望與廣大市民一起,共同為建設首都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緩解交通擁堵、建設智慧交通貢獻力量。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少年科技教育作為支持北京科技中心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受到高度重視。此次,與市交通委、市港澳辦、京港地鐵等單位共同合作,希望通過充分發掘、利用各自優質教育資源,讓孩子們在學習和實踐中開拓視野,鍛鍊創新思維、樹立城市發展創新意識。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共同推進首都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用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創造激情,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後備人才。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落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小偉)近日,來自北京、香港兩地的350餘名中學生攜百餘件作品齊聚北京,參加首屆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決賽,用自己的創想為軌道交通插上青春的翅膀,也用科學知識描繪著城市的美好未來。
  • 地鐵會有什麼黑科技 京港中學生比拼地鐵列車模型創意
    來自北京、香港兩地的350餘名中學生攜百餘件作品齊聚北京,參加首屆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決賽,用自己的創想以及科學知識描繪城市的美好未來。  今天,記者從京港地鐵了解到,「京港中學生地鐵列車模型創意科技大賽」是京港地鐵聯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夥伴教育基金會共同打造的一項地鐵主題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大賽面向北京、香港兩地在校中學生,分為初中、高中兩個年齡組別,通過創意設計、製作裝配、操控地鐵列車模型三個項目的比賽,展現選手的創新能力
  • 軌道交通「第四城」
    行駛中的成都軌道交通3號線列車 當前,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多重時代機遇,成都進入用世界城市體系標定成長坐標、用市民美好生活嚮往擘畫發展藍圖的全新階段。 成都正不斷實踐「軌道交通建設改變城市格局,TOD綜合開發改變城市形態」理念。在地下、高架上呼嘯而過的地鐵列車,每天承擔著數以百萬計乘客的出行。
  • 懸掛式單軌列車打造城市立體軌道交通網絡
    隨著交通快速發展,地鐵、公交早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面對城市擁堵,有軌電車正在成為解決城市擁堵,打通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良方。今後,中國通號長沙產業園既能為城市生產製造有軌電車,也可以作為有軌電車的檢修站和發車庫。
  • 京港洽談會12個重點項目籤約,總額達38.86億美元
    優化完善京港兩地軌道交通、金融助力北京企業赴港發展、港企在京投資建設醫藥健康高端項目……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頻頻結出碩果。20日上午,本屆京港洽談會京港雙向投資重點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共有12個重點項目上會籤約,籤約金額折合達38.86億美元。
  • 北京將建軌道交通乘客信用體系: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 減少高峰擁堵
    依託冬奧支線建設一批智慧地鐵示範工程在地鐵建設方面,《北京智慧軌道交通發展行動策劃方案》重點依託北京軌道交通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打造北京首條智慧地鐵示範線。通過深化科技冬奧、智能票務、乘客信息等智慧化服務體系,提升乘客的智能出行體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經過30年發展,積累了雄厚的技術成果。
  • 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車型盤點
    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車型是指城市軌道交通(主要為地鐵及輕軌)所使用大運量的列車車輛的類型。一般而言,世界各地軌道交通車型沒有統一的標準,往往是取決於各地客流量與建設傳統,依據標準定製。>合肥地鐵:1號線、2號線寧波地鐵:1號線、2號線哈爾濱地鐵:1號線、3號線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長沙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
  • 廣州「新」動力之軌道交通篇|廣州地鐵列車「廣州造」
    交通日趨便利,出行越來越自在,這一切改變的背後,折射的正是廣州軌道交通產業的精心布局和蓬勃發展。軌道交通發達,大灣區正越來越「小」截至2020年上半年,廣東省內鐵路營業裡程達到4718公裡,其中時速200公裡及以上鐵路2100公裡,全國名列前茅。
  • 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將與雄安軌道交通系統共線運營
    今後,北京將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儘可能實現軌道交通不同線路之間的共線運營與跨線運營。  今天,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在京成立,京投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協同創新研究院董事長丁樹奎透露紹,未來地鐵大興機場線除了將北延至麗澤商務區以外,還將與雄安的軌道交通系統進行對接,並實現共線運營。其中大興機場線運營時速為160公裡,大興機場至雄安部分將提速至200公裡,打造更加快捷的公交化運行系統,乘客無需按照列車時刻表候車,實現隨到隨走。
  • 懸掛式單軌列車助力城市立體交通
    紅網時刻9月2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沁 實習生 楊惠)隨著交通快速發展,地鐵、公交早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面對城市擁堵,有軌電車正在成為解決城市擁堵,打通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良方。
  • 津滬等7城市擬建空中軌道列車 造價為地鐵的1/5
    全國政協委員馮幸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關於採用空中軌道交通系統緩解城市交通困難的建議》。今天上午,記者獲悉,在溫州「嘗鮮」之後,城市「空軌」還有可能在天津、上海、濟南、合肥、洛陽和石家莊等城市投入建設。多城市試點後,北京也有望投入建設。
  • 北京地鐵內建微型「美術館」 兒童手繪海報倡安全出行
    摘要:當天活動現場,有諸多卡通版地鐵列車石膏模型,供孩子們進行創意填色,一列列充滿童心童趣的地鐵列車模型也相繼「出爐」。當天活動現場,有諸多卡通版地鐵列車石膏模型,供孩子們進行創意填色,一列列充滿童心童趣的地鐵列車模型也相繼「出爐」。
  • 「未來列車」什麼樣?北京地鐵7號線列車變身藝術空間 為乘客帶來...
    近日,由北京地鐵打造的「未來列車」在7號線正式發車。4位當代藝術家和多位兒童創想家共同為列車創作了別具一格、充滿奇思妙想的設計,給乘客耳目一新的體驗。「未來列車」的創作者們由「工作」「約會」「成長」「回家」四大主題延伸,在8節車廂內分別呈現了「補給站」「變美區」「聰明屋」「年貨集」四個主題專區。乘客們將在這裡看到:「變美間」裡瑞獸出沒;「補給站」裡補充能量的異形加油西瓜;「聰明屋」裡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幻想;「年貨集」裡由大海送來各地珍饈和寶物。
  • 北京地鐵列車將用上5G技術,最小間隔將縮短10%
    記者今天從京投公司了解到,未來,北京將依託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打造北京首條智慧地鐵示範線,並將研究基於5G 技術的車車通信列控系統,提高列車運行效率、提升系統可靠性,高峰期最小行車間隔可提升10%以上。12月18日,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
    這幾天,北京市地鐵房山線北延段、地鐵16號線中段正在進行試運營,有望年底前通車。屆時,北京房山區的百姓進入中心城區將更加方便。快速發展的軌道交通讓在北京等超大城市生活的人出行更便捷,特別是連接郊區和中心城區的城鐵,已經成為上班族通勤的首選。在北京,每天有超過1000萬人次乘坐地鐵通勤。
  • ...至安慶段(以下簡稱京港高鐵合安段)安慶站首發列車G8312次列車...
    中安在線安慶訊  12月22日上午10時42分,京港高速鐵路合肥至安慶段(以下簡稱京港高鐵合安段)安慶站首發列車G8312次列車正式發車。  該班次列車是京港高鐵合安段建成通車後,安慶往合肥方向的首發列車。該班次列車途經安慶、桐城南、桐城東、廬江西、舒城東、肥西、合肥南7座車站,線路全長176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  隨著G8312次列車發車,安徽中南部的鐵路快速客運通道正式貫通;屆時,合肥與安慶、皖江城市帶以及環鄱陽湖城市圈將連為一體。
  • 央視點讚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
    央視《新聞聯播》11月25日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為題,用3分30秒黃金時間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點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仲建華:燕房線是具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在中國的話是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的軌道交通系統,是目前世界上在列車運行的自動化等級方面來看,是按最高的級別來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 京港12個重點項目籤約38.86億美元
    原標題:京港12個重點項目籤約38.86億美元   11月20日,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京港雙向投資重點項目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此次共有12個重點項目上會籤約,其中簽署合作協議3個,雙向投資項目9個,籤約金額折合38.86億美元。
  • 中鋁向軌道交通高端製造持續發力 廈門地鐵首列鋁合金列車下線
    千龍網北京11月2日訊 鋁合金,材輕質堅,是飛機等運輸工具的主要生產材料,未來,在地鐵等軌道交通領域,人們將會越來越多地乘坐鋁合金製成的車廂。中鋁公司就正在向軌道交通高端製造產業鏈進一步拓展,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中鋁薩帕特種鋁材(重慶)有限公司交付的產品近日又傳來了捷報。
  • 2020年底城市軌道交通預開通線一覽
    據RT軌道交通統計2020年底預計有18座城市,預計36條線路開通運營,總金額達到6423.88億元,線路全長816.137公裡。 15號線建成通車後,將是國內首條一次性開通最高等級全自動駕駛運營裡程最長的大運量軌道交通線路,對加強上海市城市西部內外環線之間的服務、帶動沿線區域發展、匯集並轉換沿線相交軌道線路客流、均衡網絡客流有著較強的作用。 運營機構: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