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200顆紅色藥丸,墓主是大齡單身女性,專家:父親枉為人

2020-12-18 小胡說明星

古墓出土200顆紅色藥丸,墓主為大齡單身女性,專家:父親枉為人

「單身狗」這個說法深得青年人的喜愛,其含義就是沒有戀愛、沒有結婚的男性和女性,其實也是一種大家自嘲的一種說法。現代社會,未婚男女的數量很多,也有不少的未婚主義,這便是婚姻自由的體現,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否結婚、和誰結婚等等。

可是在過去的社會中,婚姻可沒有那麼自由,俗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的婚姻都掌控在自己的父母手中。而且過去人們成婚的年紀都比較少,我們現在20多歲結婚很正常,可那時候20多歲還未成婚就會被人們稱作「老姑娘」,甚至還會有很多風言風語,既有可能被人看不起。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古代的「大齡剩女」,她就是晉代一個很有名的將軍之女王丹虎,其父名為王彬。王彬的出生十分顯赫,是一個世家大族的孩子,就是當時人們所說的「琅琊王氏」。他的堂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可見其地位之高,所以說王丹虎也是一個「貴族女子」,至少身份還是比較高貴的。

根據其墓志銘記載,王丹虎逝世時享年五十八歲。按理說這個年紀在當時已經是做奶奶或者是太奶奶的年紀,就算是合葬也應該和自己的丈夫合葬。

可是專家們發現,王丹虎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合葬,並且在她的棺木之中,專家還發現了200顆紅色的藥丸,這些藥丸可是引起了專家們極大的興趣。那麼這些藥丸到底有什麼用途呢?

後來經過研究,專家們發現這些藥丸裡面,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硫和汞,我們都知道這兩種元素都是對人體不利的,尤其是汞,還有劇毒,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明物質,到底是什麼專家們也沒有研究出個所以然。

晉代時期,長生不老一說讓很多朝臣都亦步亦趨,甚至還有人將其付諸於實踐,開始煉製丹藥。當時有一種被大家極度推崇的藥物,名為「五石散」,這是一種性極寒的藥物,想必對身體傷害也很大吧。就連我國著名的書法大家王羲之,也曾經對於這些「丹藥」十分執著。

可見王丹虎的父親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專家們推測,這些藥物極有可能就是他們所煉製的所謂的「長生不老丸」。專家說做父親做到這個份上,真是枉為人了。

其實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每個人一輩子都會遇上生老病死。可是對於當時的人而言,這就是一種簡單的人生追求,尤其是對於那些掌權者人而言。對於王丹虎的婚事,我們不得而知,或許她是結婚之後又離婚,之後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也說不定。

唯一值得感嘆的就是,那時候人們的化學工藝已經有了一定的水平。能夠分離出硫和汞,對於那時候的技術,想必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南京出土一父女合葬墓,內藏200顆紅色藥丸,專家化驗後破口大罵
    1965年,考古專家在南京象山挖到了一座大墓,墓主是一男一女。最初,專家以為這只是一個夫妻合葬墓,但隨著進一步挖掘,所有跡象都表明,這根本不是什麼夫妻合葬墓,而是父女合葬墓。從出土的文物推測,墓主極有可能是東晉時期的權臣王彬,而另一個則是他的女兒王丹虎。
  • 南京一父女合葬墓,發現200粒紅色小藥丸,專家化驗後:枉為人父
    但是在南京象山卻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父女同葬墓,而且隨墓主人一起出現的還有陪葬的小藥丸。然而就是這個小藥丸讓專家痛罵墓主人「枉為人父」。南京驚現父女合葬墓1965年,考古學家接到通知有人在南京象山發現了古墓痕跡,於是連忙趕到現場進行勘測和考察。
  • 江蘇古墓發現一具女屍,鑑定後屬大齡單身,身邊有200粒紅色藥丸
    中國的古墓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在世界歷史來說,中國的古墓也是比較多的。有句話說得上是西安,地下是長安城,西安曾經是十三朝古都,所以地下有大量文物也就不奇怪了。而被稱為是六朝古都的南京也有著許多的文物和古墓,朱元璋的明孝陵就在南京。
  • 古代墓被挖掘後,發現200顆紅色藥丸,連化驗專家都忍不住憤慨
    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下,由於人口稀少,戰亂頻發,女子到了14、15歲就得出嫁,而出嫁的女兒就像潑水一樣。然而,1989年,在江蘇南京發掘魏晉古墓時,墓主是東晉大臣王彬,卻在這裡發現了自己的女兒,證明這是一個父女合葬的墓穴,據化驗,女子年約二十,墓穴中還出土了200枚紅色藥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南京出土父女合葬墓,女兒身邊放著百顆藥丸,化驗結果讓專家憤怒
    55年前,南京市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專家們確認,這是一座東晉墓,並且是非常罕見的「父女合葬墓」,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一般古代合葬墓都是「夫妻合葬」,為何此墓是「父女合葬」?隨後,專家們還在墓內發現200顆左右的「藥丸」,化驗過後,專家們當場大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出土於東晉大墓的長生「不老仙丹」,竟然是毒性很大的化合物!
    #在中國考古歷史上,許多古墓挖掘出土了流傳幾千年的食物。每顆重量也不一,看上去直徑0.4~0.6釐米。當時一共發現了200多粒這種東西,部分已成粉末。只是,它們是什麼?是1600年前的水果?還是主人生前最喜歡的藥呢?
  • 南京出土父女合葬墓,墓內有上百粒紅色小藥丸,化驗結果令人憤怒
    如今,「考古」意義也更為寬泛,所含內容更為豐富,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有文化價值的古物多被埋藏在地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作為陪葬品的,因此,想要考古,古墓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考古發現紅色藥丸1965年,有人發現南京象山有古墓痕跡,很快,考古學家也得知了這個消息,便趕到現場進行實地勘測。
  • 東晉時期的古墓中,科學家發現紅色藥丸,檢測結果卻讓人唏噓!
    在電影《鬼吹燈》中,我們能夠看到胡八一等人進入古墓之後,發現很多歷史悠久的文物。我們無從得知在古人的墓中,到底有什麼神奇的事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類型的影視劇足夠吸引眼球,甚至讓我們對一些古墓也有了極大的興趣。最讓人們驚奇的是,一些墓室的主人明明已經有幾千歲的高齡,皮膚卻晶瑩剔透,上面毫無歲月的痕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海昏侯墓有200斤黃金,專家提取墓主DNA後,如今怎樣了?
    古代金子最多的地方,不是氣勢恢宏的殿宇,而是昏暗的地下,也就是古墓之中啦。一、群眾舉報古墓被盜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考古專家們是不能隨意挖掘古代墓穴的,除非是古墓被盜或者在建設的時候被無意中挖出,這也是專家永遠落步於盜墓賊之後的一個原因。
  • 古墓中出土的藥丸,化驗結果讓人震驚
    古墓中出土的藥丸,化驗結果讓人震驚中國從一個奴隸制社會再到封建社會,總共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秦始皇統一六國,創立了第一個封建帝制王朝。封建制度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直到清朝滅亡才正式結束。在這個過程中,由盛到衰,由衰到盛,再到最後的滅亡,各朝各代都在不斷的變化著,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昏庸無能的皇帝。除此之外,文明也在不斷的,也誕生了很多璀璨的文化。
  • 南京出土明代古墓,墓主來歷非凡,或許是傳說中「觀山太保」
    然而2015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發掘一批明朝古墓群,墓主人的來歷非凡,似乎和傳說中的"觀山太保"有關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出土的14座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南北兩側分布的12座墓葬,其形制簡單,遺物比較少。整個墓地中央的兩座墓葬,出土不少具有研究價值的陪葬品。據悉,這兩座主墓葬共出土大約100餘件文物,其中大多為金、銀、銅、石、磚等形制文物,墓主棺槨內有不少形狀奇怪的陪葬品。
  • 南京一古墓出土紅色藥丸,含有劇毒,專家:古人苦尋的古代仙丹
    在1965年的時候,我國南京的考古團隊曾於無意間發現一座東晉家族的古墓,而在這次考古發掘工作中,專家還意外的發現了仙丹的存在。當時這些仙丹被裝在一個小瓷瓶裡,專家將其傾倒在手上後觀察發現,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十分普通的藥丸,而且聞著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曹操墓文物將首次全面亮相」,官方發出消息後,該話題立即登上熱搜。在封建社會時期,古人事死如事生,他們認為在陰間也會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正因如此,他們會在陵墓內放入大量的陪葬品。考古工作者曾在關廂發現一座小墓,並在墓主的胸口發現玉杯,考古專家,都說不可能。更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工作人員竟要徹查墓主的身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村民匯報發現唐墓,專家帶隊立即發掘,但墓中出土的磁帶卻成焦點
    而古墓歷經百年千年,如何尋找,如何打開都很有講究。再加上墓主提前設計的防盜手段,盜墓賊沒兩把刷子還真幹不了這行。而在河北的曲陽縣,一座唐朝古墓遺留下來的磁帶,就令專家們汗顏不已。在歷史中,由於華北平原東望大海,西靠太行山,再加上經濟發達,河湖眾多,因此它一向就是古代出了名的福地,諸多帝王將相,也都願將自己的身後事「託付」於此。
  • 陝西古墓出土「啤酒瓶蓋」,盜墓賊留的還是文物?專家:女性用的
    比如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兩枚「啤酒蓋」,可就是實實在在從古墓中出土的。2019年,上海舉辦了一場文物展,其中有一件文物在開展不久後就刷爆了朋友圈。因為它的形狀非常相似今天的啤酒瓶蓋,對此不少網友都評論道,難道這個啤酒瓶蓋是盜墓賊在墓穴中歡慶一番後忘記帶出來的?
  • 考古發現唐朝古墓,墓中出土一盒磁帶?專家研究後說出真相
    其中關於古墓裡出土的一些東西,最珍貴的無外乎一些做工精巧、歷史價值很高的文物。然而最具有驚嚇性質的,無外乎一些現代人留下來的惡作劇。 2019年版本的《上海文博論叢》中就提到了出土於李新宅家族墓中的銀香盒。這個銀香盒就類似於人們飲用啤酒時候丟棄的啤酒蓋。
  • 古墓發現「紅色液體」,專家說是「防腐劑」,卻又說是「高科技」
    當然,做研究是應該保持嚴謹的態度,而華夏歷史的爭議就在於沒有文字記載;直白的說,從「甲骨文」開始算起,其時間只有3200年——3500年,某些專家對「五千年」有懷疑也算情理之中。早在上世紀70年代,考古專家在湖北荊州的一座古墓中發現了一汪紅色的水;這東西雖不能證明「上下五千年」,但卻難住了考古、醫學甚至化學方面的諸多專家,甚至贊其為「超前高科技」。
  • 河南挖出6500年前古墓,墓主龍虎相伴脊柱被砍,專家:可能是蚩尤
    河南省濮陽市就發現到了一座6500年前的古墓,裡面驚現龍虎圖,再加上墓主的脊柱是被砍斷的,專家推斷墓主也許是蚩尤。1987年,河南省濮陽市的一家化肥廠,在修建引黃供水調節池時發現了一批古墓群,由於這附近是仰韶文化的遺存,施工隊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經過批准,考古隊來到了古墓被挖掘出的所在位置。
  • 江西大墓被盜,古墓之下藏著失傳古籍!一旦被公布,歷史將改寫
    我國作為一個具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所擁有的古書典籍數量是非常豐富的,專家們從墓中出土的古籍也不少,這些古籍中詳細的記載了大量有關於歷史的記錄,為專家研究我國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在江西有一座大墓被盜,古墓之下藏著失傳古籍,一旦被公布,歷史即將會被改寫。
  • 貴州發現一座有研究價值水書古墓 墓主身份顯赫
    新華網貴陽5月27日電(記者周芙蓉)貴州水書研究專家近日在水族聚居地三都水族自治縣,發現一距今200多年前的水書古墓,對研究水族歷史文化有較大價值。  水書專家、貴州民族學院研究員潘朝霖等專家近日在三都壩街鄉羊甕村水族寨子腳下的樹林中,發現一座奇特的石棺墓,並推斷墓主立碑之年,最早距今271年,最晚距今2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