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荒或許是未來華為手機業務將要面臨的最大困難,雖然此前有消息指向華為的最新旗艦級晶片,麒麟9000的儲備量超過千萬,但華為的產品線布局從低端百元、千元機全面覆蓋到高端旗艦,低端產品所用的晶片即便是從去年開始加大訂單,想來也無法支撐華為每年超過2億臺的總出貨量,通過其它晶片商訂購合適的晶片,才是短時間內解決晶片荒的最佳手段。
目前看來,華為確實有這樣的打算。曝光顯示,另一個版本的華為nova7 SE將要上市,整體參數上變化並不大,唯一有差別的地方在於處理器從麒麟820,變為了天璣800U,整體上來看算是一個「降級」,未來價格上或許會有一定的變化。
聯發科的天璣系列處理器今年在市場上大放異彩,至少在中端機型上隱隱有危及高通地位的趨勢,在工藝和全新的設計之下,天璣系列晶片完全扳回了在功耗上的劣勢,性能上單輪跑分,已經不輸同樣定位的高通晶片。天璣800U整體性能(包含CPU、GPU以及5G等)不及麒麟820,或許這款新機在定位上會以青春版、或者活力版的身份亮相。
華為nova7 SE即將上市的新款或許會是未來一段時間華為中低端手機的一個縮影。目前華為自行研發且在使用的晶片僅有麒麟820以及麒麟990,未來麒麟9000晶片亮相後,麒麟990或許會下放到中端機型上,但短時間內可使用的晶片僅有麒麟820。最近兩年華為、榮耀的中端機型對高通的中端晶片依賴越來越少,展訊、三星指望不上,目前看來也就聯發科能堪大用。
如果是像小米這樣的線上品牌突然間倒向了聯發科陣營,消費者的意見會非常大,具體可參考幾年前的魅族,因為聯發科處理器背負了多少罵名。但像華為、vivo、OPPO這般在線下渠道以及下沉市場都有極大建樹的品牌而言,晶片的影響很難撼動品牌在線下本身的形象,以華為旗下手機在國內的知名度,換晶片有影響,但不至於傷筋動骨。
此前曾有小道消息稱聯發科將會為華為提供1.2億晶片,並且華為也在向高通訂購晶片。雖然華為被禁止從第三方IC設計廠購買晶片(如聯發科和高通),而且這兩則消息也並未得到證實,但目前為止高通仍然在爭取能夠獲取華為的訂單——以華為的體量,無論是聯發科還是高通,能夠獲得它的訂單都意味著能夠進一步擴大在市場上的份額。
華為手機也並非會在麒麟9000晶片之後迎來絕唱,至少華為Mate 40系列不會是最後一款機型,而局勢的變化、晶片的供應、華為自身的儲備目前我們仍然難以預料。餘承東此前表示,華為手機今年仍有較大希望保持2億左右的總出貨量,想來情勢還不至於壞到極致,未來一段時間我們還能再用上華為手機,只不過會換一顆「芯」,馬上要上市的nova7 SE就是代表。